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背景]观察小剂量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腰部麻醉)在剖宫产术中的麻醉效果.[病例报告]选择50例剖宫产术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为25例.观察组注入药物为7.5 g/L布比卡因1.0 mL加脑脊液1.0 mL,对照组为7.5 g/L布比卡因1.5 mL加250 g/L葡萄糖溶液0.3 mL加脑脊液0.2 mL.观察患者术中最高麻醉平面、血压变化、镇痛效果及恶心呕吐等表现.所有患者镇痛效果良好,未使用镇痛药等其他辅助药物,与麻醉前比较观察组及对照组患者血压均下降,但观察组患者收缩压维持在13.3 kPa以上,不需升压处理,而对照组患者血压较低,收缩压下降至13.3 kPa以下,需行快速补液或静脉推注麻黄碱等升压药.[讨论]给剖宫产术患者实施小剂量布比卡因行蛛网膜下腔阻滞可获得满意的镇痛效果,且对血压的影响较小,恶心及呕吐等副作用较少见,是比较安全且有效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妊娠晚期心力衰竭(简称心衰)产妇剖宫产的麻醉管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16例妊娠晚期合并心衰围术期处理的临床资料、围术期处理和最佳麻醉方法.结果 16例妊娠合并心衰剖宫产患者胎儿取出10min后心率、血压等生命参数较术前明显改善,产妇安全度过围术期,并痊愈出院,新生儿18例(包括2例双胎)全部存活.结论 充分的术前准备、完善的监测手段、合理补液、选用局部麻醉联合全身麻醉,是保证妊娠晚期心衰剖宫产术母婴平安的有效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预防硬膜外麻醉后剖宫产术中发生低血压。方法:麻醉诱导至胎儿娩出期间快速静脉输入林格氏液600ml-1000ml,结果:全组产妇血压下降率为14.2%,升压药的使用率为1.2%,对母婴的生化代谢无不良影响。产后恢复满意。结论:值得在剖宫产术中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硬膜外麻醉下剖宫产手术后出血量及相关体征的观察,探讨围术期可能影响子宫收缩的麻醉与非麻醉因素,为剖宫产手术的麻醉安全性和合理性提供实践依据。方法:选择ASAⅠ~Ⅱ级初产妇49例,均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剖宫产术。记录麻醉平面,手术期间生命体征,围术期硫酸镁、升压药使用情况,术中及术后出血量,术后镇痛方式及药物等。结果:采用线性回归及双变量分析,剖宫产术后失血量与术前使用硫酸镁、术中使用升压药有显著的相关性(P〈0.05);而与硬膜外阻滞平面却没有明显的相关性。结论:术前使用硫酸镁、术中使用升压药可能抑制剖宫产术后子宫的收缩,而在本组病例的阻滞平面对子宫收缩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手术中的可行性.方法 随机选择ASA Ⅰ或Ⅱ级择期剖宫产手术患者240例,分为EA组和CSEA组,分别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和腰硬联合麻醉.观察术中检测患者的BP、HR、SPO2、ECG变化,并记录麻醉前、麻醉开始后5min、15min及手术牵拉时的BP和HR.记录麻醉起效时间、手术时间、麻醉开始至胎儿娩出时间.观察牵拉反应情况,对术中恶心、呕吐、鼓肠等情况进行分级统计.两组均在胎儿取出后即抽取静脉血做血气分析,测PH、PO2.记录麻醉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患者术中ECG、SPO2未见异常,EA组出现牵拉反映明显高于CSEA组.CSEA组麻醉起效时间、麻醉开始至胎儿娩出时间均短于EA组.两组新生儿脐静脉血气分析和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麻醉后SPB、DBP均有所降低,CSEA组麻醉后5min较术前下降明显(P<0.05),同时低于EA组.其中12例患者需用麻黄碱升压处理.术后两组均无头痛及其它麻醉并发症发生.结论 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术的麻醉可行,比单纯硬膜外麻醉有更大优越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心力衰竭病人剖宫产术硬膜外麻醉的安全性和CVP的变化。方法36例初产妇妊娠期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子宫下段剖宫产中止妊娠。结果36例产妇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一例发生术中急性心力衰竭,胎儿娩出过程中中心静脉压增高,持续时间与取胎儿时间一致,胎儿娩出后中心静脉压与麻醉前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在硬膜外麻醉剖宫产过程中,麻醉应该效果确切,取胎儿动作迅速,尽量避免加重心力衰竭。  相似文献   

7.
目的 回顾分析不同麻醉方法对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妇和胎儿的影响, 为临床麻醉工作提供可行性参考.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0月间, 因前置胎盘在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产科行剖宫产手术产妇73例为观察对象, 按照麻醉方式不同分为椎管内麻醉组和全身麻醉组, 观察比较2组产妇术中情况, 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输液量和升压药应用率, 以及新生儿情况, 包括断脐 (I-D) 时间、脐动脉血p H、PCO2、PO2、娩出后1、5 min Apgar评分.结果 全身麻醉组45例, 椎管内麻醉组28例 (其中硬膜外13例, 腰硬联合15例) , 有2例产妇行椎管内麻醉后阻滞不全改全麻醉, 4例产妇因出血量大改全麻, 麻醉方法计为全麻.2组产妇一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全身麻醉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升压药应用率及输液量均明显高于椎管内麻醉组 (P<0.05) ;2组产妇娩出新生儿断脐 (I-D) 时间、脐动脉血p H、PCO2、PO2、娩出后1、5 min Apgar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 (P>0.05) .结论 对于完全性前置胎盘患者或术前估计出血量大的产妇, 选择全身麻醉对产妇和新生儿更安全, 但其他类型患者, 其麻醉方法的选择上同样应视具体情况而定.  相似文献   

8.
①目的 评价局部浸润麻醉加静脉强化麻醉用于急症剖宫产术的可行性。②方法 选择46例需行剖宫产术而又存在硬膜外麻醉禁忌证的产妇为研究组,以同期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剖宫产术的40例产妇为对照组,观察两组病人的手术时间、胎儿娩出所需时间、术中出血量、新生儿评分以及肠蠕动恢复时间等。③结果 两组病人的手术时间、胎儿娩出所需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新生儿评分无明显统计学差异(t=1.652~1.992,P〉0.05);而肠蠕动的恢复时间研究组明显短于对照组(t=2.384,P〈0.05)。④结论 局部浸润麻醉加静脉强化麻醉用于急症剖宫产手术安全、有效、快速、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9.
目的:腰麻与连续硬膜外麻醉联合应用于剖宫产术观察其术中的血流动力学变化,观察麻醉效果,总结临床应对方法。方法:我科自2004年5月2010年5月中164例ASA12级剖宫产患者,分别行腰麻-连续硬膜外联合麻醉和连续硬膜外麻醉并以其为分析资料,术中观测BP、HP、SPO2、ECG、肌松及手术牵引反应,以及患者术中术后的主诉。结果:采取腰麻-连续硬膜外麻醉行剖宫产术,术中很少出现恶心、呕吐、镇痛不全、肌松不全、鼓肠影响手术操作等内脏牵拉现象。连续硬膜外麻醉与腰麻联合应用于剖宫产术中,麻醉初期循环变化明显,收缩压舒张压下降明显,心率减慢较常见。结论:腰麻-连续硬膜外麻联合应用于剖宫产术中,通过控制腰麻的用药量和调节平面充分扩容及合理应用缩血管药物,可大大减轻麻醉初循环的剧烈变化。该麻醉方法起效快、阻滞完全、副作用小,术中术后患者主诉较舒适,在剖宫产术中应用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0.
夏德琴  李荣宁 《宁夏医学杂志》2009,31(12):1194-1195
目的对心衰患者剖宫产不同麻醉方法的选择。方法48例心衰患者行剖宫产,根据麻醉方法不同分为三组,每组16例。Ⅰ组腰硬联合麻醉,Ⅱ组硬膜外麻醉,Ⅲ组局部麻醉。观察三组患者产前产后心衰症状的变化,产后5min新生儿Apgar评分、羊水浑浊度及新生儿预后、产妇产后出血等情况。结果Ⅰ、Ⅱ组患者麻醉后心衰症状改善,呼吸循环功能渐趋稳定,病人术中平稳;Ⅲ组患者1例胎儿娩出后出现急性肺水肿,2例产后5min新生儿Apgar评分低于3分,气管插管清理呼吸道并辅助呼吸,情况好转后拔管送儿科新生儿温箱观察治疗,1例新生儿死亡;Ⅲ组羊水混浊度产后出血均多于Ⅰ、Ⅱ组。结论腰硬联合麻醉、硬膜外麻醉均适于心衰剖宫产麻醉,而局麻对母子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式改进对麻醉方法和效果的影响。方法剖宫产产妇635例,古典式剖宫产术硬膜外麻醉129例、腰麻5例,新式剖宫产术硬膜外麻醉171例、腰麻250例、腰。硬联合麻醉74例,对比各组间的手术和麻醉情况。结果麻醉、胎儿取出和手术时间以及麻醉效果差者:在新式剖宫产术的腰麻、腰。硬联合麻醉明显少于两种术式的硬膜外麻醉,P〈0.01;术中产妇、胎儿情况均无差异,P〉0.05。结论剖宫产术式的改进扩展了麻醉方式,改善了麻醉效果。  相似文献   

12.
中分子羟乙基淀粉对剖宫产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中分子羟乙基淀粉 (贺斯 )对剖宫产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择 40例行剖宫产手术患者 ,根据补液性质的不同将患者随机分为平衡液组 (n =2 0 )和 6 %贺斯组 (n =2 0 )。监测记录麻醉前、麻醉后 15min、胎儿取出时及手术结束时的心率 (HR)、平均动脉压 (MAP)、脉搏血氧饱和度 (SpO2 )的变化情况。结果 贺斯组HR在胎儿取出时和手术结束时较基础值明显低 (但在正常范围内 ) ,与平衡液组比较有明显差异 (P <0 .0 5 ) ;平衡液组的MAP在麻醉后15min时和胎儿取出时较基础值均明显降低 (P <0 .0 5 ) ;而贺斯组MAP在各观察时点与基础值比较均无明显变化 (P >0 .0 5 ) ,且在胎儿取出时贺斯组MAP比平衡液组MAP明显高 (P <0 .0 5 )。结论 剖宫产患者术中静脉输入 6 %贺斯 5 0 0~10 0 0ml可以使产妇术中循环动力学更稳定 ,从而进一步提高剖宫产患者及其胎儿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行剖宫产手术适宜的麻醉方法。方法选取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86例,随机分为联合组和硬膜外组,观察麻醉起效时间,阻滞最高平面,麻醉开始至胎儿娩出时间,使用升压药例数,麻醉满意度,新生儿娩出后1min、5min评分,低血压的发生率和并发症等。结果联合组麻醉起效时间、麻醉至胎儿娩出时间、手术时间均快于硬膜外组,麻醉满意度也优于硬膜外组,使用麻黄碱人数联合组多于硬膜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其他并发症如恶心呕吐、头痛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都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行剖宫产手术使用腰硬联合麻醉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4.
张绪东  赵金玉  楚艳艳 《医学综述》2009,15(12):1891-1893
目的观察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用于剖宫产术对母婴安全的可行性。方法对30例择期剖宫产的足月临产妇行全身麻醉。麻醉诱导用丙泊酚1~1.5mg/kg、氯胺酮1mg/kg、阿曲库胺0.3~0.4mg/kg快速诱导插管,胎儿娩出后静脉推注舒芬太尼20μg,静脉泵入丙泊酚5~8mg/(kg.h)维持麻醉。记录诱导前、诱导后、插管后1和5min产妇的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的变化;观察麻醉诱导至胎儿娩出5和10min时新生儿Apgar评分以及活动情况。结果麻醉诱导时收缩压稍有下降,插管后又略有升高,舒张压、心率、血氧饱和度无明显变化。全组胎儿娩出时间均≤10min胎儿娩出后1和5min时新生儿Apgar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全麻对母婴无明显影响,术中循环稳定,胎儿娩出无明显呼吸抑制。结论气管插管全麻对剖宫产术母婴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5.
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术中应用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腰硬联合麻醉在基层医院剖宫产术中应用的安全性。方法 治疗组采用一点法作腰硬联 合麻醉,取L2~L3或L3~L4间隙硬膜外穿刺,再用针内针作腰麻穿刺,腰麻用0.75%布比卡因1.7mL脑脊 液稀释等比重液至3mL缓慢推注,拔针后向头端置入硬膜外导管3cm,需要时注入利多卡因或罗哌卡因硬膜 外麻醉,也用于术后镇痛。对照组取T12~L1作硬膜外穿刺,成功后向头缓推2%利多卡因3mL,向足端置入 硬膜外导管3cm,首次量2%利多卡因3mL,5min后无全脊麻征追加0.5%罗哌卡因10~15mL。比较两组的镇 痛效果,作改良 Bromage评分、对循环的影响、麻醉并发症。结果 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术的麻醉中低 血压的发生率高,经加快补液、应用升压药物多能使血压恢复正常。本组病例中腰麻针穿刺困难的发生率 为8.3%,腰麻穿刺异感,术中多不需要辅助应用镇静药物。结论 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术中应用是安全 有效的,镇痛完全,肌松良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瘢痕子宫合并前置胎盘剖宫产不同麻醉方式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产科2014年6月—2016年7月接收的60例瘢痕子宫合并前置胎盘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均采取剖宫产术,按照麻醉方式不同分为硬膜外麻醉组(40例)和全身麻醉组(20例).比较2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 2组失血性休克、子宫切除率、失血量、升压药应用等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瘢痕子宫妊娠合并前置胎盘剖宫产术患者术前需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麻醉方式,以减少母婴并发症,确保麻醉安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2种麻醉方法与2种剖宫产术式的组合在剖宫产术中对母体、胎儿、麻醉效果的影响。方法选行剖宫产产妇260例,其中古典式剖宫产术采用硬膜外麻醉(EPS组)130例,新式剖宫产术采用腰-硬联合麻醉(CESA组)130例,对比2种手术方式对母体、胎儿及麻醉效果的影响。结果麻醉效果差者CESA组明显少于EPS组(P〈0.01),CESA组的麻醉时间、取胎时间、手术时间均短于EPS组(P〈0.01),术中产妇、胎儿情况2组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腰一硬联合麻醉与新式剖宫产术式的联合应用能够改善手术医生的操作条件,提高产妇的满意率,是值得大力推广的一种麻醉方法和剖宫产术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式改进对麻醉方法和效果的影响。方法剖宫产产妇635例,古典式剖宫产术硬膜外麻醉129例、腰麻5例,新式剖宫产术硬膜外麻醉171例、腰麻256例、腰-硬联合麻醉74例,对比各组间的手术和麻醉情况。结果麻醉、胎儿取出和手术时间以及麻醉效果差者:在新式剖宫产术的腰  相似文献   

19.
彭旭 《医学综述》2008,14(16):2548-2550
目的研究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在急诊剖宫产手术的应用。方法选择60例需急诊行剖宫产术的健康临产妇,随机分为硬膜外麻醉组和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组,每组30例。麻醉过程中监测血流动力学;麻醉效果记录阻滞平面达T8水平的时间及注射局部麻醉药到胎儿娩出的时间;新生儿娩出1min和5min的Apgar评分;恶心呕吐、头痛、低血压等不良反应,并于出院前随访患者有无神经系统症状。结果两组术中血压、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的变化,不良反应及新生儿娩出1min和5min的Apgar评分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硬膜外麻醉组相比,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组麻醉起效时间及注射局部麻醉药到胎儿娩出的时间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可视为急诊剖宫产术的首选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20.
左明霞 《中原医刊》2011,(3):101-102
目的探讨瘢痕子宫剖宫产术的麻醉处理。方法选择瘢痕子宫剖宫产术患者100例,年龄25~45岁。腰硬联合麻醉90例,全身麻醉10例。术中连续监测心电图(ECG)、血压(B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记录切皮至胎儿娩出的时间(T1)、切开子宫至胎儿娩出时间(L)和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全身麻醉组T1时间短于腰硬联合麻醉组(P〈0.01)。全组术中低血压32例(32%);新生儿窒息11例(11%);Apgar评分〈3分5例(死亡2例);4—7分6例;8—10分89例。产妇子宫次全切除2例,术中大出血13例。结论瘢痕子宫剖宫产术的风险明显增加,腰硬联合麻醉效果好,有效预防和正确处理高危因素是降低瘢痕子宫剖宫产产妇及新生儿并发症和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