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探讨卡托普利(CAP)对家兔肾上腹主动脉阻断致急性肾缺血/再灌注损伤(ARIRI)的保护效果。方法 于肾上阻断腹主动脉血流30min再灌注180min的方法制成双侧ARIRI动物模型,将24只家兔随机等分为假手术组(A组)、缺血再灌注组(B组)和CAP治疗组(C组)。C组于阻断主动脉前5min静注CAP2mg·kg^-1,继之持续输注15minCAP 0.5mg·kg^-1·h^-1。A、B组以等容生理盐水取代CAP。A组不阻断主动脉血流。动态检测血中BUN,Cr,SOD,MDA,AT-Ⅱ,尿β2-MG变化,以及肾皮质中SOD,MDA,AT-Ⅱ和肾组织形态学改变。结果 C组在再灌期血和肾皮质中MDA,AT-Ⅱ浓度明显低于B组(P<0.01)。SOD活性显著高于B组(P<0.01)。血BUN、Cr及尿中β2-MG含量明显低于B组(P<0.05,<0.01),C组光镜下肾小管损伤Paller评分明显低于B组(20.50±7.56vs82.50±16.69,P<0.05)。B组电镜见明显急性肾小管损伤及坏死,而C组肾小管损伤轻微。结论 CAP对家兔肾上腹主动脉阻断所致ARIRI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缺血预处理对兔主动脉阻断脊髓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胸腹主动脉手术中常需阻断主动脉血流以便于手术顺利实施,这一过程可导致程度不同的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重者瘫痪。其病理基础一般认为是脊髓神经细胞坏死,近年相关研究证实,在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中也存在脊髓细胞凋亡,特别是迟发性瘫痪与神经细胞凋亡密切相关,因而人们企图从细胞凋亡角度探讨保护脊髓功能的措施。研究表明,在心、脑等器官缺血再灌注实验模型中,缺血预处理(IPC)能明显抑制其细胞凋亡的发生,产生良好的器官功能保护作用。本实验旨在观察IPC对家兔主动脉阻断所致脊髓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缺血预处理 (IPC)对缺血预处理对兔主动脉阻断后脊髓功能和一氧化氮(NO)的影响。方法  2 4只日本大白兔随机分为假手术组 (A组 )、缺血再灌注组 (B组 )和IPC保护组 (C组 ) ,每组 8只。分别于首次预处理即刻 (C 40 )、缺血即刻 (I0 )、缺血 45min(I45)、再灌注后 60min(R60 )和术后 7d处死动物前即刻 (R7d)采血检测血清和R7d脊髓组织NO的浓度。术后观察后肢神经功能的评分、后肢针电极肌电图 (EMG)和脊髓组织病理学的改变。结果 缺血再灌注损伤后B组血清NO浓度较缺血前和A、C组对应时点值显著升高 (P <0 .0 1)。C组R7d血清NO浓度明显低于其他时点及A组R7d测定值 (P <0 .0 5或 0 .0 1)。B组脊髓组织NO浓度显著高于A、C组(P <0 .0 1)。B组后肢神经功能和脊髓病理学评分均显著性低于A、C组 (P <0 .0 5或 0 .0 1) ,其后肢EMG亦较C组有显著性病理改变 (P <0 .0 1)。结论 IPC对家兔主动脉阻断后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其保护作用机制与抑制NO的生成有关。  相似文献   

4.
腹主动脉阻断导致内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腹主动脉阻断所引起的肝、肾、小肠等内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改变。方法建立小猪腹主动脉阻断1小时的模型,检测在不同再灌注时点组织及血液中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变化,同时检测肝肾功能和动脉血气分析,观察动物术后的生存情况。结果与缺血前比较,大多数再灌注时点血、组织中MDA明显升高,而SOD明显降低(P<0.05)。在再灌注2小时,血中谷丙转氨酶(ALT)、尿素氮(BUN)、肌酐(CRE)较缺血前明显升高(P<0.01),代谢性酸中毒也极为明显。多数动物术后能够存活,但均出现下肢截瘫。结论腹主动脉阻断1小时能引起明显的内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改变,多数内脏经处理后其损伤能够得到代偿恢复,而脊髓损伤恢复困难。  相似文献   

5.
缺血预处理对脊髓缺血损伤细胞内Ca2+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观察缺血预处理对脊髓缺血损伤细胞内 Ca2 变化的影响。 方法 将 44只健康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三组 :缺血组 2 0只 ,缺血预处理组 2 0只 ,假手术组 4只。缺血组于左肾动脉下夹闭腹主动脉 40分钟后开放灌注 ;缺血预处理组夹闭腹主动脉 5分钟 ,开放 15分钟 ,再次夹闭 40分钟后开放再灌注 ;假手术组动物手术操作同缺血组 ,但不夹闭腹主动脉。分别于夹闭 40分钟后即刻、开放再灌注 2小时、8小时、2 4小时和 72小时各时相点测定脊髓组织 Ca2 含量 ,并评定、记录动物后肢神经功能。 结果 缺血预处理组脊髓组织 Ca2 显著低于缺血组各时相值 ;再灌注 8小时后神经功能评分缺血预处理组明显高于缺血组 (P<0 .0 1)。 结论 缺血预处理具有降低神经元胞浆游离 Ca2 浓度 ,防止Ca2 超载 ,稳定细胞内环境的能力 ,对主动脉阻断所致的脊髓缺血损伤有良好的保护作用。其表现为明显降低瘫痪发生率 ,增加术后神经评分  相似文献   

6.
暂时阻断腹主动脉行骶骨肿瘤切除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探讨9例经暂时阻断腹主动脉行骶骨肿瘤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9例骶骨肿瘤患者手术经腹部和骶尾部联合入路,用“鞋带”式硅胶管暂时阻断腹主动脉,并行骶骨肿瘤切除术,平均阻断1.6小时。结果9例患者平均输血1100ml,术后症状明显缓解或消失 ,双下肢功能正常。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大鼠腹主动脉阻断术(AAC)后合并脓毒症时脊髓病理改变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表达.方法 Wistar大鼠32只,随机均分为四组:假手术组(A组),AAC组(B组),LPS组(C组),AAC+ LPS组(D组).所有动物均于再灌注后8h处死,处死前进行后肢神经功能评分,取脊髓行HE染色观察脊髓组织病理损害和免疫组化检测脊髓前角TNF-α的表达.结果 HE染色显示A组损伤较轻;B组可见炎性反应明显,较多神经元坏死;C组有炎性表现,较少神经元坏死,较多运动神经元凋亡;D组可见强烈炎性表现,大量神经元坏死.A组TNF-α少量表达,显著低于其它三组(P<0.01).C组TNF-α显著高于其它三组(P<0.01).A、C组后肢神经功能评分显著高于B、D组(P<0.05或P<0.01).结论 TNF-α在AAC后脓毒症急性脊髓损伤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介导了运动神经元的坏死或凋亡.AAC后机体可存在免疫紊乱,如此时发生脓毒症,TNF-α表达增加可能不如单纯脓毒症明显.  相似文献   

8.
作者研究2 0 0 1年1月至2 0 0 2年1 2月因各种肝脏病变(包括良性和恶性病变)行肝门阻断、规则性肝切除病例,其中2 1例在持续性肝门阻断肝切除前,先行1 0 m in的肝门阻断后复流1 0 min,称为缺血预处理组;选择同期在年龄、性别、原发病、肝切除体积方面与缺血预处理组匹配,无缺血预处理而直接行肝门阻断肝切除的2 1例病例作为对照。两组患者肝脏均无肝硬化,手术方式基本相同。缺血预处理组的手术时间为31 2±92 m in,持续性肝门阻断时间为5 4±1 9min,其中7例超过6 0 min;对照组手术时间为339±1 1 2min,持续性肝门阻断时间为36±1 4 m in,其…  相似文献   

9.
低位腹主动脉间歇性阻断技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回顾低位腹主动脉间歇性歇阻断技术在骶骨肿瘤切除、骨盆严重损伤合并其它器官裂伤修复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术中应用消毒皮管加粗鞋带套结法间歇性阻断腹主动脉9例。结果术中失血量得到有效控制,输血量减少,手术野清晰,缩短了术中止血时间,且生命体征较稳定。术后观察及长期随访未发现因血管阻断而出现的各种并发症。结论低位腹主动脉间歇阻断技术,操作因流阻断范围广,技术可靠,能有效减少失血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术中低位腹主动脉内球囊阻断术治疗骶骨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于2009年2月~2012年2月收治的100例骶骨肿瘤患者,按照术中是否行低位腹主动脉内球囊阻断术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外科肿瘤切除术式,观察组在其基础上联合应用低位腹主动脉内球囊阻断术进行止血。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输血量、术后引流量、拔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观察组46例(92.00%)患者肿瘤得到整块或边缘切除,对照组为44例(88.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为(175.12±58.29)min,对照组为(227.82±71.87)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平均出血量、输血量、术后引流量及拔管时间分别为(786.13±622.67)ml,(401.52±362.19)ml,(287.54±139.31)ml,(2.85±1.01)d,对照组分别为(1 543.07±982.36)ml,(941.58±861.38)ml,(392.85±168.22)ml,(3.58±1.2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6.98±2.05)d,对照组为(8.53±2.9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比例为5例(10.00%),对照组为17例(3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科手术切除骶骨肿瘤时,在传统术式的基础上联合低位腹主动脉内球囊阻断术可以减少术中出血量、输血量、术后引流量及术后并发症,缩短拔管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报告曲式单一腹主动脉阻断无血切肝术的临床应用体会,探讨术中平均动脉压变化规律。 方法 2009年3~6月江西省肿瘤医院肝脏外科采用曲式单一腹主动脉阻断无血切肝术,切除8例不同部位的肝肿瘤。术中监测病人基础血压与阻断前后及撤钳前后各时间点的血压变化,通过术中给药等方法对血压波动进行调控。结果 8例均安全耐受曲式无血切肝术所导致的血压波动;术中切肝平均出血量96(40~200)mL;腹主动脉阻断平均时间12(7~15)min;所有病人术中术后无需输血,且未出现任何相关并发症。结论 曲式单一腹主动脉阻断无血切肝术所致的平均动脉压变化,术中用药物等可以安全调控。曲式无血切肝法可获得满意的无血切肝效果;该法安全、简单易行,便于基层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对胎盘植入患者剖宫产术前行腹主动脉球囊预置阻断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剖宫产术前接受腹主动脉球囊预置阻断术的患者资料,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23例平均术中出血1300ml,平均术后24h阴道流血80ml。18例患者成功保留子宫;4例穿透性胎盘植入出现难治性出血接受子宫切除术,1例因胎盘穿透至膀胱接受子宫切除、膀胱修补、输尿管再植术。23例产后均未发生感染、晚期产后出血、下肢血栓等并发症。1胎为无生机儿,余22胎顺利出生。1例新生儿因严重缺氧、脑出血死亡。21名存活新生儿出生后42天门诊随访检查均未见异常。结论腹主动脉球囊预置阻断术出血量少,有助于保留子宫,是胎盘植入患者剖宫产术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术在凶险性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06-2018-06间本院收治的42例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2016-06-2018-06间收治的22例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作为A组,剖宫产术前行腹主动脉阻断球囊阻断术(术前腹主动脉球囊预置、术中暂时阻断腹主动脉血流);将2014-06-2016-05间收治的20例患者作为B组,剖宫产术前不预置腹主动脉球囊。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子宫切除率、ICU转入率及新生儿Apgar评分、出生体质量。结果 A组产妇手术时间短于B组、术中出血量少于B组、术后子宫切除率及ICU转入率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新生儿出生1 min后Apgar评分及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和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术应用于凶险性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可有效控制术中出血量,降低子宫切除的风险。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低位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技术在复杂骨盆和盆腔部位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14例复杂骨盆和盆腔部位手术患者,术中采用低位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技术,严密观察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记录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前、术后凝血功能、肾功能的变化,并术后随访72 h.结果 手术过程顺利,血流动力学稳定.术中失血量50~4 000 ml,平均失血量928 ml,10例患者接受输血,输血量400~4 000 ml,平均输血量733 ml,4例患者未输血.手术前后凝血功能、肾功能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无肢体血栓形成、缺血性坏死及肾功能衰竭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低位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技术在复杂骨盆和盆腔部位手术操作简便,效果确切,有较好的临床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控制骶骨肿瘤切除术中出血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应用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控制骶骨肿瘤切除术中出血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2001年12月~2007年8月我院共完成骶骨肿瘤切除手术314例,其中179例在术中应用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控制出血下完成骶骨肿瘤切除手术,男性97例,女性82例,年龄21~76岁,平均55岁.脊索瘤58例,骶骨转移癌42例,神经纤维瘤及神经鞘瘤25例,骨巨细胞瘤21例,骨髓瘤6例,尤文肉瘤3例,恶性神经鞘瘤3例,骨肉瘤2例,软骨肉瘤2例,畸胎瘤4例,动脉瘤样骨囊肿2例,其他良性肿瘤11例.其中肿瘤复发后再次手术患者61例,入院前曾接受过放疗21例.结果:术中出血量为450~8000ml,平均2650ml.19例(10.6%)患者因术后切口感染(5例)或切口皮肤缺血坏死愈合延迟(14例)进行二次手术清创缝合后愈合;2例(1.1%)术后出现动脉造影穿刺侧股动脉血栓,造成患侧下肢麻痹,行股动脉切开取栓术后症状缓解.137例原发骶骨肿瘤患者术后随访12~82个月,平均37个月.58例骶骨脊索瘤患者中,术中出血量≤3000ml者27例,局部复发10例(37.0%);术中出血量>3000ml者31例,局部复发18例(58.1%),术中出血量>3000ml者复发率明显高于术中出血量≤3000ml者(P<0.05).结论:在行骶骨肿瘤切除手术时,术中应用腹主动脉球囊阻断可以有效控制术中出血,减少术后切口并发症的发生,降低肿瘤的局部复发率,从而提高骶骨肿瘤手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短暂缺血预处理减轻缺血性脑损伤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观察缺血预处理对再次脑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SD大鼠分为3组,分别给予生理盐水右侧颈内动脉灌注(SI)、双侧颈总动脉夹闭(BCAO)和双侧颈总动脉夹闭并生理盐水右侧颈内动脉灌注(BS)。每次持续3min,间隔7min,反复3次,24h后作经插线右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观察MCAO后脑组织含水量、血脑屏障通透性(以脑伊文思蓝含量表示)后梗死体积。结果 BS组MCAO后24h和48h脑伊文思蓝(EB)含量和脑含水量明显较其他两组低(P<0.01);MCAO72hBS组脑梗死低于其它两组(P<0.05)。结论 双侧颈总动脉夹闭并生理盐水右侧颈内动脉灌注对脑再次缺血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正>骶骨肿瘤早期诊断困难,往往发现时肿瘤巨大,且累及血管、神经、直肠等。主要治疗方法是以外科手术为主结合放疗和化疗的综合治疗,手术彻底切除肿瘤是较理想的方法。但骶骨肿瘤血供丰富,术中出血是外科医生面临的最棘手问题,有报道术中出血量可达3 900~37 000 mL[1]。大量出血常导致手术视野不清或失血性休克,严重影响肿瘤完整切除并产生诸多并发症,增加了患者的医疗负担和血液疾病传播的风险。近年来采用经股动脉穿刺留置腹主动脉球囊  相似文献   

18.
肝手术常需暂时热缺血(肝切除时的肝十二指肠韧带钳夹)或冷缺血(肝移植时),血流恢复时出现再灌注损害。有很多方法以控制和保护缺血/再灌注损害(1/R)。取雄性Wistar鼠作实验,先从AST、ALT和谷氨酸脱氢酶(GLDH)值测出最合适的1/R时间后果。实验分组:第1组,假手术组作为对照;第2组,缺血45分钟作为缺血对照;以下组均缺血45分钟经不同时问的缺血预处理(I/P):第3组,I5分钟/R5分钟;第4组,I5分钟/R10分钟;第5组,I5分钟/R15分钟;第6组,I5分钟/R30分钟;第7组,I5分钟/R45分钟;第8组,I15分钟很30分钟;第9组,I10分钟/R10分钟,每组8只鼠。第3~9组作不同时问的I/P处理、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人工全股骨置换术结合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术治疗股骨恶性肿瘤的疗效。方法采用人工全股骨置换术结合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术治疗2例股骨恶性肿瘤患者。记录术前和术后1、6个月疼痛VAS评分、Harris评分。术后1、6个月采用下肢功能MSTS评分评价患肢功能。结果术中平均出血量500 ml,平均手术时间280 min。患者均获得6个月随访。术后1、6个月VAS评分、Harris评分及MSTS评分均改善。结论人工全股骨置换术治疗股骨恶性肿瘤能有效保留肢体功能,改善生活质量;结合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术可以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  相似文献   

20.
何登伟  潘水章 《中国骨伤》2005,18(8):505-506
骶骨巨大肿瘤手术常常出血量大,难以控制。尤其与周围血管、神经、盆腔脏器粘连等情况下,术中的大出血造成手术视野不清,容易引起误伤、手术时间延长、肿瘤切除不彻底等情况。更有因大出血带来术后严重并发症甚至死亡。我们应用间歇性低位腹主动脉阻断技术控制骶骨肿瘤手术出血,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