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肝棘球蚴囊肿约有 5 %~ 1 0 %合并有胆瘘 [1]。近年来手术方法已不断改进 ,仍有肝棘球蚴内囊摘除术后并发不同程度的严重胆瘘发生 ,处理非常棘手。我院普外科自 1 998- 0 6~ 2 0 0 3- 0 6共收治肝棘球蚴内囊摘除术后并发严重胆瘘 (每日胆汁引流量>2 0 0 m L) 8例 ,占同期肝棘球蚴手术的 4.5 % ,经再次手术均治愈。现将这组资料并结合文献 ,就胆瘘的预防及手术治疗讨论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8例 ,其中男 5例 ,女 3例 ,年龄 2 4~ 72岁 ,平均 5 9岁。 5例在外院行肝包棘球蚴内囊摘除术 ,术中发现胆瘘 ,内囊摘除后置胶管外引流 ,外囊缝合 ,…  相似文献   

2.
明国富  张辉 《新疆医学》2011,41(9):53-54
肝泡状棘球蚴病(Hepatic alveolar echinococcosis,AE)系泡状棘球绦虫所致。分为肝棘球蚴病和肝泡球蚴病,该病严重危害农牧民的身心健康和影响畜牧业的发展。吐鲁番地区是人体肝包虫病的多发区,对本区人民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相似文献   

3.
作者对30例肝包虫患者分别进行囊液、残腔液厌氧菌细菌培养,结果囊液厌氧菌感染率30%,需氧菌感染率10%;残腔液厌氧菌感染率57%,需氧菌感染率29%。提示肝包虫厌氧菌感染为内源性,没有并发症时主要以厌氧菌感染为主,临床症状轻。手术时除常规用双氧水冲洗外,还需用灭滴灵液冲洗。  相似文献   

4.
棘球蚴病通称为包虫病,是棘球绦虫的幼虫侵入人体所致的疾病。据报道,颅脑棘球蚴病约占全身包虫病的1%~2%[1]。我院自1980~1996年共收治颅脑棘球蚴病16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6例颅脑棘球蚴病患者,男性10例,女性6例;年龄...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报告肝包虫手术残腔处理临床经验。方法:有外囊缝闭、大网膜堵塞、残腔内置管引流、外开放等处理方法。结果:42例患者均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结论:肝包虫手术残腔处理根据术中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合理的处理方法可获得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朱旭星  张尚志 《四川医学》1993,14(10):637-638
5例患者中,男3例,女2例。年龄12~49岁。均来自牧区或曾在牧区居住。病程1~10年。主要表现为上腹隐痛,腹部包块,伴纳差、乏力。5例均有肝脏肿大,质硬,轻度压痛,表面可扪及大小不等质坚硬的结节,最大者直径达10cm。2例有腹壁静脉曲张,其中1例同时有脾大、腹水、黄疸。化验及特殊检查(见表1)。手术发现肝脏病变组织坚硬,淡黄或灰黄色,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切面为蜂窝状小囊腔,腔内有豆渣样物。2例病变中央发生液化形成囊腔,腔内引流出咖啡色液体。4例侵及肝左右叶,2例有肺转移病灶,其中1例同时有肝门淋巴结及胰头部转移。治疗:2例病变肝脏部分切除;2例囊腔引流;1例药物治疗。均好转出院。讨论  相似文献   

8.
9.
骆驼蓬籽治疗人体肝棘球蚴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相似文献   

10.
<正>肝棘球蚴病是棘球绦虫的幼虫寄生于肝脏引起的寄生虫病,流行于牧区。棘球蚴有细粒棘球绦虫和泡状棘球绦虫两种,前者多见,引起囊状棘球蚴病,亦称肝包虫囊肿病,后者引起泡状棘球蚴病。肝泡状棘球蚴病主要见于我国西北地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肝棘球蚴病不同手术方式的经验,为临床术式选择提供依据。方法:分析我科近10a收治的肝棘球蚴病例(其中内囊摘除术+外囊残腔开放术67例,内囊摘除术+外囊残腔引流术144例)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体温恢复时间、拔管时间、术后并发症等。结果:残腔开放术、残腔引流术在手术耗时、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上与外囊切除术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残腔开放术和残腔引流术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残腔开放术在拔管时间上与残腔引流术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手术方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囊摘除术+外囊残腔开放手术术式具有简单、安全、有效等特点,可以满足大部分肝棘球蚴病外科手术治疗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肝棘蚴病又名肝包虫病 ,在我国多发生在内蒙、新疆、西藏、青海等地区 ,近年来有增多的趋势。现就我院 1994年以来收治的肝包虫病病例情况及B超引导下穿刺治疗效果观察总结如下。1 一般资料病人 17例 ,新疆 2例 ,内蒙 1例 ,其余 14例均来自哈尔滨周边市县 ,其中女性 9例 ,男性 8例。年龄 2 0岁 1例 ,6 5岁 1例 ,余 15例年龄在 30~ 5 4岁间。 17例患者均有狗、羊及其他家畜接触史。治疗前包虫皮试均呈阳性。B超提示包虫囊直径 4~10cm不等。单囊厚壁式胚层有脱落 14例 ,多囊无子囊 1例 ,多囊内生子囊、孙囊 2例。2 治疗方法术前口服阿…  相似文献   

13.
患者,女,5岁,因反复咳嗽1个月余入院.患者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咳嗽,呈阵发性,痰不多,稍有气促,伴有发热,体温39 ℃左右,右上腹有不适感.曾在当地诊所就诊,给予抗生素治疗,症状无明现改善,就来我院就诊.  相似文献   

14.
手术治疗肝棘球蚴病7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棘球蚴病是犬绦虫的囊状棘球蚴寄生在肝脏所致的寄生虫病 ,是西北广大畜牧区常见的寄生虫病 ,我院 1999年 7月~ 2 0 0 0年 12月收治 78例 ,均经手术治疗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6 4例 ,女 14例 ,年龄 16~ 6 4岁 ,平均 36岁。病程 6个月~ 2 0年。1.2 症状与体征 上腹部肿块为最早征象 ,肿块增长缓慢 ,前期无明显不适。就诊时出现腹痛、上腹饱胀、食欲不振、恶心、呕吐 8例 ,占 10 %。本组肿块最小 0 .3cm× 0 .1cm× 0 .4cm ,最大2 4cm× 18cm× 2 6 cm。本组有压迫胃肠道症状的 8例 ,压迫门静脉及下腔静脉的 2…  相似文献   

15.
作者自1988年以来用自制含骆驼蓬籽的抗包虫口服液治疗肝棘球蚴病(下称肝包虫病)23例。其中囊性包虫病21例,泡球坳病2例。7例服药后2个月进行手术,原头蚴死亡率平均为22.10%,对照组11.2%。另6例服用抗包虫口服液经B超、CT随访,囊肿与包块均有不同程度缩小,有1例包块消失治愈。  相似文献   

16.
17.
18.
肝棘球蚴病手术治疗22例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肝包虫病的手术治疗方法,以减少并发症,降低复发率。方法采取全麻下单房性囊肿囊内液抽吸,10%甲醛液或10%氯化钠溶液注入囊内杀灭头节后摘除内囊;局限性泡状包虫病行不规则肝切除,术后有条件时服药抗虫治疗1周期。结果22例病人顺利康复,无并发症,5月后复发1例。结论术中应绝对防止囊液外溢,用10%氯化钠溶液替代甲醛可取得同样效果,同时避免了挥发的甲醛对术者的伤害;不规则的肝切除最大限度保留正常肝组织,防止肝功能衰竭。术后辅以抗虫治疗可减少复发。  相似文献   

19.
20.
张辉  安梦滢  邵丽 《新疆医学》2004,34(4):56-57
肝细粒棘球蚴病为新疆的常见病、多发病,传统的手术方法为肝包虫内囊摘除术,但术中存在着复发、残腔感染以及胆瘘等问题,我院于2002年6月-2003年8月采用新术式肝包虫外囊剥除术治疗了11例肝包虫病患者,手术效果显著,现将手术配合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