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仲景经方组方严谨,用药精当。仲景经方在治疗原则方面,多采用护胃气的思想;方药配伍方面,常采用生姜、大枣、甘草,顾护中气;药后调护方面,使用攻逐之剂时必佐以大枣或热粥,顾护胃气;剂型运用方面,常采用峻药丸服,寓攻于补,寓补于攻,袪邪不伤正,保护阴阳平衡。重视护胃气思想对临床疾病的治疗和预防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从仲景部分经方探析顾护胃气思想的运用,期望引起临床医者深思。  相似文献   

2.
狄玉敏 《河北中医》2000,22(11):869-870
《内经》云:“人以胃气为本。”大凡邪气伤人,乃以胃气的强弱决定其进展。胃气强则邪气不战自溃,胃气弱则邪气乘虚而入。所以胃气之盛衰存亡,对于疾病的预后转归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同时,胃为“仓廪之官”,不论是饮食养生或药石治病,都要通过胃的受纳而起作用,若胃气一败,则百药难施。仲景早已认识到经常顾护胃气的重要性。因而,《金匮要略》在祛邪时刻注意顾护胃气,使邪祛而不伤正。兹不揣浅陋对此作一初步探讨。1 发汗养胃如治疗产后中风的阳旦汤(即桂枝汤)。桂枝汤是汗法的有效方剂,通过调和营卫以解肌发汗…  相似文献   

3.
《伤寒论》以六经为辨证论治的方法,阴阳为辨证论治的纲要。阴阳二气源于肾,但须赖脾胃化生的精微物质不断滋养和补充。张仲景在六经病证论治的始末十分重视对后天脾胃之气的顾护,因为有了胃气的正常运化,阴阳二气才能泉源不竭。胃气乃人生存之根本,故《内经》云:“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胃气是脾胃、大小肠等功能的综合体现,是饮食经过消化吸收所产生的能源。《伤寒论》112方中,用顾护胃气之药甘草、生姜、大枣之其中一味、二味或三味配伍的方剂就有69方,约占61.6%;用甘草、生姜、大枣配伍组成的方剂有28方,约占25%。从确立治法、组方、药后宜忌到病后调养都十分重视胃气的维护。 1 攻邪祛病 免损胃气 攻邪祛病,《伤寒论》中应用汗、吐、下三法。即邪在表者,宜汗解之;邪在胸膈胃脘者,宜吐解之;邪在里者,宜下解之。但需严格掌握适应症,发汗太过和滥施吐下均可损伤胃气。在《伤寒论》中,严禁发汗和滥施吐下的条文俯拾即是,如“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是说汗不得法,损伤胃津胃气。“病人有寒,复发汗,胃中冷,必吐蛔”,是说胃中素寒之人,虽得表证,不宜过汗,过汗则损伤胃气,...  相似文献   

4.
仲润生 《河南中医》1997,17(3):136-137
仲景方中,以桂枝解表的方剂,常喂热粥佐助,六温烈散之剂,佐以酸收之味,相反相成;凡用辛热破阴者,必用苦寒反佐;使用攻逐之剂时,佐以大枣顾护胃气;常常寓补于蔟,寓攻于补,使祛邪而不伤正,把握阴阳平衡。由此可见仲景立方遗药,君臣佐使祛邪而不伤正蝇然,是为百世之师。  相似文献   

5.
《伤寒论》以六经为辨证论治的方法,阴阳为辨证论治的纲要。阴阳二气源于肾,但须赖脾胃化生的精微物质不断滋养和补充。张仲景在六经病证论治的始末十分重视对后天脾胃之气的顾护,因为有了胃气的正常运化,阴阳二气才能泉源不竭。胃气乃人生存之根本,故《内经》云:“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胃气是脾胃、大小肠等功能的综合体现,是饮食经过消化吸收所产生的能源。《伤寒论》112方中,用顾护胃气之药甘草、生姜、大枣之其中一味、二味或三味配伍的方剂就有69方,约占61.6%;用甘草、生姜、大枣配伍组成的方剂有28方,约占25%。从确立治法、组方、药后宜忌到病后调养都十分重视胃气的维护。 1 攻邪祛病 免损胃气 攻邪祛病,《伤寒论》中应用汗、吐、下三法。即邪在表者,宜汗解之;邪在胸膈胃脘者,宜吐解之;邪在里者,宜下解之。但需严格掌握适应症,发汗太过和滥施吐下均可损伤胃气。在《伤寒论》中,严禁发汗和滥施吐下的条文俯拾即是,如“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是说汗不得法,损伤胃津胃气。“病人有寒,复发汗,胃中冷,必吐蛔”,是说胃中素寒之人,虽得表证,不宜过汗,过汗则损伤胃气,...  相似文献   

6.
"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胃气涵盖"精气神"三宝,即"人以胃气为本",最早见于《素问.平人气象论》:"平人常禀气于胃,胃者,平人之常气也。人无胃气曰逆,逆者死……人以水谷为本,故人绝水谷则死,脉无胃气亦死",脉的胃气指脏腑气血功能状态的外在间接表现,义同东桓所谓"脉贵有神"之"神"。狭义胃气,即胃中水谷精气,"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历代医家强调顾护胃气《,伤寒论》令人称道,施药不离参、姜、枣、草,经方皆为护胃、和胃之方;现代医学治疗亦难离胃气,肠内营养实为保胃气质举措。  相似文献   

7.
尝谓学习中医,苟不读《伤寒论》,则理路不明,难以御千变万化错综复杂之病变。何谓理?是即仲景所云“夫天布五行,以运万类;人禀五常,以有五脏,经络府俞,阴阳会通,玄冥幽微,变化难极”之至理。盖人身之本,本于阴阳。治病必求于本,故阴阳为辨证论治之总纲领,而又本诸天人相应之理,以脏腑经络营卫气血津液之生理功能与病理活动为基本论点。以辨表里  相似文献   

8.
内经曰:"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又曰"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景岳全书·杂证论脾胃>说"凡欲察病者,必察胃气,凡欲治病者必须常顾护胃,胃气无损诸可无虑,"如胃气受戕则内伤难复,故经有上损及胃,下损及中皆在难治之例.  相似文献   

9.
保胃气,即保护胃中津气。仲景在攻伐祛邪的方剂中,每每配入制甘草、大枣之类,既可缓和药性之峻烈,又可顾护胃中之津气。同时告诚医家和患者,凡用此类峻剂须中病即止,不可过服。笔者现举经验教训两则如下。 其  相似文献   

10.
《内经》云:“人以胃气为”。大凡邪气伤人,乃以胃气的强弱决定其进退。胃气强则邪气不战自溃,胃气弱则邪气乘虚而入。所以胃气之盛衰存亡,对于疾病的预后转归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同时,胃为“仓廪之官”,不论是饮食养生或药石治病,都要通过胃的受纳而起作用,若胃气一败,则百药难施。仲景早已认识  相似文献   

11.
《伤寒论》“胃和则愈”病理机转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胃气在人体生理病理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故有“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亡”之语。仲景在《伤寒论》中,非常重视胃气在六经疾病向愈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由于胃属阳明,故仲景尤其在有关阳明病的治疗中,时时观察、推测胃气的强弱存亡,以判断疾病的预后。在此基础上,或以药食助胃复和,或谨守禁忌,保其胃气,待其复和,总以胃和病愈为守则。1 药物相助 胃和而愈  胃气因病邪干扰而不能复和者,仲景常以适当的汤药助胃复和,使胃和而病愈。11 以调胃承气汤助胃复和  《伤寒论》29条述虚人外感,误汗后复阳太过,伤及胃气的治法。原文为:“伤寒,脉浮…  相似文献   

12.
<正>经云:胃者,五脏六腑之大源也。人自有生之后,惟赖五谷以滋养。谷入于胃,流行于脏腑,化津化液,薰肤、充身、泽毛,莫不以胃气为本。人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故仲景《伤寒论》阳明症最多。阳明者,胃也。变化五谷滋生之大源,七情六淫皆以胃气强弱为转移,推而至于温热、暑湿、疟痢、咳嗽、呕泻、肿胀、胸闷、气痛等症,均出于胃也。夫胃为水谷之海,生化之源,内而脏腑、气血,外而筋骨、皮肉,无不赖以灌溉,万物所归者也。经以胃为多气多血,一身之关键。人身七情之  相似文献   

13.
王明炯  余钰 《河南中医》2019,39(2):163-165
《伤寒论》第29条言:"……少与调胃承气汤",《伤寒论》第213条言:"阳明病,其人多汗,以津液外出,胃中燥,大便必硬,硬则谵语,小承气汤主之。若一服谵语止,更莫复服。"所以第30条中"阳明内结,谵语,烦乱"无论是从仲景原文看还是临床上看都应是承气汤。根据第30条的变化,29条中的"咽中干,烦躁"症状和"胃气不和,谵语"之证是不能分开的,所以《伤寒论》第29条应该为"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汤,欲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若胃气不和,咽中干,烦躁,谵语者,少与调胃承气汤。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若重发汗,复加烧针者,四逆汤主之。"  相似文献   

14.
脾胃同居中州,脾气升,主运化;胃气降,主受纳,阴阳相配,升降既济。一旦为病,胃为阳土,法宜润降;脾属阴脏,治当温运,此乃正治。然病变无穷,阳腑有阳伤之疾,阴脏有阴亏之虞,故有温胃阳,救脾阴之治者,乃为变法。如此则知其常,达其变,调整脾胃阴阳之法全矣。笔者就调整脾胃阴阳并结合临床验案略述浅见如次。  相似文献   

15.
仲景辨治,颇重脾胃,调胃保津以祛邪,理脾益气以补虚,均属之.仲景认为脾胃在疾病发生、发展及其转归中起着主导作用.所谓"阳明居中","万物所归","四季脾旺不受邪",为其立论的主旨.论治则以"补"、"泻"二字演绎化裁.例如:1."调胃"祛邪.强调"无犯胃气",于诸治法中配以人参、甘草、枣、姜及米、蜜等品,与驱邪之药,融于一炉,以调胃  相似文献   

16.
六经之目,出《素问·热论》,依经络以论,病之常理。又谓:“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病热”。更以六经示深浅次序,此理精细。而有热则有寒,有实则有虚,此亦理之常,故张氏(指仲景)扩而充之,乃全经(指《伤寒论》)不言经络,惟就阴阳对待,虚实并峙之义,以标其病位也。雪按:一日传一经,是必无之木,然人身经络相通,表里互贯,阴阳循环,亦理之常。  相似文献   

17.
从三个方面,即:"攻"邪之法,免伤胃气;处方用药,护胃为先;药后调理,米粥为护胃佳品。论述《伤寒论》中固护胃气的学术思想。指出:甘草、生姜、大枣祛邪不伤正,又无恋邪之弊,集驱邪与扶正为一体。认为粥是健补脾胃、护养胃气的良剂。  相似文献   

18.
李东垣学术成就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胃气为本李氏将《素问·平人气象论》“人以脾胃为本,盖人受水谷之气以生”的论述加以阐发,突出人以胃气为本。如在《脾胃论·饮食劳倦所伤始为热中论》中指出:一以《内经》、《外经》悉言人以胃气为本。盖人受水谷之气所生,所谓清气、营气、卫气、春升之气,皆胃气之别称也。夫胃为水谷之海,饮食入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脏阴阳,揆度以为常也。”这些论述继承和发扬了《索问·经脉别论》对脾胃功能及脾胃与他脏关系的论述,着重阐明了人受水谷之气以生,…  相似文献   

19.
胃主降质疑     
每言及胃腑功能,总谓“以降为和”,每施治胃法,则曰“以通为补”。此说几成定论,其实未必如此,胃居中焦,主受纳腐熟,为气血生化之源,与脾同为气机升降之枢纽,因此,胃气有降必当有升,这才合乎胃的生理常态。纵观《内经》及金元各家之论,皆未见明确论及胃气必降而无升,唯《临证指南医案》多处指出“胃宜降则和”,而治胃当用通降之法。其实《内经》就明确提出“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脾胃论》则曰“夫饮食入胃,阳气上行,津液与气,入于心,贯于肺”。《血证论》曰:“盖津液足,则胃上输肺”。脾与胃以膈膜相分,胃受纳腐熟水谷,化其精微,然后通过胃气上输入脾,脾气则散布精微归肺而宣发全身。假若胃气不上升,则脾之精微何能散布于肺?可见《内经》的本意,精微输布首由胃气上升为始。脾为阴土,胃为阳土,阴阳协调而使清阳上升也,正如《不居集》所曰:  相似文献   

20.
肝胃同病乃肝胃气火郁积,阴阳不并,或升降失调,气机逆乱所致,其临床表现为胃痛、胀、呕、呃、吞酸、吐血、便血、便闭、泄泻,与头晕头痛、口苦、胁肋胀、刺痛等症并见,甚则出现上热下寒、上盛下虚之证。根据肝胃同病的病机和症状特点,临证以“厥阴肝木-阳明胃土”复合脏腑模型为基,“肝木升阳,胃土通降,阴阳合一”为径,予叶天士“泄厥阴,通阳明”之法以消厥阴气火之郁、御阳明肝气之逆,并合辛润通络法以理血络之变,验之临床,每每获效。附验案1则以佐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