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人参、黄芪均为临床补益常用中药,且均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然人参条文下谓其主补五脏;而黄芪条文下则称其有补虚之功效.岳美中谓"仲景在《伤寒》绝不用黄芪,《金匮》则罕用四逆"[1].观仲景《伤寒论》113中,补益从不用黄芪,用人参竟达二十二首之多.如若不用黄芪为何在《金匮要略》中又可见七方?本文就《伤寒杂病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在补益药中选用人参、黄芪的区别略作粗浅探讨.  相似文献   

2.
段艳  张万明 《国医论坛》1997,12(3):44-44
黄芪,《神农本草经》名为戴椹,列为上品,《名医别录》称戴椹,至《本草纲目》始称黄芪。本品味甘,性微温,入脾肺二经,生用益卫固表、利水消肿,炙用补气升阳。临床用于自汗、盗汗、水肿、痈疽、内伤劳倦、脾虚泄泻及中气下陷、内脏脱垂诸证。张元素《珍珠囊》及汪昂《本草备要》均称其为“疮家圣药”。早在《五十二病方》中就有“肉疽倍黄芪”的记载。《神农本草经》谓其:“主痈疽,久败疮。”《刘涓子鬼遗方》中用黄芪治痈疽的处方竟有39首之多,如书中内补黄芪汤,配伍人参、当归、远志、五味子等治痈疽溃脓多,里有虚热。此后历代…  相似文献   

3.
王猛  吕翠霞 《环球中医药》2023,(10):2016-2019
黄芪为临床常用补虚药,但是在中医学发展过程中,各个医家对于黄芪的认识各有异同,其中以张机和李杲为代表。本文运用文献学研究方法,归纳分析张机《金匮要略》与李杲《内外伤辨惑论》中对于黄芪的应用特点。得出张机应用黄芪治病以缓急为主,李杲以缓为主;二者运用黄芪补中气,异曲同工;黄芪配伍人参,二者差异明显;黄芪功用发挥,二者各有特色;二者黄芪用法有生炙之异。张机与李杲应用黄芪有同有异,其在补虚方法认知一致,并根据各自的临床经验与时代特色又有所区分,张机常以生黄芪走表,李杲常以炙黄芪入里。并且二者在剂量方面的灵活运用与认知亦值得当代医者学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医方考》中黄芪的配伍规律,为临床正确使用黄芪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医方考》中载有黄芪的方剂,对方剂中与黄芪配伍的药物进行功效分类,对每类药物的高频药物进行频次统计。结果《医方考》中记载有黄芪的方剂共41首,其中与黄芪配伍的药物类别前5位的是补益药、解表药、清热药、理气药、利水渗湿药。各类药物中与黄芪配伍频率最高的是甘草(28次),其次有人参(27次)、当归(25次)、白术(15次)等。当黄芪发挥不同功效时候也有相应的高频药物配伍。结论黄芪多与补益药、解表药、清热药、理气药、利水渗湿药配伍使用,在其发挥不同功效时应联合此功效下的特异性配伍用药。  相似文献   

5.
基于复杂网络等方法的十九畏人参-五灵脂同方配伍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十九畏中人参-五灵脂同方配伍应用特点以及古今配伍的差异,整理1949—2016年现代文献中人参-五灵脂同方配伍的应用,运用无尺度复杂网络等数据挖掘方法对其进行分析,并与历代人参-五灵脂同方方剂对照。结果表明十九畏中人参-五灵脂这一组药物不是绝对的配伍禁忌。1949—2016年人参-五灵脂同方应用报道中人参-五灵脂同方主要应用于治疗气虚血瘀证的恶性肿瘤、冠心病等;方中常配伍益气补血、活血止痛功效的药物,复杂网络关系显示与人参-五灵脂联系最为密切的药物为甘草、当归、黄芪、蒲黄、丹参,其次是白芍、白术、桃仁、茯苓等,外围还有红花、三七、香附、柴胡等;核心药对为人参-甘草、五灵脂-甘草、人参-当归、五灵脂-当归、人参-黄芪、五灵脂-黄芪等,人参-五灵脂-甘草,人参-五灵脂-当归,人参-五灵脂-黄芪,人参-五灵脂-蒲黄等药组支持度较高。古今人参-五灵脂同方方剂中的主要药物配伍存在差异,现代方剂中频繁使用三七、蒲黄、丹参、黄芪等,古代应用较少,古今比较显示现代更为注重配伍活血益气药。  相似文献   

6.
祖国医学治法有常有变,“寒者热之”、“热者清之”等,皆言其常;“上病下治”、“下病上治”等,则系变法。对寒热错杂、虚实相兼诸复杂的证候变化,临床常以“相反”的配伍,达“相成”之目的。笔者拟就临床肤浅体会,简介如下。调阴阳,寒热相济《内经》谓:“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又谓:“阳虚则寒,阴虚  相似文献   

7.
一、黄芪粥治疗痔疮出血不止宋·《太平圣惠方·食治五痔》卷九十六载:“黄芪粥治五痔下血不止。方以黄芪一两,水二大盏,煎取一盏半,去滓,用粳米二合,煮粥,空腹食。”《神农本草经》载:“黄芪治五痔”本方取黄芪补气摄血,粳米煮粥以益营卫,二者配伍,相得益彰,为治痔疮  相似文献   

8.
葛根、生地黄都是临床上的常用药物。早在《神农本草经》中已有对二者应用的记载,谓葛根“味甘,平。主治消渴,身大热,呕吐,诸痹,起阴气,解诸毒”,而称地黄“味甘,寒。主治折跌,绝筋,伤中,逐血痹,填骨髓,长肌肉。作汤除寒热积聚,除痹。生者尤良”。现代中药学将葛根的功效归纳为解肌退热、透疹、生津止渴、升阳止泻;将生地黄的功效归纳为清热凉血、养阴生津。临床上二者常配伍应用。那么,葛根与生地黄配伍可用于哪些病证的治疗?其机理又是什么?笔者从文献整理出发,对二者的配伍应用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9.
近代医家张锡纯认为古之人参,即今之党参。《医学衷中参西录》:“古所用之人参,方书皆谓出上党,即今之党参是也。考《神农本草经》载,人参味甘,未尝言苦,今党参味甘,辽人参则甘而微苦,古之人参其为今之党参无疑也。”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古籍医案内风病证药物应用情况进行关联规则分析,探讨药物配伍规律及内风病证的病机特点。方法以《中华医典》为来源,系统收集古籍医案中记载的内风病证医案777份,对药物进行标准化处理,建立药物信息数据库,对用药情况进行关联规则分析。结果内风病证常用药对配伍:当归与柴胡,茯苓与柴胡,茯苓与泽泻,茯苓与山药,当归与黄芪等;三味药常用配伍:当归、柴胡、茯苓,半夏、竹沥、生姜,茯苓、人参、陈皮,半夏、陈皮、钩藤,当归、黄芪、人参等;四味药常用配伍:茯苓、陈皮、半夏、甘草,人参、白术、茯苓、当归,茯苓、白术、白芍、甘草,当归、白术、白芍、甘草等;五味药常用配伍:白芍、白术、甘草、当归、茯苓,当归、白术、人参、甘草、茯苓等。结论关联规则分析在古籍医案中有较好的应用,可以反映病证药物配伍情况以及病机特点。  相似文献   

11.
陈达  张亚强 《环球中医药》2020,13(5):817-821
目的 探索李东垣《脾胃论》中组方及用药的规律和特点。方法 对《脾胃论》中的方药采用关联规则数据挖掘的方法,统计出药物及药对的支持度和置信度,将药物按出现频次进行排序并找出支持度和置信度高于0.05的药对。结果 李东垣《脾胃论》方中使用药物频率大于10次的中药有人参、黄芪、白术、升麻、柴胡、当归身、橘皮、炙甘草、甘草、苍术;排名前五的药对分别为:黄芪和人参、人参和白术、黄芪和柴胡、人参和柴胡、升麻和柴胡,与临床实际相吻合。结论 数据挖掘能以线性和非线性方式进行数据解析,适宜对包含大量模糊和非量化数据的中医方剂配伍规律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李东垣,"金元四大家"之一,为"补土派"之代表,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理论,临证治疗时重视顾护脾胃,长于补气健脾,用药时尤擅用黄芪人参,文章选取李杲最具代表性的《内外伤辨惑论》《脾胃论》《兰室秘藏》《医学发明》四部著作,对其中黄芪人参配伍应用的方剂进行归纳,发现黄芪人参共用的方剂共有79首,其中《内外伤辨惑论》载有7首,《脾胃论》16首,《兰室秘藏》46首,《医学发明》10首,除去1首方剂在多部书中出现的情况,共为65首,文章对上述方剂进行总结整理,以探析其在内外妇儿五官科等临床各科的价值及应用。  相似文献   

13.
<正>"十九畏"是中药配伍禁忌的主要内容,其歌诀最早见于《医经小学》,人参与五灵脂配伍属于十九畏的反药药对之一,二者能否同用历代医家至今无统一观点。部分医者认为人参、五灵脂被纳入配伍禁忌范畴,是古人临床经验的总结,二者同用可能会对机体产生毒副作用;而一些医家则使用含有人参、五灵脂反药组合的方药治疗沉疴痼疾,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笔者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0年1月至今所登载的相关文献数  相似文献   

14.
检索《中医方剂大辞典》中含有"黄芪-川芎"配伍并有递进关联的3味至6味药方17首,按照药物从少到多的次序列成"药-方链",并加以分析。发现含"黄芪-川芎"最常见配伍是当归,在此基础上再配伍人参、升麻。含"黄芪-川芎"的方剂多具有补益气血的功效,用于妇科疾病最多。  相似文献   

15.
柯梦笔 《四川中医》1993,11(12):5-7
人参有“神草”之称,古代善用人参者首推东汉张仲景。在其所著《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两书中,关于人参的运用共有55条35方(重复、附方除外),配伍灵活,组合精当,实为后世运用人参的规范。学习和研究这些方剂中人参的配伍特点,对于进一步认识人参的功效,掌握其使用规律,正确地运用于临床和探讨仲景学术思想,是很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16.
<正> “人参最怕五灵脂”是祖国医学“十九畏歌”中的一畏,属中药配伍禁忌的一类。然而《珍珠囊药性赋·雷公炮制药性解》一书中有四物加人参、五灵脂以治血块的记载;《东医宝鉴》一书中有“人参芎归汤”其中有人参、五灵脂同用的记述。近代人通过实践或动物试验均有人参、五灵脂同用不减低药效的报道。可见古今都在同一方剂中将人参、五灵脂运用于临床。笔者近年将两药配伍用于肝胃气痛,月经不调、瘀血等病的治疗中,均未发现副作用,现举病例两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治疗痴呆方剂的用药配伍规律;探讨加减薯蓣丸的用药配伍规律。方法:收集《中医方剂大辞典》中治疗痴呆的方剂,将其规范化后利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07构建数据库,采用SPSS 19.0、Clementine 12.0软件,通过频数分析、关联规则算法数据挖掘方法,研究治疗“痴呆”的方剂用药配伍规律,并对加减薯蓣丸的用药配伍规律进行探讨。结果:治疗痴呆的主要用药为人参、远志、甘草、朱砂、茯神、茯苓、石菖蒲、麦门冬、当归、酸枣仁;主要用药组合为“酸枣仁-当归-远志”、“石菖蒲-朱砂-远志”、“当归-白芍”、“当归-黄芪”、“当归-酸枣仁-远志”、“当归-白芍-人参”、“当归-酸枣仁-人参”、“当归-干地黄”、“远志-石菖蒲-茯苓”、“远志-石菖蒲-人参”、“当归-酸枣仁”、“茯神-朱砂-远志”、“茯神-酸枣仁-远志”、“麦门冬-熟地黄-人参”、“远志-石菖蒲-茯神”和“石菖蒲-茯神-远志-人参”。加减薯蓣丸由补气药、补血药、补阴药、补阳药(共10味)和安神药、利水渗湿药、开窍药、收涩药(各1味)构成。结论:治疗痴呆的方剂主要由补气药、补血药、补阴药、安神药、利水渗湿药、开窍药配伍而成;加减薯蓣丸的配伍遵循治疗痴呆方剂的配伍规律,可用于防治痴呆。  相似文献   

18.
王玲玲  邹桂欣  王光函  尤献民  陶弘武 《辽宁中医杂志》2019,46(7):1477-1479,后插4
目的:探讨化胃舒复方配伍对制剂中人参皂苷Rg1、Re和Rb1含量影响。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红参中人参皂苷Rg1、Re和Rb1含量测定方法;应用均匀设计法对处方中药材进行配伍实验,对数据进行回归分析,考查化胃舒处方中其它药味对红参中苷类成分的影响。结果:配伍后玄参中的1种成分能使Rg1含量升高,黄芪、陈皮、和乌梅中3种成分使Rg1含量降低;有2个归属于黄芪和1个归属于乌梅的成分使Re含量升高,有1个归属于黄芪的成分使Re含量降低;有2个来自陈皮成分,1个来自乌梅成分,1个来自黄芪成分使Rb1含量升高,有1个归属于乌梅的成分使Rb1含量降低。结论:配伍后处方中的黄芪、乌梅、陈皮和玄参中的一些成分可能对化胃舒颗粒中人参皂苷类成分含量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9.
张明德 《湖南中医杂志》2012,28(5):135+140-135,140
目的:分析人参药对的配伍应用及对药物功效的影响.方法:分析人参与山萸肉、附子、西洋参、炙甘草、黄芪、白术、胡桃肉、五味子、丹参、三七、代赭石、干姜等3类12个药对的配伍应用.结果:人参的功效随配伍的不同而呈现多样化的作用.结论:临床应用人参药对能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分析《傅青主男科》(以下简称《男科》)一书中的常用中药及中药配伍,探讨傅青主学术思想。方法统计分析《男科》中所有内科杂病所用方药,观察其用药和常用中药配伍特点。结果全书方剂共用药2 051种,所用药物按频率高低排序,前24位分别为甘草、人参、茯苓、白术、当归、陈皮、熟地黄、半夏、白芍、柴胡、麦冬、肉桂、山茱萸、五味子、白芥子、附子、山药、黄芪、生姜、牡丹皮、薏苡仁、枳壳、车前子、玄参。常用药物的配伍包括八类,分别是熟地黄、麦冬、山萸肉、五味子配伍;人参、白术配伍;肉桂、附子配伍;当归、柴胡、白芍配伍;山药、牡丹皮配伍;薏苡仁、车前子配伍;黄芪、生姜配伍。结论傅青主治疗男性内科杂病重视先后天之本,以健脾补肾入手,攻补兼施,辨证精到,用药灵活,其治疗经验颇有可取之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