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究不同病理类型结直肠息肉患者肠道菌群差异,为结直肠癌的诊断提供新思路。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2年6月就诊于上海市嘉定区中医医院的90例结直肠息肉患者,另征30例无息肉健康受检者作为对照组,采集标本并按照息肉患者病理报告中“上皮内瘤变”等级,将入组受检者分为无息肉对照组(30例)、息肉无上皮内瘤变组(30例)、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组(30例)、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组(30例)。统计四组研究对象的肠道菌群多样性及丰度有无差异性。结果:四组研究对象的香农指数、辛普森指数、Chao1指数、ACE指数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四组研究对象的毛螺菌属、阿克曼菌属、梭菌属、瘤胃球菌属、罗氏菌属、巨球菌属丰度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不同病理类型的结直肠息肉患者菌群丰度存在差异,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组的毛螺菌属、瘤胃球菌属、罗氏菌属丰度明显降低,而梭菌属和巨球菌属、阿克曼菌属的丰度明显增加,有利于为结直肠癌早期发现与早期干预提供新的临床思路。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现有文献分析结直肠上皮内瘤变转化为结直肠癌的发生率。方法: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med、Embase、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WF)、维普网(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CBM)等数据库,从中选取从数据库建库以来至2018年6月有关结直肠上皮内瘤变及其癌变发生情况的的文献。严格按照纳人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2位研究者独立阅读所获文献,以确定是否纳入,并交叉核对纳入研究的结果,对有分歧而难以确定其是否纳入的试验,通过讨论或由第三研究者决定其是否纳入。对纳入文献进行Meta分析,采用Stata13.0估计癌变发生率,按照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和高级别上皮内瘤变进行亚组分析。结果: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共纳入合格文献19篇,总样本量为1573例,合并总体癌变率为57%,95%CI(0.55~0.80),纳入研究间的异质性较大I2=85.6%,P0.001。亚组分析显示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癌变率的合并效应量为31.1%,95%CI(20.6%~41.6%),I2=95.8%;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癌变率的合并效应量为86.1%,95%CI(-1.439~3.161)I2=0.0%。结论:结直肠上皮内瘤变有癌变风险,其风险高达57%,结直肠癌在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发生率高于低级别上皮内瘤变。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组织中乙醛脱氢酶1(ALDH1)与Survivin的表达情况。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21例结直肠癌、19例腺瘤伴高级别上皮内瘤变、21例腺瘤伴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及10例对照组中ALDH1、Survivin的表达情况。结果:ALDH1表达在腺癌组与低级别瘤变组、正常组,高级别瘤变组与低级别瘤变组、正常组,低级别瘤变组与正常组之间均有显著差异(P0.01),腺癌组与高级别瘤变组之间无明显差异。Survivin表达在各组间均有显著差异(P0.01)。两者表达与年龄、性别均无明显关系,两者评分呈高度密切正相关(r=0.84,P0.01)。结论:ALDH1和Survivin可能是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发生发展的重要标记物,可作为癌变早期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基于电子胃镜活检病理诊断伴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胃黏膜上皮内瘤变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6年1月在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行电子胃镜活检病理诊断伴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胃黏膜上皮内瘤变且行外科手术的患者120例,以外科手术病理诊断为对照,分析电子胃镜活检病理诊断的准确性。结果:120例患者均行电子胃镜活检及外科手术病理诊断,确认为胃浸润癌的患者116例,其中电子胃镜活检确诊28例,诊断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患者79例,两者占92.2%;对于肿瘤2 cm、肿瘤高~中分化及内镜Ⅱ分型的患者,电子胃镜活检的相符率明显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于轻~中度胃炎患者,电子胃镜活检准确率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子胃镜病理诊断可发现大部分胃部病变患者,电子胃镜活检病理诊断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时,病变加重的可能性很大;肿瘤2 cm、肿瘤高~中分化、内镜Ⅱ分型及重度胃炎都会使电子胃镜活检与外科手术病理诊断的相符率下降,故在临床上应对患者定期胃镜检查及病理活检,准确诊断出患者胃部疾病。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富士能智能染色内镜(FICE)技术在胃黏膜平坦型病变中的辅助诊断价值。方法内镜检查前常规服用黏液消泡剂,先胃镜白光照明下观察,再使用FICE技术观察,并在异常黏膜处取4~6块组织送病理检查。结果 80例患者使用FICE技术观察,经病理诊断为胃癌5例、高级别上皮内瘤变3例、低级别上皮内瘤变10例、肠上皮化生32例、腺体萎缩32例、非萎缩性胃炎10例;内镜FICE技术染色发现目标外病灶8例共10处,表现为黏膜表面粗糙,轻度凹陷,色泽不均,最大直径为20 mm,经病理诊断胃癌1例,低级别上皮内瘤变2例,腺体萎缩3例,非萎缩性胃炎2例;FICE技术染色黏膜下不同血管形态组织病理类型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FICE技术可提高胃平坦型病变患者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的发现率,利于靶向活检,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6.
〔摘 要〕 目的:比较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病变的患者,行宫颈冷刀锥切术前后的病理结果差异,以指导高级别宫颈上皮内 瘤变(HSIL)的个体化临床处理。方法:选取 2016 年 1 月至 2019 年 12 月于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门诊接受阴道镜检查并取 活检,病理诊断为 HSIL 的非妊娠患者 411 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行子宫颈冷刀锥切术后,比较冷刀锥切术前后的病理结果 差异。结果:子宫颈冷刀锥切术前后 HSIL 病理的一致性为 78.4 %,漏诊 7.1 % 为宫颈浸润癌;宫颈上皮内病变(CIN)Ⅱ 与 CIN Ⅲ患者宫颈冷刀锥切术后病理升级为宫颈浸润癌的几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1),CIN Ⅱ与 CIN Ⅲ患者冷 刀锥切术后病理降级为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或无 CIN 残留的几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01)。结论:阴 道镜指引下子宫颈多点活检提示 HSIL 的患者中,子宫颈冷刀锥切术前后的病理一致性为 78.4 %,有 7.1 % 的宫颈浸润癌有 漏诊的可能;其中 CIN Ⅱ与 CIN Ⅲ术后病理升级率与降级率均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7.
微波结合康复新液治疗轻度宫颈上皮内瘤变89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是一组与浸润性宫颈癌密切相关的癌前期病变的统称,根据宫颈上皮异型增生程度的不同分为Ⅰ、Ⅱ、Ⅲ度。轻度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发展或癌变的危险性为15%,CIN发展为浸润性宫颈癌是无CIN的7倍[1],因此早期诊断和治疗是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温针灸治疗低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40例低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试验组给予温针灸治疗及辛复宁阴道给药,对照组给予辛复宁阴道给药,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有效率为90.0%(18/20),对照组有效率为80.0%(16/20),两组组间试验前后阴道镜评分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结合辛复宁治疗低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疗效优于仅用辛复宁,能够改善症状,无副作用,且不易复发。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胃镜病理活检诊断上皮内瘤变进行临床分析。方法:选取2008年10月-2012年10月我院胃镜活检下诊断为上皮内瘤病变的患者62例,均进行了手术.术后进行常规病理切片检查。与术前胃镜活组织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比,结果:术后的病理结果显示,早期上皮内瘤、上皮内瘤诊断率均高于术前胃镜病理活检,无明显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未因胃镜病理活捡导致严重大出血或是严重不适症状发生。结论:胃镜病理活检诊断上皮内瘤变与术后的病理常规检查,无显著差异,在诊断结果显示病变部位直径≥3cm,同时伴有重度上皮内瘤雯或是严重溃疡患者,均应及时进行手术治疗,可显著降低病变导致的死亡率或所致的癌变转移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手术前阴道镜检查结果与宫颈环形电切术后病理检查结果。方法:手术前阴道镜下活检,病理诊断的120例CIN患者,CINⅠ38例,CINⅡ54例,CINⅢ28例,均行LEEP手术,切除的宫颈组织送病理检查。结果:120例LEEP手术均成功,术中平均出血量约6ML,手术平均时间约5分钟。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同手术前比较,级别相同的56.45%,级别增加的12.82%,级别下降的30.64%。结论:阴道镜下活检取材有盲目性,可能遗漏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早期侵润癌。宫颈环形电切术提供了完整的病理标本,组织无炭化可进一步筛查宫颈癌,两者联合使诊断和治疗宫颈癌前病变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将磁共振成像(MRI)应用于脑转移瘤和高级别胶质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诊治的22例高级别胶质瘤和28例脑转移瘤患者,全部患者都采取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与MRI进行诊断,对两组诊断方式的诊断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脑转移瘤患者瘤体区域的ADC、瘤周水肿区域ADC和高级别胶质瘤患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转移瘤、高级别胶质瘤患者瘤体区域的ADC都比瘤周水肿区域ADC低(P0.05);脑转移瘤患者r ADC-p与高级别胶质瘤患者相比,明显比高级别胶质瘤患者小,P0.05。结论:MRI属于高级别胶质瘤与脑转移瘤诊断方式,虽然诊断效果比较好,但仍然存在不足,必要时需要配合DWI或是MRS诊断。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液基细胞学(Thinprep cell test,TCT)联合电子阴道镜检查在宫颈癌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08年1~12月在我院进行液基细胞学联合电子阴道镜检查并进行宫颈活检病理学检查的277例完整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实验组为177例妇女(TCT检查提示阳性行电子阴道镜检查),对照组为100例妇女(直接阴道镜活组织检查)。结果:177例实验组患者组织学结果:阴性者(包括慢性宫颈炎、息肉、鳞状上皮化生、乳头状增生、乳头状瘤)为99例,阳性者为78例:包括CINI(宫颈上皮内瘤变(轻))26例,CINⅡ(宫颈上皮内瘤变(中))16例,CINⅢ(宫颈上皮内瘤变(重))31例,浸润癌5例),组织学阳性检出率为44.1%(78/177)。100例对照组中病理组织学结果阴性者为72例,阳性者为28例(包括CIN16例,CINII9例,CINⅢ9例,浸润癌4例),组织学阳性检出率28.0%(28/10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液基细胞学联合电子阴道镜检查可互相补充,联合应用能明显提高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筛查的检出率,对CIN、宫颈癌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LEEP刀对于不同程度宫颈上皮内瘤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80例不同程度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患者行LEEP刀治疗的临床疗效。结果 LEEP刀在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总有效率为92.5%,治愈率与CIN级别及病变范围有明显关系。结论 LEEP刀在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具有明显的效果,简单方便,并发症少,得到患者的认同,值得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LEEP刀对于不同程度宫颈上皮内瘤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应用LEEP刀治疗80例不同程度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LEEP刀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总有效率为92.5%,治愈率与CIN级别及病变范围有明显关系。结论LEEP刀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具有明显的疗效,简单方便,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合理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对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临床价值。方法经宫颈刮片与阴道镜宫颈病理活检确诊的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共120例,117例患者行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3例CINⅢ级患者LEEP后追加筋膜外子宫全切除术,并对全部患者随访2 a。结果 12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行LEEP及子宫全切术病理结果CINⅠ~Ⅲ分别为50例、32例、18例,CINⅡ~Ⅲ20例。随访术后3个月内CIN的患者宫颈大部分恢复如初,有5例患者于6个月内行第2次LEEP,LEEP一次成功率为95.73%(112/117),随访2a未发现CIN复发的病例。结论 LEEP具有创伤小、费用低、术后恢复快的优点,是目前治疗宫颈病变的较好方法,同时有预防早期宫颈癌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100例隆起糜烂性胃炎的临床特点、胃镜检查结果及病理及进行分析,为临床提供更多的资料。方法:选取符合条件的患者,进行胃镜检查及快速尿素酶检测,对隆起糜烂最为明显的部位活检2~4块黏膜,及时送病理检查,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所选患者中存在HP感染的为68例(68%)。隆起糜烂病灶单个为16例(16%),多个为84例(84%),P0.05。病灶位于胃窦部63例(63%),其中存在HP感染为53例(84%);病灶位于胃体部10例(10%),均无HP感染;病灶位于胃窦胃体部27例(27%),存在HP感染为15例(56%),不同部位发病率比较及不同部位HP感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炎性反应活动74例(74%);伴有肠上皮化生39例(39%),其中HP阳性者为31例(79%);萎缩21例(21%),其中HP阳性者为17例(81%);伴有上皮内瘤变13例(13%),低级别上皮内瘤变13例(13%),其中HP阳性者为11例(85%),高级别上皮内瘤变0例。结论:推测不同部位发病机制有所不同,胃窦部主要为HP感染,余部位者则可能与免疫变态反应关系密切。对HP感染且伴有肠上皮化生或萎缩、上皮内瘤变者,应及时进行HP根除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析结直肠癌前病变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随访其再发情况和癌变情况。方法以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收治的结直肠癌前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基线情况(病理类型、性别、年龄、腺瘤位置、瘤体大小等)、中医辨证分型、再发率、癌变率等。结果 (1)本研究期间,最终共收集有效病例316例。其中,低级别上皮内瘤变(LGIN)217例,高级别上皮内瘤变(HGIN)99例;男性(58.54%)占比略多于女性(41.46%);患者年龄以40~60岁为多见(65.82%);癌前病变好发于左半结肠(73.42%);瘤体大小,多数在2 cm以下(86.08%)。(2)患者中,脾虚气滞证73例,湿热蕴结证86例,痰浊壅盛证85例,阳虚寒凝证37例,血瘀证35例。(3)中医辨证结果显示,湿热蕴结证和痰浊壅盛证占比较高,分别为27.22%和26.90%,其次是脾虚气滞证,占比23.10%。在LGIN组中,脾虚气滞证和湿热蕴结证居多,二者占比均为27.65%;在HGIN组中,痰浊壅盛证占比最高,为32.32%,其次是湿热蕴结证,占比26.26%。(4)在LGIN组中,湿热蕴结证患者的5年再发率最高,为61.67%;阳虚寒凝证、痰浊壅盛证和脾虚气滞证患者的5年再发率分别为58.33%、56.60%、40.00%,血瘀证患者的5年再发率最低,为35.00%。在HGIN组中,血瘀证患者的5年再发率最高,为80.00%,湿热蕴结证、痰浊壅盛证患者的5年再发率分别为69.23%、62.50%,脾虚气滞证与阳虚寒凝证患者的5年再发率均为53.85%。(5)在癌变情况方面,痰浊壅盛证、湿热蕴结证、血瘀证组中均有发生癌变的患者,癌变率分别为9.38%、6.67%、3.85%。结论在结直肠癌前病变患者中,湿热蕴结证、痰浊壅盛证及脾虚气滞证是临床主要中医证型。对于本病而言,痰浊、湿热、血瘀不仅是病理产物,也是致病因素,是导致本病复发、进展的重要病理因素,临床中应予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宫颈环形电切术与宫颈冷刀锥切术治疗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疗效比较。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顺德医院收治的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患者7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宫颈冷刀锥切术,观察组采用宫颈环形电切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和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患者采取宫颈环形电切术效果优于宫颈冷刀锥切术,宫颈环形电切术能有效提高手术指标和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人乳头状瘤病毒HPVE6/E7mRNA定量检测在宫颈上皮内瘤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广西省河池市人民医院妇科门诊就诊的宫颈病变患者545例,经TCT检测,按宫颈细胞学TBS系统分级分组为:无上皮内瘤变或恶性病变(NILM)483例,意义不明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18例,不能排除高度上皮内病变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SC-H)9例,鳞状上皮内低度病变(LSIL)20例、鳞状上皮内低度病变(HSIL)11例,鳞状细胞癌(ASS)4例。再予以HPVE6E7mRNA拷贝数定量检测,对比分析检测结果,探究临床诊断应用价值。结果:TCT检测结果与HPVE6/E7mRNA定量检测比较表明,TCT检测不同组别随细胞学诊断级别的升高,HPVE6/E7mRNA阳性率逐渐升高(P 0.05)。结论:宫颈上皮内瘤变与HPVE6E7mRNA密切相关,阳性率及拷贝数能够反应病情进展情况,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液基细胞学技术在子宫内膜上皮内瘤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子宫内膜上皮瘤变患者110例,随机分为2组各55例,观察组患者使用液基细胞学技术进行诊断,对照组患者使用巴氏涂片技术进行诊断,比较2组患者高质量涂片的生成率、诊断阳性率、与病理结果的符合程度.结果 液基细胞学技术的高质量涂片的产生率、诊断阳性率及与病理检查的符合程度均明显高于巴氏涂片技术(P均〈0.05).结论 液基细胞学技术在子宫内膜上皮内瘤变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可以进行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