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观察温胃阳汤治疗HP根除后脾胃虚寒证型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疗效观察及其对血清胃蛋白酶原(PGI、PGII)及血清胃泌素-17(G-17)水平的调节作用。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107例患者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方法分为对照组53例和观察组54例。对照组采用基础干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温胃阳汤,两组疗程均为12周,疗程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总有效率、胃黏膜组织病理学总有效率及脾俞、胃俞皮温和任督二脉均温变化及血清PGI、PGII及G-17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胃黏膜炎症、炎症活动度、腺体萎缩程度、肠上皮化生积分均明显减少(P0.01),且观察组治疗后上述胃黏膜病理积分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胃黏膜病理有效率(包括腺体萎缩总有效率、肠上皮化生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PGI及G-17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PGII水平低于治疗前,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红外皮温较治疗前均有上升(P0.05);观察组治疗后红外皮温上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干预基础上联合温胃阳汤治疗HP根除后脾胃虚寒证型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可促进胃黏膜病理程度好转,改善患者体质,其疗效可能与提升血清PGI、G-17水平、下调血清PGII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胃蛋白酶原在胃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13年1月-2014年4月120例本院病区的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设为观察组,抽取同期来本院体检的80例健康者设为对照组,检测所有研究对象血清癌胚抗原(CEA)、CA50、CA242、胃蛋白酶原(PG)I、PGII、胰蛋白酶原-2(TAT2)水平,计算PGI/PGII值,观察并比较两组各指标的差异以及诊断胃癌的性能。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CEA、CA50、CA242及TAT2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GI、PGI/PGII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PGII水平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项指标检测中,PGI/PGII、PGI、CA242、TAT2、CEA和CA50诊断胃癌的准确性依次为59.78%、52.92%、51.12%、50.48%、43.12%、42.59%,敏感性依次为39.22%、35.23%、27.61%、26.38%、13.81%、12.96%,特异性均高于85%。结论:血清PG水平检测有助于胃癌患者的检出,PGI/PGII在胃癌诊断中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储氏纾萎方治疗脾虚兼瘀热互结型胃癌前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0例脾虚兼瘀热互结型胃癌前病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65例。治疗组予储氏纾萎方,对照组予胃复春片。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中医证候积分、胃镜下黏膜病理积分、胃蛋白酶原(PGI、PGII)的变化情况。结果(1)组间治疗后比较,纳呆消瘦、脘(腹)胀、脘(腹)痛、便溏、乏力、嗳气等中医证候的改善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组间治疗后比较,萎缩、肠化、慢性炎症、活动性病理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间治疗后比较,PGI、PGI/PGII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储氏纾萎方治疗脾虚兼瘀热互结型胃癌前病变的疗效满意,而调节血清PGI、PGII蛋白水平可能是本方起效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清胃蛋白酶原检测在诊断胃癌及癌前病变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58 例胃癌及癌前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胃溃疡组的PGI、PGII 水平显著高于慢性浅表性胃炎组,差异显著(P〈0.05),胃溃疡组患者的PGI 水平与萎缩性胃炎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而萎缩性胃炎组和胃癌组患者的PGI、PGII 水平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血清胃蛋白酶原检测对提高临床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率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益胃化浊方联合叶酸片、亮菌口服溶液治疗胃癌前病变的疗效。方法:将就诊于我科的60例胃癌前病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予以叶酸片1片,口服,每日3次;亮菌口服溶液2支,口服,每日3次;治疗组在此基础之上,给予益胃化浊方每日1剂,水煎煮400 mL,分早晚2次口服。1个月为1个疗程,连服3个疗程。结果:治疗前两组胃蛋白酶原I(PGI)、胃蛋白酶原II(PGII)、胃泌素17(G-17)血清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的胃蛋白酶原I(PGI)升高,胃蛋白酶原II(PGII)、胃泌素17(G-17)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两组胃脘疼痛、嗳气、腹胀中医症状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的胃脘疼痛、嗳气、腹胀中医症状积分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治疗前两组碳13尿素呼气试验检测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相对于对照组(χ~2=4.286,P=0.038),有统计学意义。总有效率(χ~2=5.711,P=0.017)。总结:益胃化浊方联合叶酸片、亮菌口服溶液治疗胃癌前病变较单纯使用叶酸片、亮菌口服溶液治疗有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热敏灸足三里治疗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作用机制。方法: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根据证型进行中药汤剂治疗,日1剂,疗程15d;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予热敏灸双侧足三里,日1次,连续15d。两组治疗前后分别进行中医证候疗效分析,采用酶联免疫方法检测血清胃泌素(gastrin,GAS)、胃蛋白酶原I(pepsinogen I,PGI)及胃蛋白酶原II(pepsinogen II,PGII)水平,并计算PGI/PGII比值。结果: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为7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2组治疗后血清GAS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降低更明显(P0.01);两组治疗后血清PGI、PGII及PGI/PGII值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热敏灸足三里可有效改善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症状,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影响血清GAS水平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并分析益气活血解毒方治疗胃癌前病变脾虚痰热证的临床效果及对胃蛋白酶原的影响。方法:选取伴有胃黏膜异常增生和肠上皮化生的脾虚痰热证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胃复春片药物进行治疗,研究组采用益气活血解毒方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8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42%(P0.05);两组治疗后,PGI、PGII、PGI/PGII较治疗前均有所提高,研究组提高更加显著,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活血解毒方在治疗胃癌前病变脾虚痰热证中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并能有效提高胃蛋白酶原的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自拟胃疡方对糖尿病胃轻瘫并消化性溃疡患者疗效及胃蛋白酶原影响。方法:选取90例糖尿病胃轻瘫并消化性溃疡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四联疗法治疗,观察组给予四联疗法加自拟胃疡方治疗,对比两组的疗效及胃蛋白酶原水平。结果:对照组的总有效率是84.4%,观察组是95.6%,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胃蛋白酶原(PGI)水平,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复发率是13.3%,观察组是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胃疡方对糖尿病胃轻瘫并消化性溃疡患者的疗效显著,可降低胃蛋白酶原,减少复发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和胃消疡汤经验方联合三联疗法辨治肝胃不和型胃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38肝胃不和型胃溃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9例,对照组给予三联疗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自拟和胃消疡汤经验方内服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4周。统计2组临床疗效及幽门螺杆菌转阴率,观察2组治疗前后主要中医证候积分及血清胃蛋白酶原(PGI)、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17(IL-17)、表皮生长因子(EGF)、转化生长因子-α(TGF-α)水平和胃溃疡直径的变化情况,随访1年统计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幽门螺杆菌转阴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胃脘胀痛、胸闷喜叹息、烦躁易怒、纳差积分及血清PGI、IL-17水平均明显降低(P均0.05),胃溃疡直径均显著缩小(P均0.05),血清IL-2、EGF、TGF-α水平均明显升高(P均0.05),且观察组各指标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随访1年后,观察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和胃消疡汤经验方联合三联疗法辨治肝胃不和型胃溃疡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幽门螺杆菌根除率,缩小溃疡病灶,其机制可能与调控PGI、IL-2、IL-17、EGF、TGF-α水平有关,值得临床深入探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翁芪糖浆抗大鼠乙醇型胃溃疡的作用。方法:将4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胃溃疡模型组、硫糖铝组和翁芪糖浆组,每组10只。正常对照组和胃溃疡模型组大鼠灌胃蒸馏水;硫糖铝组大鼠灌胃6.67%硫糖铝溶液[5.4 mL/(kg·d)];翁芪糖浆组大鼠灌胃翁芪糖浆[5.4 mL/(kg·d)],1次/d,连续14 d。于最后1次灌胃后,采用无水乙醇灌胃造模。比较各组大鼠胃溃疡指数,检测胃液pH值及胃蛋白活力。结果:翁芪糖浆组和硫糖铝组大鼠胃溃疡指数显著低于胃溃疡模型组(P0.01);翁芪糖浆组大鼠胃溃疡指数显著低于硫糖铝组(P0.01);胃溃疡模型组大鼠胃液pH值和胃蛋白酶活力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翁芪糖浆组和硫糖铝组大鼠胃液pH值和胃蛋白酶活力显著低于胃溃疡模型组(P0.01);翁芪糖浆组和硫糖铝组大鼠胃液pH值和胃蛋白酶活力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翁芪糖浆具有抗大鼠乙醇型胃溃疡的作用,可能作用机制为调节胃液pH值、降低胃蛋白酶活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消痈溃得康颗粒对胃溃疡活动期患者血清前列腺素(PGE2)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影响,反证"毒热"为胃溃疡活动期的病因,PGE2及TNF-α细胞因子为"毒热"病因要素的生物学基础。方法:选取胃溃疡活动期符合中医胃毒热证患者,采用随机对照双盲双模拟试验研究方法,试验组22例口服消痈溃得康颗粒加溃疡胶囊模拟剂,对照组22例口服溃疡胶囊加消痈溃得康颗粒模拟剂,6周后,采用ELASA法测定血清PGE2及TNF-α的变化及中医症状积分变化,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试验组PGE2疗前(0.15±0.04)ng/mL,疗后(0.33±0.18)ng/mL,P〈0.01,有显著统计学差异。对照组疗前(0.18±0.08)ng/mL,疗后(0.19±0.03)ng/mL,P〉0.05,无统计学差异。疗后两组比较P〈0.01,有显著统计学差异,试验组优于对照组。TNF-α试验组疗前(76.45±11.36)ng/L,疗后(34.38士5.03)ng/L,P〈0.01,有显著统计学差异。对照组疗前(78.37±15.89)ng/L,疗后(57.90±10.74)ng/L,P〈0.01,有显著统计学差异。疗后两组比较P〈0.01,有显著统计学差异,试验组优于对照组。中医证侯积分试验组疗前(10.633±3.37)分,与疗后(1.667±2.11)分比较,P〈0.01,有显著统计学差异;对照组疗前(10.700±3.28)分,与疗后(4.500±2.39)分比较,P〈0.01,有显著统计学差异;两组疗后比较,P〈0.01,有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清热解毒、消痈生肌之消痈溃得康颗粒对胃溃疡活动期患者可以明显增强血清PGE2的水平,降低TNF-α的水平,改善中医症状,从而达到治疗溃疡的目的,且疗效优于对照组,以效测证,以效证因,反证"毒热"为胃溃疡活动期的病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耐信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科收治的90例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观察组采用耐信、羟氨苄青霉素及克拉霉素三联疗法进行治疗;对照组则采用奥美拉唑、羟氨苄青霉素和克拉霉素进行治疗,疗程为2w,治疗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8%,明显高于对组(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24h、48h pH升高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幽门螺杆菌(Hp)根除率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耐信治疗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疗效显著,能迅速升高胃液pH值,增强抗生素对Hp的根除作用,适合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左金丸对大鼠应激性胃溃疡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左金丸对因束缚一水浸应激引起的大鼠应激性胃溃疡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健康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6组,即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左金丸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各组预防性给药,空白对照组和模型对照大鼠均灌胃生理盐水,其余4组分别灌胃奥美拉唑水悬液,左金丸低、中、高剂量水煎剂。连续灌胃5d。末次给药后禁食不禁水24h,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组均采用“束缚一水浸”应激法制备大鼠应激性胃溃疡模型。造模成功后进行胃体形态学观察,测量胃液PH值,计算胃溃疡指数(UI),并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以及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左金丸中、高剂量组大鼠胃液PH值明显升高,MDA水平显著下降,左金丸低、中、高剂量组大鼠胃溃疡指数显著降低,血清SOD含量明显上升,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左金丸可以预防应激性胃溃疡的发生并能促进胃溃疡的愈合,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提高胃液PH值从而降低胃黏膜攻击因素、增强自由基清除能力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益胃丸1号(温中益胃丸)、2号(舒肝益胃丸)药物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作用机理。方法:设正常组、模型组、维酶素组以及益胃丸1号、2号大、小剂量治疗组,采用100μg/m1甲基硝基亚硝基胍(MNNG)、2%水杨酸钠和30%酒精等综合方法进行模型复制,3个月制成大鼠CAG模型。观察各组大鼠模型治疗后胃酸、胃蛋白酶活性及血清胃泌素(Gas)含量。结果:治疗30d后,益胃丸高剂量组及维酶素组均不同程度的升高大鼠模型胃酸、提高胃蛋白酶活性、增加血清胃泌素含量(P〈0.05或P〈0.01)。结论:益胃丸1号、2号对CAG的干预机理可能是通过升高胃酸、提高胃蛋白酶活性、增加血清胃泌素含量来实现。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荆花胃康胶丸治疗胃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自2010年1月~2012年6月收治的160例胃溃疡患者按照随机、自愿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80例。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荆花胃康胶丸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同时加用抗生素,疗程8周。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效果以及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0.0%vs 80.0%,P<0.05);两组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相似,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荆花胃康胶丸治疗胃溃疡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法莫替丁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选择2007年2月~2010年3月胃溃疡患者84例,随机分为两组:法莫替丁联合奥美拉唑组(治疗组)和奥美拉唑组(对照组)。服药四周后胃镜检查评价胃粘膜的改善情况并根据调查表评价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溃疡愈合率和有效率方面存在明显差异(P〈0.05),法莫替丁联合奥美拉唑组无论在愈合率(72.3%)还是在有效率(94%)方面均高于奥美拉唑组(54%,79%)。治疗组患者平均药品费用在510±175元;观察组患者平均药品费用在1200±232元,两组患者在药品费用上存在显著差别(P〈0.05)。两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与单独应用奥美拉唑比较,法莫替丁联合奥美拉唑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胃溃疡的治愈率且更为经济。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三联疗法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胃溃疡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1年9月~2013年9月我院收治的110例胃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三联疗法治疗,实验组采用丹参注射液联合三联疗法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胃溃疡临床疗效及特殊症状积分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相比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后胃溃疡疗效总有效率明显增高,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36%;对照组为1.82%,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用三联疗法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胃溃疡具有很好的疗效,其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三九胃泰联合法莫替丁对胃溃疡血清胃泌素(Gas)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影响,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84例胃溃疡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予三九胃泰及法莫替丁口服;对照组仅予法莫替丁口服。疗程均为8w。治疗前后各组分别进行血清Gas、TGF-β1测定;治疗组及对照组行内镜检查评估溃疡愈合率及临床症状评分。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Gas、TGF-β1水平都明显下降,但治疗组更为显著(P0.05);同时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溃疡愈合率、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三九胃泰联合法莫替丁可以显著降低胃溃疡患者血清Gas、TGF-β1水平以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其疗效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鞠君 《中医临床研究》2014,(31):107-108
目的:对中医治疗胃溃疡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分析与探索。方法:选取70例患胃溃疡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两组。研究组使用中医疗法进行治疗,参照组使用西医疗法进行治疗,最后比较这两种治疗方法的治愈效果。结果:经过对研究组和参照组治疗效果情况的对比得出,研究组总的治疗效果及愈后复发的可能性比参照组的都要好很多,两组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中医疗法治疗胃溃疡的治疗效果较令人满意,并且有助于降低愈后复发的可能性,很大程度上改善了胃溃疡患者的生活质量,在临床治疗上是十分可取的治疗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