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报告了11年来流脑监测结果,表明流脑流行由A群菌引起。流脑A群多糖体菌苗普种可大幅度降低发病率,打破流行规律。流脑病后,带菌均可产生抗体,自然状态下流脑流行2-3年后逐渐下降,可能与此有关,预测九十年代流脑不可能出现明显的周期性流行高峰。  相似文献   

2.
80年代我国A群脑膜炎菌的监测及克隆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80年代病原监测的结果表明.我国引起流脑的主要优势菌依然为A群脑膜炎菌,B群菌的感染由于A群病例的下降而相对上升。A群菌的脂多糖分型以L10为主,其次为L11型。B群菌应用单克隆抗体外膜蛋白分型结果为4、15及2a型.亚型为P、1.2、P1、9、P、1.15,等。用80年代在国内首次建立的多位点酶电泳法对我国1955~1987年各省市的183株A株群菌可分成24个ET型。发现每次流脑流行期内有一个优势Clone。60年代为cloneⅢ,70年代为cloneV.80年代又为cloneⅢ。我国资料与国际上clone型及流行病学资料一起分析时,阐明了1960年及1980年所发生的二次流脑世界性大流行的流行路线及其扩散模式,根据80年代的流行扩散规律.作者提出了相应的以菌苗预防为主的控制世界性流脑流行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应用因子分析理论,结合随州市8年来的流脑监测资料,对影响流脑流行的12个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影响流脑流行的前六位因素是:人群流脑菌B群、A群带菌率、一月份相对湿度、一月份发病率、流行前期流脑接种率和人群抗体平均滴度。尽管当前流脑发病以散发为主,但影响流脑流行的因素并未完全消失,继续广泛使用流脑A群多糖菌苗,加强对流动人口及重点地区人群的监测工作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一起由C群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暴发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以下简称流脑)是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具有起病急、病情发展快和病死率高的特点 ,危害极其严重。新中国成立以来 ,在我国引起流行的流脑菌株90 %以上是A群[1]。80年代我国A群脑膜炎多糖菌苗推广使用以来 ,流脑得到有效控制 ,1985~2000年的资料显示 ,流脑发病呈逐年下降趋势 [2]。近年来由C群脑膜炎双球菌所致病例在我国时有出现 ,但引起暴发或流行的报告在国内罕见。2002年1~3月广西柳州地区来宾县良塘乡发生了一起由C群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局部暴发 ,现报告如下。1疫情调…  相似文献   

5.
对武汉市1949~1998年汉脑疫情资料进行了分析。其年均发病率48.75/10万。死亡2113例,病死率3.52%。每隔7~12出现一次流行高峰,共出现过四个高峰:1957、1965~、967、1978、1985年。且发病率与病死率呈分离现象,发病以15岁以下为主,且发病有向大年龄组转移的趋势,每年的2~4月为流行高峰季节,发病数占全年的75%以上,15岁以下人群仍然是预防重点。流脑A群多糖菌苗  相似文献   

6.
一起伤寒水型爆发的调查吴和英闻卫东熊元甫1994年2月3日~3月17日,在江西省南昌地区新建县乐化乡莲塘村突然发生一批持续发热、寒战的病例,经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验、确定是一次伤寒水型爆发。莲塘村有126户,585人,发生伤寒病人72例,患病率为1...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合肥市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菌群变迁情况,为流脑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合肥市2000年至2012年流脑疫情和健康人群监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03年前,流脑病人主要由A群脑膜炎奈瑟菌引起(Nm)。健康人群带菌主要是B群Nm,其次为A群。2003—2012年流脑患者菌群,C群占93.0%,A群占6.O%,B群和W135占1.0%;健康人群带菌以c群和B群为主,分别为2.5%和1.6%。2011年出现由W135群引起的流脑死亡病例。结论2003—2012年,合肥市流脑流行优势菌群从A群Nm转变为C群,c群菌群Nm仍将在一段时间内是优势菌群,而W135群和B群为辅。  相似文献   

8.
一起伤寒爆发流行的实验室诊断湖北省孝感市卫生防疫站陈仲明,涂丽荣,吕斌,林建涛1995年3月28日至4月27日,大悟县黄麦岭磷矿发生一起以发热为主,疑似伤寒症状的病人56例,发病率7.0‰。我们接到疫情报告后,3次赴疫区进行病原菌的检索及血清学诊断工...  相似文献   

9.
中国2006年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中国(未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下同)2006年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重点监测省及国家级监测点流行病学监测和实验室监测结果,评价流脑监测现状,为预防控制流脑爆发、流行及探索经济有效的预防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利用重点监测省及监测点上报的资料、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传染病预防控制所国家流脑实验室检测资料及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的资料,对2006年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全国2006年流脑报告发病率<0.2/10万,重点监测省中以安徽省发病数较多(261例);监测重点省<15岁儿童平均发病率为0.45/10万,儿童、学生报告病例数分别占重点监测省报告病例总数的25.35%和41.31%。重点监测省报告病例中检出A群脑膜炎奈瑟菌(Neisseria meningitidis,Nm)占44.83%,C群Nm占41.38%;健康人群中检出A群Nm占17.76%,B群Nm占48.68%,C群Nm占17.11%;健康人群A群Nm抗体阳性率平均为78.36%,C群为58.67%。结论流脑流行菌群仍以A群Nm为主,C群Nm检出增多;健康人群带菌以B群Nm为主,C群Nm抗体阳性率明显低于A群。应针对薄弱环节,继续加强流脑监测,防止流脑爆发、流行。  相似文献   

10.
云南省泸水县称杆杆乡于1995年1月10日至2月26日爆发一起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疫区位于滇西北,流行范围约50平方公里。疫区内共38个山区自然村,总人口4027人。本次爆发共发生病例35例,罹患率为869.1/10万。其中男性16例,占45.7%;女19例,占54.3%。发病年龄最小为2个月龄,最大49岁,15岁以下17例,占48.6%,16~25岁者11例,占31.4%,26~35岁3例,36岁以上者4例。共死亡13例,病死率为37.14%。发病至死亡时间最短为3小时,最长为96小时。…  相似文献   

11.
2002年2月13日我站接到小长安镇报告 ,该镇立新村有两兄弟因头晕头痛、皮下淤点淤斑等送医院抢救无效死亡。我站当即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立新村进行流行病学调查 ,最后确定为一起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简称流脑 )的暴发流行。1发病概况本次流脑发病6例 ,死亡2例 ,发病率为5.69/10万 (6/105317) ,病死率33.3 %。病例主要分布在小长安镇和东门镇 ,小长安镇发病较重 ,发病4例 ,死亡2例 ,发病率为11.44/10万 (4/35029) ,东门镇发病2例 ,发病率2.84/10万 (2/70288)。2流行病学特征病…  相似文献   

12.
流脑的流行机制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2004年12月至2005年1月,我国安徽、江苏等省部分市、县出现了C群流行性脑脊髓膜炎(Cerebro-spinal Meningitis,简称“流脑”)的局部散发流行,2个月内共出现病例61例,其中8例患者死亡,中小学生占发病患者的77%。此次疫情经媒体曝光后引起了在校中小学生和广大居民的关注。近年来,流脑多次在我国中小学生人群中引起爆发和流行,给广大中小学生的身体健康带来了巨大威胁。为全面了解流脑的流行机制,并为其防治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本文就流脑的病原学、流行病学特征、流行过程和临床表现、流脑的监测和预防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四川省部分人群流脑C群抗体水平调查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我国流脑流行主要由A群脑膜炎奈瑟菌引起。但近年国内由C群菌引起的病例和局部暴发流行时有报道 ;另一方面 ,目前欧洲和东南亚一些国家主要流行C群、B群和Y群 ,W 135群次之 ,而A群较少 ,表现出流行菌群多样化 ,特别是近几年 ,非州脑膜炎带又暴发了新一轮流脑周期性流行并波及到周边国家和地区[1] 。因对外交往频繁 ,其他群流脑由国外传入而引起流行的可能性较大 ,而我国一直应用A群流脑多糖疫苗 ,它的保护作用是群特异性的 ,对其他群流脑菌无预防作用。因此 ,在监测四川省正常人群流脑A群抗体的同时 ,对部分血清进行了流脑C群自然…  相似文献   

14.
合肥市蜀山区2004年31例流脑病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在我区多年来未出现大的流行,每年只有少数散在病例发生,且大部分病人发生于流动人口中。但自2004年1月5日我区发生今年首例流脑病人后至6月18日,全区共发生流脑病例31例,死亡2例。发病人数是近30年来最多的1年。为了解我区出现的流脑局部爆发疫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六安市2003-2007年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的流行特征,为进一步预测六安市流脑流行趋势,有效控制流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传染病网络报告系统报告的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疫情信息和流脑监测系统收集的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六安市2003-2007年流脑平均发病率为0.261/10万,病死率为6.25%。2004年部分学校出现暴发疫情,其余年份疫情以散发为主。15-19岁年龄组病例占总病例数的51.25%,76.25%的病例是在校学生。12月至次年的3月为流脑发病的高峰季节。5年来,从病人和密切接触者标本中检出A群脑膜炎奈瑟氏双球菌2株,B群1株,C群10株。结论六安市有发生流脑流行的隐患,在校学生是防控工作的重点人群。加强健康教育,推广A+C群流脑疫苗的接种,加强监测,是防止流脑流行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16.
脑膜炎奈瑟菌是引起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以下简称流脑)的病原菌。目前有13个血清群,以往我国流行的主要是A群。近年来,由C群引起的病例和局部暴发流行时有报导,这给流脑的防控工作带来了新的困难。2005年12月30日至2006年1月1日,我市某镇中学发生一起疑似流脑的局部暴发流行,经病原分离培养检出C群,确诊为C群菌引起的流脑。现将病原分离鉴定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凭祥市白云镇竹山村岜满屯,1997年10月28日至11月2日发生腹泻暴发流行,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1调查方法用事先设计好的调查表对全屯56户,320人进行普查。2调查结果2.1症状与体征临床症状基本一致,主要表现为发热、食欲不振、腹痛、腹泻、解粘液血便、里急后重等。2.2实验室结果从肛拭标本和水样中分离出侵袭性大肠杆菌。2.3流行病学特征调查发现腹泻病人26例,罹患率达8.13%。最小年龄为6个月,最大年龄86岁,以15~45岁发病率最高,占总病例数的48.39%。病例呈散在分布,1例病人的1…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广西壮族自治区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控制流脑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结果广西壮族自治区1996~2007年共报告流脑419例,年平均发病率0.07/10万;病死68例,年平均病死率为16.23%;地区分布高度分散;1~4月为发病高峰;0~9岁发病率高,近年有向10~19岁移动的倾向;男性发病多于女性;以农民、学生和散居儿童为多;偶有爆发疫情,在全国首次发生C群流脑爆发。病例菌株以A群为主(61.53%),其次为C群(15.38%)和B群(7.69%),呈多样化态势。A群菌株对复方新诺明100%耐药,C群和B群菌株对磺胺100%耐药。健康人群咽拭子带菌率1.28%;血清A群和C群抗体阳性率分别为29.95%和21.72%,抗体平均值分别为4.57μg/ml和1.70μg/ml。结论广西壮族自治区近年流脑有发病率低、病死率高、病例高度分散、菌群分布多样化、发病年龄高移等特点。实施以接种疫苗为主的综合性措施是预防控制流脑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一起流行性风疹暴发调查报告刘万广,孙国卿,陈长志,郑柏林1994年4月3日,苍台乡陈排湾村委出现大量的出疹病人,经临床血清学诊断,证实是一起风疹爆发流行,现报告如下:1流行病学特点分析1.1时间分布,首例患者于1994年3月14日发病,4月3日达高峰...  相似文献   

20.
在2006年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流行季节的第一个10周内,非洲流行地区的7个国家32个地区发生了爆发。这些国家共向世界卫生组织(WHO)报告了5 719例疑似流脑,其中包括580例死亡。病例集中在2个地区:一个在非洲西部,包括布基纳法索、科特迪瓦、马里和尼日尔,主要流行A群脑膜炎球菌(Nm);另一个在非洲东部,包括肯尼亚、苏丹和乌干达,主要流行W135群Nm。以下3个爆发地区正在开展预防接种活动。布基纳法索:2006年1月1日~3月5日报告了3 636例疑似流脑,包括399例死亡(病死率11%)。12个地区达到了流行。在115份脑脊液(CSF)标本中和/或培养中发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