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腰椎后路病灶清除、减压、引流手术治疗腰椎术后椎间隙感染的疗效。方法回顾腰椎术后椎间感染的 38例患者 ,分析其临床表现 ,实验室检查及诊断要点 ,其中保守治疗12例 ,后路手术治疗 2 6例。结果保守治疗患者 ,使用抗菌素平均 4 7 7天 ,绝对卧床制动平均 12 3 1天 ,腰痛症状逐渐减轻 ,需住院治疗平均 80 4天 ,X片显示椎间隙融合时间平均 2 5 8 7天。 2 6例经后路手术治疗患者 ,使用抗菌素平均 16 3天 ,卧床平均 4 8 2天 ,住院时间平均 2 8 9天 ,X片显示椎间隙融合时间平均 171 5天 ,术后 5~ 10天症状明显缓解。两种治疗方法经统计学比较 ,P <0 0 5 ,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经腰椎后路病灶清除、减压、引流手术能迅速缓解和解除病人症状 ,手术简便有效 ,缩短病程 ,减少住院时间 ,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及探讨腰椎内固定术后发生的椎间隙感染的危险因素、发病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骨科2000年至2011年944例腰椎内固定术后中的14例椎间隙感染的诊治。其中男10例,女4例;平均年龄52岁。非手术治疗9例,手术治疗5例,随访时间1年。结果所有患者症状6个月后完全消失;经过半年随访疗效满意,血沉正常。3~6个月复查X线片示相邻椎体间融合骨桥形成有12例,有2例无骨性融合,均恢复劳动力。结论腰椎内固定术后隙感染患者,对于革兰阴性菌感染者易发展为感染性休克危机生命需立即行手术病灶清除治疗;对于革兰阳性菌感染者早期应用强效抗生素抗感染治疗,有望避免再次手术干预。  相似文献   

3.
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椎间隙感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永兴 《云南医药》1996,17(6):441-442
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椎间隙感染廖永兴椎间盘髓核摘除术后的椎间隙感染虽较少见,但它是一个严重的并发症,影响术后疗效和预后,治疗的关键在预防和早期诊断。临床资料1985年1月~1995年7月,我院共行椎间盘髓核摘除(或)腰骶滑脱复位Steffee内固定加髓...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腰椎内固定术后发生椎间隙感染前后及手术和保守治疗方案的护理体会。方法选本科自2000年1月至2011年2月行腰椎内固定术944例的发生椎间隙感染者14例,5例革兰阴性菌感染者行手术治疗,其余患者革兰阳性菌感染行保守治疗,做好此类患者发病特点、临床诊治、护理方案与一般椎间隙感染表现不同的确诊前后及治疗后护理。结果所有患者症状6月后完全消失,均恢复劳动力,对护理质量满意。结论了解清楚腰椎内固定术后椎间隙感染患者发病的不同特点,做好诊疗前后的护理,可在综合方面改善患者的转归。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腰椎术后椎间隙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影像学特征,评价原切口病灶清除术在此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2001年4月至2005年7月共收治26例确诊为腰椎术后椎间隙感染患者,其中男性18例,女性8例:年龄22~65岁,平均38.5岁:病程从1个月~6个月不等,平均95d。其中13例采用抗菌素输液保守治疗(A组):10例l采用经原切口病病灶清除术治疗〈B组),患者出院后定期随访观察临床疗效。结果随访6个月~4年,A组12例患者病程迁延达8~16周,其中有2例遗有慢性腰痛。B组中14例,疗效快,术后症状明显改善,病程为4~6周。结论经原切口早期行病灶清除术在治疗椎间隙感染中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
尹培荣  魏垒 《贵州医药》1992,16(6):345-347
髓核摘除术后椎间隙感染是一个少见的严重并发症。文献报道发生率为0.7—2.8%。我院近十年来手术治疗腰椎间盘脱出症232例,发生椎间隙感染3例(1.29%),由外院转来1例,共4例,报告于下。病例报告例1 男,45岁。诊断为L_4椎间盘脱出症,左侧。于1987年6月13日行L_(4、5)全椎板切除,L_4髓核摘除术。术后腰痛及左下肢痛明显缓解,感觉有恢复。二周拆线,切口Ⅰ期愈合,但仍有左臀痛及L_(4、5)双侧叩、压痛,嘱其出院。术后1月,腰痛复发伴左下肢放射  相似文献   

7.
腰椎间盘术后椎间隙感染是一种少见的严重并发症。我们从 1986年 8月~ 1999年 4月 ,共行腰椎间盘手术 4 32例 ,其中 6例发生术后椎间隙感染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般资料 :本组 6例 ,其中男 4例 ,女 2例。年龄 2 0~ 6 3岁 ,平均 4 1 5岁。病变间隙 :L3~L4 1例 ,L4 ~L54例 ,L5~S11例。术后发病时间 3~ 10天 ,平均 6 5天。临床表现为手术 3~ 10天后出现较术前更剧烈的腰痛 ,无明显下肢麻木及运动障碍。实验室检查 :血沉较术前明显增快 ,32~ 56mm/h ,平均 4 4mm/h。磁共振示椎间隙感染病变椎体T1加权像呈低信号 ,T2…  相似文献   

8.
病灶清除局部冲洗引流治疗腰椎术后椎间隙感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庄全魁  孟晓林 《淮海医药》2005,23(3):219-219
目的 观察病灶清除局部冲洗引流治疗腰椎术后椎间隙感染的疗效。方法 对1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椎间隙感染患者,进行病灶清除局部冲洗引流治疗。结果 11例患者全部治愈,无1例复发。结论 病灶清除局部冲洗引流治疗腰椎间盘术后椎间隙感染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腰椎间盘术后椎间隙感染的原因,探讨其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分析手术后腰椎间隙感染11例的临床资料及特点,行保守治疗8例,再手术治疗3例。结果随访12~42个月,9例恢复正常生活,2例偶有腰痛和活动受限。结论积极的术前准备,术后早期诊断,腰部制动,长期足量应用有效抗生素。  相似文献   

10.
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继发椎间隙感染是一种较少见的手术后严重并发症。有报道其发生率为1%[1,2],由于其临床表现特殊,对其认识不足,常出现误诊及误治。我院自1976年10月至1998年12月共收治术后腰椎间隙感染8例。经保守治疗及手术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总结分析腰椎间盘术后造成椎间隙感染的原因以及如何治疗。方法 2009年8月以来,在我院住院治疗的腰椎间盘术后椎间隙感染的患者24例,均采用后路切开,清除病灶,加抗生素盐水持续灌注冲洗引流治疗。结果 24例患者术后当天临床疼痛症状均得到不同程度的缓解,随访2~3年,未见后遗症。结论后路切开病灶清除加抗生素盐水持续灌注冲洗引流疗效确切,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3.
腰椎间盘突出术后椎间隙感染治疗方法及效果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术后椎间隙感染的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对一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发生椎间隙感染的患者病例资料进行分析,比较非手术、开放手术及微创介入等不同治疗方法的效果,初步探讨其发生原因及预防。结果腰椎间隙感染治疗中,三种方法均达到消除症状,恢复患者正常生活、工作状态的治疗效果。但非手术需治疗时效较长,药费大,症状缓解缓慢;开放手术与介入手段均可迅速缓解症状,改善病情,缩短治疗时间,与非手术治疗相比各观察指标间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开放手术与介入治疗指标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手术可迅速缓解椎间盘炎症状,有效降低红细胞沉降率等指标,较非手术可明显缩短病程,降低费用,介入的方法是微创手术,具有更大优越性。  相似文献   

14.
1 一般资料男3例,女2例;年龄30~48岁,平均38.5岁;腰椎4.5间隙4例,腰5骶1间隙1例;有外伤史4例;手术治疗4例。所有病例均有腰部剧痛,椎旁压痛及叩击痛.直腿抬高试验弱阳性,下肢感觉、运动正常,肛门及尿道括约肌功能亦无障碍。 2临未表现腰部持续剧烈疼痛,不能自行翻身及坐起,石膏床和支架固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腰椎髓核摘除术后椎间隙感染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本院10年来7例腰椎髓核摘除术后椎间隙感染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对于早期有迹象表明术后椎间隙感染的患者,治疗要求上绝对卧床,早期静脉联合应用大剂量抗生素,并适当给予激素;2周后没有明显疗效的患者,且腰部症状进行性加重,伴有抽搐及高热等症状或者高热消退后再次出现高热的患者,应尽早行病灶清除及灌洗引流术。结果 7例椎间隙感染患者,非手术治疗4例,手术治疗3例。7例患者均治愈,术后6~12周在腰椎保护下行走。随访6个月~1年,效果优良。结论发现椎间隙有感染的迹象,应尽早治疗,一旦保守治疗效果较差,应立即行病灶清除及灌洗引流术。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腰椎间盘术后血沉(ESR)变化的规律及其对手术后合并椎间隙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测定腰椎间盘手术前及术后3天、10天的ESR和手术并发椎间隙感染患者ESR的变化进行比较。结果:腰椎间盘术后3天ESR显著升高达46.19±20.37mm/h,术后10天逐渐降低至26.21±19.23mm/h,但仍高于术前5.72±4.11mm/h水平。合并椎间隙感染患者主要表现为术后晚期ESR仍不降低,而  相似文献   

17.
研究腰椎间盘术后血沉(ESR)变化的规律及其对手术后合并椎间隙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测定腰椎间盘手术前及术后3天、10天的ESR和手术并发椎间隙感染患者ESR的变化进行比较。结果:腰椎间盘术后3天ESR显著升高达46.19±20.37mm/h,术后10天逐渐降低至26.21±19.23mm/h,但仍高于术前5.72±4.11mm/h水平。合并椎间隙感染患者主要表现为术后晚期ESR仍不降低,而早期感染者ESR可以和未感染组无显著差异。结论:腰椎间盘术后早期ESR均显著增高,随后逐渐降低,合并椎间隙感染者主要表现为ESR持续不降,术后早期合并椎间隙感染者,ESR仅可做为辅助检查,诊断应主要依靠临床表现。  相似文献   

18.
椎间盘及脊柱手术后引起椎间隙感染是一种较少见但比较严重的并发症,发生率约0.5%~4%。我院自1996年至2005年施行的经椎板腰椎间盘摘除术,椎管狭窄椎板减压加椎弓根内固定术,椎体骨折后路减压椎弓根内固定术,骨肿瘤切除内固定术等,并发椎间隙化脓性感染及椎体化脓性感染8例,现分析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经皮髓核钳夹术是指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监视引导下,健侧卧位,经侧后方入路引入直径4.8mm工作套管,多角度破环,摘除髓核,直至无明显髓核钳夹出[1],从而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痛苦。由于创伤小,效果好,恢复快,对工作、生活影响小,近几年开展较多。腰椎间隙感染是指腰椎间盘及其相邻软骨板的感染性疾病,发病率低,但是病程长,费用高,常使患者身心备受煎熬。我科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共行DSA 下腰椎间盘髓核钳夹术594例,腰椎间隙感染8例(1.3%)。经精心治疗与护理后均好转出院。  相似文献   

20.
1975年5月—1992年4月,我科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858例.术后发生椎间隙感染5例(0.58%)。椎间隙感染的特征是:术后腰腿痛缓解后又出现以腰或腹部为主的痉挛性疼痛伴腹股沟、一侧或双侧下肢放散性疼痛、严重可出现马尾神经功能障碍;体温高;血沉快;血像高;X线平片示椎间隙狭窄、模糊、破坏、融合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