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评价乙肝疫苗纳入计划免疫后的接种质量和效果。[方法]按照国家卫生部颁布的《预防接种工作规范》(2005年)的技术要求,开展人群血清学、乙肝疫苗接种率调查。[结果]1岁~6岁出生儿童乙肝疫苗全程免疫接种率达86.06%,首针及时接种率为32.24%;7岁~14岁出生儿童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率达36.67%;1岁~78岁人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为3.08%,其中1岁~6岁、7岁~14岁、15岁~78岁人群的HbsAg携带率分别为0.67%、1.75%、5.09%;1岁~78岁人群的乙肝表面抗体阳性率59.32%,其中1岁~6岁、7岁~14岁、15岁~78岁人群的抗-HBs阳性率分别为76.96%、53.80%、48.61%;1岁组儿童乙肝免疫成功率为85.25%。[结论]永胜县自2002年将乙肝疫苗纳入儿童计划免疫管理以来效果显著,但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有待提高,7岁~14岁组儿童乙肝疫苗接种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启东市不同人群中乙肝流行状况,评价乙肝疫苗预防接种效果,为制定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取入户问卷调查方法,调查不同免疫策略时期人群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和全程接种率,并检测1~59岁人群的HBsAg携带率和抗-HBs水平.结果:我市1~59岁不同人群乙肝HBsAg阳性率为2.39%,乙肝抗-HBs阳性率为35.79%,乙肝疫苗计划免疫管理时期(1992-2001年)人群的乙肝疫苗接种率和乙肝首针及时率为95.24%、69.05%,乙肝疫苗纳入免疫规划时期(2002年以后)人群的接种率和及时率为99.67%、94.12%.结论 我市从1992年开始全面推行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以后,人群HBsAg阳性率有了明显下降,说明乙肝疫苗在阻断HBV母婴传播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2002年将乙肝疫苗纳入儿童免疫规划后,全市乙肝疫苗接种率和乙肝首针及时接种率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已达到《2006-2010年全国乙型病毒性肝炎防治规划》中提出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海南农垦区18岁以下人群乙肝疫苗免疫效果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调查乙肝疫苗接种率与HBsAg携带率的关系及海南垦区乙肝疫苗接种的免疫效果,为制定海南垦区乙肝疫苗免疫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调查垦区1-18岁人群乙肝疫苗接种史,用ELISA法检测HBsAg和抗-HBs。结果 调查1-18岁人群6669人,乙肝疫苗接种率为41.2%,HBsAg携带为9.2%。其中全程接种HBsAg携带率为2.4%,未接种(或未全程接种)HBsAg携带率为14.0%。差别有显性;全程接种HBsAg感染保护率为82.9%。抽查843人的抗-HBsAg,阳性率为62.8%,其中全程接种抗-HBs阳性率为85.7%,未接种(或未全程接种)抗-HBs阳性率为36.9%。结论 HBsAg携带率高低与乙肝疫苗接种率高低存在密切的相关关系。海南垦区1-18岁人群乙肝疫苗接种率尚不高,目前仍处于高HBsAg携带率水平。  相似文献   

4.
王兆成  孙绪良 《职业与健康》2009,25(17):1872-1874
目的为了解中小学生乙肝疫苗接种率及乙肝病毒(HBV)感染水平,探讨乙肝疫苗的免疫效果及持久性,为制定其他人群乙肝防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调查分析江苏省沭阳县中小学生乙肝疫苗免疫史及检测其HBV血清标志物,并比较二者关系。结果乙肝疫苗接种率为84.79%,加强接种率为41.60%,未种率为1.66%,年龄越低接种率越高;HBSAg阳性率为2.67%,随年龄增长而增高;抗-HBs阳性率为55.66%,随年龄增长而下降;HBsAg阳性率与接种针次成反比,抗-HBs阳性率与接种针次成正比。结论接种乙肝疫苗是控制HBV感染的有效手段,在提高初免接种率的同时,应定期开展加强接种。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道了株洲市城区0—14岁少年儿童HBsAg携带情况及乙肝疫苗免疫接种情况:HBsAg阳性率为3.09%,HBsAg携带率均随年龄的增长而上升。乙肝疫苗免疫接种率为64.16%。0—3岁组接种率均超过卫生部提出的85%以上的指标。但6—14岁以上的学龄前儿童及中小学生距卫生部指标较远。提示在加强新生儿的乙肝疫苗免疫的基础上,同时加强对学龄前儿童及青少年的免疫接种工作。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思明区人群乙肝病毒(HBV)感染状况及免疫水平,分析影响HBV感染的危险行为因素。方法依据全国乙肝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方案,以1~59岁居民为调查对象,共调查732人。问卷调查乙肝疫苗免疫史和危险行为因素,并采集静脉血用ELISA法检测血清乙肝5种抗原抗体水平。结果人群HBsAg总携带率为9.84%,其中1~4岁,5~14岁、15~59岁分别为0.83%、4.44%和14.62%。人群抗一HBs总阳性率为59.29%,其中1~4岁、5~14岁和15~59岁分别为76.03%、61.11%和53.83%。1~4岁、5~14岁和15~59岁人群乙肝疫苗接种率分别为100%,94.44%和24.59%。接种乙肝疫苗人群HBsAg携带率和小三阳感染者(HBsAg+,抗一HBe+,抗一HBc+)比例均低于无接种人群(X2=30.19,36.50;P〈0.01)。口腔诊疗史OR值为1.65,95%CI为1.01~2.70。结论思明区5岁以下儿童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l%的控制目标已实现,但人群HBsAg总携带率仍较高。乙肝免疫接种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口腔诊疗史是HBV感染的危险行为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广西钟山县实施乙肝疫苗规划项目效果。方法对广西钟山县2002—2009年统计年鉴、妇幼机构报表、流行病学资料、免疫规划报表、疫情资料、接种率调查、乙肝病毒血清学调查等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并对2010年钟山县1岁儿童乙肝疫苗接种情况进行抽样调查。结果2002-2009年广西钟山县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从2002年的29.62%(2010/6785)上升至2009年的94.60%(6987/7386),乙肝疫苗免疫接种率由2002年的66,31%(4499/6785)上升至2009年的99.62%(7358/7386)。接种抽查结果显示2010年钟山县1岁儿童的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为93.80%(590/629),3针全程接种率为99.84%(628/629)。从2003年起,钟山县全部疫苗接种点100%使用自毁型注射器和安全盒。2002年钟山县0—6岁儿童乙肝发病率为21.27/10万,2009年则下降至2.00/10万(P〈0.01)。2002年钟山县1~6岁儿童乙肝病毒携带率为3.61%(13/360),2010年下降至0.56%(2/360)(P〈0.01)。结论钟山县实施乙肝疫苗规划项目后,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乙肝疫苗3针全程接种率均高于卫生部/全球疫苗免疫联盟(GAVI)合作项目的规定,且儿童乙肝病毒携带率低于乙肝疫苗规划项目实施前。  相似文献   

8.
乙肝疫苗的预防接种,对控制儿童乙型肝炎的传播提供了有效的武器。据调查,我市人群乙肝病毒HB_sA_g携带率高达3o%,严重危害了人民的身体健康和工农业生产。鉴于此种情况,我们自1986年起对新生儿实施乙肝疫苗的接种,并于1991年纳入了计划免疫管理,1992年又扩大到学龄前儿童的接种。1990年、1991年新生儿三针全程接种率分别达75%、89.1%。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四川省≤3岁儿童乙型肝炎(乙肝)疫苗接种率及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携带率,采用组群抽样法,全省分成三层,城市一层,农村按经济状况分为一般农村和贫困农村,于2002年5~7月对3 558名适龄儿童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1~3岁儿童乙肝疫苗接种率、首针及时接种率、全程接种率和全程及时接种率分别为79.93%、55.11%、66.13%、50.12%;城市儿童的四项接种率均非常明显地高于农村儿童(χ2=266.870、371.268、71.170、302.387,P均<0.01).<1岁儿童乙肝疫苗接种率为86.49%.城市<1岁儿童首针及时接种率为79.02%,非常明显地高于农村儿童(χ2=40.498,P<0.01).住院和在家分娩儿童的首针及时接种率分别为66.67%和22.01%,差异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χ2=477.096,P<0.001).该人群HBsAg携带率为3.06%,较1992年同年龄组人群HBsAg携带率下降了60.21%;城市儿童HBsAg携带率明显低于贫困农村儿童(χ2=8.095,P<0.05);有接种史的儿童其HBsAg携带率非常明显地低于无接种史的儿童(χ2=31.997,P<0.001).因此,乙肝疫苗纳入计划免疫后,提高农村,特别是贫困农村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率和首针及时接种率,是今后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4975例学龄前儿童乙肝疫苗免疫效果进行研究调查.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0月的在我院接受乙肝疫苗的学龄前儿童4975例,对其进行乙肝阳性检测后对检测结果进行数据统计.结果:经检测结果显示,乙型病毒性肝炎HbsAb阳性2110例,阳性率为42.41%,乙型病毒性肝炎HbSAg阳性12例,阳性率为0.24%.1~2岁与2~3岁的HbSAg与HbsAb阳性检测结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7.0425,p=0.0000);2~3岁与3~4岁的HbSAg与HbsAb阳性检测结果对比差异较大且存在统计学意义(x2=15.3713,p=0.0000).1~2岁976例学龄前儿童家长中,定期接种乙肝疫苗123例,定期接种率为12.60%;2~3岁1568例学龄前儿童家长中,定期接种乙肝疫苗98例,定期接种率为6.25%;3~4岁2431例学龄前儿童家长中,定期接种乙肝疫苗76,定期接种率为3.13%.1~2岁与2~3岁、2~3岁与3~4岁的家长接种乙肝疫苗意识对比差异均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充分说明家长定期接种疫苗意识不强烈.结论:随着学龄前儿童的逐年增长,学龄前儿童对乙肝疫苗的免疫效果将会越来越不明显,因此及时对学龄前儿童进行乙肝疫苗接种,根据检测阳性结果其进行及时补种,对有效提高学龄前儿童免疫力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邹城市儿童乙型肝炎疫苗接种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邹城市新生儿接种乙型肝炎(乙肝)疫苗后的免疫效果。方法自1990年起每年随机抽查50~60名儿童检测接种后的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抗-HBs)阳性率,并调查人群乙肝发病率。1999年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人群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携带率进行了调查。结果乙肝疫苗免疫后,儿童保护性抗-HBs的阳性率为90.63%,0~15岁儿童的乙肝发病率明显下降。HBsAg携带率呈下降趋势,儿童尤为明显,从接种前4年平均阳性率13.14%下降到最近4年的0.39%,下降了97.03%。加强免疫和未加强免疫儿童的抗-HBs几何平均滴度(GMT)和保护性抗-HBs的阳性率之间差异均有极显著的统计学意义(χ2=12.35,t=4.51;P均0.01)。结论新生儿实行乙肝疫苗接种可以取得良好的免疫效果,同时加强免疫对维持较高抗-HBs水平阳性率和GMT是有利的。  相似文献   

12.
北京市儿童乙型肝炎疫苗接种12年后免疫效果观察   总被引:20,自引:4,他引:20  
目的评价北京市儿童乙型肝炎(乙肝)疫苗接种12年后的免疫效果。方法2003年1至3月采取多阶段整群系统抽样方法在1991至2000年出生后接种乙肝疫苗的儿童中抽取2491人,用固相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HBsAg、抗-HBs和抗-HBc水平,并对免疫后HBsAg阳性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2491名3—12岁儿童中HBsAg阳性率为0.52%,疫苗免疫保护率为88.45%(95%CI为65.67%-97.89%),抗-HBc阳性率为2.21%,各年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接种重组(酵母)疫苗的3—6岁儿童,其抗-HBs平均阳性率为38.79%,但随年龄增大抗体阳性率明显下降;几何平均滴度为52.83mlU/ml,各年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接种乙肝血源性疫苗的6—12岁儿童,其抗-HBs平均阳性率为50.79%,几何平均滴度为61.51mlU/ml,各年龄组抗体阳性率和几何平均滴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13例HBsAg阳性儿童中,约50%儿童的母亲为HBsAg阳性。结论北京市儿童乙肝疫苗接种计划实施12年后,免疫人群保护效果理想,HBsAg阳性率未随免疫时间延长而明显增加。目前尚不需进行加强免疫,但重组(酵母)疫苗接种后抗-HBs阳性率随年龄增长而显著下降,应加强血清学监测。儿童接种后成为HBsAg携带者的主要原因为母婴垂直传播。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深圳市儿童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流行现状及乙肝疫苗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系统随机抽样方法抽取调查户,对深圳市1~14岁常住人口进行问卷调查并采血检测HBsAg、抗-HBs及抗-HBc。采用Epidata 3.2软件建立调查数据库,利用SPSS 16.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两组之间率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调查1~14岁儿童1 653人,HBsAg阳性率2.06%,抗-HBs阳性率74.53%,抗-HBc阳性率5.32%,HBV感染率9.62%。有乙肝疫苗免疫史儿童1 349人,HBsAg阳性率1.85%、抗-HBs阳性率75.02%、抗-HBc阳性率4.60%及HBV感染率5.41%;无乙肝疫苗免疫史儿童92人,HBsAg阳性率4.35%、抗-HBs阳性率68.48%、抗-HBc阳性率10.87%及HBV感染率73.91%;有无乙肝疫苗免疫史儿童HBsAg阳性率、抗-HBs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抗-HBc阳性率、HBV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4、457.83,P均<0.01)。乙肝疫苗免疫3年以内儿童601人,其中HBsAg阳性率为0、抗-HBs阳性率73.71%、抗-HBc阳性率2.0%、HBV感染率2.0%;免疫7~9年183人,其中HBsAg阳性率5.46%、抗-HBs阳性率79.23%、抗-HBc阳性率8.74%、HBV感染率11.48%。乙肝疫苗不同免疫年限儿童抗-HBs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BsAg阳性率、抗-HBc阳性率、HBV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9.53、36.88、43.75,P均<0.01)。结论持续保持较高的乙肝疫苗接种率,可以有效降低乙肝流行率。研究和推行乙肝疫苗加强免疫策略也是乙肝防治工作重点之一。  相似文献   

14.
摘要:目的 了解天津市2005年2~13岁人群乙肝疫苗查漏补种情况并评价其实施5年后效果,为制定乙
肝免疫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05年天津市对2~13岁人群开展了乙肝疫苗的查漏补种工作,同时做
了本底血清学监测,5年后对该人群进行抽样,采血检测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抗乙肝病毒表面抗
原抗体(Anti HBs)、抗乙肝病毒核心抗原抗体(Anti HBc)。结果 本次查漏补种共查出符合补种条件的
适龄儿童共451414人,最终完成全程接种儿童427552人,接种率达94.71%。血清学监测结果显示,查
漏补种5年后该人群抗 HBs阳性率为62.90%,比查漏补种前的43.35%显著提高了45.10%。本次查漏补
种预计减少HBsAg携带者4191人,慢性乙肝1048人,肝硬化105人,肝癌11人。结论 乙肝疫苗查漏
补种是巩固和提高乙肝疫苗免疫屏障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2~13岁人群;乙肝疫苗;查漏补种;效果
中图分类号:R512.6+2,R1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6639 (2014)03 0235 03  相似文献   

15.
四川省乙型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了解乙型肝炎(乙肝)疫苗纳入儿童计划免疫后四川省乙肝病毒(HBV)感染情况.方法 利用血清流行病学分析方法.按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对四川省8个调查县(区)共14个调查点调查并采集静脉血标本2~4 ml,共3806人份,用ELISA酶标法对标本进行HBsAg、抗-HBs、抗-HBc检测.结果 14个调查点人群HBsAg标化阳性率为7.05%;抗-HBs标化流行率为29.77%,HBV流行率为40.30%.15岁以下人群乙肝疫苗接种率为70.73%,HBsAg阳性率为2.62%,抗-HBs 56.68%;5岁以下儿童乙肝疫苗接种率为83.44%,HBsAg阳性率为1.47%,抗-HBs阳性率为67.69%.3岁以下儿童乙肝疫苗接种率为85.77%,HBsAg、抗-HBs阳性率分别为1.78%、75.44%.结论 四川省开展乙肝疫苗接种以来,人群乙肝流行病学特征发生改变,HBsAg阳性率、HBV流行率均有不同程度下降,15岁以下儿童下降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孕产妇乙肝表面抗原筛查及筛查后对HBsAg阳性孕产妇实施健康干预的现况。方法:采用等容量抽样法,在贵州省黔东南州抽取8个县,每个县随机抽取1家县级医院,随机抽取82名2010年分娩且HBsAg阳性的孕产妇作为调查对象开展现场调查。结果:黔东南州孕产妇HBsAg筛查率为97.68%,HBsAg阳性率为6.14%。在82名HBsAg阳性的被调查者中,仅54.88%的人知道自己在孕产期曾做过HBsAg的筛查,26.83%的人仍不知道自己是HBsAg感染者;48.78%的人被告知要忌烟酒,47.56%的人被告知必要时需要治疗;39.02%的人被告知HBsAg阴性的家庭成员需要接种乙肝疫苗;69.52%的人被告知接种乙肝疫苗可预防乙肝。82名孩子中仅14.63%的孩子接受了高剂量乙肝疫苗的接种,11.76%的孩子同时接种了乙肝免疫球蛋白。虽然98.78%的人都愿意在全程接种后对孩子抽血进行乙肝免疫效果的检测,但实际上仅19.51%的孩子在接种后进行了检测。结论:在贵州省黔东南州孕产妇HBsAg筛查率较高,但HBsAg阳性孕产妇对筛查知识了解较少,在筛查后得到的健康干预和帮助较少。建议完善孕产妇HBsAg筛查规范,加强落实对孕产妇及孩子的健康干预。  相似文献   

17.
潍坊市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免疫12年的流行病学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乙型肝炎(下称乙肝)疫菌的免疫效果。方法自1993年起,每年随机抽查〈15岁40-50名乙肝疫苗接种儿童,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接种后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抗-HBs)、乙肝病毒核心抗体(抗-HBc);并进行免疫前后检测结果分析。结果乙肝疫苗免疫后,儿童保护性抗-HBs的阳性率为90.63%,0-15岁儿童的乙肝发病率明显下降。抽样调查〈15儿童1178人,HBsAg、抗-HBs、抗-HBc阳性率分别为1.10%、71.14%、8.15%,未开展接种乙肝疫苗前的1993年抽样调查〈15儿童756人,HBsAg、抗-HBs、抗-HBc阳性率分别为3.17%、12.98%、10.05%,开展接种前后HBsAg、抗-HBs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0.52、624.00,均P〈0.01);加强免疫和未加强免疫儿童的抗-HBs几何平均滴度(GMT)和保护性抗-HBs的阳性率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2.35,t=4.51;均P〈0.01)。结论乙肝疫苗有较好的免疫效果,加强免疫对维持较高抗-HBs水平阳性率和GMT是有利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广东省部分地区1-14岁儿童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现状,为制定乙肝高流行区防制策略提供科学理论依据。方法2009年在广东省韶关南雄市、汕尾海丰县和云浮新兴县采取分层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抽取1~14岁儿童作调查对象,调查内容包括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患病史以及乙肝疫苗接种史等,并采用雅培试剂化学发光法检测调查对象的HBsAg、抗-HBs、抗-HBc。结果共调查1185人,其中男性684人,女性501人;本地户籍占99.75%(1182/1185)。HBV感染率为11.22%(133/1185),HBsAg阳性率为2.53%(30/1185),抗-HBs阳性率为55.70%(660/1185),抗-HBc阳性率为7.85%(93/1185)。1~14岁儿童各年龄组之间HBV感染率、HB-sAg、抗-HBs、抗-HBc阳性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南雄市HBsAg、抗-HBs阳性率(4.51%、67.17%)高于海丰县和新兴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调查的1~14岁人群中,乙肝疫苗接种率为87.34%(1035/1185);在具有完整接种记录的890人中,全程接种率、首针及时接种率分别为90.90%(809/890)、78.31%(697/890),1~6、7~9和10~14岁组相比较,随着年龄的增长,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率以及首针及时接种率逐渐降低,而HBsAg阳性率则逐渐升高(P〈0.05或P〈0.01)。结论广东省调查地区1~14岁儿童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因此,应继续保持新生儿高水平的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率并进一步提高首针及时接种率,加强儿童入托入学查验预防接种证工作并及时查漏补种,从而进一步降低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水平。  相似文献   

19.
摘要:目的 比较乌鲁木齐市1~14岁维、汉儿童乙肝疫苗接种率与乙肝病毒携带状况。方法 采取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共调查1~14岁儿童1229人。结果 l~14岁儿童乙肝疫苗接种率、首针及时接种率、全程接种率和抗-HBs阳性率汉族均高于维吾尔族。维、汉儿童乙肝疫苗接种率分别为79.39%、96.63%;首针及时接种率分别为73.77%、91.52%;全程接种率分别为74.71%、96.26%;抗-HBs阳性率分别为58.66%、74.45%;HBsAg阳性率分别为2.34%、0.50%。维、汉2个民族的儿童上述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1~14岁维、汉儿童HBsAg阳性率和抗-HBs阳性率均有统计学差异,主要与乙肝疫苗接种率、首针及时接种率和全程接种率有关。需进一步加强维吾尔族儿童乙肝疫苗免疫接种工作。  相似文献   

20.
During the period 1980-1989 in Okinawa, Japan, serologic markers of hepatitis B infection (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 HBsAg, antibody to hepatitis B core antigen; anti-HBc) were investigated in nursery school children (1-4 years of age). Prevalences of HBsAg were 1.1-1.5% in the period from 1980-1984, but decreased to under 1.0% in the period from 1985. In 1989 there were two carriers in nursery schools, both born in 1985 or fathers who were HBsAg carriers. Prevalences of anti-HBc were 3.3-7.1% in the period from 1980-1983 with a decrease to 0.5% by 1988. Since hepatitis B vaccine was available for neonates whose mothers were HBsAg carriers with hepatitis Be antigen (HBeAg) and for nursery school children in 1983, 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 among nursery school children and HBsAg carriers due to transmission from mother-to-child were markedly reduced. This strategy for immunization is useful in endemic areas. Immunization for children whose fathers are HBsAg carriers may also be necessar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