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5 毫秒
1.
目的了解和掌握嘉峪关铁路地区各部门和居民区蟑螂侵害情况,探寻蟑螂侵害途径,为蟑螂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直接询问方式、药激法和问卷方式。结果嘉峪关铁路地区各部门蟑螂侵害率为21.74%,其中以客运、旅店业和行车公寓等部门蟑螂侵害最为严重;家庭蟑螂侵害率为16.82%,其中以客运部门职工家庭蟑螂侵害最为严重,侵害率高达46.46%,客运部门职工家庭蟑螂受侵害数占总受害侵家庭数的52.68%。结论嘉峪关铁路地区蟑螂侵害严重,有向周边地区蔓延的趋势,以旅店业、客运、行车公寓等直接为旅客运输服务为主的部门蟑螂侵害较为严重,家庭以直接从事旅客运输服务的家庭蟑螂侵害最为严重,嘉峪关铁路地区蟑螂的侵害与旅客运输服务人员呈正相关,与旅客列车的蟑螂具有同源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动车组列车蟑螂预防及综合防制的效果。方法按照动车组列车投入运行的时间先后进行分组,先投入使用的9组列车作为实验组,后期投入使用的9组列车作为对照组,运行前均统一监测蟑螂密度。实验组在开始使用时即预防性地布放杀灭蟑螂药物,对照组则不布放药物,运行6个月后对两组进行蟑螂密度和侵害率监测,对比监测结果。遭受侵害后,对照组列车进行环境治理、化学与物理方法结合的综合防制,对比综合防制前后的蟑螂密度和侵害率。结果对照组蟑螂侵害率为33.33%,密度3.79只/厢;实验组侵害率为4.17%,密度0.21只/厢,两组的蟑螂密度和侵害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15.203,χ2=20.102,P0.05);对照组综合防制前后蟑螂侵害下降率为49.98%,密度下降率为86.54%,防制前后的蟑螂密度与侵害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12.917,χ2=7.402,P0.05)。结论对于动车组列车的蟑螂防制,蟑螂侵害前使用预防性用药联合侵害后的综合防制措施能够有效地控制蟑螂侵害。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兰州市蟑螂侵害和带菌状况,为开展蟑螂综合防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目测法和药激法进行蟑螂侵害调查。现场捕捉活蟑螂送实验室,按常规检验方法进行细菌分离培养、血清学鉴定和生化试验,ELISA法检测HBsAg,饱和盐水悬浮镜检寄生虫卵。结果调查各类单位533家,蟑螂侵害率17.07%,超市、宾馆、餐饮和熟食加工店侵害率在19.13%~20.83%之间,医院、居民住宅和学校侵害率在9.52%~13.33%之间。检测蟑螂50组,细菌阳性40组,带菌率为80.00%。HBsAg检测阳性2组,带毒率4.00%;寄生虫卵检测阳性4组,带虫率8.00%。结论蟑螂侵害呈上升趋势,其传病作用和危害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某部住宅楼蟑螂侵害情况和防治效果。方法采用滞留喷洒和胶饵杀灭蟑螂,用蟑螂侵害率和密度下降率评价灭蟑效果。结果蟑螂侵害率防治前为87.50%,防治后3d为12.50%(3/24),密度下降率为86.67%~100.00%,防治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该住宅楼德国小蠊侵害严重,滞留喷洒结合灭蟑胶饵杀灭蟑螂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不同场所、不同行业进行蟑螂侵害现状调查,以了解莆田市荔城区的蟑螂危害程度及种群变化、不同行业间密度指数关系、不同诱饵对侵害率调查的影响。方法在各调查点不同部位各放置1~2个蟑螂小屋,晚放晨收、连放2d。在相同调查点布放不同诱饵蟑螂小屋。观察其捕获率。结果莆田市荔城区蟑螂侵害率达48.9%,蟑螂种群构成发生了极大变化,德国小蠊为当地优势种群,占96.5%。饮食行业和农贸市场蟑螂的侵害情况严重,侵害率分别为86.7%和76.7%。农贸市场中肉摊及面食摊侵害达到100.0%、水产摊、蔬菜摊略低、用配置诱饵对蟑螂的捕获率比用面包捕获率高。结论德国小蠊为当地优势种群,对重点部位应加大药物剂量,以达到有效控制的目的 。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中国驻南苏丹维和部队蟑螂危害状况和防治效果。方法用药激法调查蟑螂密度,采用物理和化学综合防治方法进行灭蟑螂处理。用蟑螂侵害率和密度下降率评价灭蟑效果。结果德国小蠊为绝对优势种,蟑螂侵害率防治前为72.48%,防治后12周侵害率下降为14.34%(37/258);厨房、餐厅蟑螂密度显著高于宿舍及其它场所(P<0.05);采取综合措施后,蟑螂密度显著下降,在12周监测时下降率达91.50%~100.00%,防治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国驻苏丹维和部队蟑螂侵害严重,采用物理和化学综合防治方法杀灭蟑螂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兰州市蟑螂侵害和密度消长状况,为蟑螂防制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采用粘捕法对兰州市蟑螂密度进行了调查。监测结果表明,在各类环境中共捕获蟑螂4 132只,均为德国小蠊,平均侵害率为13.46%,密度为1.92只/张。侵害率以宾馆最高,为25.63%,居民区为15.97%,餐饮场所为13.91%。蟑螂密度宾馆最高,为3.27只/张,餐饮场所为2.70只/张,居民区为2.15只/张,农贸市场为0.62只/张,医院为0.09只/张。本次监测结果与2006年相比,蟑螂侵害率下降了42.72%,密度下降了58.44%。蟑螂活动高峰主要在夏秋季。虽然兰州市蟑螂密度呈下降趋势,但仍应进一步加强蟑螂监测和综合防制工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蟑螂防治工作的各个环节,规范蟑螂防治的整体程序。方法根据蟑螂防治场所的环境特点,开展密度调查和侵害率调查,设计整体防制方案,对防治效果进行评估。结果侵害率由100%下降到1.88%;密度指数由35.10只/间下降到0.25只/间,杀灭率为99.29%。结论蟑螂防治应规范操作程序。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和掌握张家港市城区蟑螂侵害状况,为进一步开展蟑螂防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粘捕法对蟑螂侵害状况进行调查。结果调查城区各类行业单位256个,阳性单位135个,侵害率达52.73%。布放蟑螂粘捕纸1254张,有效粘蟑纸1 093张,阳性粘蟑纸412张,捕获蟑螂成虫、若虫620只,平均密度为0.57只/张,蟑螂侵害强度为1.50只/张。结论张家港市城区相关行业单位蟑螂侵害情况比较严峻,防制任务较重。  相似文献   

10.
关于2006年威海市区蟑螂种类及密度季节消长情况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2006年4月到10月份,在威海市区捕获蟑螂均为德国小蠊,本次调查共布放蟑螂板数为1035张,捕获蟑螂数为387只,蟑螂密度为0.37只/张;阳性蟑螂板数为73张,侵害率为7.05%,蟑螂密度季节变化曲线呈双峰形,春季蟑螂密度高峰在5、6月份,全年季节高峰在9月份,不同行业蟑螂密度与侵害率也存在着差异。  相似文献   

11.
本文报道了苏州市三个区297个集体单位,1214个居民住宅,3853个房间的蟑螂侵害情况。通过抽样调查,阳性房间746间,侵害率为19.83%;卵荚侵害率为2.41%。从地区看三个区蟑螂侵害率,以商业网点中心的平江区最高,侵害率为26.9%。工业网点的金阊区最低,侵害率为15%,两区有显著性差异(X~2=49.73 P<0.01),沧浪区介于两区之间,侵害率为20%。不同类型单位的侵害率以特种行业最为突出,工厂、旅社、学校次之、机关、商店较低。不同生态环境侵害率以食堂为最高,传达室次之,办公室最低。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和掌握黄岛区2009年蟑螂的种群构成、密度和季节消长,为开展蟑螂防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粘捕法调查,将捕获的蟑螂收回进行种类鉴定。结果 2009年共调查捕获蟑螂1411只,均为德国小蠊,蟑螂总密度为1.96只/张,蟑螂总侵害率为23.19%;其中成虫799只,占56.63%,若虫612只,占43.37%。以餐饮行业蟑螂密度和侵害率为最高,分别为1.88只/张和25.83%,季节消长有明显季节性,6~8月份蟑螂活动较活跃。结论基本掌握了青岛市黄岛区蟑螂的种群构成、密度和季节消长规律。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滞留喷洒加毒饵杀灭蟑螂的效果。方法采用粘捕法监测投药前后蟑螂密度,用蟑螂密度下降率来评价灭蟑效果。结果平均蟑螂侵害率住户由灭蟑螂前的27.9%下降为4.7%,食堂由灭蟑前的55.6%下降为6.7%,杀灭蟑螂效果较好。结论通过现场灭蟑观察,证明滞留喷洒加毒饵杀灭蟑螂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不同行业、不同场所进行蟑螂的侵害现状调查,以了解该地区的蟑螂危害程度及种群变化、不同行业间密度指数关系。方法:在各调查点不同部位各放置一个蟑螂小屋,晚放晨收、连放两日。结果:沙县城区蟑螂侵害率达到45.8%,蟑螂种群构成发生了极大变化,德国小蠊已成为当地优势种群(构成比为83.34%)。在居民户的调查中未发现德国小蠊侵袭。农贸市场蟑螂的侵害情况相当严重。肉类及面食类摊点侵害达到100%,水产、蔬菜类摊点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扬州市蟑螂密度的季节性消长和侵害状况,为蟑螂防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粘捕法进行调查监测。结果在各类环境中共捕获蟑螂249只,均为德国小蠊,平均侵害率为2.73%,密度为0.12只/张。结论扬州市蟑螂种群构成以德国小蠊为主,侵害场所以农贸市场和餐饮业为主。应进一步加强该优势种群的监测和抗性监测研究,为制定科学合理的防制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茂名市区2009年蟑螂密度的季节性消长和侵害状况,为蟑螂防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蟑螂盒粘捕法进行调查监测。结果在各类环境中共捕获蟑螂379只,其中德国小蠊345只,美洲大蠊34只,平均侵害率为17.84%,密度为0.53只/盒。结论茂名市区蟑螂种群构成只有德国小蠊和美洲大蠊,其中以德国小蠊为主,构成比为91.03%;侵害环境类型以农贸市场和餐饮业为主。应进一步加强德国小蠊和美洲大蠊的防治效果研究,保障人们的健康。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兰州地区蟑螂消长规律,完成国家监测任务。方法粘捕法。结果捕获蟑螂31 258只,均为德国小蠊,2006-2010年农贸市场、宾馆、餐饮单位、居民社区和医院蟑螂密度分别为3.30只/张、4.50只/张、2.68只/张、3.86只/张、0.51只/张,侵害率分别为11.03%、33.56%、16.43%、18.89%、6.02%。蟑螂密度每年2~8月逐步升高,9~10月出现一高峰,侵害率的高峰出现在10月。结论应充分利用季节和气候变化规律对蟑螂消长的影响,结合环境治理开展蟑螂密度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18.
张守斌 《卫生职业教育》2010,28(24):123-124
目的探索兰州地区蟑螂消长规律,完成国家监测任务。方法粘捕法。结果捕获蟑螂36067只,均为德国小蠊,5年蟑螂平均密度和侵害率分别是:农贸市场1.38~17.21只/张、9.89%~17.71%,宾馆2.63~11.62只/张、25.63%~60.39%,餐饮2.02~4.27只/张、13.91%~27.17%,居民社区1.41~9.61只/张、13.61%~33.89%,医院0.01~1.42只/张、1.11%~14.10%。结论德国小蠊为优势蟑螂种群。蟑螂密度每年2~6月呈逐步上升趋势,8~11月出现一个大高峰,侵害率的高峰出现在10月。应利用气温变化规律和环节治理开展蟑螂密度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北京市房山区创卫督导组灭蟑督导效果进行客观评价,提高其灭蟑水平。方法成立房山区创卫"灭蟑"检查督导组对房山区良乡建成区进行灭蟑督导,用目测法获得的蟑螂侵害率、阳性房间密度作为评价指标。结果督查前后成若虫侵害率下降96·89%,卵鞘侵害率下降100%,蟑螂迹侵害率下降95·33%;成若虫阳性房间密度下降86·36%,卵鞘阳性房间密度下降100%,蟑螂迹阳性房间密度下降82·85%。结论现场督导能够提高城市灭蟑水平,在创建国家卫生区、除四害工作中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1993~1995年航行湛江调顺港482艘船舶上老鼠蟑螂侵害和季节分布情况调查结果显示:中国籍船舶蟑螂侵害率(31.72%)与外国籍船舶的侵害率(40.35%)比较,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中国籍船舶老鼠的侵害率(15.17%)比外国籍船舶的侵害率(8.9%)高,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别(P<0.05)。老鼠和蟑螂对船舶的侵害无明显的季节性(P>0.05)。调查表明,对国际航线入出境船舶应进一步加强对老鼠蟑螂的防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