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观察启明丸治疗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肝肾阴虚型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影响。方法将肝肾阴虚型AMD患者62例98眼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52眼)和对照组(30例46眼),其中治疗组予常规治疗联合启明丸;对照组予常规治疗。30天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血浆Hcy水平、视觉诱发电位(P-VEP)。结果治疗组患者有效率为78.84%,对照组患者有效率为56.52%,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血浆Hcy水平以及视觉诱发电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启明丸可以明显改善AMD肝肾阴虚型患者的症状。  相似文献   

2.
目的:二至丸有补益肝肾、调节免疫的功效,结合痛案分析二至丸治疗老年女性手部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两则使用二至丸加味治疗手部湿疹的案例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二至丸滋补肝肾,对老年女性的手部湿疹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3.
二仙汤合二至丸是中医临床首先用于治疗肾阴阳两虚所致之更年期综合征的,但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证实,对于各种因肾阴阳两虚所致疾病,采用二仙汤合二至丸加减治疗,皆能收到满意的效果。现就二仙汤和二至丸的来源、方药组成、功用、医案选录、诊治体会加以总结,以策提高学习和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4.
二至丸加味治疗肝肾阴虚型围绝经期综合征59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二至丸加味治疗肝肾阴虚型围绝经期综合征临床疗效。方法:59例肝肾阴虚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采用二至丸加味治疗。1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结果:治愈43例,好转10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9.83%。结论:二至丸加味治疗肝肾阴虚型围绝经期综合征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眩晕有虚实之分,证因不一。本文根据眩晕的证型介绍了杞菊地黄丸、大补阴丸、二至丸、桑麻丸、脑立清、龙胆泻肝丸、当归龙荟丸、天麻制剂、羚羊角粉、全鹿丸、越鞠丸、道遥丸、二陈丸、指迷茯苓丸、人参养荣丸等中成药在临床上的选择应用及其疗效。并且提示,中成药的辨证使用符合中医传统的临床原则,能使中成药的治疗效能得到充分的引伸发挥。  相似文献   

6.
目的:四君子汤合二至丸加味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8例本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6例和对照组32例,治疗组采用四君子汤合二至丸加味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1%,两组比较,P<0.05.结论:四君子汤合二至丸加味治疗妇女围绝经期综合征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逍遥散合二至丸对于肝郁脾虚型乳腺癌术后内分泌失调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乳腺癌术后内分泌失调者,辨证为肝郁脾虚型服用逍遥散合二至丸治疗,疗程均为6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症状评分变化情况。结果:患者在服用6个疗程后,自身前后对比P0.01,症状改善明显,临床疗效确切。结论:逍遥散合二至丸治疗肝郁脾虚型乳腺癌术后内分泌失调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二至丸由女贞子和墨旱莲两味中药组成.陈宝贵教授从医50余年,对多种疾病的治疗均有其独特经验,临床广泛应用二至丸治疗男科疾病、妇科疾病、骨病、失眠、自身免疫性疾病如重症肌无力、过敏性疾病、干燥综合征等,均取得良好效果.现主要从配伍应用、药物剂量、临床表现、使用注意等多方面对陈教授应用二至丸经验进行介绍,现床广泛应用二至丸...  相似文献   

9.
老年性黄斑变性的中医辨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对老年性黄斑变性(AMD)的病因病机、各期辨证规律及治疗,进行了深入研究。认为本病主要因年老体弱,脏气虚衰所致,脾气虚为早期发病的主要因素;早期以虚证表现为主,中后期则挟湿,挟痰,挟瘀,以实证表现为主,病至晚期,邪实渐退,则本虚的本质再现。治疗上突破传统的中医辨证分型方法,以中医的理论对AMD病程分期作分析,提出分期辨证治疗。针对AMD的特点,研制成睛明Ⅰ号、Ⅱ号药丸。睛明Ⅰ号丸能健脾益气,化痰散结,治疗AMD的早期(玻璃膜疣期);睛明Ⅱ号丸有健脾益气、活血化瘀、化痰散结的功效,用于AMD的渗出性病变的各期,均获得了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半夏秫米合二至丸加减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心脏神经官能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6例,对照组予美托洛尔、谷维素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半夏秫米合二至丸加减治疗,疗程均为2个月,停药1个月后观察疗效,对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7%,对照组为80.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半夏秫米合二至丸加减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二至丸预防和治疗性给药对大鼠损伤后肝细胞再生障碍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50只Wistar大鼠随机为5组,分别为正常组,模型组,二至丸预防组(6.48 g·kg~(-1)),二至丸治疗组(6.48 g·kg~(-1)),雷帕霉素组(1 mg·kg~(-1))。除正常组建立肝部分切除术(partial hepatectomy,PHx)模型外,其余各组ig给予2-乙酰氨基芴(2-acetylaminofluorene,2AAF)ig 7 d,同时二至丸预防组预防性给药7 d,第8天行肝部分切除术建立损伤后肝细胞再生抑制复合模型(2AAF/PHx),预防组和治疗组分别于术后24 h再行预防性给药组及治疗性给药3 d。大鼠处死后计算肝重指数,观察肝脏病理形态学变化,收集大鼠血清并采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及白蛋白。同时采用流式检测肝细胞凋亡水平及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肝重指数和白蛋白水平明显降低,ALT和AST水平明显升高,大鼠肝细胞坏死细胞(non-viable non-apoptotic cell,NVNAC),早期凋亡细胞(viable apoptotic cell,VAC),晚期凋亡细胞(non-viable apoptotic cell,NVAC)水平及Caspase-3表达明显降低,而活性细胞(living cell,LC)则明显降低(P0.05,P0.01),肝脏病理损伤较为明显;与模型组比较,二至丸预防组及治疗组均可明显升高大鼠肝重指数和白蛋白水平,同时降低其ALT和AST水平,且大鼠NVNAC,VAC,NVA水平及Caspase-3表达明显降低(P0.05,P0.01),而LC则明显升高(P0.05,P0.01),病理学观察提示明显好转。结论:二至丸预防性及治疗性给药可显著抑制损伤后肝细胞再生障碍大鼠肝细胞凋亡,并降低Caspase-3表达,肝功能损伤得以恢复,提示二至丸对大鼠损伤后肝细胞再生障碍具有良好的预防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探究二至丸治疗肝细胞癌(HCC)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以及文献查阅,检索并收集二至丸成分--女贞子和墨旱莲的候选活性成分及其对应的靶标。利用Uni Prot数据库和人类基因组注释数据库(Genecards)结果相比对,获得二至丸与肝细胞癌重合的潜在靶标基因。使用Cytoscape3.6.0软件构建二至丸的"候选成分-作用靶标"网络。使用omicshare平台将药物靶蛋白和疾病靶点相映射,并绘制Venn图。结合String数据库及Cytoscape软件中的Generate style from statistics工具,构建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通过Systems Dock Web Site网络服务器与二至丸的活性成分进行分子对接。利用Database for Annotation,Visualization and Integration Discovery(DAVID)生物信息资源数据库,对二至丸的作用靶标进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和GO分类富集分析。结果:共从二至丸中筛选得到21个候选活性成分,包括β-谷甾醇(beta-sitosterol),槲皮素(quercetin),木犀草素(luteolin),去甲蟛蜞菊内酯(demethylwedelolactone),山柰酚(kaempferol)等,和151个作用靶标,包括肿瘤坏死因子(TN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氨基端激酶(c-JUN),原癌基因(c-MYC),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等,主要涉及乙型肝炎(Hepatitis B),TNF,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肿瘤抑制基因p53,Toll样受体家族(Toll-like receptor)等信号通路。结论:该研究基于网络药理学的方法预测了二至丸治疗肝细胞癌的可能的作用机制,为后续的深入研究提供了方向。  相似文献   

13.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研究方法探讨加味二至丸治疗更年期女性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机制。方法:在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和中药分子机制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工(BATMAN-TCM)筛选加味二至丸的成分和靶点;并通过相关数据库检索动脉粥样硬化相关靶点;通过韦恩图得到加味二至丸和动脉粥样硬化的共同靶点,利用Cytoscape 3.6.1建立成分-疾病-靶点作用网络,然后使用STRING网站进行化合物-疾病共同靶点蛋白互作分析、运用Cytoscape 3.6.1进行可视化,并使用复合分子检测法(MCODE)分析重要模块;利用David数据库进行基因本体(GO)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筛选出加味二至丸38个成分和266个预测靶点,动脉粥样硬化靶点254个;通过韦恩图得到共同靶点52个,筛选出14个关键基因;这些共同靶点涉及炎症反应、调节胰岛素分泌、一氧化氮的合成调节等生物学过程;生物学通路包括肿瘤坏死因子信号通路、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信号通路等22条信号通路。结论:加味二至丸可能通过雌激素受体调节雌激素水平,并可能通过抑制炎症反应,改善胰岛素抵抗等机制治疗动脉粥样硬化。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二至丸对亚急性衰老模型小鼠的抗氧化作用,为进一步研究其抗衰老作用提供依据。方法:用D-半乳糖法制备小鼠亚急性衰老模型,观察其全血、肝组织中SOD、NO的含量及二至丸对其影响。结果:实验药物组与模型组相比,小鼠全血、肝组织中的SOD活力增强,NO的含量减少,且呈剂量依赖关系。结论:二至丸发挥抗衰老作用可能与其具有升高SOD活力和降低NO的含量相关。  相似文献   

15.
二至丸与失笑散对胆汁淤积性肝纤维化大鼠uPA的调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不同治则中药复方二至丸与失笑散对胆汁淤积性肝纤维化大鼠uPA/PAI-1纤溶途经的调控作用.方法 SD雄性大鼠6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造模组,造模组于1周后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二至丸组、失笑散组及合方组.各治疗组分别给予相应药物灌胃,模型对照组和假手术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4周末处死大鼠.观察内容包括一般情况、肝功能、肝组织病理、Western 印迹法检测uPA蛋白表达、RT-PCR法检测肝组织PAI-1的表达.结果 与模型对照组比较,3个中药复方均能降低胆汁淤积性肝纤维化大鼠血清ALP,ALT,AST水平(P<0.01),失笑散及合方能降低TBil(P<0.01);合方改善ALP,ALT优于两个单方.3个复方均能不同程度地减轻模型大鼠肝纤维化程度(P<0.01),合方优于两个单方.3个复方均能显著降低胆汁淤积性肝纤维化大鼠PAI-1 mRNA表达(P<0.01),提高uPA的表达(P<0.05,P<0.01).合方对上述环节的调控优于两个单方.结论 不同治则中药复方均能改善胆汁淤积性肝纤维化大鼠肝功能,减轻纤维化程度,合方作用优于两个单方,其机制可能与通过调控uPA/PAI纤溶途径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二至丸中女贞苷、特女贞苷、蟛蜞菊内酯、齐墩果酸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采用DIKMA C18色谱柱(4.6 mm×200 mm,5μm),流动相乙腈-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进样体积20μL,柱温30℃,检测波长215 nm。结果:女贞苷、特女贞苷、蟛蜞菊内酯、齐墩果酸的质量浓度与峰面积分别在2.008~80.32(r=0.999 6),5.872~234.88(r=0.999 7),0.9~36(r=0.999 9),13.24~529.6 mg.L-1(r=0.999 6)呈良好线性;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25%,98.70%,96.23%,101.5%,RSD均小于3%。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作为二至丸质量控制的一个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中医药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临床研究文献进行分析和质量评价,为指导中医药进一步治疗本病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中英文数据库,采用循证医学的方法,对1994年1月—2011年11月发表的中医药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临床研究文献进行描述性分析,对文献质量进行系统评价。结果共筛选出78篇文献,均为中文,其中Jadad量表评分≥3分的文献有5篇,其中4篇分值为3,仅1篇文献分值为4分。结论目前正式发表的中医药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临床研究文献质量较差,可信度不高,亟待采用大样本多中心随机对照的规范化研究加以证实。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利用现代化的视诱发电位检测方法来观察中药治疗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萎缩型的疗效。方法:治疗组30例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萎缩型患者给于滋补肝肾、利水渗湿、软坚散结为主要组方的中药治疗2个月,对照组25例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萎缩型患者用维生素治疗2个月,所有病例在治疗前后进行图形P-VEP的检查,观察P-VEP的改变。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P-VEP的振幅改变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无差异(P>0.05)。结论:视诱发电位技术可以应用于中药治疗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萎缩型的疗效观察。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具有补血活性的四物汤提取物C薄层色谱(TLC)中的糖类斑点进行定性分析。方法:用自动多次展开(AMD)方法获得了四物汤提取物C的TLC图谱,用TLC与电喷雾离子化质谱(ESI-MS)离线联用技术对其中4个主要斑点进行分析,并且用AMD技术对其中的单糖进行了分析。结果:4个斑点的构成物质分别主要为单糖、二糖、三糖、四糖,其中单糖主要由葡萄糖和果糖组成。结论:TLC ESI-MS离线联用方法能快速简便地对中药TLC图谱中糖类斑点进行定性。AMD单糖分析方法可实现在普通10 cm硅胶板上8种常见单糖的良好分离,并且展开过程自动化。AMD和TLC ESI-MS离线联用技术对糖类成分分析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川芎嗪注射液(LI)对急性微循环障碍(AMD)大鼠淋巴循环的干预作用。方法:Wistax雄性大鼠16只,分成LI组和NS组。采用颈静脉注射Dextran500方法复制AMD模型并通过淋巴学方法,观察LI对AMD大鼠淋巴循环的干预作用。结果:在AMD时,肠系膜淋巴管(ML)收缩性、肠淋巴流量、淋巴细胞输出量明显降低,淋巴液中有少量单核细胞,并且淋巴液粘度较高。经LI治疗后,ML收缩性、肠淋巴流量、淋巴细胞输出量显著升高,淋巴液中有大量单核细胞出现,淋巴液粘度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川芎嗪可能通过增强淋巴管转运功能、降低淋巴液粘度的作用,影响AMD的转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