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中药颗粒剂外用治疗脂溢性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脂溢性皮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希尔生洗液;观察组给予中药颗粒剂外用。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6.67%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3.33%,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中药颗粒剂外用治疗脂溢性皮炎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苦参洗剂治疗头部脂溢性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头部脂溢性皮炎患者7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6例,治疗组予苦参洗剂治疗,对照组予二硫化硒洗剂治疗,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复发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5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疗程结束后随访患者,治疗组复发率9.09%,对照组复发率36.3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苦参洗剂外洗治疗湿热蕴结型头部脂溢性皮炎临床疗效较好,且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脂溢方治疗脂溢性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治疗组用脂溢方自拟口服,对照组用维生素B。及甘草锌颗粒口服,4周后观察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100%,对照组65%,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脂溢方治疗脂溢性皮炎血热风燥证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1996 0 3~ 1 998 0 8,笔者运用自拟中药外洗 方治疗头部脂溢性皮炎 60例 ,取得满意疗效。现报 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本组 60例中 ,男 40例 ,女 2 0例 ;年龄 1 9~ 40 岁。头部皮疹为略呈黄色的红斑或粉斑 ,大小不一 , 边界明显 ,边缘不整齐 ,包括鳞屑型和痂皮型。鳞屑 型皮疹呈斑片状 ,表面有油腻性鳞屑 ,梳头时有大量 鳞屑脱落 ;痂皮型皮疹为表面油腻性鳞屑厚积 ,结成 痂皮 ,搔破后糜烂渗液 ,一般病程缓慢。 2 治疗方法 予自拟中药外洗方。组成 :苦参、王不留行、明 矾、苍耳子、金银花、野菊花、…  相似文献   

5.
中医辨治面部脂溢性皮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竺炯 《辽宁中医杂志》2004,31(9):767-768
共观察面部脂溢性皮炎 2 6 5例 ,随机分为中药治疗组 178例 ,西药对照组 87例 ,治疗组中医辨证分 3型治疗 ,对照组用维胺脂胶囊治疗 ,结果 :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天乐洗发水治疗头部脂溢性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110例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55例,对照组55例。治疗组以天乐洗发水外洗,对照组采用广馨止痒去头皮屑乌黑洗发露外洗.10d为1疗程,上述两药治疗均为1~2个疗程。结果:天乐洗发水治疗组治愈率70.9%,总有效率98.2%;广馨止痒去头皮屑乌黑洗发露对照组治愈40%,总有效率78.2%。结论:天乐洗发水具有抑菌消炎止痒除屑功效,可用于治疗头部脂溢性皮炎,天乐洗发水组方合理,原料含量高,制备方法科学,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中药内外结合治疗面部脂溢性皮炎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脂溢性皮炎是好发于皮脂溢出部位的常见慢性炎症性皮肤病。由于人们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的改变及越来越多的使用化妆品 ,近年来脂溢性皮炎 ,尤其是面部脂溢性皮炎的发病率逐年升高 ,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因此 ,笔者于 2 0 0 2年 9月~ 2 0 0 3年 9月用中药内服结合外用治疗面部脂溢性皮炎 5 0例 ,并设立对照组进行临床观察 ,疗效较好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来自我院皮肤科门诊 ,随机分为治疗组 5 0例 ,男 31例 ,女 19例 ,年龄 16~ 6 1岁 ,平均 2 9 3岁 ,病程 1月~ 18年 ,平均 3 1年。对照组 5 0例 ,男 18例 ,女 12例 ,年…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脂溢性皮炎患者在门诊诊治过程中的护理方法和体会,全方位满足患者需求。方法:根据脂溢性皮炎患者的特点,逐个有针对性地护理。结果:就诊患者通过我们的健康指导和护理,增强了治病和防病的意识。结论:宣教、健康指导和护理是对门诊脂溢性皮炎患者提高自我保健、正确面对疾病、积极配合医生治疗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中药内外结合治疗面部脂溢性皮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竺炯 《辽宁中医杂志》2006,33(11):1428-1429
观察自拟中药方治疗面部脂溢性皮炎的疗效,共观察20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20例,对照组86例。两组均口服中药自拟方,治疗组将中药第3煎药液外用洗面部发疹区。结果:两组有效率无统计学差异,显效率:风热上受、肺胃郁热两型,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肝郁化热型P<0.05,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中药内服外治治疗脂溢性皮炎8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脂溢性皮炎,中医称之为“面游风”,系发于头、面、耳及胸背等皮脂腺分泌活跃部位的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目前,西医治疗方法虽多,但疗效欠佳。笔者自2006年1月~2007年10月采用中药内服外治治疗该病80例,取得满意疗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过敏性皮炎疾病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的疗效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49例过敏性皮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组,一组为西药组,21例患者,采用纯西药治疗:5~10mg的磷酸地塞米松注入10ml的葡萄糖酸钙和2g的维生素C注射液中,进行静脉推注,同时予以20 ml的溴化钙注射液,静脉滴注;另一组为中西组28例患者,在西药基础上辨证使用中药治疗,加用50ml的复方甘草酸苷静脉滴注,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中西组28例患者治愈21例(75%)、好转6例(21.4%)、无效1例(3.6%),总有效率为96.4%,西药组治愈11例(52.4%)、好转7例(33.3%)、无效3例(14.3%),总有效率为86.7%,中西组疗效显著。结论:中西医结合辨证治疗过敏性皮炎,疗效肯定,有效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赵军 《中医临床研究》2014,(13):111-112
目的:对过敏性皮肤病的中医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方法:选取了我院2010年-2013年就诊的过敏性皮肤病患者168例,所有病例包括了胸部、背部、颈部以及四肢等部位的过敏、面部慢性过敏、躯干及四肢慢性过敏以及接触和吸入性过敏,通过针灸、火针和中药合用的方法对其实行治疗,并对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在所有168例过敏性皮肤病患者中,有162例患者治愈,治愈率高达96.4%。同时,慢性过敏性皮肤病患者在半年之内没有出现复发现象,从中可以看出中医治疗具有显著的效果。结论:中医治疗过敏性皮肤病的效果十分好,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中医治疗股骨头坏死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1年6月我院收治的股骨头坏死患者5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痊愈43例,好转7例,无效2例,有效率达96.15%(50/52)。结论:中医治疗股骨头坏死疗效明显,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4.
通过选取我院自2009年6月~2012年5月期间收诊的264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给予两组不同治疗,探讨自拟中药汤剂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苦甘香柏颗粒治疗脂溢性皮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阳性药物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将120例脂溢性皮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治疗组外用苦甘香柏颗粒,对照组外用2%酮康唑洗剂,一周2次,疗程共4周.观察治疗前、用药后7天、用药后14天、用药后28天的症状表现,评价临床疗效.结果:符合方案集(PPS)共101人,治疗组52人,有效率78.85%;对照组49人,对照组有效率为55.10%,两组临床综合疗效经x2检验,(P〈0.05),有统计学差异,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苦甘香柏颗粒治疗脂溢性皮炎临床疗效优于2%酮康唑洗剂且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中医综合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方法:将90例变应性鼻炎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5例,采用自拟中药方剂配合刺灸鼻通穴位治疗。对照组45例只采用口服自拟中药方剂治疗,进行两组疗效对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经卡方检验,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自拟中药方剂配合刺灸鼻通穴治疗变应性鼻炎,效果满意,比单纯口服中药有优势。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探讨临床面对盆腔炎患者时给予中药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近期内收治的92例盆腔炎患者随机平均分为A、B两组,给予A组46例患者实施传统西药治疗,给予B组患者实施西药治疗联合中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后,B组患者有效率为93.48%,明显高于A组患者的有效率76.09%:两组患者在治疗时间方面比较,B组患者的平均治愈时间为13.7d也明显低于A组患者的平均治愈时间20.4d;在复发率方面比较,B组患者的复发率为2.17%同样低于A组患者的复发率17.39%。结论:临床应用中药治疗的方法治疗盆腔炎患者,不仅其临床效果显著,同时还可以有效的降低复发率。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8.
中医养阴活血法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医养阴活血法在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初步探究其作用机制。方法:将80例确诊为急性缺血性中风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中医养阴活血法拟方,对照组采用维脑路通、低分子右旋糖酐静脉滴注,每日一次。对两组患者的中风病疗效、中风症候疗效以及中风后单项症状改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中风病总有效率分别为92.5%(37/40)和67.5%(28/4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中风证候总有效率分别为87.5%(35/40)和62.5%(25/4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滋阴活血法治疗缺血性中风具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中药外洗法对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治疗效果。方法:将56例本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应用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和对照组同等施药的基础上,增加中药外洗法治疗。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分别为92.86%和71.43%。结论:对于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中药外洗法治疗,在临床中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郑凯文 《中医临床研究》2012,(19):66+68-66,68
目的:探讨中医综合疗法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95例秋季腹泻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45例,观察组应用健脾止泻汤,外用丁桂儿脐贴,并辅以思密达保留灌肠治疗,对照组口服给予思密达和金双歧,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中医综合疗法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疗效确切,副作用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