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修正醋酸泼尼松片含量测定样品溶液制备方法.方法 采用药典方法和改进方法对比试验,以证明改进的方法更加科学可靠.结果 经对2种方法的对比试验,改进方法测得的含量结果高于《中国药典》2010年版方法测定结果为1.2% ~4.6%.结论 改进方法合理、科学可靠,可用于醋酸泼尼松片样品溶液的制备.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复方石栗喷雾剂质量控制方法。方法:用TLC及其他化学方法对制剂中黄柏、冰片以及石栗进行鉴别,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盐酸小檗碱的含量测定。结果:本品定性鉴别色谱及化学方法明显,易于鉴别;小檗碱含量测定线性范围为0.0915-18.3μg,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该制剂中小檗碱(3个不同批号的样品)的平均含量为29.76μg/ml,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72%,RSD为0.85%。结论:紫外分光光度法能准确地测出盐酸小檗碱的含量,结果可靠,适用于基层单位开展检测,但是样品预处理方法较烦琐。  相似文献   

3.
目的 查找消洁安胶囊含测方法功劳木中盐酸小檗碱转移率偏低的原因.方法 平行比较功劳木单煎、去掉土茯苓和鸡血藤煎煮及合煎3种功劳木中盐酸小檗碱含量.结果 上述3个实验结果盐酸小檗碱含量依次降低.结论 功劳木中盐酸小檗碱含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金栀洁龈含漱液盐酸小檗碱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金栀洁龈含漱液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方法 以AGILENT C18为色谱柱,乙腈-0.3%磷酸溶液(42:58)(每100 ml加十二烷基磺酸钠0.1g)为流动相,以265 nm为检测波长,流速为1.0 ml/min.结果 盐酸小檗碱在5~50 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  相似文献   

5.
目的:HPLC法测定消炎灌肠液中盐酸小檗碱、盐酸巴马汀的含量。方法:采用HPLC法,以盐酸小檗碱、盐酸巴马汀为定量指标,测定消炎灌肠液中上述二成分的含量。结果:盐酸小檗碱和盐酸巴马汀的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0.32%,RSD=0.65%和100.89%.RSD=0.70%。结论:该法简便快速,重现性好,可用于控制消炎灌肠液的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妇炎平泡腾片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方法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乙腈-0.033mol·L^-1磷酸二氢钾溶液(35∶6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424nm;流速:1.0ml/min。结果盐酸小檗碱进样量在0.0388~0.776μg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23%(RSD=1.5%)。结论该法快速简便,结果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7.
目的 建立测定胃必宁片中的盐酸小檗碱和呋喃唑酮含量的方法。方法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Nova -PakC18色谱柱 ,流动相为 0 .0 33mol·L-1磷酸二氢钾水溶液 -乙腈 (6 0∶4 0 ) ,检测波长为 2 6 5nm。结果 盐酸小檗碱和喃唑酮的含量在 4~2 5 μg·ml-1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r =0 .9999和r =0 .9998) ,样品的加样平均回收率分别为 99.2 8%和 99.0 8% ,RSD分别为 0 .6 7%和 0 .76 % (n =5 )。结论 所选方法简便、快速 ,可用于胃必宁片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制备盐酸小檗碱固体分散体,观察其体外溶出度.方法 以聚乙二醇6000(Polyethylene Glycol 6000,PEG6000),聚乙烯吡咯烷酮K30(PolyvinylpyrrolidoneK30,PVPK30)为载体,分别用熔融法和溶剂-熔融法制备盐酸小檗碱固体分散体,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溶出液中盐酸小檗碱浓度,并进行体外溶出度考察.结果 紫外分析方法的低、中、高三种浓度日内精密度的RSD分别为0.53%、0.31%、0.1%,日问精密度的RSD分别为1.38%、0.31%、0.1%,在2~14 mg/L范围内盐酸小檗碱的标准曲线方程为:A=0.0661C+0.0006(r=0.9999).采用PEG6000和PVPK30两种载体制成的固体分散体均较稳定,药物体外释放速率加快,在15 min左右就达到完全溶出.Weibull方程拟合结果显示PVPK30作为载体制成的固体分散体能更显著地提高药物体外溶出速率.结论 固体分散体能加速盐酸小檗碱的体外溶出;PVPK30是提高盐酸小檗碱生物利用度的较理想的载体材料.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扁咽口服液中盐酸巴马汀和盐酸小檗碱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反相离子对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 SB—C18(4.6mm×150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溶液(53:47)(100ml加十二烷基硫酸钠0.4g);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为345nm;进样量为10μl;柱温为室温。结果盐酸巴马汀和盐酸小檗碱分别在2.040—102.0μg·ml^-1(r=0.9999)和0.5424~27.12μg·ml^-1(r=0.9999)范围内与各自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96%和99.44%,RSD分别为1.95%和1.88%(n=6)。结论本方法快速、简便、准确,可用于扁咽口服液中盐酸巴马汀和盐酸小檗碱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芎菊上清丸提供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制剂中的栀子、黄芩进行了定性鉴别;以薄层扫描荧光法测定了制剂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结果薄层色谱斑点清晰;盐酸小檗碱在0.06—0.30μg范围内点样量与荧光强度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101.64%,RSD为0.37%(n=5)。结论栀子和黄芩的定性鉴别及盐酸小檗碱的含量测定方法简便可靠、重现性好,可作为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新型消化道动力药盐酸伊托必利片治疗糖尿病胃轻瘫(DGP)的疗效。方法98例确诊为DGP患者随机分为3组,采用盐酸伊托必利片治疗36例,并与吗丁啉组(32人)、西沙必利组(30人)治疗者进行比较。结果盐酸伊托必利片治疗DGP疗效强于吗丁啉片(P〈0.05),而与西沙必利片的疗效相当(P〉0.05),但据报道西沙必利片在高敏患者中可出现导致尖端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或Q—T间期延长,盐酸伊托必利片则无此电生理特征。结论盐酸伊托必利片可作为糖尿病胃轻瘫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连梅饮中黄芩苷和小檗碱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RP—HPLC/UV法测定连梅饮中黄芩苷和小檗碱的含量;色谱柱:Agilent HC C18柱(250×4.6mm,5μm);乙腈:0.05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75nm;流速1ml/min。结果黄芩苷在0.448—112μg/ml的浓度范围,小檗碱在0.424~106μg/ml的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低和高浓度的黄芩苷和小檗碱的精密度(RSD)分别为3.88%、4.84%、4.63%、2.29%;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4.3±1.3)%、(97.7±6.9)%;连梅饮中黄芩苷的含量为(2.67±0.012)mg/ml,RSD为0.45%(n=3);小檗碱的含量为(2.47±0.014)mg/ml,RSD为2.98%(n=3)。结论本方法快速、简便、准确,可用于测定制剂中黄芩苷和小檗碱的含量。  相似文献   

13.
两种制粒方法制备口腔速溶片的工艺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制备盐酸羟考酮口腔速溶片,并初步探讨其速溶机理。方法分别采用流化床一步制粒法和手工湿法制粒两种工艺制备颗粒,比铰颗粒外观、流动性、粒径分布、孔隙结构的差异;颗粒压片后,比较所得片剂在崩解时间上的差异。结果以流动性指数为考察标准,发现采用流化床制得的颗粒均一性、可压缩性、流动性明显好于手工湿法颗粒,前者所得片剂的崩解时间明显快于后者。结论用流化床制粒可获得较为理想的盐酸羟考酮口腔速溶片,其高孔隙颗粒结构与其速溶机理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苯磺酸氨氯地平分散片的制备工艺。方法选用交联聚维酮、低取代羟丙纤维素和羧甲基淀粉钠3种辅料联合使用作为崩解剂,聚维酮K30为黏合剂,阿斯帕坦为矫味剂、微粉硅胶为助流剂、硬脂酸镁为润滑剂、20%乙醇为润湿剂,并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溶出度。结果通过对苯磺酸氨氯地平分散片专属性、线性关系、稳定性、回收率、精密度、溶出度均一性实验的研究,建立了可控制其质量的溶出度测定方法。结论本制剂处方工艺可靠,检测方法简便、准确、适用于医院配制和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连葛降糖片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TLC法定性鉴别连葛降糖片中黄连、葛根、桑叶;采用HPLC法以C18(250mm×4.6mm,5μm)为固定相;流动相:乙腈-0.033mol·L^-1磷酸二氢钾溶液(30:70);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65nm,测定制剂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采用HPLC法以C18(150mm×4.6mm,5μm)为固定相,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溶液(11:89);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50nm;测定制剂中葛根素的含量。结果薄层色谱斑点清晰,专属性强;盐酸小檗碱在0.1014-2.0280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8.4%,RSD为1.08%(n=6);葛根素在0.0844-1.688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8.7%,RSD为1.10%(n=6)。结论所建立的HPLC和TLC法可作为连葛降糖片的质量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16.
目的:考察制片工艺对芦丁缓释骨架片释药机制的影响情况。方法:以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为骨架材料制备缓释骨架片,利用Peppas经验式释放指数n值,评价制片工艺对芦丁缓释骨架片体外释药机制的影响。结果:干法制片的释药比湿法快。结论:干法制片与湿法制片有相同的释药机制。  相似文献   

17.
目的介绍铝碳酸镁泡腾片的制备及质量控制方法。方法以碳酸氢钠为碱源、酒石酸为酸源。用酸、碱分开制法制备铝碳酸镁泡腾片,并对其性状、鉴别、重量差异、发泡量、崩解时限、含量测定、稳定性等进行了检测(采用络合滴定法进行含量测定)。结果制剂质量稳定,平均回收率为99.74%。制得的铝碳酸镁泡腾片口感好、表面光滑美观、服用方便。结论本制剂处方工艺成熟,检测方法简便、准确、适用于医院配制和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介绍盐酸氨溴索咀嚼片的制备及质量控制方法。方法盐酸氨溴索咀嚼片的溶出度测定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其含量测定则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结果 盐酸氨溴索咀嚼片的含量测定的线性范围为15~45 mg/L。结论本制剂处方工艺成熟,检测方法简便、准确、可靠,适用于医院制剂室配制和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