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是妇女最常见的阴道炎症之一.国外资料显示,大约75%的妇女一生中至少患过一次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1].  相似文献   

2.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是一种常见的外阴阴道炎症性疾病,国内14所医院对VVC患者的流行病学研究发现,妇科门诊患者以阴道炎症最多(31.3%),在阴道炎中VVC又居首位(11.6%)~([1]).据估计约75.0%的妇女一生中至少有1次VVC病史,40.0%~45.0%的妇女有≥2次VVC的发作,若VVC每年发作≥4次时即称为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RVVC).  相似文献   

3.
白娟  周正安 《中国保健营养》2013,23(6):3203-3203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是由假丝酵母菌感染外阴阴道引起的常见妇科炎症,约75%的妇女一生中罹患过此病,其中40%-50%经历过一次复发,研究资料显示糖尿病、妊娠、长期使用抗生素、口服避孕药、阴道冲洗与vvc密切相关,是常见的诱发因素,但是部分病例与上述因素无关.近年来,此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是基层妇科临床工作中的一个治疗难点.本研究通过制霉菌素栓联合氟康唑治疗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RVVC),并对治疗效果、安全性、复发情况作了详细比对.  相似文献   

4.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是常见外阴阴道炎性反应,也称外阴阴道念珠菌病。国外资料显示约70%妇女一生中至少患过一次VVC。VVC患者经治疗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真菌学检查阴性后又出现真菌学证实的症状称为复发。若1年内发作4次或以上称为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RVVC),VVC患者治疗后约5%复发,大部分机制不明。  相似文献   

5.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ulvovaginal candidasis,VVC)是妇科常见的外阴阴道炎症.也称外阴阴道念珠菌病.国外资料显示,约75%的女性一生中至少要感染1次VVC[1].VVC在潮湿的夏季发病率最高,严重影响妇女的生殖健康.治疗一般采取局部用药结合全身用药,但药物种类繁多、使用不便,给患病女性造成严重的心理负担.科研工作者于2002年初成功地研制出臭氧治疗仪,利用臭氧溶液治疗VVC,较好地解决了这一治疗难题.2004年3月-2006年12月我们对门诊VVC病人进行了臭氧冲洗治疗,收到了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正>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是女性生殖道感染常见病之一,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CDC)2006年资料显示约75%的女性一生中至少患过一次VVC,约40%~45%的妇女患过2次或以上,约10%~20%的妇女患复杂性VVC[1]。此病具有难根治、易复发等临床特点,在治疗上颇为棘手,笔者给予配偶同时用药治疗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取得良好疗效,结果较满意,现将治疗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367例妊娠期妇女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感染状况的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虹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7,17(5):882-882,943
目的:了解本地妊娠期妇女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的感染率、发病率及致病菌种。方法:对2005年1月至2006年6月到本院妇产科定期检查的妊娠期妇女367例进行阴道假丝酵母菌涂片、培养及菌种鉴定。结果:妊娠期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的感染率为35.42%,发病率16.62%。白色假丝酵母菌仍是造成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ulvovaginal candi-diasis,VVC)最常见的致病菌,占79.35%,但非白化有上升趋势,其中以光滑假丝酵母菌最多见(16.30%),其次是热带假丝酵母菌(3.26%)。结论:妊娠期妇女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的感染率较正常人为高,其中白色假丝酵母菌是VVC最常见的致病菌,但非白化有上升趋势,机体的免疫异常及阴道环境的改变是VVC发生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ulvovaginal candidiasis,VVC)是常见的阴道感染性疾病,其发病率仅次于滴虫性阴道炎。超过75%的妇女一生至少患过一次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其中少数妇女(大约少于5%)发展成为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Recurrent vulvovaginal candidiasis,RVVC)。  相似文献   

9.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 ,又称外阴阴道念珠菌病。既往曾一度称为霉菌性阴道炎 ,现已废止 ,因病原体为假丝酵母菌或称念珠菌 ,属真菌类而非霉菌。本病中 90 %的病例是由假丝酵母菌的白假丝酵母菌感染所致 ,其余 1 0 %则来源于非白假丝酵母菌。据报道 ,近年来其流行率逐渐升高。本病发病非常普遍 ,约 5 0 %~ 75 %的妇女一生中至少患过一次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假丝酵母菌属条件致病菌 ,1 0 %~ 2 0 %的非孕妇女及 30 %的孕妇阴道内有此菌寄生 ,但菌量较少 ,并不引起症状 ,称为携带者。当全身及阴道局部免疫力下降时 ,该菌大量繁殖 ,始出现临…  相似文献   

10.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是妇科的常见病,同时又易复发,美国健康妇女中假丝酵母菌外阴阴道炎的发生率为5%,我国发生率为5%~10%.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虽远较单纯性少见,但因其经常发作,又久治不愈,对妇女身心健康有很大影响.部分复发病例有诱发因素,但大部分患者复发机制不明.目前治疗单纯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以局部用药为主,治疗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以全身用药为主,本研究旨在比较单纯局部用药与全身用药加局部联合用药治疗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疗效,探讨预防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复发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中西医结合治疗妊娠期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118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妊娠合并假丝酵母菌感染可导致一系列妊娠合并症的发生,包括早产、绒毛膜羊膜炎、新生儿鹅口疮、皮肤真菌感染等等[1].在妊娠末期25%~30%的孕妇可在阴道分泌物中找到白色假丝酵母菌,其中有70%~85%可传染给她们的新生儿[2].为了降低母婴并发症,改善妊娠结局,我们对118例有症状的妊娠妇女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妊娠期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正>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是由假丝酵母菌导致的一种常见的外阴阴道炎症[1]。据报道,约75.0%的妇女在妊娠期间发生过1次念珠菌性阴道炎,40%~50%的妇女则出现过2次以上的感染[2]。但只有5%左右的妇女发生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RVVC,患者1年之内发作4次以上)。RV-VC对妇女的身体和心理都会造成一定的损害,可出现性交痛,影响家庭和婚姻的和谐。为了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我们对温州市龙湾区VVC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3.
<正>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也称外阴阴道念珠菌病或念珠菌性阴道炎,是一种机会性真菌感染性疾病。以往资料显示,约75%妇女一生中至少患过一次VVC[1]。40%~50%的患者有再次发作的经历,而其中有5%~10%的妇女每年发作4次,成为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RVVC)[2]。妊娠期由于生理变化而成为较特殊的一段时期,Babic  相似文献   

14.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ulvovaginal candidiasis,VVC)是由阴道内环境中正常存在的非致病性假丝酵母菌过度增长引起的一种常见的外阴阴道炎,曾被称为霉菌性外阴阴道炎,外阴阴道念珠菌病。可分为单纯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uncomplicated VVC)及复杂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complicated VVC),后者又称为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RVVC(经过抗真菌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消失,真菌学检查阴性3周期,再次发生VVC。如果1年内有4次复发症状出现,当排除了其他病变时,则称RVVC。复发率:一般为10%~20%。国外资料显示,约75%妇女一生中至少患过1次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其中40%~50%经历过1次复发。近年此病的发病率及复发率均有增加趋势。发病诱因有很多:妊娠、糖尿病、长期应用免疫抑制剂及广谱抗生素、应用激素、口服避孕药、衣着不透气以及性传播及消化道传播等。特别是广谱抗生素、抗真菌药物的广泛使用及患者自己购药的不规范治疗,以致感染菌株变迁和耐药菌株不断增多,混合感染增加,致使此病难以治愈,反复发作,给广大妇女身心造成很大的痛苦和烦恼。其治疗方法虽有多种,但效果不一。  相似文献   

15.
<正>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具有传染性、易复发和反复感染等特点,有研究资料显示,75%妇女一生中至少患过一次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45%妇女经历过≥2次的发作[1]。由于诊断不清、治疗不当,严重影响着妇女的身心健康。本文对本中心2008  相似文献   

16.
妊娠期妇女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感染治疗情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妊娠期妇女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感染现状及治疗情况。方法:从阴道口及下1/3处取白色凝固或豆渣样分泌物置于玻片上,用生理盐水悬滴法直接镜检,显微镜下见到芽孢和假菌丝者为假丝酵母菌(+),同时询问患者的用药治疗情况。结果:118例妊娠妇女炎症患者中共检出假丝酵母菌39例,检出率为33.05%,用药治疗49例,用药率为41.53%;252例非妊娠妇女炎症患者中,共检出假丝酵母菌53例,检出率为20.03%,用药治疗200例,用药率为79.33%。结论:有症状的妊娠妇女较非妊娠妇女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检出率明显增高,而用药治疗人数却较少,为了提高妊娠妇女的生活质量,积极诊断和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7.
妊娠期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与阴道局部免疫环境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妊娠期妇女阴道局部免疫特点,探讨妊娠期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免疫学发病机理. 方法 选取2005年9月至2006年8月在卫生部北京医院妇产科门诊就诊及进行健康体检的育龄妇女,分为妊娠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组(妊娠VVC,50例)、单纯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组(单纯VVC,55例)、正常对照组(35例),经显微镜镜检初步筛选,留取阴道灌洗液,离心后分离上清液、淋巴细胞和上皮细胞成分.用ELISA法测定IgE浓度、流式细胞仪检测淋巴细胞表面免疫标志CD4、CD 8. 结果 IgE水平妊娠VVC组为(1.903±0.274)g/L,单纯VVC组为(2.032±0.289)g/L,正常对照组为(1.347±0.287)g/L,妊娠VVC组与单纯WC组和对照组比较,单纯VVC组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VVC组CD 4+细胞数、CD 4/CD 8均低于正常对照组,CD 8+细胞数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阴道局部免疫环境变化参与妊娠期VVC发病.  相似文献   

18.
童正姣  李晶晶 《中国妇幼保健》2013,28(11):1837-1840
<正>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ulvovaginal candidia-sis,VVC)是由假丝酵母菌引起的一种常见外阴阴道炎,曾被称为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2006年的资料显示,约有75%的女性一生中至少患过1次VVC,约40%~45%的妇女患过2次或以上,约10%~20%的妇女患过复杂性VVC。目前将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分为单纯性外阴阴道假  相似文献   

19.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是一种常见的阴道黏膜真菌感染性疾病,对女性身心造成极大伤害.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反复发作而成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其发生、发展及转归与宿主的全身和局部免疫状态密切相关.随着研究深入,对假丝酵母菌的致病性及机体对阴道局部假丝酵母菌侵袭的反应,特别是机体和阴道局部对假丝酵母菌侵袭的免疫机制的研究有了一些新的认识.就近年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及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免疫致病机制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及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RVVC)的菌种分布情况及药物敏感性。方法收集28例具有典型临床症状的RVVC患者及80例VVC患者的阴道分泌物标本,用沙堡氏琼脂培养基培养。菌种鉴定采用ATBExpression半自动细菌鉴定仪,药物敏感性测定使用真菌药敏纸片。结果108株假丝酵母菌中,白色假丝酵母菌VVC组和RVVC组分别占90.0%和71.4%;非白色假丝酵母菌RV.VC组和VVC组分别占28.6%和10.0%;RVVC组白色假丝酵母菌比例低于VV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中非白色假丝酵母菌均以光滑假丝酵母菌为主。RVVC及VVC组对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依次为制霉菌素(99.1%)〉克霉唑(95.4%)〉酮康唑(94.4%)〉咪康唑(71.3%),白色假丝酵母菌对唑类药物的敏感性高于非白色假丝酵母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白色假丝酵母菌是RVVC、VVC的主要菌种,非白色假丝酵母菌比例在RVVC组显著高于VVC,其中以光滑假丝酵母菌为主;假丝酵母菌对制霉菌素,酮康唑,克霉唑的敏感性高,对咪康唑的敏感性低,且非白色假丝酵母菌对咪康唑的敏感性显著低于白色假丝酵母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