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导管吸栓术与Fogavt导管取栓术治疗重症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对比研究,探讨2种术式在安全性与临床疗效方面的差异。方法重症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随机分成A、B两组,A组16例采用导管吸栓术,B组16例采用Fogart导管取栓术。2组均置入下腔静脉滤器并辅以置管溶栓,根据术后溶栓情况酌情取出滤器,所有病例术后维持抗凝及压力治疗6—12个月。结果A组术后3h患肢周径变化、术后镇痛治疗时间、术后腹股沟区淋巴漏发生率、术后滤器置留时间等指标均明显优于B组(P〈0.05);术后随访6个月血栓形成后遗症发生率A组与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导管吸栓术较Fogart导管取栓术治疗重症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具有更微创、更高效的临床特点,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明确急诊经应穿刺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对高危急性心肌梗死(AMI)近期病死率的影响。方法:637例经临床确诊的ST段上抬型、发病时间〈12h的AMI患者被分为急诊PCI(105例)、溶栓治疗(94例)、药物治疗(348例)三组,依据logistic回归方程高危AMI患者的P值,各组更分为高危、低危两个亚组。以Timi血流分级判断急诊PCI梗死相关冠状动脉(IRA)开通、血栓、慢复流、无复流情况;记录住院期间临床事件;4周后用二维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统计各组及亚组28天病死率。结果:PCI级IRA开通率为100%,支架率为99.0%。高危与低危两个亚组术中冠脉内血栓发生率分别为25.0%和20.0%;慢复流发生率分别30.0%和25.0%;无复流发生率分别4.0%和o.0%。临床事件中,三组及亚组间出血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药物组及其亚组心衰发生率显著高于PCI组和溶栓组及亚组(P均〈0.01);溶栓组及亚组心绞痛和再梗死发生率较PCI组和药物纽及亚组高(P〈0.05或P〈0.01);PCI组及其亚组住院天数明显短缩(P〈0.01);药物组及其亚组LVEF较PCI组和溶栓组及亚组下降(P均〈0.05);PCI组、溶栓组和药物组的28天病死率分别为0%、7.4%和18.7%(P〈0.05或P〈0.01),且死亡者均为高危亚组患者,溶栓组和药物组的高危亚组痛死率分别为10.4%和26.0%(P〈0.05或P〈0.01)。结论:急诊PCI较尿激酶静脉溶栓及单纯药物治疗AMI更能充分开通IRA,改善心功能,减少临床事件,短缩住院天数;可进一步降低高危AMI病死率。  相似文献   

3.
吴根强 《大家健康》2016,(5):104-104
目的:探讨下腔静脉滤器植入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来我院就诊的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抗凝治疗)与观察组(在下腔静脉滤器植入下行导管抗凝、溶栓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栓溶解有效率为95.0%,对照组为80.0%,差异显著(P <0.05),观察组患者的患肢周径差值较对照组显著(P <0.05),同时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差异显著(P <0.05)。结论:在下腔静脉滤器的保护下,进行导管抗凝、溶栓治疗,能够明显提高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治疗效果,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在临床广泛开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无痛胸腔穿刺及胸腔置管的可行性及实用性。方法选择2010年7月~2013年7月入住我院的胸腔积液患者65例。50例实施常规胸腔穿刺或胸腔置管。为常规治疗组。15例实施无痛胸腔穿刺或胸腔置管,为无痛治疗组。计算两组在操作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率(A比率)。部分患者因发生不良反应而表示不愿意接受再次操作,计算不愿意接受再次操作的患者例数与总例数比率(B比率),比较两组间A比率及B比率。结果常规治疗组A比率为32%,B比率为30%;无痛治疗组A比率为0,B比率为0(P均〈0.05)。结论无痛胸腔穿刺及胸腔置管切实可行、安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血液透析患者颈内静脉置管血栓发生率及相关风险因素。方法选择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首次使用颈内静脉置管血液透析患者53例,B超检测血栓形成情况并分析颈内静脉置管血栓发生率、病变特点及相关风险因素。结果患者血栓发生率为52.8%(28/53)。糖尿病、高脂血症和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血栓形成比例均显著性增高,其优势比值分别为3.45(95%CI1.89—18.53),2.69(95%CI2.01~20.21)及2.87(95%CI2.83~15.36)(P〈0.05)。结论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和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血液透析患者颈内静脉置管血栓发生风险的独立风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应用Meta分析研究系统抗凝(SA)、置管溶栓(CDT)与血栓切除(ST)治疗急性髂股段血栓形成(AIFDVT)的疗效。方法以“髂股静脉,抗凝,置管溶栓,血栓切除术,随机对照研究”为关键词检索Pubmed、M edline、Elsevier等数据库1984年1月至2014年1月发表的关于SA、ST、CDT临床效果的随机对照研究(RCT),应用Meta分析评价早期血管再通率、深静脉血栓后遗症(PTS)发生率、血管反流(VR)率、管腔堵塞(VO)率等相关指标。结果有10篇随机对照研究纳入此分析,包括626例患者。早期血管再通率:CDT组高于S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4.61,95% CI:1.93~10.98,P<0.05);ST组与S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2.54,95% CI:0.49~13.24,P>0.05);术后 PTS发生率:CDT 组低于SA组(OR=0.18,95% CI:0.07~0.43,P<0.05),ST组低于SA组(OR=0.50,95% CI:0.28~0.87,P<0.05);术后 VR发生率:CDT 组与SA组比较(OR=0.54,95% CI:0.29~1.01)、ST组与SA组比较(OR=0.54,95% CI:0.27~1.08),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VO发生率:CDT组低于S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0.19,95% CI:0.11~0.34,P<0.05),ST 组与S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1.53,95% CI:0.72~3.26,P>0.05)。结论 CDT治疗AIFDVT的早期疗效明显优于传统SA。关于远期疗效, ST、CDT较传统SA均能有效降低PTS发生率,且CDT还能降低血管栓塞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脾切断流术后行抗凝治疗预防门脉系血栓形成的最佳时机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择期行脾切断流术的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90例,随机分成三组。A组:行祛聚治疗基础上,术后第2天开始加用低分子肝素钠。B组:行祛聚治疗基础上,血小板计数〉300×10-9/L时加用低分子肝素钠行抗凝治疗。c组:仅行祛聚治疗。比较三组间血栓发生率、术后再出血等不良反应情况。结果A组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发生率(3.39%)明显低于B组(25.93%,P〈0.05)和C组(35.71%,P〈0.05)。B组和C组间血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6167,P〉0.05)。三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无明显出血等不良反应。结论术后尽早(术后第2天)行抗凝治疗预防断流术后门静脉系血栓形成效果佳,且安全、方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置管溶栓治疗急性血栓性下腔静脉综合征(IVCS)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例急性血栓性IVCS患者临床资料。行介入诊断同时行置管溶栓治疗。溶栓后第3、5、7天经溶栓导管造影评价溶栓效果,根据血栓情况移动溶栓导管及行腔内球囊扩张血管成形术,术后观察临床疗效,出院随访下腔静脉有无狭窄或闭塞。结果:2例患者下腔静脉血栓全部溶解,临床症状均明显好转,随访6~12个月,超声检查提示下腔静脉血流通畅良好,未见血栓形成。结论:置管溶栓是治疗急性血栓性IVCS的有效方法,创伤小,疗效好,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极化液(葡萄糖.胰岛素.钾.镁注射液)对急性心肌梗死(AMI)静脉溶栓治疗冠脉再通率、再通速率、梗死面积和再灌注心室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6例AMI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极化液组(A组)和对照组(B组)。两组均给予尿激酶150万u(体重〉75kg者,按2万U/kg计算)30min内静脉滴入,肝素抗凝,阿司匹林抑制血小板凝集治疗;A组患者在实施溶栓前或溶栓同时应用极化液。在治疗过程中监测心肌酶变化、心电图变化,评估再通指标(再通率和再通速率),计算溶栓前和溶栓后1周时的心肌梗死面积,利用彩超测定左室射血分数(EF)值。结果两组病人血清心肌酶变化对比,CPK、CK.MB的峰值水平A组明显低于B组(P〈0.05);溶栓面积组内比较溶栓后比溶栓前明显减小,但A组缩小更明显,组间比较溶栓后面积A组明显小于B组(P〈0.05);再通率、再通速率A组均明显大于B组(P〈0.05);出院时测得左室射血分数EF值A组显著高于B组(P〈0.05);A组发生严重并发症的凡率和死亡率都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极化液联合早期溶栓(同时抗凝、抗血小板聚集)是目前药物治疗AMI的理想方案,极化液对AMI静脉溶栓提高冠脉再通率、再通速率、减少梗塞面积、恢复心功能、降低死亡率具有显著的优化疗效作用。极化液可明显提高AMI静脉溶栓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对高危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近期病死率的影响。方法将637例经临床确诊的ST段上抬型、发病时间短于12h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急诊PCI(105例)、溶栓(94例)、药物(348例)三组,依据logistic回归方程高危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P值,各组又分别分为高危、低危2个亚组。以Timi血流分级判断急诊PCI梗死相关冠状动脉(IRA)开通、血栓、慢复流、无复流情况,记录住院期间临床事件,4周后用二维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统计各组及亚组28d病死率。结果急诊PCI组IRA开通率为100%,支架率为99.O%;高危与低危两个亚纽术中冠脉内血栓发生率分别为25.03%、20.31%;慢复流发生率分别为30.12%、25.27%,无复流发生率分别为4.00%、0.00%(P均〉0.05)。临床事件发生率:出血:三组及亚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力衰竭:药物组及亚组显著高于急诊PCI、溶栓组及亚组(P均〈0.01)。心绞痛;再梗死:溶栓组及亚组较急诊PCI、药物组及亚组高(P〈0.05或P〈0.01)。急诊PCI组及亚组住院天数明显缩短(P〈0.01)。LVEF:药物纽及亚组较急诊PCI、溶栓纽及亚组下降(P均〈0.05)。三组28d病死率分别为O%(0/105),7.46%(7/94),18.72%(82/438)(P〈0.05或P〈0.01);高危亚组病死率分别为0%(0/74)、10.45%(7/67)、26.03%(82/315)(P〈0.05或P〈0.01)。结论急诊PCI较尿激酶静脉溶栓及单纯药物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更能充分开通IRA,改善心功能,减少临床事件,缩短住院天数,可进一步降低高危急性心肌梗死病死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溶栓疗效。方法对11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病例行外周静脉尿激酶溶栓,其中15例置入下腔静脉滤器,通过综合临床疗效及下肢周径治疗前后的变化判定治疗效果。结果临床治愈22例,显效72例,有效12例,无效4例,下肢周径治疗前后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绝大多数急性期深静脉血栓患者可以通过尿激酶外周静脉溶栓治疗达到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下腔静脉滤器置入联合取栓术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从2006年~2008年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DVT)住院患者40例,分为手术组(20例)和非手术组(20例).手术组通过置入下腔静脉滤器联合静脉取栓,术后辅以溶栓、抗凝、祛聚等治疗;非手术组采用常规抗凝、祛聚等治疗.结果 平均随访12个...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经血管内溶栓加成形术治疗布-加氏综合征(Budd-Chiari syndrome,BCS)合并下腔静脉(IVC)血栓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组26例,采用经血管行IVC血栓内溶栓、大球囊成形术、球囊分次扩张加支架压迫血栓成形术;其中21例置管溶栓与我院早期18例全身静脉溶栓对照。结果造影发现26例IVC肝段上方呈膜性孔型狭窄或闭塞,膜下血栓形成。21例行IVC置管溶栓,溶栓效果明显高于全身静脉溶栓(P<0.01);7例血栓消失后行球囊成形术,14例血栓缩小后行球囊加支架成形术。5例急症患者行球囊加支架成形术。24例治疗成功,成功率92.3%。术前下腔静脉压力(28±6)cmH2O,术后压力(14±4)cmH2O,术前术后下腔静脉压力下降明显(P<0.05)。并发症2例,1例内支架闭塞,1例肺栓塞,占7.7%。随访3-72个月,平均36个月,20例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5例明显缓解,1例3个月后再次上消化道出血死亡。结论介入治疗BCS合并IVC血栓具有微创性、可重复、安全有效,成为主要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孟庆波  赵林 《疑难病杂志》2009,8(11):654-656
目的观察导管取栓及导管接触性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临床效果。方法2007年6月—2008年11月,对急性下肢DVT患者56例于DSA下行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术后,应用10F导管取栓,取栓后将5F直头多侧孔导管置于下肢深静脉血栓内,应用微量推注泵经导管持续泵入尿激酶,每小时5万U左右,行溶栓治疗。21例患者于取栓后溶栓治疗之前行单纯球囊扩张治疗,6例患者于溶栓后行髂总静脉及髂外静脉支架植入术治疗,以静脉通畅评分和静脉通畅率及健、患肢周径差等指标评价疗效,患者随访6个月以上。结果56例患者于治疗3个月左右复诊,患侧大腿、小腿周径差均低于治疗前(P<0.01);行下肢静脉造影复查,静脉通畅评分显著改善(P<0.01),静脉通畅率为(65.2±14.6)%。治疗过程中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导管取栓及导管接触性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高志康  徐浩  张庆桥  祖茂衡 《当代医学》2009,15(35):652-654
目的探讨Aegisy腔静脉滤器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经导管溶栓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08年4月~2009年8月间,45例下肢DVT患者(左侧:36例,右侧:6例,双侧:3例,4例已发生肺栓塞)在经颈静脉插管溶栓过程中行Aegisy腔静脉滤器置入术,以防止肺动脉栓塞。结果45支Aegisy腔静脉滤器经颈静脉一次性于下腔静脉植入成功,技术成功率100%,术中未出现滤器错位、移位、倾斜、滤器折断、腔静脉穿孔、下腔静脉阻塞等并发症。在溶栓治疗过程中1例肺动脉栓塞患者因右心衰竭死亡,其他患者无症状性肺动脉栓塞发生。溶栓治疗后,45支滤器中的36只成功取出,滤器留置时间为7~18天(平均9.5天),余9支滤器永久性留置于患者体内。随访2~17个月(平均9.7个月),滤器无移位及血栓形成。结论Aegisy腔静脉滤器经颈静脉途径植入方法简单、释放可控、安全,可有效防止症状性肺动脉栓塞。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经颈内静脉置管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3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其中38例行颈内静脉置管后采用抗凝及经溶栓导管脉冲式灌注尿激酶综合治疗下肢静脉血栓(包含11例行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另15例行患侧大隐静脉入路置管溶栓。术后3、6、12个月行彩超复查评价静脉通畅程度。结果经颈内静脉置管溶栓组患者术后临床症状均明显缓解或消失,彩超提示下肢深静脉血流通畅。随访1年,无出血、肺动脉栓塞等严重并发症。综合有效率达100%(38/38),高于大隐静脉入路置管溶栓组的86.7%(13/15),在α=0.1的水平具有统计学显著性(P=0.076)。结论经颈内静脉置管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Cockett综合征合并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不同治疗手段的疗效,探讨滤器植入是否常规,寻找更加合理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4 年8 月- 2016 年4月期间就诊的89 例Cockett 综合征并发急性下肢DVT 患者,按治疗方式分为实验组(A、B 组)和对照组(C组)。A 组36 例均行下腔滤器植入+ 置管溶栓,其中11 例行球扩,16 例行球扩+ 支架;B 组22 例均行置管溶栓,其中7 例行球扩,11 例行球扩+ 支架,C 组31 例行系统溶栓保守治疗,术后给予抗凝、活血、消肿、穿弹力袜,院外均口服华法林继续抗凝,观察各组治疗疗效及血栓相关事件发生率。结果87 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3~20 个月。A 和B组有效率均为100%,C 组有效率为80%,均未出现肺栓塞,无疾病相关死亡病例,实验组中A组与B组肺栓塞发生率及治疗疗效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组和对照组比较,实验组症状均得到明显缓解,对照组中6例肢体缓解不明显,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血栓后遗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组低于对照组。结论对于Cockett综合征合并急性期血栓治疗,不常规植入下腔静脉滤器也是安全有效的;腔内治疗较药物系统溶栓中远期效果好,通畅率高,发生血栓后综合征风险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8.
介入腔内溶栓综合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35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行介入腔内溶栓、抗凝综合治疗的疗效。方法35例DVT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下放置下腔静脉滤器,腔内导管直接插入静脉血栓处,冲击、持续注入尿激酶溶栓,术后患肢末端静脉输注尿激酶溶栓,联合静脉抗凝综合治疗。结果35例患者,25例血栓完全消失,7例血栓部分残留,3例无改变;治疗结束时肢体健患侧周径差明显缩小;总治愈率达91.4%;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过程中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采用介入腔内溶栓综合治疗DVT疗效好而且安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Budd—Chiari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12年12月Budd—Chiari综合征患者33例,不同类型Budd—Chiari综合征采用的不同介入治疗方法,观察介入治疗前、治疗后7d、治疗后30d下腔静脉压力、肝脾形态及门静脉、脾动静脉及肝动脉右前支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介入治疗后下腔静脉压力、狭窄两端压力差[(13.89±2.94)、(1.73±0.23)mmHg]较术前[(20.67±5.82)、(8.18±1.62)mmHg]明显降低,而介入治疗后下腔静脉直径[(2.53±0.58)cm]较治疗前[(0.59±0.23)cm]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后30d肝右叶最大斜径[(12.0±1.7)cml、尾叶最大斜径[(7.0±0.6)tin]、脾脏最大斜径[(11.0±O.9)cm]均较治疗前[(15.8±1.6)、(8.1±1.3)、(14.5±2.6)cml明显缩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30d门静脉流速[(18.4±2.3)cm/s]及肝动脉右前支峰值流速[(56.3±6.2)cm/s]均较治疗前[(15.8±2.6)、(46.5±7.3)cm/s]明显增加,而治疗后30d脾静脉流速[(10.3±2.6)cm/s]较治疗前[(15.8±2.6)cm/S1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介入方法治疗Budd—Chiari综合征成功率高,能明显改善腔静脉压力,使肝脾明显回缩,且明显改善血流动力学指标,是一种微创、恢复快、疗效显著且又安全的治疗方法,值得柞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重症布加综合征的介入加手术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对16例以膜型阻塞为主,阻塞远端下腔静脉,合并肝静脉堵塞的布加综合征患者,实施经皮经腔内支架压栓、球囊扩张成形内支架置入术,术后再次行肠腔分流术。术后随访3个月至8.5 a。结果下腔静脉压力由术前的(2.68±0.40)kPa下降至术后的(1.12±0.21)kPa,上腔静脉压力由术前的(0.40±0.15)kPa上升至(0.87±0.26)kPa,术后与术前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门静脉压力平均下降(2.27±0.36)kPa。术后无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对血栓性膜型阻塞性合并肝静脉堵塞型布加综合征,可施行多支架压栓加肠腔分流术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