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angiotensin,Ang)对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增殖及对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growthfactorβ,TGF-β)诱导的成纤维细胞增殖作用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可能的信号机制。方法取自愿捐献的正常皮肤组织标本,采用胶原酶法行成纤维细胞培养。取第4~5代细胞,按实验设计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Ang(1×10-10、1×10-9、1×10-8、1×10-7mol/L)、TGF-β(0.1、1.0、10.0ng/ml)、1×10-10mol/LAng+0.1ng/mlTGF-β共8组;对照组仅加入等量DMEM。以3H-TdR掺入法测定细胞增殖,Westernblot法检测抗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xtracellularsignal-regulatedkinases,ERK)活性变化,观察不同浓度的Ang或/和TGF-β对培养的成纤维细胞3H-TdR掺入量和ERK磷酸化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ng(1×10-9、1×10-8、1×10-7mol/L)或TGF-β(1.0、10.0ng/ml)均能促进成纤维细胞的3H-TdR掺入量(P<0.05);1×10-10mol/LAng或0.1ng/mlTGF-β单独使用不影响成纤维细胞的3H-TdR掺入量,但二者联合使用提高了成纤维细胞的3H-TdR掺入量(P<0.05)。1×10-7mol/LAng、10.0ng/mlTGF-β增加皮肤成纤维细胞的ERK磷酸化,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10-10mol/LAng或0.1ng/mlTGF-β单独刺激成纤维细胞并未影响ERK磷酸化,而二者联合使用增加ERK磷酸化,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抗ERK抗体显示各组ERK含量一致。结论Ang不仅能作为促有丝分裂素直接促进成纤维细胞分裂增殖,同时也可作为调节因子促进TGF-β的促增殖作用。Ang和TGF-β通过各自特异性受体共同作用于ERK,使磷酸化增加是其产生协同作用可能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本研究硼察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对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ERK)活性的影响,旨在探讨其影响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生物学行为的信号机制。方法:取自愿捐献的增生性瘢痕组织标本,采用胶原酶法行成纤维细胞培养。用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法检测细胞AT1和AT2受体的表达。取第3~4代细胞,并按实验设计,分别加入10^-2mol/L Ang Ⅱ,10^-7mol/L Ang Ⅱ+10μmol/L Valsartan,10^-7mol/L Ang Ⅱ+10μmol/L PD123319,10μmol/L Valsartan,10μmol/LPD123319共5组:对照组仅加入等量DMEM。以Western Blot法检测培养的细胞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s,ERK)活性变化,观察在阻断AT1或AT2受体情况下AngⅡ对培养的瘢痕成纤维细胞ERK磷酸化的影响。结果: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培养的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同表达AT1和AT2受体。AngⅡ可增加培养的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ERK磷酸化。在一定剂量范围内,AngⅡ浓度增加,细胞ERK磷酸化程度增加。与对照组比较10^-7mol/L Ang Ⅱ显著增加瘢痕成纤维细胞ERK磷酸化,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0μmol/L AT2受体拮抗剂PD1233191可显著增强AngⅡ诱导的细胞ERK磷酸化(P〈0.05):10μmol/L的AT1受体拮抗剂Valsattan可显著抑制AngⅡ诱导的细胞ERK磷酸化;Valsattan或PD1233191单独刺激细胞并未明显影响ERK磷酸化(P〉0.05)。应用抗ERK抗体显示各组ERK含量一致。结论:AngⅡ通过其受体AT1和AT2可调控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ERK磷酸化,AngⅡ对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ERK活性的影响可能是AngⅡ调控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生物学行为可能的信号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Intermedin (IMD)对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onⅡ,AngⅡ)诱导的人肾小球系膜细胞(human mesangial cells,HMCs)增殖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将人肾小球系膜细胞分为5组:A组(对照组):培养液中不加任何刺激物;B组(AngⅡ组):10-6 moI/L AngⅡ;C组(IMD组):10-6 moI/L AngⅡ+10-7 mol/L IMD;D组(PKA抑制剂组):10-6 moI/L AngⅡ+10-6 mol/L PKA抑制剂H-89+ 10-7 mol/LIMD;E组(氯沙坦组):10-6mol/L AngⅡ+10-6mol/L氯沙坦.MTT法检测个组HMCs增殖情况;比色法检测羟脯氨酸含量;ELISA试剂盒测量各组细胞上清液中的TGF-β1、cAMP、ERK的表达.结果 与AngⅡ组相比,IMD可明显抑制AngⅡ诱导的肾小球系膜细胞的增殖及上清液中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及羟脯氨酸(Hyp)的表达(P<0.001),加入PKA抑制剂后IMD上述作用被抑制(P<0.001).与对照组相比,AngⅡ组可明显增加cAMP的含量并抑制ERK的表达,在加入IMD后上述作用被抑制(P<0.001).结论 IMD可明显抑制AngⅡ诱导的肾小球系膜细胞的增殖,其机制可能与其促使cAMP第二信使水平的升高并抑制细胞中的ERK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TGF-[1对人皮肤成纤维细胞表型转化的作用是否受到RhoA/Rho激酶信号通路的影响,以探究该通路是否参与了人皮肤成纤维细胞的表型转化。方法 原代培养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将第4代细胞用TGF-β1( 10 ng/ml)刺激后,分不同作用时间(0、3、6、24h)提取细胞内总蛋白。BCA法测定总蛋白浓度,Western -blot检测α-SMA的表达水平;并用相同的方法检测不同浓度TGF-β1(0、2、10、50 ng/ml)刺激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后,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的表达水平。用RhoA/Rho激酶信号通路阻断剂Y-27632处理后,再用TGF-β1刺激,作为实验组,将未作处理的正常细胞作为空白对照组,Y-27632(10 μmol/L)组作为阴性对照组,只用TGF-β1( 10 ng/ml)刺激组作为阳性对照组,分别检测α-SMA的表达差异。使用ANOVA对蛋白表达量进行统计学分析,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10 ng/ml TGF-β1按不同作用时间刺激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后,α-SMA的表达量分别为:0h为1.0,3h为1.9+0.2、6h为2.1±0.1,24 h为3.1±0.1。24 h较其他3个时间点α-SMA表达量明显上升(n=4,P<0.05)。不同浓度TGF-β1刺激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后,α-SMA的表达量分别为:0 ng/ml为1.0,2 ng/ml为1.4±0.2,10 ng/ml为3.2±0.1,50 ng/ml为3.1±0.2。10 ng/ml表达量明显高于0 ng/ml和2 ng/ml(n =4,P <0.05),较50 ng/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n=4,P>0.05)。用Y-27632(10 μmol/L)处理后,再用TGF-β1刺激,细胞的表型转化明显受到抑制,实验组α-SMA的表达量(1.2±0.2)较阳性对照组(2.9±0.1)明显降低(n=5,P <0.05),与空白对照组(1.0)和阴性对照组(1.1±0.1)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n=5,P>0.05)。结论 RhoA/Rho激酶信号通路参与了 TGF-β1诱导的人皮肤成纤维细胞表型转化过程。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氟伐他汀联合氯沙坦对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诱导的人足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人足细胞株,采用不同浓度的AngⅡ(10-9~10-5mol/L)刺激人足细胞,另予氟伐他汀(10-7、10-6、10-5 mol/L)和(或)氯沙坦(10-7、10-6、10-5 mol/L)、ERK特异性阻断剂PD98059( 5× 10-5 mol/L)干预.Western印迹法检测VEGF、磷酸化(p)ERK1/2蛋白的表达.RT-PCR法检测VEGF mRNA的表达.结果 AngⅡ刺激后,人足细胞VEGF mRNA和蛋白的表达显著增加(P<0.05),p-ERK1/2增加(P<0.05).氟伐他汀、氯沙坦及PD98059均可下调AngⅡ诱导的VEGF mRNA和蛋白表达及ERK1/2磷酸化(P<0.05),而氟伐他汀和氯沙坦联合干预较单独作用抑制效果更为显著(P<0.01).结论 氟伐他汀和氯沙坦均可抑制AngⅡ诱导足细胞VEGF的过表达,且两者联合具有协同作用.抑制ERK信号通路可能是实现其联合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AMPK激动剂对瘢痕疙瘩(Keloid)形成过程的干扰作用,为瘢痕疙瘩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通过缺氧环境及不同浓度(0 ng/m L、2.5 ng/m L、5 ng/m L、10 ng/m L和20.0 ng/m L)TGF-β1诱导人皮肤成纤维细胞表型向瘢痕疙瘩相关细胞表型转化,并通过细胞形态学及Western blot检测来验证诱导结果。随后加入不同剂量(2.5μmol、5μmol、10μmol和20μmol)AMPK激动剂(A769662),通过细胞形态学观察、Western blot检测及ELISA检测,观察AMPK激动剂对人皮肤成纤维细胞表型向瘢痕疙瘩相关细胞表型转化的干预作用。结果在缺氧条件下及加入不同浓度TGF-β1后,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形态会发生改变,纺锤形态丧失;在TGF-β1浓度不断增加至10 ng/m L的过程中,TGF-β1刺激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增殖并向肌成纤维细胞转化;而浓度继续增加时,效果出现停滞并有逆转趋势;在同一TGF-β1浓度诱导下,随着加入AMPK激动剂剂量的增加,人皮肤成纤维细胞表型向瘢痕疙瘩相关细胞表型转化过程被逐步干预;在缺氧环境下,人皮肤成纤维细胞中VEGF和IL-6的表达均明显提高,在TGF-β1诱导下,VEGF和IL-6的合成进一步增加,而随着AMPK激动剂的添加,VEGF和IL-6的表达逐步减少。结论 AMPK激动剂能干预由缺氧及TGF-β1诱导的人皮肤成纤维细胞表型向瘢痕疙瘩相关细胞表型转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Ⅱ及其Ⅰ型受体(AT1)拮抗剂洛沙坦(losartan)对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胶原合成的影响.方法 体外分离培养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在不同浓度的血管紧张素Ⅱ和洛沙坦作用下,采用MTT法和3H-脯氨酸掺入释放法分别检测成纤维细胞增殖和生成胶原的情况.结果 血管紧张素Ⅱ在浓度为1×10-7~1×10-4mol/L时,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和合成胶原明显增多(P<0.05);血管紧张素Ⅱ浓度与胶原量呈正相关.洛沙坦在浓度为1×10-6~1×10-4mol/L时,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胶原生成量显著减少(P<0.05);且浓度与胶原生成量呈负相关.结论 血管紧张素Ⅱ可以促使成纤维细胞增殖并产生大量的胶原;洛沙坦通过拮抗AT1后,抑制细胞增殖、胶原合成量显著减少,提示血管紧张素Ⅱ在促使增生性瘢痕的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AT1的拮抗剂有望在增生性瘢痕防治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 Ⅱ,Ang Ⅱ)对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hosphoinositide 3-kinase/Akt,PI3K/Akt)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用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检测细胞Ang Ⅱ受体AT,和AT_2的表达.以PI3k活性测定法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细胞PI3K的活性和Akt的磷酸化.结果 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培养的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同表达AT_1和AT_2受体.Ang Ⅱ(10~(-9)~10~(-7)mol/L)刺激可增加细胞Akt的磷酸化和P13K的活性.AT_2受体拮抗剂PD1233191可显著增强AngⅡ诱导的细胞Akt磷酸化和PDK活性增加(P<0.05);AT_1受体拮抗剂Valsartan可显著抑制AngⅡ诱导的细胞Akt磷酸化和PDK活性增加(P<0.05).结论 Ang Ⅱ通过其受体AT_1和AT_2可调控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Akt磷酸化和PI3K的活性.  相似文献   

9.
TGF-β1对UVA照射皮肤成纤维细胞HSP70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ansforming gowth fetor-beta 1,TGF-β1)对长波紫外线(ultraviolet A,UVA)照射皮肤成纤维细胞热休克蛋白70(heat shock protein 70,HSP70)表达的影响.方法:通过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不同剂量UVA即对照组(UVA 0J/cm2)、UVA 5J/cm2、UVA 10 J/cm2、UVA 20J/cm2照射成纤维细胞上清液中HSP70的含量;选择UVA照射剂量为15J/cm2,不同剂量TGF-β1即小剂量组(UVA TGF-β1 0.1ng/m1)、中剂量组(UVA TGF-β1 1ng/m1)、大剂量组(UVA TGF-β1 10ng/m1)处理后成纤维细胞HSP70上清液中HSP70的含量.结果:UVA照射体外培养的皮肤成纤维细胞导致HSP70表达下降,UVA 20J/cm2照射组与对照组比较,HSPT0含量明显降低,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OVA 10J/cm2照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剂量TGF-β1处理后,大剂量TGF-β1,组,皮肤成纤维细胞上清液中HSP70含量明显升高,与照射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中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UVA照射抑制体外培养成纤维细胞HSPT0表达,TGF-β1可提高UVA照射体外培养的皮肤成纤维细胞HSP70表达水平,对皮肤成纤维细胞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淫羊藿有效单体对活化的肾成纤维细胞株和系膜细胞株的影响。方法:采用体外培养肾成纤维细胞株和系膜细胞株的方法,将其分为空白对照组、TGF-β12ng/ml组、TGF-β12ng/ml+中药10-5g/ml组和TGF-β12ng/ml+中药10-6g/ml组。采用MTT法观察24h中药单体对两种细胞株的作用以及ELISA法对TGF-β的分泌情况。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加入TGF-β1刺激因子可以促进两种细胞株的活化(P<0.05),以及TGF-β的分泌(P<0.01),中药单体可以抑制活化的细胞株增殖和TGF-β的分泌(P<0.05或P<0.01)。结论:淫羊藿中药单体可以抑制活化的肾成纤维细胞株和系膜细胞株的增殖,有效防治肾纤维化,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抑制TGF-β的分泌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观察帕立骨化醇(paricalcitol)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成纤维细胞的转分化的干预作用,旨在探讨帕立骨化醇抗肾间质纤维化的潜在效应及相关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大鼠肾间质成纤维细胞(NRK-49F),分别以终浓度为10-6mol/L AngⅡ和(或)终浓度为10-6mol/L的帕里骨化醇进行干扰.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检测α-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结果 帕立骨化醇(10-6mol/L)能明显抑制正常和AngⅡ(10-6mol/L)诱导的NRK-49F α-SMA的表达,并在12至48小时范围内呈时间依赖性显著降低AngⅡ诱导的α-SMA蛋白表达(p<0.05).结论 帕立骨化醇具抗肾间质成纤维细胞转分化的潜在作用.  相似文献   

12.
粉防己碱对瘢痕成纤维细胞DNA和胶原合成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目的探讨粉防己碱对瘢痕成纤维细胞DNA和胶原合成的影响.方法以体外培养的人瘢痕成纤维细胞为实验模型,将粉防己碱(5~80mg/L)加入细胞培养液中进行干预并与对照组比较,用3H-TdR掺入法和3H-脯氨酸掺入法分别测定各组瘢痕成纤维细胞3H-TdR掺入值与3H-脯氨酸掺入值,以反映其DNA和胶原合成水平的变化.结果粉防己碱预处理浓度由5mg/L升至80mg/L时(1)瘢痕成纤维细胞3H-TdR掺入值(min-1)由对照组的1740±165分别降至1162±226、412±82,抑制率达76.32%,组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2)瘢痕成纤维细胞3H-脯氨酸掺入值(min-1)由对照组的1126±193分别降至535±141、341±89,抑制率达69.71%,组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结论粉防己碱对体外培养的瘢痕成纤维细胞DNA和胶原合成具有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关系,具有防治增生性瘢痕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及其Ⅰ型受体(AT1)拮抗剂洛沙坦(losartan)对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胶原合成的影响。方法体外分离培养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在不同浓度的血管紧张素Ⅱ和洛沙坦作用下,采用MTT法和3H-脯氨酸掺入释放法分别检测成纤维细胞增殖和生成胶原的情况。结果血管紧张素Ⅱ在浓度为1×10-7~1×10-4mol/L时,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和合成胶原明显增多(P<0.05);血管紧张素Ⅱ浓度与胶原量呈正相关。洛沙坦在浓度为1×10-6~1×10-4mol/L时,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胶原生成量显著减少(P<0.05);且浓度与胶原生成量呈负相关。结论血管紧张素Ⅱ可以促使成纤维细胞增殖并产生大量的胶原;洛沙坦通过拮抗AT1后,抑制细胞增殖、胶原合成量显著减少,提示血管紧张素Ⅱ在促使增生性瘢痕的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AT1的拮抗剂有望在增生性瘢痕防治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外源性人甲状旁腺素(1-34)[hPTH(1-34)]对原代培养新生Wistar鼠心肌成纤维细胞(CFs)增殖及胶原合成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Wistar乳鼠心肌成纤维细胞, 加入不同浓度的hPTH(1-34)共培养,四氮唑盐比色法(MTT)、3H-TdR 掺入法检测细胞增殖;3H-Proline掺入法测定胶原合成.结果:随着一定浓度hPTH(1-34)的升高,CFs MTT法A490值及3H-TdR的掺入量、3H-脯氨酸掺入率呈明显的递增趋势(P<0.01);维拉帕米预处理组与单独应用组10-8mol/L hPTH相比,以上指标均显著降低(P<0.01).结论:PTH可显著刺激成纤维细胞增殖及胶原合成,L型钙通道开放引起的细胞外钙内流增加为其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Ⅰ型(angiotensinⅡtype1,AT1)和Ⅱ型(angiotensinⅡtype2,AT2)受体在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中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正常皮肤和增生性瘢痕组织标本AngⅡ受体的表达,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RT-PCR)和放射性配体受体结合测定法检测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AngⅡ受体的表达,用3H-TdR的掺入法检测AngⅡ对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增生性瘢痕组织的成纤维细胞可见AT1和AT2受体表达,阳性染色信号较正常皮肤增强。放射性配体受体结合测定法显示在培养的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AT1和AT2受体密度分别为(10.69±2.15)fmol/106个细胞,(4.9±1.05)fmol/106个细胞。RT-PCR结果显示培养的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表达AT1和AT2受体。在培养的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AngⅡ明显促进成纤维细胞3H-TdR的掺入率,AT1受体阻断剂Valsartan明显抑制AngⅡ的这种促进作用,AT2受体拮抗剂PD123319明显增强AngⅡ的这种作用。结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表达AT1和AT2受体,AngⅡ通过激活AT1和AT2受体对成纤维细胞的增殖产生调节作用,AngⅡ产生异常和受体表达比例失衡可能导致瘢痕的过度增生和瘢痕疙瘩的形成。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对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血小板反应蛋白1(TSP1)、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①以AngⅡ零浓度作为空白对照,观察低、中、高浓度(终浓度分别为10^-8、10^-7、10^-6mol/L)的AngⅡ对HK-2 TSP1、TGF-β1 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②以0h为空白对照,观察AngⅡ(10^-7mol/L)在0、3、6、12、24h对HK-2 TSP1、TGF-β1 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③观察TSP1抑制剂G肽对AngⅡ刺激的HK-2总TGF-β1和活性TGF-β1表达的影响。采用Real Time PCR法检测TSP1和TGF-β1的mRNA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检测TSP1和TGF-β1的蛋白表达;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总TGF-β1、活性TGF-β1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低、中、高浓度AngⅡ均增加了HK-2细胞TSP1 mRNA表达和TGF-β1 mRNA表达,同时伴有TSP1蛋白和TGF-β1蛋白表达的增加。终浓度为10^-7mol/L的AngⅡ以时间依赖的方式促进HK-2细胞TSP1、TGF-β1 mRNA表达,同时伴TSP1和TGF-β1的蛋白表达增加,其中TSP1的表达峰值在6h,TGF-β1的表达峰值在12h。与对照组比较,10^-7mol/L的AngⅡ上调总TGF-β1、活性TGF-β1表达,10μmol/L的G肽仅下调活性TGF-β1表达,对总TGF-β1表达无影响。结论AngⅡ能促进人肾小管上皮细胞TSP1、TGF-β1表达。TSP1依赖的TGF-β1活化可能是AngⅡ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TGF-β1活化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体外培养人成纤维细胞转化生长因子 -β1 (TGF-β1 )的自分泌规律。方法 应用健康人包皮环切术所得包皮 ,通过体外成纤维细胞传代培养共 12代 ,运用 EL ISA法 ,分别检测不同代次成纤维细胞 TGF-β1 浓度 ,并测定第 6代成纤维细胞在不同时间培养上清液中 TGF-β1 的浓度。结果 自第 3代开始 ,成纤维细胞培养上清液可检测到 TGF-β1 ,并逐渐升高 ,至第 6代达分泌高峰 (45 0 ng/ L ) ,第 11、12代不能测到 ;而第 6代成纤维细胞 ,培养上清液中 TGF-β1 含量以第 5天的检测值最高 (6 80 ng/ L ) ,是第 1天检测值 (2 80 ng/ L )的 2 .5倍。结论 成纤维细胞 TGF-β1 自分泌能力 ,是由弱到强再逐渐减弱的过程 ,有自我调节能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IL-1β诱导人肾成纤维细胞(KFB)增殖及产生纤连蛋白(FN)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KFB,经IL-1β刺激后,分别采用^3H-TdR掺入法和ELISA法测定KFB的增殖及其FN的分泌。结果IL-1β(25-100ng/ml)可促进KFB增殖(P<05)及分泌FN(P<0.05),IL-Ira(125-1000ng/ml)及IL-1ra(250-1000ng/ml)可以分别抑制IL-1β(50ng/ml)引起的KFB增殖(P<0.05)及FN分泌(P<0.05)。结论:IL-1β在肾间质纤维化中起了一定的致病作用,IL-lra sk c beggon IL-β的作用,从而为IL-l防治肾间质纤维化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苦参碱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腹膜间皮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分化(EMT)后转录因子Snail2的影响.方法 采用TGF-β1刺激人腹膜间皮细胞并同时予不同浓度苦参碱干预处理,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TGF-β1(5 ng/ml)诱导组、TGF-β1+0.4 mg/ml苦参碱干预组、TGF-β1+0.6 mg/ml苦参碱干预组、TGF-β1+0.8 mg/ml苦参碱干预组和TGF-β1+1.0 mg/ml苦参碱干预组.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印迹检测Snail2、上皮标志分子E钙黏蛋白(E-cadherin)和间质标志分子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纤维连接蛋白(FN)、胶原Ⅲ(ColⅢ)的表达,Western印迹检测Smad2、Smad3和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1/2(ERK1/2)的蛋白磷酸化水平.结果 TGF-β1(5 ng/ml)刺激能上调人腹膜间皮细胞Snail2、α-SMA、FN和ColⅢ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上调Smad2、Smad3和ERK1/2的蛋白磷酸化水平,下调E-cadherin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苦参碱(0.4、0.6、0.8、1.0 mg/ml)干预处理后能下调Snail2和α-SMA、FN和ColⅢ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以及ERK1/2的蛋白磷酸化水平,上调E-cadherin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结论 TGF-β1能诱导人腹膜间皮细胞EMT,苦参碱可能通过ERK1/2信号通路下调Snail2的表达水平来抑制TGF-β1诱导的人腹膜间皮细胞EMT.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是否通过活性氧-表皮生长因子受体-c-Jun氨基末端激酶-活化蛋白1(ROS-EGFR-JNK-AP-1)信号通路诱导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 方法 体外培养人肾小球系膜细胞,用AngⅡ(100 nmol/L)、葡萄糖氧化酶(GO)(1 U/L)、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洛沙坦(10 μmol/L)、乙酰半胱氨酸(NAC,10 μmol/L)、NADPH氧化酶抑制剂apocynin(10 μmol/L)、硫酸二亚苯基碘(DPI,10 μmol/L)、EGFR阻断剂AG1478(10 μmol/L)处理细胞。以未处理细胞为阴性对照。应用3H-胸腺嘧啶(3H-TdR)掺入法和细胞计数测定系膜细胞增殖;荧光探针2,7-二氯二氢荧光素乙酰乙酸(DCFDA)检测细胞内ROS 的产生;Western 印迹检测EGFR 和JNK 活化。 结果 AngⅡ(100 nmol/L) 可显著促进肾小球系膜细胞ROS 产生,AngⅡ 刺激60 min,系膜细胞产生ROS是对照组2.26 倍。AngⅡ可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诱导系膜细胞EGFR 磷酸化,AngⅡ刺激5 min,EGFR 活化明显增加,至30 min 达到高峰,随AngⅡ刺激剂量增加,EGFR活化亦显著增强,AngⅡ(100 nmol/L) 刺激30 min,EGFR 磷酸化是对照组的3.96 倍。洛沙坦、NAC以及apocynin和 DPI 显著抑制AngⅡ诱导的EGFR 磷酸化,同时AG1478 几乎完全阻断AngⅡ诱导的系膜细胞增殖;洛沙坦、NAC、apocynin、DPI 和AG1478 显著抑制AngⅡ诱导的JNK 活化。 结论 ROS-EGFR-JNK-AP-1信号通路参与AngⅡ诱导的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NADPH 氧化酶抑制剂和EGFR 受体拮抗剂能显著抑制AngⅡ诱导的系膜细胞增殖,可能是一种新的治疗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