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辽宁中医杂志》2013,(5):989-991
目的:观察止晕三针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探讨其优越性。方法:将180例颈性眩晕患者按简单随机法分为治疗组(止晕三针组)、对照组(常规针刺组),每组90例,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痊愈率为44.4%,总有效率为95.6%,对照组临床痊愈率为30.0%,总有效率为92.2%,两组临床痊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止晕三针组临床痊愈率优于常规针刺组。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自拟天芎止晕汤联合电针蜡疗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2例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电针蜡疗法,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加用自拟天芎止晕汤加减,10天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对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与评定。结果:从ADL、NDI及VAS评分比较,对照组总有效率82.35%,治疗组总有效率98.04%,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天芎止晕汤配合电针蜡疗治疗颈性眩晕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自拟定眩止晕汤加减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92例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患者按就诊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96例与对照组96例,治疗组采用自拟定眩止晕汤加减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两组分别治疗15d后按照疗效判定标准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8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08%,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自拟定眩止晕汤加减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益肾止晕颗粒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复位后伴残余头晕肾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BPPV复位后伴残余头晕肾虚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益肾止晕颗粒治疗。2组均治疗14 d。治疗结束后比较2组中医证候疗效、中医证候积分、眩晕残障量表(DHI)评分及眩晕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6.7%(26/30),对照组为73.3%(22/3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中医证候积分、DHI中的躯体P评分与总分、VAS评分治疗后均下降,且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肾止晕颗粒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可有效缓解BPPV复位后伴残余头晕肾虚血瘀证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其头晕程度,疗效优于单纯使用甲磺酸倍他司汀,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安神止晕汤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疗效。方法将中心门诊的96名患者分成2组,每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对症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自拟安神止晕汤配合耳穴压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8%,对照组为81.3%,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安神止晕汤配合耳穴压豆治疗改善眩晕等症状疗效更佳,值得在临床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自拟定眩止晕汤联合西药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疗效。方法:我院近几年138例由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9例,治疗周期为8周,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38例,显效21例,有效9例,总有效率为85.5%;对照组痊愈17例,显效25例,有效24例,总有效率为60.9%,两组比较具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自拟定眩止晕汤配合西药联合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疗效理想,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清脑止晕颗粒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痰瘀互结型)的疗效。方法:将95例辨证为痰瘀互结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47例,对照组采用静脉滴注丹红注射液合口服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清脑止晕颗粒治疗。观察两组椎-基底动脉平均流速及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75%,对照组为78.7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椎-基底动脉平均流速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椎-基底动脉平均流速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脑止晕颗粒治疗疾瘀互结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疏肝健脾止晕汤联合胞磷胆碱钠胶囊治疗颈源性眩晕的疗效。方法:3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15例。两组均给予胞磷胆碱钠胶囊治疗,观察组加用疏肝健脾止晕汤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眩晕消失时间、头痛缓解时间,治疗前后纤维蛋白原监测值、血液流速,药物不良反应率。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眩晕消失时间、头痛缓解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纤维蛋白原监测值、血液流速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胞磷胆碱钠胶囊联合疏肝健脾止晕汤治疗颈源性眩晕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缩短症状消失时间,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
《辽宁中医杂志》2017,(3):543-545
目的:观察清肝止晕汤在肝阳上亢型眩晕方面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4年2月—2016年2月间本院收治的肝阳上亢型眩晕症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均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天麻素注射液0.5 g,加入5%葡萄糖250 m L,静滴,治疗组患者给予自拟清肝止晕汤口服,两组均2周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92%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68%,差异为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清肝止晕汤治疗肝阳上亢型眩晕能够取得更加有效的治疗效果,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冯卫东  徐辉 《河北中医》2010,32(3):331-332,343
目的观察中药清晕汤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性眩晕的疗效。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2组,对照组30例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10mg,日1次口服;治疗组6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清晕汤治疗,每日1剂,水煎服。2组均4周为1疗程,1个疗程后观察临床疗效、椎动脉平均流速、基底动脉平均流速及血流变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7%,对照组66.7%。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治疗后椎动脉、基底动脉平均流速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提高(P0.05),治疗组改善作用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高切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和红细胞聚集指数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P0.01),红细胞变形能力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1);其改善作用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清晕汤联合西药治疗VBI性眩晕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辨证分型中药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ertebrobasilar insufficiency,VBI)性眩晕的疗效。方法:116例VBI性眩晕患者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西比灵胶囊和盐酸培他啶注射液,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辨证分型给予中药汤剂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经颅多普勒检测椎一基底动脉收缩峰血流速度的变化及疗效。结果:观察组痊愈32例(55.17%),有效率达96.55%,对照组痊愈17例(29.31%),有效率为86.21%,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TCD显示治疗组椎动脉及基底动脉血流峰值与治疗前及对照组相比明显增快(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VBI性眩晕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颈性眩晕的疗效。方法:将80例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口服氟桂利嗪胶囊,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另服自拟益气补髓汤加减。两组均连用2周后判断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对照组为7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颈性眩晕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针药结合治疗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60例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加中药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中药口服治疗。两组均以10d为一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30例中,痊愈6例,显效10例,有效11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痊愈3例,显效4例,有效12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为63.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药结合治疗眩晕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复发率低,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益气清眩汤治疗气虚血瘀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侧该病病人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分别采用中西医药物常规治疗,治疗组用自拟益气清眩汤加减治疗,对照组用西药治疗。两组均治疗10d为1个疗程,1个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l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7.1%,优于对照组的74.2%。两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清眩汤加减治疗气虚血瘀型眩晕的疗效优于西医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15.
杨洋 《中医临床研究》2011,3(5):69-69,71
目的:观察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痰浊内蕴型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4例痰浊内蕴型眩晕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2例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痰浊内蕴型眩晕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涤痰定眩汤治疗内耳眩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依据诊断标准收治内耳眩晕症患者60例,并随机抽取30例作为对照组,治疗组30例采用中药祛风化痰、祛瘀利水治其标,滋肝养肾、温补脾阳治其本,口服"涤痰定眩汤"剂,配合使用盐酸氟桂嗪;对照组用盐酸氟桂嗪治疗。结果:治疗组30例中,总有效28例,有效率为93.3%;对照组30例,总有效24例,有效率为80.0%。结论:中西药结合使用治疗内耳眩晕症在疗效上明显优于西药治疗,且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温阳化痰法治疗痰湿中阻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性眩晕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90例VBI性眩晕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自愿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盐酸氟桂利嗪治疗,观察组采用中医温阳化痰法治疗,疗程14天。比较治疗结束后的临床效果和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5.6%vs 80.0%,P<0.05);治疗后两组收缩期基底动脉(BA)和椎动脉(VA)血流速度均明显升高,其观察组升高更为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温阳化痰法治疗VBI性眩晕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银杏达莫治疗Ⅱ型糖尿病合并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的疗效。方法:将68例Ⅱ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20mL/天静滴,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银杏达莫注射液20mI。/天静滴。两组疗程均为14天。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4%,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1%,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杏达莫治疗Ⅱ型糖尿病合并VBI疗效显著,临床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0例,采用西药治疗,治疗组46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服用中药汤剂。两组均7d为1疗程,3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率17.39%,总有效率97.83%,对照组治愈率10.00%,总有效率80.0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配合手法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平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补阳还五汤加减配合手法治疗;对照组以盐酸倍他司啶注射液治疗。结果:治疗组中痊愈10例,显效12例,有效5例,显效率73.3%,有效率90.0%。对照组中痊愈6例,显效10例,有效9例,显效率53.3%,有效率83.3%。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显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加减配合手法治疗颈性眩晕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