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脑节细胞胶质瘤MRI表现与临床病理联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脑节细胞胶质瘤的MRI与临床病理的特点。方法:回顾分析20例脑节细胞胶质瘤的MRI和临床病理特点。结果:病灶全部为单发,幕上18例,幕下2例。额叶8例,颞叶7例,顶叶、枕顶叶、额颞叶及小脑、延颈髓各1例。17例为术前检出肿瘤,3例为术后检出肿瘤,其中2例为原发灶复发,1例为非原发灶部位新发肿瘤。MRI上肿瘤信号呈多样性,根据MRI表现可分囊性为主型和实性为主型,增强后,肿瘤强化呈多样性,囊性为主型可无强化或伴壁结节强化,实性为主型可局灶强化、弥漫强化。瘤周水肿多较轻或无。脑电联合同步功能磁共振成像结果显示,最大激活区与病理灶位置一致。结论:脑节细胞胶质瘤的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结合应用脑电联合同步功能磁共振成像有助于临床术前评价。  相似文献   

2.
脑节细胞胶质瘤的MRI表现及鉴别诊断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脑节细胞胶质瘤的MRI表现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脑节细胞胶质瘤患者的MR图像,其中男14例,女10例。全部病例均接受MR平扫,获得T1WI、T2WI及FLAIR图像,20例接受增强扫描。分析MRI特点。结果 病灶位于大脑半球者21例,最常见于颞叶,小脑半球3例。病灶直径平均28.7 mm。囊性病灶4例,囊实性病灶11例,实性病灶9例。病灶的囊性成分呈长T1、T2信号,FLAIR低信号;实性成分呈等或稍长T1、长T2信号,FLAIR高信号。19例病灶无水肿或轻度水肿。14例病灶呈斑片状或结节状不同程度强化。结论 根据脑节细胞胶质瘤的MRI表现,结合临床,对部分病例可以作出诊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神经节细胞胶质瘤(GG)的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GG患者的MRI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结果17例GG中,位于幕上16例,幕下1例;完全实性型6例,囊实性型9例,囊性型2例;瘤周无水肿或轻、中度水肿13例,重度水肿4例。2例囊性型病灶呈T1WI、T2FLAIR低信号,T2WI高信号,增强扫描囊壁无强化或轻度环形强化,囊壁小结节明显均匀强化。15例非囊性型病灶实性部分多呈T1WI等或稍低信号、T2WI低信号,T2FLAIR稍高信号。17例患者的强化方式多样,其中明显均匀强化6例,11例病灶内呈结节状或片状强化,主要以轻、中度强化为主。结论GG的MRI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异性,结合患者临床症状、发病部位,可以提高该病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4.
颅内神经元及混合性神经元-胶质瘤的MRI表现及病理对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颅内神经元及混合性神经元-胶质瘤的病理及MRI表现,提高对其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2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颅内神经元及混合性神经元-胶质肿瘤病例的临床、组织病理学及MRI影像学特点。结果:胚胎发育不良神经上皮瘤11例,幕上常见,以累及皮质为主,部分囊变,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边缘清楚,水肿少见,增强不强化或轻度环壁结节强化;神经节细胞胶质瘤11例,多发幕上,T1WI以低信号为主,T2WI以高信号为主,其中2例信号混杂,病灶边缘多清楚,少见水肿或轻度水肿,增强不强化或轻度不均强化;中枢神经细胞瘤3例,均位于侧脑室,T1WI和T2WI呈混杂信号,内有囊变,增强明显不均强化;婴儿促纤维增生型节细胞胶质瘤1例,位于左额颞顶叶,呈大囊状,有纤维分隔,T1WI低信号为主,T2WI高信号为主。结论:颅内神经元及混合性神经元-胶质瘤的影像学表现不具有特异性,临床工作中,遇到类似影像学表现的病变,需紧密结合其临床表现。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多发性脑胶质瘤(MCG)的MRI特点.方法 对1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MCG患者的MRI特点及病理学类型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15例患者共检出50个病灶,其MRI特点如下;①病灶数目不一,累及部位不同,以海马(海马旁回)最常受累(11/15,73.33%);②同一病例不同病灶的MRI信号特点及强化程度不同;③随访观察3例患者,各病灶进展程度亦各不相同;④病理类型以间变性星形细胞瘤最多见(10/15,66.67%).结论 MCG的MRI表现有一定特征性;病灶的信号特点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其组织分化程度,分析其MRI特点对诊断该病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脑血吸虫的临床、病理及MRI表现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血吸虫病(CSM)由血吸虫卵沉积于脑组织内引起,其发病率占血吸虫病的1.74%~4.29%.CSM的诊断和脑部其他疾病容易混淆,往往依靠术后病理确诊.为提高对该疾病的诊断正确率,避免不必要的开颅手术,笔者收集13例CSM临床及MR影像资料,以探讨其临床、病理及MRI表现特点.  相似文献   

7.
动态对比增强MRI(DCE-MRI)是一种新兴的MR灌注加权成像方法,可通过测量Ktrans、Kep、Ve、Vp及iAUC值等血流动力学参数定量评价组织的血流灌注、血管分布及微血管的通透性。本文旨在对DCE-MRI的基本原理、脑胶质瘤DCE-MRI的生物学基础及DCE-MRI诊断脑胶质瘤的价值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视神经胶质瘤的MRI表现。方法总结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5例视神经胶质瘤的MRI特征。15例均行横轴位、冠状位和斜矢状位平扫加增强扫描。结果15例视神经胶质瘤均累及眶内段,其中累及球内段3例、管内段7例、视交又4例、视束1例。视神经迂曲形增粗5例,梭形增粗4例,不规则肿块4例,圆形肿块1例,哑铃形1例。肿瘤在T1WI上为略低或等信号,T2WI上为略高、等、低信号;肿瘤内信号均匀12例,信号不均3例;肿瘤无强化4例,轻度强化6例,明显强化5例。结论MRI在显示视神经胶质瘤位置形态、信号特征及强化特点均有典型表现。  相似文献   

9.
大脑胶质瘤病的MRI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大脑胶质瘤病的MRI特点特点及其对本病诊断的临床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大脑胶质瘤病的MRI所见。结果:9例中3例手术部分切除,6例经立体定向活检证实。9例大脑胶质瘤病均侵及二个以上脑叶,并侵及颅内深部结构。病变区T1WI呈稍低信号,T2WI呈高或稍高信号;占位效应轻,注射造影剂后轻度强化或无明显强化。结论:MRI可清楚显示大脑胶质瘤病,MRI与活检相结合可在病人生前做出诊断,M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侵袭型胶质瘤的MRI表现,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对48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侵及颅内多部位的腔质瘤MRI表现进行分析。结果:侵袭型胶质瘤通常侵犯颅内三个以上,MRI信号为明显长T1和T2内常合并坏死,及瘤结节形成,且伴有不同程度的占位效应及造影剂强化效应。MRI可清楚显示其地形学或局部解剖学情况。结论:侵袭型胶质瘤是胶质瘤的一个特殊临床类型对本病的诊断具有指导性意义。  相似文献   

11.
颅内血管周细胞瘤MRI表现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分析颅内血管周细胞瘤(HPC)的MRI表现,并与病理结果相对照.方法 收集经病理及免疫组化检查确诊的7例HPC患者资料,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表现、病理特征及MRI表现.结果 7例HPC中,6例病变位于小脑幕上,1例跨小脑幕上下生长;其中2例小脑幕上病例累及邻近骨质.颅内HPC呈等及稍长T1稍长T2信号,肿块内可见囊变坏死、出血及流空血管,周围见轻度水肿;增强扫描后肿块实质性部分明显强化,2例可见“脑膜尾征”,2例累及邻近骨质,1例侵及大脑大静脉及大脑内静脉.免疫组化结果显示7例均见CD34、波形蛋白及CD99表达,上皮细胞膜抗原、细胞角蛋白、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及S-100蛋白均未见表达;对6例进行Bcl-2标记均见表达.对4例进行增殖细胞核抗原Ki-67标记,其中3例为5%~8%表达,1例为10%~15%表达.对3例进行Syn染色,结果均为阴性.结论 MRI对诊断颅内HPC有重要参考价值,但确诊仍依赖于病理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脑膜瘤MRI征象与病理关系。方法总结分析经病理证实的脑膜瘤26例,并与病理分型进行对照。结果脑膜瘤的T2WI信号与肿瘤组织的成分虽有一定的相关性,但无特异性。结论磁共振成像检查,脑膜瘤信号变化的多样性在对肿瘤的病理亚型的分型上无明确特异性,但在肿瘤的鉴别诊断、定位诊断上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3.
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驱动基因包括EGFR、KRAS、BRAF、PIK3CA及ALK基因等。获得准确分子表型是指导靶向治疗的前提。由于NSCLC的不均质性,活检获得的小块组织难以准确反映肿瘤基因突变情况。CT作为NSCLC的常规检查方法可全面反映肿瘤的病理生理学及分子生物学特征。影像基因组学致力于揭示肿瘤的影像特征(影像表型)和分子标志物(分子表型)之间的关系,在NSCLC驱动基因突变预测方面具有广阔应用前景。本文对NSCLC的CT特征与驱动基因突变相关性的影像基因组学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烟雾病的MRI诊断特征。方法分析7例烟雾病患者的常规MRI和TOFMRA征象与临床表现。结果1、一侧丘脑出血3例,多发小灶性梗塞2例,脑白质缺血和出血性梗塞各1例;基底节区迂曲血管影6例,环池、鞍上池迂曲血管影7例。2大脑中动脉MI段狭窄的4例,全段不显影的3例;大脑前动脉Al段狭窄的3例,全段不显影的4例;大脑后动脉主干狭窄及不显影的各3例.一侧主干狭窄的1例。结论诊断烟雾病应结合脑池与基底节区的常规MRI和TOFMRA表现。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胎盘植入的产前MRI表现及其病理基础。 方法 收集临床诊断为前置胎盘的孕妇118例,于产前1周以MRI筛查是否并发胎盘植入;其中40例经剖宫产病理证实并发胎盘植入,回顾分析该40例患者的产前MRI表现。 结果 前置胎盘中,胎盘植入的发生率为33.90%(40/118);7例胎盘粘连型,产前MRI均未能明确诊断;22例胎盘植入型,T2WI显示植入部位子宫肌层不同程度变薄,胎盘基底面不规则,低信号的子宫肌层内可见结节状、锯齿状、不规则形高信号,其中7例T2WI胎盘内可见多量粗大的流空信号和低信号带;11例胎盘穿通型,T2WI显示胎盘穿通部位肌层信号中断,胎盘基底面与子宫壁融合,对应子宫壁外侧面完整光滑或中断毛糙,其中8例穿通部位子宫壁局部膨出,且T2WI显示胎盘内大量流空信号和粗大的低信号条带。 结论 MRI产前能明确诊断胎盘植入型、穿通型,但对粘连型胎盘植入诊断困难。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DFSP)的CT及MRI征象。方法 回顾分析16例经手术病理结果证实的DFSP的影像资料(11例接受CT检查,5例接受MR检查),分析肿瘤的形态、CT及MRI特征。结果 DFSP多发于躯干及头颈部皮肤,呈不同程度隆起于皮肤表面,部分悬吊于皮外。16例中,结节肿块型12例、弥漫型4例。CT上肿块呈与肌肉等密度或稍低密度的实性占位,MRI上T1WI呈等/低信号,T2WI为稍高信号。肿瘤血供较丰富,增强扫描多呈渐进性中度至明显强化。病灶内征象包括"悬吊征"2例,"皮肤尾征" 6例, "筋膜尾征" 1例,"脂肪尾征"4例。结论 DFSP多表现为皮肤及皮下结节肿块型或弥漫生长型实性病变,不同形态其征象不同,但仍具有一定的特征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腹膜假黏液瘤(PMP)的CT及MRI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7例PMP, 均接受全腹部CT平扫,其中25例接受增强扫描;7例接受盆腔MR平扫,3例同时接受上腹部MR平扫;观察PMP胶冻样腹腔积液出现的位置及影像学特征。结果 27例均可见不同程度的腹腔积液。22例肝脾周围可见"扇贝样"压迹,23例网膜增厚、呈污垢样改变,15例小肠移位,5例钙化,16例可见纤维分隔。腹腔积液量较少时,右侧结肠旁沟积、膈下间隙及肝周积液量多于左侧结肠旁沟、左侧膈下间隙及脾周;腹腔积液量较多时,均可见"扇贝样"压迹,右、左膈下间隙积液量无明显差异。与CT相比,MRI能更好地显示腹腔内黏液团、纤维分隔及卵巢原发灶。结论 CT及MRI显示肝、脾边缘"扇贝样"压迹、网膜及肠系膜增厚、小肠移位、腹腔积液中见纤维分隔或包裹等征象对诊断PMP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