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VonHippel Lindau病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肿瘤综合征 ,主要包括视网膜血管瘤、中枢神经系统成血管细胞瘤、肾癌、肾囊肿、胰腺肿瘤囊肿、嗜铬细胞瘤、附睾肿瘤等病变。其中泌尿系统病变在临床表现上常为双侧性多发性 ,在治疗上具有其特点。定位于 3P2 5~ 2 6区域的VHL基因是抑癌基因 ,它与肿瘤发生有关。临床VHL基因的检测对于VHL病的早期诊断、VHL病家族成员的肿瘤监测具有重要价值。VHL病的基因治疗尚处于实验阶段  相似文献   

2.
希佩尔·林道综合征(Von Hippel-Lindau, VHL)综合征在临床上极少见,为多系统、多发肿瘤为症状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其临床表现视网膜或中枢神经系统的血管母细胞瘤、中耳内淋巴囊肿瘤、胰腺囊肿和神经内分泌肿瘤、肾囊肿和肾细胞癌、嗜铬细胞瘤和副神经节瘤、附睾和阔韧带乳头状囊腺瘤。现报道华山医院泌尿外科近年收治的1例以嗜铬细胞瘤为表现的VHL综合征患者。  相似文献   

3.
VonHippel-Lindau病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肿瘤综合征,主要包括视网膜血管瘤,中枢神经系统成血管细胞瘤,肾癌,肾囊肿,胰腺肿瘤囊肿,嗜铬细胞瘤,附睾肿瘤等病变。其中泌尿系统病变的临床表现上常为双侧性多发性,在治疗上具有其特点,定位于3P25-26区域的VHL基因是抑癌基因,它与肿瘤发生有关,临床VHL基因的检测对于VHL病的早期诊断,VHL病家族成员的肿瘤监测具有重要价值。VHL病的基因治疗尚处于实验阶段。  相似文献   

4.
Von Hippel-Lindau病简称VHL病,是VHL抑癌基因突变引起的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1904年,德国眼科医生Von Hippel首次报道2例罕见的有家族遗传病史的视网膜血管母细胞瘤(hemangioblastomas,HBs)病例。1927年,Arvid Lindau指出该病具有遗传性,还可同时累及肾和胰腺。1964年,Melmon和Rosen首次将中枢神经系统HBs合并肾脏或胰腺囊肿、嗜铬细胞瘤、肾癌以及外皮囊腺瘤等疾病正式命名为“Von Hippel-Lindau病”,简称VHL病。中枢神经系统HBs是VHL病最常见的肿瘤,可发生于小脑、脑干、脊髓、马尾神经或幕上区。VHL病脊髓HBs发病率非常低,我们收治2例VHL病脊髓HBs患者,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VHL综合征     
<正>Von Hippel-Lindau(VHL)综合征(MIM编号193300)是由VHL肿瘤抑制基因种系突变引起的以视网膜及中枢神经系统血管母细胞瘤和腹部多发良恶性肿瘤及囊肿(如肾透明细胞癌、嗜铬细胞瘤、神经内分泌瘤、内淋巴囊肿瘤、肾脏和胰腺多发囊肿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具有显著的表型变异及年龄依赖性的外显率[1]。本文简要回顾了VHL综合征的流行病学、遗传学特征及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提高von Hippel-Lindau (VHL)病的诊疗水平. 方法 ⅡB型VHL病家系1例.40岁男性患者1例,左上肢麻木6个月,发现腹腔多发占位3个月.头部MRI示脑部多发占位;腹部CT提示左肾下极肿瘤,胰尾部肿瘤,腹主动脉旁肿瘤,左肾上腺肿瘤;眼底检查提示视网膜多发成血管细胞瘤;PET-CT提示腹部多发高摄取病灶;系谱分析提示明确的家族史;基因检查提示VHL基因种系突变.行手术治疗,并对家族成员进行基因筛查. 结果 一期手术切除脑部肿瘤,二期后腹腔镜下切除腹主动脉旁肿瘤、左肾上腺肿瘤和左肾肿瘤.脑部肿瘤病理报告为成血管细胞瘤.腹膜后肿瘤分别为左肾透明细胞癌、副神经节瘤、左侧嗜铬细胞瘤.截至2012年6月,术后6个月复查未见明显异常.系谱分析提示4代30位成员中,发病者9例(30%).6位成员接受基因筛查,5例( 5/6)有基因突变.4例(4/5)突变位点为3处,3例(3/4)已经发病,1例(1/4)未发病成员经影像学检查发现脑部多发占位;另1例(1/5)突变位点仅1处,检查未见明确病变.4例有3个突变位点者,突变位点在3号染色体短臂25区1号外显子,均为杂合突变,分别为295位、337位核苷酸T→C、337位核苷酸T→A,导致第98位、第112位、第112位编码氨基酸分别由酪氨酸突变为组氨酸、由酪氨酸转变为组氨酸、由酪氨酸突变为天冬酰胺酸.仅有1个位点突变者,突变位点为VHL基因1号外显子的295位核苷酸T→C,导致第98位编码氨基酸由酪氨酸突变为组氨酸. 结论 VHL病为遗传性疾病,常呈家族性、多器官发病.基因诊断能够发现早期无症状患者,对有基因突变而未发病的家族成员,需要严密监测.外科治疗应在全面评估的基础上进行,可以一期切除多处病变.Ⅱ型VHL病多合并嗜铬细胞瘤,对此类患者,应首先处理嗜铬细胞瘤.  相似文献   

7.
嗜铬细胞瘤病人的麻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嗜铬细胞瘤是分泌儿茶酚胺的嗜铬组织肿瘤,常发生于肾上腺髓质,但也可发生于任何嗜铬组织,如腹腔内、肠系膜、肾、肾上腺、下腹部、睾丸和椎旁交感神经丛,但90%嗜铬细胞瘤是在肾上腺髓质。肾上腺以外的多发嗜铬细胞瘤多见于儿童约占35%,而成人仅8%,嗜铬细胞瘤还含有脑啡肽、生长激素抑制素、降钙素、催产素以及加压素等肽类。这类病人往往在年轻时即有高血压,  相似文献   

8.
多发性嗜铬细胞瘤八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告我院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多发性嗜铬细胞瘤8例,其中双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4例,单侧肾上腺多发嗜铬细胞瘤2例,肾上腺及肾上腺外多发嗜铬细胞瘤1例,肾上腺外多发嗜铬细胞瘤1例,共计19个肿瘤。本文对肿瘤的定性、定位及治疗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单纯家族性嗜铬细胞瘤的一家系调查与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单纯家族性嗜铬细胞瘤的临床特征。方法:调查一个单纯家族性嗜铬细胞瘤家系,绘制该家系发病图谱,并进行遗传学分析。结果:该家系4代56人中7人患嗜铬细胞瘤,其中2例拟诊,5例经手术证实。发病部位均为肾上腺,6例为双侧多发,其中术后对侧复发肿瘤3例。病理检查均为良性。术后患者症状消失,随访6月~23年患侧无复发。结论:该家系嗜铬细胞瘤符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特点。单纯家族性嗜铬细胞瘤发病急骤,常见双侧多发,肿瘤极少恶变,不并发各种遗传综合征。切除单侧肿瘤者术后应定期随访。  相似文献   

10.
家族性嗜铬细胞瘤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家族性嗜铬细胞瘤(Familialpheochromocytoma)是嗜铬细胞瘤中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有高度外显性的一种特殊类型。常并发其他内分泌器官的肿瘤,合称多发性内分泌瘤Ⅱa型(MEN-Ⅱa),为起源于神经嵴细胞的胚胎分化异常。本文就近年来对家族性嗜铬细胞瘤的遗传学、诊断及治疗方面尤其是腹腔镜部分切除肾上腺的新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von Hippel-Lindau(VHL)综合征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 VHL综合征患者4例.例1,男,56岁.主诉乏力、心悸2 d.空腹血糖2.37 mmol/L.CT检查示左肾上、下极3个肿块,直径分别为8.0、7.0、4.0 cm.10年前行脑血管母细胞瘤切除术.例2,女,57岁.主诉左腰痛不适1个月.CT检查示左肾上腺、左肾、胰体肿物,直径分别为2.7、4.5、2.1 cm.例3,女,39岁.查体发现左肾上腺占位1个月.CT检查示左肾上腺3.0 cm×4.0 cm实性占位,增强后肿块明显强化.既往有小脑、脊髓血管母细胞瘤及双侧肾癌手术史.例4,女,41岁.B超发现双肾肿瘤1个月入院.CT检查示左肾、左肾上腺、右肾、胰腺肿物,直径分别为4.0、3.0、1.5、2.0 cm.1个月前行y刀治疗多发脑部肿瘤.结果 4例均手术治疗.例1行左肾根治性切除术,病理报告肾血管周细胞瘤,随访6个月右肾未见异常.例2行左肾、左肾上腺、胰体尾及脾切除,病理报告肾透明细胞癌、胰岛细胞瘤、肾上腺囊肿,随访3个月MRI检查发现脊髓肿瘤.例3行左肾上腺肿瘤摘除术,病理报告嗜铬细胞瘤,随访2年未见肿瘤复发.例4行左肾、左肾上腺切除,病理报告肾透明细胞癌、肾上腺嗜铬细胞瘤,3周后剜除右肾肿瘤,病理报告透明细胞癌,随访1年肿瘤未复发.结论 VHL可并发多器官肿瘤,较大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可手术切除,多发较小的实性肿瘤可放疗.直径<3cm肾癌可密切随访、择期处理;直径>3cm肾癌首选保留肾单位手术.肾上腺肿瘤首选腺瘤摘除术,避免肾上腺全切术.腹部多器官肿瘤一期手术安全可行. 理报告肾透明细胞癌、胰岛细胞瘤、肾上腺囊肿,随访3个月MRI检查发现脊髓肿瘤.例3行左肾上腺肿瘤摘除术,病理报告嗜铬细胞瘤,随访2年未见肿瘤复发.例4行左肾、左肾上腺 除,病理报告肾透明细胞癌、肾上腺嗜铬细胞瘤,3周后剜除右肾肿瘤,病理报告透明细胞癌,随访1年肿瘤未复发.结论 VHL可并发多器官肿瘤,较大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可手术切除,多发较小的实性肿瘤可放疗.直径<3cm肾癌可密切随访、择期处理;直径>3cm肾癌首选保留肾单位手术.肾上腺肿瘤首选腺瘤摘除术,避免肾上腺全切术.腹部多器官肿瘤一期手术安全可行. 理报告肾透明细胞癌、胰岛细胞瘤、肾上腺囊肿,随访3个月MRI检查发现脊髓肿瘤.例3行左肾上腺肿瘤摘除术,病理报告嗜铬细胞瘤,随访2年未见肿瘤复发.例4行左肾、左肾上腺 除,病理报告肾透明细胞癌、肾上腺嗜铬细胞瘤,3周后剜除右肾肿瘤,病理报告透明细胞癌,随访1年肿瘤未复发.结论 VHL可并发多器官肿瘤,较大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可手术切除,多发较小的实性肿瘤可放疗.直径<3cm肾癌可密切随访、择期处理;直径>3cm肾癌首选保留肾单位手术.肾上腺肿瘤首选腺瘤摘  相似文献   

12.
孔昊  王东信 《临床麻醉学杂志》2017,33(11):1132-1136
正嗜铬细胞瘤是一种少见的神经内分泌肿瘤,虽然发病率低,但围术期死亡率高。尽管人们对其病理生理特点的认识逐渐加深,但围术期血流动力学的剧烈变化仍是临床医师面临的挑战。通过回顾文献,本文重点介绍嗜铬细胞瘤患者的术前准备、术前评估、术中和术后血流动力学管理。流行病学嗜铬细胞瘤是分泌儿茶酚胺的神经内分泌肿瘤,它起源于肾上腺髓质嗜铬细胞或肾上腺外的副神经节,后者也称为异位嗜铬细胞瘤或副神经节瘤。约80%~85%的嗜铬  相似文献   

13.
肾上腺     
20061599 嗜铬细胞瘤诊疗对策/宫大鑫…∥中国肿瘤临床.-2005,32(19).-1112-1115 回顾性分析1982年1月至2002年12月221例嗜铬细胞瘤的临床表现、体征,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和病理检查资料。结果:该组病例男99例,女122例;平均年龄43.7岁。3例体检发现肿瘤,15例因消化道症状发现肿瘤,3例于其他疾病随访中发现肿瘤,195例因血压增高发现肿瘤。176例为症状功能性嗜铬细胞瘤,21例为静止型嗜铬细胞瘤,15例为肾上腺外嗜铬细胞瘤(其中8例为多发性嗜铬细胞瘤),17例诊断为多发性嗜铬细胞瘤。13例为恶性嗜铬细胞瘤。结论:实验室检查对症状功能性嗜铬细胞瘤的诊断意义较大。影像学检查有助于肾上腺偶发瘤中发现静止型嗜铬细胞瘤。肾上腺外嗜铬细胞瘤常常多发。肾上腺外多发、复发嗜铬细胞瘤有较高的恶变倾向,手术是治疗各种嗜铬细胞瘤的首选方法。表1参12  相似文献   

14.
嗜铬细胞瘤属少见的内分泌肿瘤,临床上以出现高血压为特点,病情凶险.为提高对嗜铬细胞瘤的认识,本文结合近2年来诊治5例嗜铬细胞瘤的体会及文献复习,阐述了对本病的新认识.并对嗜铬细胞瘤的内分泌学、临床症状特点,特殊检查方法及治疗均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15.
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瘤是以分泌儿茶酚胺类激素为主的一种神经内分泌肿瘤,临床表现多样,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瘤良恶性的判断有别于传统的病理学证据.本文就目前鉴别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瘤良恶性的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1959年首次发现甲状腺髓样癌(MTC),占5~10%恶性甲状腺肿瘤,有3种家族综合征和特发型、(1)多发性内分泌肿瘤(MEN)IIA型,多在20岁左右发现,并伴有嗜铬细胞瘤和甲旁亢,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生长缓慢。(1)MENIIB型,多在12个月以前发病,常伴嗜铬细胞瘤、多发性粘膜神经瘤(唇、眼睑、舌、口和胃肠道),病情发展快,5年生存率<35%。(3)非MEN型,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与内分  相似文献   

17.
复发性嗜铬细胞瘤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提高复发性嗜铬细胞瘤的诊断水平。方法总结1970~1996年术后复发的嗜铬细胞瘤11例,占同期嗜铬细胞瘤的9.3%。经手术及病理证实复发原因是恶性肿瘤的转移及良性肿瘤的多发。结果肾上腺外嗜铬细胞瘤易多发或转移,转移部位多在无嗜铬组织的部位,而多发部位常在肾上腺外。结论复发肿瘤是良性还是恶性应结合诸多因素综合判断。复发嗜铬细胞瘤不都是恶性肿瘤,但因恶性倾向较大应密切观察,定期复查。尤其对原发或复发在肾上腺外的肿瘤更应如此。作者还就复发嗜铬细胞瘤诊断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8.
<正>Von Hippel-Lindau(VHL)病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涉及人的多个系统。常见肿瘤为视网膜血管瘤、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瘤、肾囊肿、肾细胞癌、胰腺囊肿、胰腺癌、嗜铬细胞瘤、上皮样囊腺瘤及附睾肿瘤等[1-3]。VHL综合征发病率为1/36 000~1/45500[4-5],不同家族及同一家族不同患病个体可有不同的临床表现,以发生视网膜和中枢神经系统成血管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总结异位嗜铬细胞瘤的临床特点,增进对本病的认识,提高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1990年至2010年36例经病理证实为异位嗜铬细胞瘤的临床资料.就诊原因:高血压28例,排尿终末血压升高5例,查体发现1例,腹痛就诊2例.36例均检测24 h尿香草基扁桃酸(VMA),VMA异常升高阳性率为88.9%(32/36).经腹部B超、CT、MRI及131碘-间位碘代苄胍(131 I-MIBG)等检查进行定位.36例均行手术治疗,4例行腹腔镜手术.结果 本组异位嗜铬细胞瘤单发34例,多发2例.手术切除肿瘤直径为3.4~18.2 cm.术后病理证实均为嗜铬细胞瘤,其中恶性嗜铬细胞瘤9例.结论 VMA是异位嗜铬细胞瘤定性诊断的主要依据,131 I-MIBG定位、定性准确可靠.充分的术前准备是手术成败的关键.手术切除肿瘤是最佳治疗方法.腹腔镜手术治疗异位嗜铬细胞瘤也成为一种术式选择.恶性异位嗜铬细胞瘤术后可给予131 I-MIBG辅助治疗.  相似文献   

20.
多发性嗜铬细胞瘤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多发性嗜铬细胞瘤临床特点以提高诊治效果。方法 对17例多发性嗜铬细胞瘤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 多发性嗜铬细胞瘤占同期嗜铬细胞瘤的14.1%(17/21)。肾上腺多发嗜铬细胞瘤6例,腹膜后多发嗜铬细胞瘤5例。单发嗜铬细胞瘤术后2.5~4.0年复发单个嗜铬细胞瘤6例。腹膜后多发嗜铬细胞瘤5例于术后1.0~2.5年复发,4例多发复发者死于脑血管意外。结论 多发性嗜铬细胞瘤表现为同时性多发和异时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