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解我市驻地学龄前儿童龋病特点和规律 ,于 2 0 0 1年4月对市驻地 37所幼儿园共 15 39名学龄前儿童进行龋病调查 ,调查情况所示 :儿童患龋率 6 1.15 % ,学龄前 6岁组达高峰。由此可见 ,应加大牙防力度。1 目的为掌握我区学龄前儿童龋病发病特点并制定防治措施 ,在幼儿园健康查体时 ,重点调查了解龋病的发病情况。2 方法按照《全国学生龋齿牙周疾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规定诊断标准 ,在自然光线下 ,利用平面口镜、5号探针 ,采用视诊和探诊的方法。3 结果3~ (岁 )患龋率 (36 .81% ) ,患病龋均数为 (3.15 ) ;4~(岁 )患龋率 (5 9.4 4 % )…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学龄前儿童家庭因素与龋病的关系。方法 :在学龄前儿童 1 1 95名中 ,选取龋病儿童组与无龋病对照组 ,有效配对 1 69份 ,再根据问卷调查结果 ,进行 logistic回归分析及 χ2 检验。结果 :父母亲的文化程度、家长的口腔保健知识、母乳喂养、家庭经济状况等对儿童龋患率和龋蚀程度均有非常显著的影响( P<0 .0 1 ) ;父母的刷牙情况对儿童乳牙龋患率无影响 ( P>0 .0 5 )。结论 :加强对家长口腔卫生保健知识的指导、提倡母乳喂养、平衡膳食是预防儿童龋病发生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3.
龋病是人类广泛流行的一种慢性疾病 ,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同心血管系统疾病和肿瘤一样的应重点防治的三大疾病之一。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龋病呈上升趋势 ,特别是在儿童中流行甚为严重。为了解滨州市学龄前儿童龋齿患病情况 ,1997~ 2 0 0 1年我们对滨州市学龄前儿童龋齿患病情况进行了调查 ,现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选择滨州市幼儿园学龄前儿童共 12 6 4 3人 ,平均年龄为 (5± 2 )岁。1.2 方法采用世界卫生组织 1987年公布的《口腔健康调查基本方法》中的龋齿调查标准进行调查。组间患病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1.3 结果1…  相似文献   

4.
学龄前儿童龋病调查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龋病是儿童时期易患的一种疾病 ,对儿童的健康成长造成一定的危害。为了解滨州市学龄前儿童龋齿患病情况 ,2 0 0 0年我们对本市的幼儿园及小学的学前班 ,共 476名学龄前儿童进行了龋病情况的流行病学调查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调查对象 调查对象为本市城区 3~ 5岁儿童共 476名 ,其中男 2 39名 ,女 2 37名。1 .2 调查方法 检查人员为本科大夫及口腔系学生 ,经过系统的培训 ,采用自然光线检查。检查器械为探针和口镜 ,以视诊和探诊为主。受检儿童均参照世界卫生组织 ( WHO)所规定的标准 ,将龋、失、补情况记录在口腔…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分析中国学龄前儿童乳牙龋病的影响因素,为中国学龄前儿童乳牙龋病预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Embase、CBM、Cochrane、Web of Science、Pubmed、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国内外常用数据库进行计算机检索符合要求的病例对照研究文献,检索时限从建库至2020年10月。搜集与学龄前儿童乳牙龋病影响因素相关的中英文文献,由2名研究者对纳入文献进行严格的质量评价,提取中、高等质量文献的数据资料。结果 最终纳入文献10篇,共5 730例研究对象,其中有龋组3 012例,无龋组2 718例。经Meta分析结果显示,中国学龄前儿童乳牙龋病的危险因素为:每天刷牙次数<1次(OR=3.06,95%CI=2.08~4.48,P<0.05)、经常进食甜食、甜饮料或糖果(OR=1.33,95%CI=1.17~1.51,P<0.05)、睡前进食甜食(OR=2.94,95%CI=1.64~5.26,P<0.05);漱口习惯(OR=0.36,95%CI=0.23~0.57,P<0.05)是中国学龄前儿童乳牙龋病的重要保护因素。结论 建立良好的口腔卫生行为习惯,有助于降低中国学龄前儿童乳牙龋病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6.
东胜区1312名学龄前期儿童龋病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东胜地区学龄前期儿童龋病患病情况,2005年6月对本地区学龄前期儿童乳牙龋病患病情况进行了调查,掌握了本地区儿童口腔健康基本情况,为今后开展儿童口腔保健工作提供了依据。现在报道如下。1调查对象和方法调查对象:东胜区幼儿园学龄前期儿童1312名,其中男660名,女652名。方法:受检儿童均按《龋病牙周病全国性统计规定调查标准》进行调查,在自然光下,只行视诊、探诊检查,未做X线检查,因龋而失或充填者均计算为一个龋齿。2调查结果见表1~6。表1 1312名受检者不同年龄患龋情况年龄(岁)受检人数患病人数患病牙数患龋率(%)患龋者龋均受检…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研究学龄前儿童龋病发病率及寻病机理兼提出简单易行的预防治疗措施。方法:参照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14岁以前以每岁为年龄组对驻马站市学龄前儿童1148人、农村300人进行龋病的调查。结果:驻马店市儿童乳牙抽样患龋率为63.33%,高于成年人恒牙患龋率。结论:儿童乳牙期龋病发病率高,且多为乳磨牙,已成为儿童生长发育时期一大公害。其发生受内外环境的影响,即有先天因素又有后天因素,只有从多方面进行预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广西南宁市某城区36岁儿童龋病现状及影响龋齿的相关因素,为学龄前儿童防治龋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龋病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及诊断标准,随机抽取1 592例36岁儿童龋病现状及影响龋齿的相关因素,为学龄前儿童防治龋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龋病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及诊断标准,随机抽取1 592例36岁儿童进行龋齿检查,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问卷调查及统计分析。结果本次调查1592例儿童龋病情况,患龋齿率为57.16%,龋均为2.67,5岁组儿童患龋齿率较高为66.88%,不同性别患龋齿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7,P<0.05),男童高于女童,不同年龄段患龋齿率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本城区36岁儿童进行龋齿检查,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问卷调查及统计分析。结果本次调查1592例儿童龋病情况,患龋齿率为57.16%,龋均为2.67,5岁组儿童患龋齿率较高为66.88%,不同性别患龋齿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7,P<0.05),男童高于女童,不同年龄段患龋齿率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本城区36岁儿童患龋齿率较高,应加强儿童预防龋齿的健康教育宣传力度,坚持早晚刷牙,少吃甜食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3~6岁学龄前儿童口腔龋病发生的相关影响因素,并提出针对性预防措施。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从郑州市京广路街道3所幼儿园选取257例3~6岁学龄前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对儿童进行口腔龋病检查,并向其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口腔龋病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共发现141例患龋儿童,患龋率为54.86%。3~6岁各年龄儿童患龋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开始刷牙年龄<3岁儿童患龋率低于年龄≥3岁儿童,每日刷牙次数≥2次儿童患龋率低于每日刷牙次数≤1次儿童,每日甜食摄入次数≤1次儿童患龋率低于每日甜食摄入次数≥2次儿童,每周睡前甜食摄入次数≤2次儿童患龋率低于每周睡前甜食摄入次数≥3次儿童,家长重视口腔健康儿童患龋率低于家长不重视口腔健康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3~6岁学龄前儿童口腔龋病与年龄、开始刷牙年龄、每日刷牙次数、每日甜食摄入次数、每周睡前甜食摄入次数以及家长重视口腔健康情况等因素有关,应采取有针对性措施预防口腔龋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和调查北京学龄前儿童的龋病状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对北京429名学龄前儿童进行口腔健康调查。龋病状况采用由世界卫生组织所推荐的龋失补指数(dmft)来评估。通过问卷调查来收集他们关于口腔健康相关的行为、知识和态度等信息。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与龋病状况相关的影响因素。结果调查对象的患龋率为53%,龋均为2.3。Logistic回归分析的结果显示,在3年内有口腔就医行为的和家庭每月收入低于人民币5000元的儿童具有较高的龋病患病率(P〈0.05)。结论北京学龄前儿童的患龋水平较高,口腔就医行为和家庭经济状况是影响龋病状况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 ,由于多种因素影响 ,儿童弱视及斜视的发病率普遍增高。我院于 2 0 0 1年 3月~ 7月对本地区 1 5所幼儿园 3岁~ 7岁共计 4 5 2 0名学龄前儿童进行了弱视和斜视调查 ,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 .1 对象本地区 1 5所幼儿园中 3岁~ 7岁儿童 ,共计4 5 2 0名学龄前儿童 ,其中男 2 0 1 0人 ,女 2 5 1 0人。1 .2 分组每个幼儿园均按年龄分成三个组 ,小班年龄组为 3岁~ 4岁 ,中班年龄组为 4 .1岁~ 5岁 ,大班年龄组为 5 .1岁~ 7岁。1 .3 方法弱视调查 :采用标准对数视力表及儿童视力表( >4周岁者用对数视力表 ,≤ 4周岁者…  相似文献   

12.
学龄前儿童乳牙龋病发病进入一个高峰期。了解这一时期儿童的龋病状况 ,对于确定儿童龋病防治的工作量 ,进而进行合理的医疗资源配置 ,具有重要意义。1 调研对象随机选择开封地区幼儿园 5岁半~ 6岁半之间的儿童 96 0人 ,其中开封市区 5 70人 (男女各半 ) ,远郊农村 390人 (男女各半 )。2 方法按第二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的标准 ,由接受过口腔健康调查培训的口腔专业人员在自然光线下 ,用口腔常规检查器械进行检查并记录。3 结果城市龋均明显高于农村 (P <0 0 5 )。城市与农村的患龋齿而未充填的达 90 %以上。充填率城市高于农村…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郑州市二七区8所幼儿园学龄前儿童患龋情况,分析儿童患龋的危险因素,为学龄前儿童龋齿三级预防保健工作提供数据支持。方法选择郑州市二七区8所幼儿园2 500名幼儿为调查对象,对所有受试者进行全面口腔检查,记录并分析检查结果。结果 (1)2 500名受检儿童中,共有1 016例患有龋齿,患龋率为40.6%;(2)男女幼儿的患龋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岁组幼儿的患龋率低于4岁组和5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早晚不刷牙、常吃甜食、不定期口腔检查是引起幼儿龋齿的危险因素。结论郑州市二七区幼儿园学龄前儿童患龋率较低,但仍有必要加强学龄前儿童龋病预防工作。  相似文献   

14.
董微  彭中华 《中国乡村医生》2010,12(23):194-195
目的:了解罗湖辖区学龄前儿童感觉统合能力失调的发生情况以及分析导致感觉统合能力失调主要影响因素,为保障儿童健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抽选罗湖辖区1024名学龄前儿童作为调查对象(其中男生553名,女生471名),运用感觉统合能力测试调查问卷及相关因素调查问卷进行测试评估及相关因素调查。结果:感觉统合能力失调儿童84人,发生率为8.20%,其中轻度失调为60人,发生率为5.86%;中度失调为16人,发生率1.56%;重度失调为8人,发生率为0.78%。男童为51人,发生率为9.22%。女童为33人,发生率为7.0%。结论:我区学龄前儿童的感觉统合能力失调的发生率约为8.20%,比其他大中城市的报告数据发生率低。感觉统合能力失调的发生与孕产方式及抚育方式有密切关系。干预儿童婚生及抚育方式,可有效降低感统失调发生率,促进儿童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大同市学龄前儿童患龋情况与影响因素分析。方法:对大同市217名3~5岁学龄前儿童进行口腔健康调查。通过问卷调查来收集他们关于口腔健康相关的行为、知识和态度等信息。通过统计分析得出与龋病状况相关的影响因素。结果:调查对象的患龋率为49.3%,龋均为2.5。Logistic回归分析的结果显示,零食频次和开始刷牙的时间是影响儿童患龋率的相关因素。结论:应对学龄前儿童的口腔健康加以重视,重点宣传减少零食的摄入频次和及早让儿童开始刷牙,以降低这一人群的患龋水平。  相似文献   

16.
汪婧  陶冶  徐秀敏 《安徽医学》2024,45(4):500-504
目的 分析某口腔医院学龄前儿童的龋齿患病率和影响因素,为学龄前儿童龋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7月来合肥市口腔医院问诊的154名学龄前儿童龋病相关资料,根据口腔健康状况分为有龋组(n=124名)和无龋组(n=30名),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学龄前儿童龋病的影响因素。结果 最终入组154名儿童,龋病率为80.52%。有龋组年龄和女性、喜食甜食、公立医院就诊占比均高于无龋组,父母从事医疗工作、具备口腔知识以及定期口腔检查占比低于无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年龄增加(OR=1.646,95%CI:1.158~2.341)、喜食甜食(OR=0.226,95%CI:0.066~0.775)和在公立医院就诊(OR=3.377,95%CI:1.037~1.173)是学龄前儿童龋病发生的危险因素;父母具备口腔知识(OR=3.268,95%CI:1.072~9.965)是其保护因素。结论 学龄前儿童龋病发病率较高,与年龄呈正相关且好发于女性,可从加强儿童饮食控制、提高父母口腔知识水平、提升非公立医院诊疗能力等方面对龋病进行预防控制。  相似文献   

17.
龋病是口腔科常见病、多发病之一 ,是严重影响儿童身体健康的口腔疾病 ,为了解矿区儿童的龋病情况 ,更好的做好儿童保健工作 ,对海南钢铁公司矿区内 1186例 1~ 6岁半的儿童进行了龋病调查。1 对象与方法对矿区内 9所托幼机构及散居儿童进行随机抽样 1186例作调查对象 ,按年龄分 4组 ,被检儿童根据龋齿情况计算龋病例数及龋齿数。统计学处理采用x2 检验。2 结果2 .1 龋病率 本次调查 1186例 1~ 6岁半儿童龋病人数 4 76人 ,龋病率 4 0 .1% ,龋齿总数 2 0 79颗 ,龋病者人均龋齿 4 .4颗。龋损以上门牙最多见。2 .2 按年龄分组调查结果 …  相似文献   

18.
儿童行为问题相关因素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儿童行为问题发生的相关因素 ,有的放矢制定预防和矫治措施 ,我们于 1998年 6月在对本市某县城区1485名学龄前儿童进行行为问题调查的同时 ,对其饮食习惯、体育锻炼、玩具的多少等相关因素又作了进一步研究。对象和方法一、对象调查对象为本市某县城区 3~ 7岁 (残疾、弱智儿童不在调查之内 )儿童及其家长。二、方法1.对儿童的姓名、性别、出生年月、独生子女等方面详细登记 ;2 .把饮食习惯、体育锻炼及玩具等主要相关因素拟成“相关因素调查表” ,以“是”或“否”分别打勾 (√ ) ,根据打勾的情况判断结果。3.儿童行为问题诊断标准详…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调查金华市儿童乳牙患龋状况,分析社会因素及祖辈口腔健康行为的影响.方法 随机抽取金华市在园的1316名3~5岁学龄前儿童进行口腔健康检查,并随机抽取468名受检幼儿祖辈.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结果 共有750名学龄前儿童有龋病发生.不同性别儿童患龋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儿童龋病发生的影响因素包括:祖辈看护幼儿、祖辈刷牙行为、祖辈拜访牙医时间、(外)祖父母受教育程度(P<0.05).结论 金华市3~5岁儿童具有较高的乳牙龋病发生率,对其进行定期的口腔健康检查及对祖辈进行口腔健康教育均为防治龋病的重要环节,从而降低儿童龋病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学龄前儿童营养不良的发生现状,并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选择2021年3—6月在郑州市妇幼保健院进行健康体检的4所幼儿园的780例学龄前儿童作为研究对象,记录营养不良的发生情况,并通过调查问卷了解相关指标。采用χ2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780例学龄前儿童中,存在营养不良84例,检出率为10.77%,其中轻度营养不良67例(79.76%),中度营养不良16例(19.05%),重度营养不良1例(1.19%)。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近1 a经常患病(OR=3.758,95%CI:1.562~9.044)、母亲高中及以下受教育程度(OR=3.050,95%CI:1.285~7.238)、家长营养行为较差(OR=1.931,95%CI:1.033~3.608)以及儿童存在挑食行为(OR=2.751,95%CI:1.014~7.461)均为学龄前儿童发生营养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学龄前儿童营养不良的检出率相对较高,其中以轻度营养不良为主,发生营养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近1 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