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运用PYLL指标,对蒜处1986 ̄1988年居民死因回顾调查资料进行分析,前5位死因依次为意外死亡、恶性肿瘤、传染病、呼吸系疾病、循环系疾病、寿命损失男性高于女性,以婴幼儿及中青年为甚。胃癌的减寿年数,减寿率明显高于肝癌、肺癌等,是造成居民“早死”的主要癌症。为减少人口寿命损失,应加强安全教育,建立健康的人生观,减少意外事故的发生,开展恶性肿瘤等慢性病的知识普及和防治工作,搞好传染病的监测、控  相似文献   

2.
2010年上海市杨浦区居民主要死因及减寿年数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上海市杨浦区居民主要死因及潜在寿命损失情况,为疾病预防和控制提供决策依据。方法通过死亡率、期望寿命、去死因期望寿命、减寿年数等指标分析居民死亡和减寿的主要原因。结果2010年杨浦区居民死亡率7.85%(标化死亡率2.24‰),男性高于女性;前五位死因依次为:心脑血管疾病、肿瘤、呼吸系疾病、内分泌营养代谢性疾病、损伤与中毒,死亡率在33.70/10万292.49/10万;期望寿命82.52岁,去除心脑血管疾病和肿瘤后,预期寿命分别可增加6.58岁和3.96岁;以减寿年数(YPLL)计,导致潜在寿命损失的前五位死因分别为肿瘤、循环系病、损伤与中毒、新生儿病及先天异常;以平均减寿年数(AYLL)计,导致潜在寿命损失的前五位死因依次为新生儿病、先天异常、传染病和寄生虫病、损伤与中毒和肿瘤。各年龄段的主要死因各有特点。结论对主要影响中老年人口的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等慢性病进行防治的同时,也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主要影响低年龄组死因的损伤与中毒及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等的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3.
1993~2002年沂蒙山区居民死因减寿年数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影响寿命损失的主要死因、寿命损失年数以及时间动态变化趋势。[方法]应用潜在减寿年数(potential years of life lost,PYLL),分析沂蒙山区居民1993~2002年死因资料,比较1993~1997年(前期)和1998~2002年(后期)两个时期男女人群主要死因的PYLL、位序及变化情况。[结果]影响寿命损失的前8类死因的PYLL占全死因PYLL的80%以上,是主要死因,其中损伤与中毒、肿瘤的PYLL超过60%,占前8类死因PYLL的75%。后期与前期比较,单个死因PYLL率下降程度最大的前两类疾病是传染病与寄生虫病、神经系统疾病,男性分别为35.77%和10.34%,女性分别为26.24%和28.68%。肿瘤下降程度最低,男性0.28%,女性0.88%。全死因PYLL率均下降,男性下降9.67%,女性下降17.64%。男女性PYLL率比值,前期为1.32,后期为1.45。[结论]8类主要死因和全死因的PYLL率随时间均下降,其中,传染病与寄生虫病、神经系统疾病的PYLL率下降程度最大,而肿瘤最小。男性寿命损失,明显高于女性,且有进一步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咸宁地区1990年死因监测点居民YPLL,计算年龄阈值为1~64岁。全部死因的YPLL为37615人年,YPLL率为56.20‰,标化率为55.40‰。YPLL位次分别是意外死亡、传染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病、心脏病、消化系病和脑血管病。各类死因的标化YPLL率男性高于女性,性别比为1.02~2.02:1;意外死亡、传染病和呼吸系病的YPLL和标化YPLL率以1~4岁组最高,而恶性肿瘤、心脏病、脑血管病在35岁以后明显增高。为减少人口寿命损失,今后应注意意外死亡的预防,加强对传染病、恶性肿瘤和呼吸系疾病的防治工作,以提高人口寿命。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2010年如东县前5位主要死因对其居民寿命损失的影响,为制定疾病控制策略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根据2010年如东县居民死因资料,应用DeathReg2005软件,确定居民主要死因,并对前5位死因的减寿率(PYLL‰)、减寿年数(PYLL)和平均减寿年数(AYLL)指标进行分析。结果:2010年如东县居民死亡率为956.2/10万,前5位死因依次为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消化系统疾病。全死因合计的PYLL为45 771.50人年,PYLL‰为10.8‰;AYLL为1.9年/人。前5位PYLL‰依次为肿瘤、损伤和中毒、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和消化系统疾病。结论: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消化系统疾病为如东县居民的主要死因,肿瘤所造成的死亡给整个人群带来的生存时间和工作时间的损失最大,损伤和中毒潜在危险性也最大。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2007年云南省死因监测点前5位主要死因对其居民寿命损失的影响,为当地明确重点疾病、确定卫生资源的合理分配及卫生干预的重点领域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收集2007年云南省死因监测点居民死因资料,应用DeathReg2005软件进行死亡数据的统计汇总和居民主要死因及减寿率(PYLL%)、减寿年数(PYLL)和平均减寿年数(AYLL)等指标分析.[结果]2007年云南省死因监测点居民死亡率为558.37/10万,监测人群的前5位死因依次为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肿瘤、损伤和中毒、消化系统疾病.全死因合计的PYLL为433 908.50人年,AYLL为20.90年/人,PYLL‰为58.45%,前5位PYLL‰依次为损伤和中毒、肿瘤、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和消化系统疾病.[结论]慢性病和伤害为我省2007年死因监测点居民的主要死因,损伤和中毒所造成的死亡给整个人群带来的生存时间和工作时间的损失最大,在主要死因中的潜在危险性也最大.伤害已对我省死因监测点居民健康构成了严重的危害,是居民"早死"的主要原因之一,同时,也是危害社会劳动力和影响我省死因监测点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山西省阳城县居民主要死因减寿年数分析山西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太原030001)张爱莲刘桂芬杨涛师成虎黄思佳尹超彦杨运泽减寿年数(PotentialYearsofLifeLost,简称PYLL)是衡量某一死因对一定年龄范围内某人群危害程度的指标。用P...  相似文献   

8.
目的 居民死亡率及其死亡原因的变化是反映人民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是制定卫生政策、评价卫生工作质量和效果的科学依据,也是研究人口自然变动规律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分析太原市杏花岭区2007-2010年居民主要死因及潜在减寿年数,找到影响居民健康和死因最主要的变化规律,充分利用有限卫生资源,保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方法 使用SPSS13.0和Excel2003软件来计算和分析居民各主要死因的构成比、顺位、潜在减寿年数及潜在寿命损失率.结果 太原市杏花岭区2007-2010年居民死亡人口总数为11 366人,全人群死亡率为4.94‰,男性死亡率为6.13‰,女性死亡率为3.69‰;全死因顺位前5位依次是:心脑血管病,肿瘤,感染性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意外伤害;居民全死因PYLL为89 903.30人年,PYLL减寿率为3.91%.全死因PYLL构成比顺位前5位依次是:肿瘤,心脑血管病,意外伤害,感染性疾病,其他慢性病.结论 居民死亡率及其死亡原因的变化是反映人民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本文研究结果 显示肿瘤、心脑血管病、意外伤害、感染性疾病以及其他慢性病依旧是今后工作的重心所在,要有针对性地加强慢性病的教育与防治,根据疾病发生的规律制定有效的疾病干预策略和措施.  相似文献   

9.
全国第三次死因回顾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前5位死因分别是脑血管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心脏病、损伤和中毒。为了解南通市居民目前最主要的死因及减寿疾病,以便制定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我们对南通市2011-2012年的死因资料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上海市闵行区2002~2003年居民主要死因及减寿年数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闵行区居民主要死亡原因及变化动态 ,为制订疾病预防干预措施、评价其效果提供依据 ,我们应用死亡率 ,潜在减寿年数 (PYLL)、平均减寿年数 (AYLL)和减寿率 (YPLLR )等指标对 2 0 0 2~ 2 0 0 3年闵行区居民死亡资料进行分析 ,并对 1994~ 1995年新建的闵行区的居民死亡资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掌握各主要死因对渝中区居民寿命损失的影响及程度 ,本文采用 1995 - 1999年重庆市渝中区死因点监测资料 ,使用潜在减寿年数 (potentialyearsoflifelost,PYLL)对资料进行分析 ,从另一个角度为医疗保健工作提出防治重点 ,提高人群寿命。1 资料和方法1 1 资料来源 本文所用死因资料和人口资料来源于渝中区疾病控制中心和渝中区公安局。死因资料由生命统计专业人员调查并与公安部门核实后所得。1 2 分析方法1 2 1 方法 死亡疾病原因按照ICD - 9分类。早死年龄定为 0~ 70岁。资料数据使用PC - 5 86微机录入 ,采用MS -EXCEL软…  相似文献   

12.
抚顺市1995~2000年城市居民主要死因与潜在减寿年数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解抚顺市城市居民的健康状况和主要的卫生问题 ,本文利用死亡率、死因构成、潜在减寿年数等指标对抚顺市 1 995~ 2 0 0 0年死亡监测资料进行了分析 ,针对主要致死性疾病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 ,并对不同死因导致寿命损失的相对重要性也做出了初步的评价 ,籍此为当地卫生决策层确定卫生资源的合理分配及卫生干预的重点领域提供科学的依据。资料与方法1 资料来源监测人口、死亡资料均来源于抚顺市四个区防疫站经整理核实后的统计年报 ,与抚顺市公安局的死亡资料符合率达 90 %。死因分类按国际疾病分类ICD- 9进行编码分类统计。2 研究…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浙江省岱山县海岛地区居民主要死因及居民减寿主要原因,为疾病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死亡率、期望寿命和去死因期望寿命、减寿年数和减寿率等指标分析死亡资料。结果 2009-2011年岱山县居民死亡率为761.01/10万,标化死亡率为379.34/10万,死亡率男性高于女性(χ2=70.32,P<0.01);前5位死因顺位依次为恶性肿瘤、呼吸系病、脑血管病、心脏病和损伤中毒;期望寿命79.31岁,去除前5位死因期望寿命分别可增加3.65、2.86、2.27、1.41、1.37岁;减寿年数构成顺位依次为恶性肿瘤、损伤中毒、脑血管病、心脏病和呼吸系病,5种死因占总减寿年数的86.50%,与死因顺位相比,损伤中毒由第5位上升至第2位,而呼吸系病由第2位下降至第5位;平均减寿数顺位依次为损伤中毒、恶性肿瘤、心脏病、脑血管病和呼吸系病。结论岱山县居民主要死亡原因以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为主,损伤中毒和恶性肿瘤是影响低年龄组死亡的主要原因,应根据岱山县居民死因特点制定有效防控干预措施和策略。  相似文献   

14.
2005年吴中区居民主要死因减寿年数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减寿年数是考虑了人们的死亡年龄以及疾病对人群寿命危害的一项流行病学指标,它反映了社会、经济、福利等发展状况,也是一个重要的社会指标。为此,笔者对2005年吴中区居民主要死因的减寿年数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5.
应用减寿分析法分析了武汉市部分地区对居民健康危害的主要死因,分析了各年龄人群的主要减寿因子。依次为:损伤与中毒,恶性肿瘤,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传染病与寄生虫病。认为运用减寿分析能准确地指明重点防治对象,为制定防治策略及预防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死因监测是研究居民健康水平的重要内容之一[1] 。死因别死亡率尚不能全部反映某死因危害程度 ,现多用减寿年数(YPLL)等指标衡量居民健康水平。本文试用YPLL、YPLL率、去死因减寿年数 (E -D -YPLL)、去死因后期望寿命增值量等 ,对死因顺位居我县疾病监测点 1999年居民死亡前三位的循环系病、损伤和中毒、恶性肿瘤进行分析 ,以探讨其对居民健康水平的影响。1 材料与方法1.1 人口与死因资料监测点人口资料由本县公安局提供。死因资料根据监测点死亡报告卡 ,按ICD分类方法进行死因分类[2 ] 。每例死亡报告 ,由监测点村…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各类死因对四川省居民期望寿命的影响,为政府就提高期望寿命、促进居民健康制定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DeathReg2005软件收集、整理2012年四川省居民死因监测数据,采用Excell软件、SPSS软件编制蒋氏简略寿命表、去死因寿命表,计算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平均期望寿命、去死因期望寿命、潜在减寿年数、减寿率等。结果 2012年四川省居民粗死亡率621.78/10万,标化死亡率621.49/10万,平均期望寿命校正值75.22岁;去死因期望寿命分析显示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肿瘤、损伤和中毒、消化系统疾病所致期望寿命损失年居前5位,去掉该死因,分别可增加4.51年、3.42年、3.34年、1.13年、0.39年。去单病种死因期望寿命分析,增值前5位为恶性肿瘤、脑血管病、慢性下呼吸道疾病、心脏病、机动车辆交通事故。潜在寿命分析,减寿率顺位为肿瘤、损伤和中毒、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其导致每千人寿命缩短的人年数分别为18.67人年、12.21人年、10.35人年、5.44人年、2.55人年。不同性别和城市与农村间各类分析顺位略有差异。结论四川省居民期望寿命的提高需要加强对肿瘤、心脑血管疾病、呼吸道疾病及意外伤害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和控制。  相似文献   

18.
重庆工业污染区1991~1998年居民死因及潜在减寿年数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分析20世纪90年代重庆市工业污染区居民主要死因。方法 应用死亡率、死因顺位、潜在减寿年数(YPLL)及潜在价值减寿年数(VYPLL)等指标分析该区1991~1998年死因资料。对照组为该市非工业污染文化社区。结果 该区平均粗死亡率为7.34‰(标化死亡率4.61‰)。主要死因顺位为: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呼吸系病、心脏病和意外死亡。恶性肿瘤死率为198.07/10万(标化死亡率126.35/10万),其中肺癌居第一位,死亡率为65.49/10万(标化死亡率45.27/10万)。主要死因标化潜在减寿率(SYPLL率)和标化潜在价值减寿率(SVYPLL率)顺位的第一位都为意外死亡。结论 为了降低该居民死亡率,既要进一步加强其自然环的治理,也应重视社会环境的治理。  相似文献   

19.
<正>居民死亡原因和死亡率可以反映一个地区不同时期人群的健康状况和卫生保健工作水平。为了解甘井子区居民主要死因和疾病负担,我们对2002-2013年甘井子区居民全死因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为卫生行政部门制定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贵阳市2015年死因监测点常住居民死亡水平、主要死亡原因以及寿命损失情况,为制定疾病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中国死亡信息登记报告管理系统导出2015年贵阳市4个监测点的死亡个案数据,按照国际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分类,采用SPSS19.0和Excel2010软件对2015年贵阳市4个死因监测点的死亡水平、死因构成、死因顺位以及潜在减寿年数等进行分析,死亡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贵阳市2015年常住居民死亡率为519.32/10万,标化死亡率为543.61/10万。其中男性死亡率为611.81/10万,标化死亡率为624.23/10万;女性死亡率为420.53/10万,标化死亡率为450.26/10万。男女死亡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0.11,P<0.01),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因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导致的死亡占总死亡的86.66%,伤害占10.03%,传染病、母婴疾病和营养缺乏性疾病共占2.71%。前5位死因分别是脑血管病、恶性肿瘤、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以及损伤和中毒。全人群死因中损伤和中毒导致的寿命损失最大,其次为恶性肿瘤、脑血管疾病、心脏病和呼吸系统疾病。结论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和伤害已成为威胁贵阳市居民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应加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和伤害的危险因素的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