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蓝光照射治疗黄疸患儿家属实施健康教育的工作实践,证实了采用正确的教育方法,选择适宜的教育时期,提高了家属对黄疸患儿蓝光照射治疗意义的认识,促进护患家属间的交流,获得患儿及家属最大程度的配合与支持,有效地预防新生儿核黄疸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健康教育对蓝光照射治疗中患儿家长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蓝光照射治疗黄疸患儿家属实施健康教育的工作实践,证实了采用正确的教育方法,选择适宜的教育时期,提高了家属对黄疸患儿蓝光照射治疗意义的认识,促进护患家属间的交流,获得患儿及家属最大程度的配合与支持,有效地预防新生儿核黄疸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高血压病患者的心理分析和护理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4.
蓝光照射疗法是治疗患儿病理性黄疸的简单易行而有效疗法。每天能够坚持一定时间的蓝光照射,对早日康复有很大的益处。笔者在临床蓝光照射操作中发现,很多患儿(黄疸患儿大多是2个月以下的小儿)当用布遮上眼睛时会大哭不止。有的护士就说哭一会累了就睡觉了,听之任之,而患儿家长往往不能忍受患儿哭闹,照射很短时间就将孩子抱出不再照射,从而影响  相似文献   

5.
儿科护理中对患儿家长心理护理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儿科,护理对象是0—14岁的儿童。以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来看,人的需要分为五层:有生理的需要,安全感的需要,爱和归属感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这五种需要在儿童身上均有不同程度的体现;为满足这些需要,心理护理是非常重要的手段和方法。但是在儿童,  相似文献   

6.
7.
目的对化疗期间肿瘤患儿家长常见的心理问题进行探讨,对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针对心理问题进行心理护理。方法对医院2013年1月—2013年8月收治的48例新患肿瘤患儿的家长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结果 45例患儿家长理性地接受了孩子身患肿瘤疾病的现实,心理状态保持较好,并积极配合治疗,效果不明显3例,放弃治疗,有效率93.75%。结论在进行正规的化疗治疗同时对患儿家长进行心理护理,能使患儿家长情绪得到改善,减少或者消除其焦虑、恐惧以及悲观失望等负性心理,积极配合治疗,疗效良好,提高了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在儿科护理中对患儿家长实施心理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4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儿科患儿的家长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患儿家长的心理问题,并实施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比较心理护理实施前后患儿家长的心理状态。结果本次研究中,心理护理实施之后,患儿家长对临床医师及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心理护理实施前,结果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儿科护理中对患儿家长实施心理护理能够有效消除患儿家长的不良情绪及不信任感,并提高患儿家长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儿科整体护理中对患儿家长的心理护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整体护理是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框架,根据患者身心、社会、文化需要,提供优质护理.也就是说,整体护理是以患者为中心,以满足患者的身心等各方面需要为目的的护理.在儿科,护理对象是0~14岁的儿童.由于儿童语言表达能力及理解能力有限,进行心理护理非常困难,很难达到预计的效果和目的,甚至还会达到相反的结果.为更好的开展护理工作,通过对家长的心理护理,希望家长以其与患儿亲密的关系和熟悉的表达方式,达到良好的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10.
王芳 《现代保健》2010,(29):111-112
目的 探讨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96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的临床资料,总结最佳规范蓝光治疗的护理措施.结果 本组96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经蓝光治疗后均痊愈出院,患儿无红臀发生,无眼睛及皮肤损伤,黄疸消退时间4.4±1.7 d,治疗中出现腹泻37例,发热23例,皮疹18例,青铜症1例.结论 蓝光治疗中正确、精心、细致的护理措施有利于患儿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1.
《临床医学工程》2017,(12):1755-1756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麦粒肿切开术恐惧患儿中的应用。方法选择我院200例麦粒肿患儿随机均分为两组。麦粒肿切开术期间,Ⅰ组接受一般性护理,Ⅱ组实施心理护理。结果Ⅱ组年龄<3岁、3~6岁与>6岁患儿的手术配合率高于Ⅰ组(P<0.05)。Ⅱ组男性、女性手术配合率均显著高于Ⅰ组(P<0.05)。Ⅱ组的家长总满意度为96.0%,显著高于Ⅰ组的84.0%(P<0.05)。结论对麦粒肿切开术患儿实施针对性的心理护理,能够明显减轻患儿的恐惧心理,提高家长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宫外孕手术前后的心理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成秀 《工企医刊》2010,23(2):15-16
目的:宫外孕手术前后实施心理护理以有效控制患者焦虑水平的上升。方法:将106例宫外孕手术治疗患者分为2组,试验组53例,实施心理护理,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和焦亚萍围手术期心理护理效果评分表;对照组53例实施手术前后常规护理;以2组的焦虑水平程度及部分生理变化作为评价指标。结果:试验组焦虑程度低于对照组。试验组的血压、心率平均变化值低于对照组。试验组的肌肉紧张程度低于对照组。结论:心理护理能降低宫外孕手术前后的焦虑情绪,提高手术耐受能力,增加患者对护士的信任感和护理满意度,使围手术期护理趋于人性化、科学化。  相似文献   

13.
李雁 《中国保健》2007,15(20):81-81
通过对526例发热患儿家长的心理护理,笔者认为重视发热患儿家长的心理护理对提高护理质量及患儿的康复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对黄疸患儿行短时多次蓝光疗法治疗的效果。方法纳入我院在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期间收治的黄疸患儿42例,根据计算机表法将其均分2组,各21例。将行连续蓝光照射法治疗的患儿作为参照组,将行短时多次蓝光疗法治疗的患儿作为实验组。分析42例黄疸患儿的临床疗效、游离胆红素水平、总胆红素水平以及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游离胆红素水平、总胆红素水平相比于参照组较低,组间对比存在差异性(P<0.05)。实验组黄疸患儿的临床疗效为95.24%(20/21)、发生腹泻、温度异常以及皮疹的患儿有3例(14.29%),参照组黄疸患儿的临床疗效为71.43%(15/21)、发生腹泻、温度异常以及皮疹的患儿有10例(47.62%),组间数据对比呈现为P<0.05。结论对黄疸患儿行短时多次蓝光疗法治疗,可降低患儿机体内胆红素水平,控制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15.
孙芳  赵红霞 《职业与健康》2001,17(9):160-161
近两年来,我们根据病人的心理状态对住院慢性肺心病患者开展了心理护理,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1 入院初期 病人入院时,护士要主动热情接待,必要时搀扶病人至床边,详细介绍医院的规则和医护人员的有关情况,使病人在短暂的接触中,对护士产生信任感与安全感,并感到自己被尊重,处于接受治疗的最佳状态。2 住院期 我们根据病人的心理状态,把病人分为如下几种类型进行心理护理。  相似文献   

16.
杨瑞兰 《工企医刊》2004,17(3):89-89
患儿一旦生病.家长就会带着恐惧、焦虑的心理来就诊。住院期间.家属和护士在接触中容易产生种种矛盾,这些矛盾的存在,影响着患儿家属和护理人员之间的相互凉解和感情交流,并直接影响治疗和护理,我们针对患儿家长不同的心理个性特征和共同规律进行分析,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相应的心理咨询和心理疏导措施,使患儿家长保持最佳的身心状态,  相似文献   

17.
包春芳 《健康大视野》2006,14(11):113-113
在生理、病理、心理等方面患儿并不是成人的“缩影”,作为一名儿科护士,对患儿不但要有对成人病人的热情、关怀、体贴和必要的生活照顾,而且要求能了解掌握儿童的心理特点,学会使用儿童语言,以高度的耐心和责任心与患儿慢慢建立起亲密的感情。患儿的情绪容易被护士的言谈举止所左右,护士的微笑使之有亲切感,护士的关怀体贴使之有安全感。多和患儿接触,给其讲故事、看动画片等,使之感到和在亲人身边一样。在做治疗护理时注意使用语言技巧,如多使用保证性语言、激励性语言安慰和鼓励患儿,以取得合作并消除其陌生、恐惧等不良心理反应。儿童心理特点是年龄小,生活不能自理,但活泼好动,情绪情感表露直接、单纯,但是儿童难以发挥在疾病中的主观能力作用。笔者认为对儿科患者心理护理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对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恢复期患儿家长心理焦虑的影响.方法 随机抽取优质护理服务前后我科住院的HIE恢复期患儿家长各3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后的家长作为试验组,优质护理服务前的家长作为对照组,在入院时及住院第7天均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采集2组家长焦虑的相关信息,了解两组家长心理焦虑的情况.结果 研究对象在入院时均有不同程度的焦虑,且入院时HAMA评分及焦虑心理发生率均无显著差异,均P>0.05.接受优质护理服务的家长HAMA评分为14.0±2.1(对照组为9.2±2.9),t=2.492,P<0.05;焦虑心理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6,P<0.05.结论 优质护理服务活动的开展可减轻HIE恢复期住院患儿家长的心理焦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金香 《健康必读》2009,8(4):90-90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及整体护理的全面实施,心理护理已成为重要的护理手段。在儿科,护理对象是0~14岁的儿童,由于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有限,进行心理护理是比较困难的,很难达到预计的效果和目的,同时家长的心理状态对患儿的心理状态有着密切的影响。因此通过对患儿家长的心理支持,利用家长对患儿的亲密关系和熟悉的表达方式,达到对患儿良好的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学龄前患儿在接受静脉输液时的心理和行为影响,提高静脉输液的成功率。方法:选择2006年10月-2007年3月我院收治的240例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20例,实验组运用沟通技巧实施心理疏导,对照组以常规护理,观察2组患儿静脉穿刺时的行为状况,穿刺的成功率和静脉输液的完成情况。结果:实验组在配合治疗的主动性,穿刺的成功率和输液的完成情况均高于对照组。经X^2检验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结论:有效的心理护理可提高学龄前患儿对静脉输液的依从性,从而提高静脉输液成功率,促进疾病的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