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公鸡血球凝集试验过去多应用于黄疸型肝炎的早期诊断。为探讨此试验在无黄疸型及潜在型肝炎诊断中的价值,作者将其与肝炎的其他实验诊断方法(醛缩酶、转氨酶活性、血胆色素的测定,麝香草酚浊度试验等)同时并用,对140例患者做了检查,另以765名健康人及患有各种疾病(除外肝炎)的病人作为对照。方法:取患者血清在56℃下加热30分钟后,以生理溶液稀释成1:8,1:16,1:32,1:64,1:128,于各1毫升稀释血清中加1%公鸡血球(选取对传染性肝炎急性期病人血清敏感者)悬液0.5毫升,6-18小时判断结果。结果:黄疸型肝炎病人血球凝集试验79.8%阳性,无黄疸型及潜在型肝炎病人82.2%阳性,而对照  相似文献   

2.
妊娠特发性黄疸临床上较少见,常常误诊为黄疸型肝炎。为了减少误诊,今将我院遇到的4例报告如下:【例1】陈××,住院号19796,女,27岁,工人。因妊娠7个月,周身皮肤瘙痒、黄染3个多月,于1978年9月11日以黄疸待查入院。患者自妊娠4~ 月开始,周身皮肤瘙痒,随后发现尿黄、巩膜黄染,但食欲好,无恶心、呕吐、腹胀等症状。查体:巩膜、皮肤明显黄染,心肺(-),腹膨隆,宫底脐下1横指,肝于肋缘下触及,无触痛,脾未触及。多次肝功能试验结果正常,GPT80单位(改良赖氏法,我院标准为:150单位以下正常,150~180单位可疑,180单位以上为增高),黄疸指数30单位,凡登白氏试验直接反应阳性,尿胆红质阳性,尿胆素、尿胆素原阴性,HBs-Ag 阴性。经用保肝药、强的松及苯巴比妥治疗,黄疸未消退,皮肤瘙痒仍剧。于10月1日早产一死胎。产后5天皮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道我院于1988年1~5月收治急性病毒性肝炎1226例,全部符合1984年南宁全国病毒性肝炎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其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如下: 1226例中,男性680例(55.5%),女性546例(44.5%)。年龄最小为2岁,最大73岁,平均为28.9岁。其中26~35岁发病人数占63.9%。病前有食用毛蚶史者约占85%,未食用毛蚶而发生肝炎者约占15%。急性黄疸型肝炎1022例(83.4%),急性无黄疸型肝炎204例(16.6%)。所有病例均作血清抗HAV-IgM检测,其阳性率  相似文献   

4.
为进一步了解黄疸型传染性肝炎之预后转归,我们对自1959年至1961年期间于我科住院之黄疸型传染性肝炎53例进行了追踪观察,兹将其结果报告如下: 二、材料方法 (一)搜集了近三年来于我科住院之急性黄疸型传染性肝炎患者(成人)110例,  相似文献   

5.
我院于1977年4月至8月共收治90例肝炎,其中急性黄疸型病毒性肝炎合并原发性单纯性疱疹2例,现报告如下: 例一:男,36岁,工人。主诉上腹胀痛半月多,伴有上唇皮疹(初次发生),倦怠、胃纳呆、眼黄、小便茶色、大便结,经门诊中医诊为“黄疸”症而转我科。查询有肝炎患者接触史。体检:巩膜黄染,上唇有斑丘及小水疱样皮疹,心肺未见重要异常,肝上界第6肋间,下缘肋下2公分,质Ⅰ~Ⅱ~0,边缘锐利,脾未触及。化验室检查:黄疸指数25单位,胆红质1.8毫克%,脑絮反应卅,谷丙转氨酶672单位,超声波提示肝炎密集微波,舌质尖边红、苔黄腻,脉弦数,诊断为急性黄疸型病毒性肝炎合并单纯性疱疹,经用高渗葡萄糖加维生素C注射,肝太乐,肝维隆,复合维生素B片等一般护肝药物,加复方茵陈合剂(茵陈一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告输血后肝炎60例,占同期肝炎总收治数的0.61%。其平均潜伏期为67天,94%病例急性起病,血清总胆红质平均值7.18毫克%,血清谷丙转氨酶平均值649单位,血清HBsAg阳性检出率49%。60例中,急性黄疸型肝炎占65%,暴发型肝炎占22%。本组病例的总病死率为20%。本文同时对输血后肝炎的病原学作了探讨,并提出防治意见。  相似文献   

7.
新生隐球菌的感染日见增多,但继发于肝病者甚少。近年来,本院曾遇2例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腹水患者,因长期使用皮质激素及多种抗菌素,而发生新生隐球菌感染死亡者。现报告如下,以引起注意。 [例1]沈××,男,40岁,住院号7578。因浮肿、腹水伴肝功能异常半年于1975年12月8日入院。患者于1971年患无黄疸型肝炎,以后迁延复发多次。入院时体检:神清,一般情况可,巩膜轻度黄染,体温正常。腹壁静脉曲张,腹部有少许移动性浊音,肝上界第五肋间,肋下未触及,剑突下2厘米,质硬,有触痛,脾肋下6厘米。下肢有凹陷性水肿。化验:胆红质(SB)1.52毫克%,谷  相似文献   

8.
我院传染科在院党委领导下,应用复合酶片治疗急性黄疸型传染性肝炎100例,其临床观察结果如下。临床材料分析: 1972年5~11月系统观察急性黄疸型传染性肝炎100例,并以1971年12月至1972年5月100例为对照进行比较。治疗组除应用复合酶片外,部分病例加用维生素丙、乙及短期口服葡萄糖,中药及其他保肝药物均未使用;对照组仅用维生素丙、维  相似文献   

9.
<正>1991~1995年,在我科住院的1204例病毒性肝炎中,发现肝源性糖尿病18例,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本组18例中,年龄28~63岁,平均42.8。乙肝标志物(HBVM)17例阳性,1例抗—HCV阳性,发生于肝炎后3个月~12年,其中并发于肝炎后肝硬化12例(66.6%),并发于慢性活动性肝炎4例(22.2%),并发于慢性迁延性肝炎、急性黄疸型肝炎各1例。均按1980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诊断,且在患肝炎前无糖尿病症状,尿糖阴性,空腹血糖正常,并经生化检查排除其他疾病。本组18例,仅有5例(27.7%)有多饮多尿、烦渴症状,其余临床症状不明显,经空腹血糖及尿糖检测确诊。18例中,空腹血糖最高15.6mmol/L,最低7.8mmol/L,平均10mmol/L;尿糖(++~++++),平均(+++)。  相似文献   

10.
我科于1975年3月至11月,学习外地经验,试用食醋治疗急性传染性肝炎32例(其中无黄疸型1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一般情况:32例中,男性19例,女性13例;成人27例,儿童5例;病程最长25天,最短4天,平均12.2天。 2.主要症状和阳性体征:大部分病例有疲乏、食欲不振、厌油、恶心、呕吐、肝肿大和巩膜黄染等,全部病例没有触及脾脏。肝大除1例在右肋下5厘米外,其余均在右肋下0.5-2厘米。 3.肝功能损害情况:见表1。  相似文献   

11.
茲将本院历年来收容黄疸型传染性肝炎、无黄疸型传染性肝炎及慢性肝炎等1236例的发病情况、临床表现和化验检查资料(不包括黄色肝萎缩),略作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2.
1986年10月~1989年9月我院自拟黄金汤配合西药治疗小儿急性病毒性黄疸型肝炎100例,疗效满意,现将治疗结果报告如下:一、一般资料(一)病例选择急性病毒性黄疸型肝炎均符合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学会1984年12月南京会议制定的甲、乙型病毒性肝炎的诊断标准。除外急重型肝炎均为本组观察范围。临床急性发病,具有纳差、恶心、呕吐、厌油腻、尿黄等症状;查体皮肤巩膜黄染,肝脏肿大;化验血胆红质在17μmol/L 以上,谷丙转氨酶明显升高(正常 Reitman 氏法2~40单位),尿胆红质阳性。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观察HBsAg阳性肝炎病例的远期结果,我们选择了1977年诊断为HBsAg阳性肝炎66例进行三年随访观察,试就HBsAg、eAg的持续情况、肝功能及免疫功能检测结果、中医辨证诊断和预后等方面进行探讨。一、随访对象: 本组系1977年诊断为HBsAg阳性的急、慢性或无症状的肝炎病人共66例,包括eAg阳性者31例和阴性者35例。诊断为无症状(无黄疸)肝炎者55例占83.3%(其中绝大部份为肝炎普查时发现),急性黄疸型肝炎者9例占13.7%,慢性肝炎2例占3%。男性40例,女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观察乙型肝炎抗原(下简称HAA)阳性急性黄疸型肝炎的临床经过及预后,现将1973年住院的HAA阳性第一次发病的急性黄疸型肝炎14例的临床经过及其中12例的追踪复查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5.
遵照伟大领袖毛主席关于“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的教导,我们于1971年2月~1972年6月,在门诊应用复方茵陈煎剂治疗急性黄疸型传染性肝炎。现仅将小儿急性黄疸型传染性肝炎100例疗效观察,初步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本文作者对1984年4月1日至1985年3月31日间诊治的1岁以上急性黄疸型肝炎和急性无黄疸型肝炎以及1岁以内的婴儿肝炎综合征共107例患儿,入院时作HAVIgM和血HBsAg、HBcAb检查,如HAVIgM阳性有HAV感染;如HBsAg和/或HBcAbi:1000阳性,HBVM阳性表明HBV感染。以观察小儿HAV和HBV二重感染及其相互影响。结果:1岁以上急性黄疸型和无黄疸型肝炎中,HAVIgM和HBVM同时  相似文献   

17.
本文共检测各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血清β_2微球蛋白(β_2-MG)102例,结果提示该检测能反映肝病的活动程度,对诊断及判断预后有一定意义。 1 材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102例均系我院成年住院患者,男性77例,女性25例。年龄16~60岁,平均33.8岁。其中急性黄疸型肝炎(简称急黄肝)46例,HBsAg阳性14例,抗HAV-IgM阳性12例,甲乙混合型10例,平均血清胆红质3.1mg%(52.7μmol/L);急性无黄疸型肝炎  相似文献   

18.
病历摘要患者谭××,女,42岁,农民。住院号794675。于1979年5月起,自觉周身不适,脘腹胀满,食少纳滞,右季肋部不适,曾服胃舒平等治疗无效.7月31日以无黄疸型肝炎入院(第一次)。体检:心肺正常,肝大肋下1厘米,质软,无明  相似文献   

19.
传染性肝炎之流行迄今尚未控制,目前尚缺乏特異性诊断方法,虽经过全国性肝炎会议初步订出了统一诊断标准,但在具体执行过程中仍然遇到困难,以致造成一些误诊或漏诊。本文系报导×厂于1959年初至1963年3月,4年来所流行之传染性肝炎154例(计黄疸型50例、无黄疸型104例),根据临床症状、体征、肝功能、超声波、结合肝脏活检及治疗是否正规及时等几方面之相互关系来观察黄疸型与无黄疸型肝炎之異同点,并对有关问题进行讨论。本文病例是按临床材料参考1961年华东肝炎会议的肝炎诊断标准划分的。  相似文献   

20.
<正> 病历摘要刘××,男,30岁。病历号:74191。因恶心、尿黄、皮肤痒1周于1987年12月18日以急性黄疸型肝炎收入传染科。查体:皮肤及巩膜黄染,心肺(-),肝在右肋下可触及1.5cm,质软,触痛,脾未触及。腹部无移动性浊音。实验室检查:RBC4.58×10~(12),Hb14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