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抗结核治疗初期采用保肝药对药物性肝损伤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20例无肝病基础的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两组,所有患者均接受规范化抗结核治疗,且研究组在治疗初期同时给予保肝药物治疗,分别记录两组患者ALT、AST、STB等肝功能指标的变化,对比两组患者肝损伤发生率。结果:对照组肝损伤的发生率为21.67%,对照组为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实验组给予保肝药物治疗后肝功能各指标变化幅度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抗结核治疗初期采用保肝药可明显预防药物性肝损伤。  相似文献   

2.
聂思瑶  田文广  万克强  李伟 《西部医学》2017,29(9):1285-1287
【摘要】 目的 探讨耐药肺结核患者在抗结核治疗时出现肝损伤的主要原因及临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感染科2011年1月~2016年1月收治82例耐药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观察组15例患者抗结核治疗同时使用还原型谷胱甘肽片保肝治疗,对照组 67例患者未使用保肝药,治疗8周后观察两组患者出现肝损伤例数,并分析其中肝损伤的原因。结果〓82例患者中累计发生肝损伤23例(280%),观察组15例中和对照组67例中肝损伤发生率分别为2例(133%)和21例(313%),23例患者肝损伤进一步分析原因,其中合并慢乙肝、慢丙肝共8例,戊肝1例,自身免疫性肝炎1例,酒精性肝病3例。结论〓在抗结核治疗过程中耐药肺结核患者肝损伤发生率较高,常合并有乙肝、丙肝等病毒性肝炎,预防性使用保肝药可减少肝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究无高危因素结核患者常规给予预防性保肝药物治疗对减少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发生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4月本院收治的228例初治肺结核患者,依据是否加用保肝药物,分为对照组(n=42)与观察组(n=186)。对照组患者仅予以规范抗结核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规范的抗结核治疗及预防性保肝药物治疗,并根据保肝药强弱及使用疗程不同将观察组分成5组,比较各组患者在抗结核治疗过程中肝损伤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肝损伤发生率(22.04%)低于对照组(38.09%)(P<0.05),观察组中肝损伤发生率第1组(9.76%)<第3组(16.67%)<第4组(21.21%)<第2组(26.47%)<第5组(38.59%),但均未出现不可恢复的致命性肝损伤。两组患者肝损伤均以轻度为主,对照组的中重度肝损伤发生率(19.05%)明显高于观察组(7.53%)(P<0.05)。观察组、对照组的肝损伤发生时间分别为用药后第(37.51±25.63)天、第(35.25±20.68)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54);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肝损伤后恢复时...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联合抗病毒治疗对肺结核并HBV DNA阳性患者肝损伤的影响。方法:将60例进行抗结核治疗的肺结核并HBV DNA阳性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常规保肝治疗)和观察组(常规保肝治疗联合抗病毒治疗),每组30例,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肝损害发生率、停药率及肝功能损伤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肝损害发生率、停药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的肝损伤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且对照组肝损伤出现时间明显早于观察组(P<0.01)。结论:对肺结核并HBV DNA阳性患者进行联合抗病毒治疗可有效预防药物性肝损伤,减少治疗中断者,降低肝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常规保肝药物联合WLGy-801型肝病治疗仪治疗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118例初治菌阳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应用"2H3R3Z3E3(S3)/4H3R3"方案抗结核化疗,对照组57例予以常规保肝治疗,观察组61例在常规保肝治疗的基础上联用WLGy-801型肝病治疗仪刺激相应穴位,疗程为1个月。结果:观察组临床症状的消失及SB、ALT、AST的复常率均优于对照组,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初发肺结核患者抗结核治疗中早期肝损伤的监测及意义。方法:对100例肺结核治疗中早期肝损伤进行临床症状,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血清前白蛋白(PA)三项监测,并与100例两项监测(仅监测临床症状及ALT)进行对照。结果:三项监测法发现抗结核治疗中74%的肺结核患者有肝损伤,1周时发生率为51%,肝损伤后采取加强保肝治疗后停药率为0,全程有效治疗率为100%。两项监测法仅能发现27%的肺结核患者有肝损伤,1周时发生率为2%,肝损伤后采取及时的保肝治疗后停药率为16%,全程治疗有效率为84%。结论:三项监测法能及时发现早期肝损伤。通过及时采取保肝治疗,结核病人可顺利继续进行抗结核治疗。  相似文献   

7.
《陕西医学杂志》2014,(8):992-993
目的:探讨保肝治疗在预防抗结核治疗中药物性肝损害的临床意义。方法:对新城区结核病门诊就诊的2010及2011年活动性肺结核化疗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两年度活动性肺结核化疗中出现肝损害的相关资料。结果:2010年活动性肺结核239例,抗结核治疗同时未加保肝药物,患者发生肝损害36例(15.06%),20例合并乙肝病毒(HBV)感染者11例出现肝损害(55%)。2011年活动性肺结核294例,抗结核治疗同时加保肝药物,患者发生肝损害11例(3.74%),26例合并HBV感染者4例出现肝损害(15.38%)。结论:抗结核治疗同时加用保肝药物可以明显降低肝损害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益肝灵分散片预防抗肺结核治疗所致肝损伤疗效。方法:选定2016年1月—2018年3月本院收治的肺结核患者6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予以常规治疗)和试验组(3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益肝灵分散片治疗)。比较两组肝功能指标、肝损伤情况。结果:试验组治疗后TBil、AST、ALT水平以及肝损伤发生率显著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肝灵分散片具有一定的保肝效果,可有效降低肝损伤率,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复方益肝灵预防抗结核药物致肝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对384例门诊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复方益肝灵治疗组192例和对照组192例,前者予复方益肝灵(主要成分为水飞蓟素和五味子提取物五仁醇浸膏)和抗结核药物联合治疗,后者进行常规抗结核治疗并加服葡醛内酯片,6~8个月为1疗程,疗程结束后比较2组的临床症状、体征和肝功能变化情况.结果:加用复方益肝灵后,治疗组肺结核患者发生药物性肝损伤41例,病情轻微,而对照组发生药物性肝损伤138例,发生率分别为21.4%和71.9%,2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抗结核治疗过程中治疗组有7例(3.6%)、对照组有21例(10.9%)中断抗结核治疗,2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益肝灵可有效预防抗结核药物所致的肝损伤,不良反应少且轻微.  相似文献   

10.
张杰 《安徽医学》2009,30(12):1454-1455
目的探讨抗结核药物致肝损伤的临床特点和治疗经验。方法对124例的肺结核患者抗结核治疗后出现肝损伤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抗结核药所致肝损伤多见于具有危险因素的患者,多发生于用药的第1~8周,发生率8.54%。结论对抗结核药致肝损伤的早期诊断和及时合理的治疗,可以使患者的肝功能恢复正常,帮助患者顺利完成抗结核治疗疗程。  相似文献   

11.
汪中涛 《中外医疗》2011,30(36):30+32-30,32
目的 探讨利福喷丁在乙肝合并肺结核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将48例乙肝合并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2组,即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在治疗期间服用传统治疗肺结核的药物并进行常规保肝治疗3~5个月,实验组除服用相同的抗结核药物及同时给予常规保肝治疗3~5个月外,期间加服利福喷丁治疗.评价治疗后对照组和实验组肝功能以及HBVDNA等参数的变化.结果 实验组肝损伤患者发生率1例(4.2%);而对照组为12例(50%)( P〈0.05);实验组患者临床症状及肝功能恢复状况明显好于对照组( P〈0.05),实验组肝炎复发率与对照组相比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利福喷丁可降低患者因乙型肝炎而服用抗结核药物所导致的肝损伤,临床效果及安全性较好,值得基础医院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害临床较为常见,是导致化疗中断,造成耐药,影响结核患者化疗的重要原因之一[1].为了预防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害,使肺结核患者顺利完成全程化疗,提高肺结核病的系统管理率和治愈率,结防门诊在2009年随机抽取部分肺结核患者在使用抗结核药物的同时配用水飞蓟宾萄甲胺进行保肝治疗,观察预防抗结核药物肝损害的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甘草甜素片对初治肺结核患者抗结核药物肝损害的预防效果。方法:将243例初治肺结核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均采用“2HRZE(S)/4HR”方案抗结核治疗,治疗组加用甘草甜素片,对照组单纯抗结核治疗。结果:两组肝功能损害、ALT增高发生率、TBIL增高发生率、HBsAg阳性肝损害发生率有显著差异。治疗组和对照组中〉60岁的老年患者分别为31例和30例,发生肝损害分别为6例、18例,两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抗结核治疗的同时予以甘草甜素片保肝治疗,对结核病的治疗与控制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治疗化疗药物引起的药物性肝损伤的疗效。方法:将60例血液病化疗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试验组化疗期间应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对照组则应用其他常规保肝药物进行预防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及胆红素变化。结果:试验组转氨酶和胆红素的有效率分别为90.00%和93.33%,对照组转氨酶和胆红素的有效率分别为66.67%和60.00%,试验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在治疗化疗药物引起的药物性肝损伤中效果优于其他常规保肝药物。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保肝治疗在预防抗结核治疗中药物性肝损害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252个肺结核病人中出现药物性肝损害的相关资料.结果120例抗结核治疗未同时加保肝药物的患者发生肝损害19例(15.83%).其中10例合并HBV感染者发生肝损害6例(60.0%),132例在抗结核同时加用保肝药物,发生肝损害4例(3.03%,P<0.01),其中12例合并HBV感染者发生肝损害2例(16.66%,P<0.01),有显著差异性,且肝损害的程度较前者轻,无一停止抗结核治疗.结论抗结核治疗同时加用保肝药物可以明显降低肝损害的发生率,同时降低抗结核停药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抗结核药物致肝损伤的临床特点及防治措施.方法 对2002年1月至2008年10月在笔者所在科住院的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的54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抗结核药物致肝损伤多发在12周内,少数无临床症状,轻者继续抗结核加用保肝治疗,重者停止抗结核加用保肝治疗,53例肝功均恢复正常.结论 对抗结核药物致肝损伤的高危患者应制订适宜抗结核方案,加强肝功监测,并视肝损情况予保肝治疗或停药.  相似文献   

17.
何钟宓  李熙  胡珊  孙俊  文小君  王文惠 《四川医学》2012,33(9):1520-1521
目的评价在初治肺结核治疗方案中加用复方甘草酸苷对患者肝功能的影响,为制定抗结核治疗方案中加入保肝药物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480例患者采用随机、双盲、平行对照试验,分别在治疗方案中加用复方甘草酸苷和安慰剂,试验期间每个月检测肝功能1次,对用药期间出现恶心、腹胀等消化道症状或过敏症状者立即复查肝功能。结果试验组肝功能损害患者15例,肝功能受损率为7.14%;对照组肝功能损害患者46例,肝功能受损率为20.54%,试验组和对照组肝功能受损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抗结核治疗方案中加用复方甘草酸苷可以减少肝功能受损发生,为制定抗结核治疗方案中加入保肝药物提供了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抗结核药物致肝损伤的相关因素及损伤时间、程度。方法:分析我院自2009年1月—2014年12月间收治的277例结核病患者中出现药物性肝损伤的5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抗结核药物致肝损伤的因素。结果:本组277例患者中,出现化疗药物致肝损伤59例,发生率为21.30%。其中轻度肝损伤41例(69.5%),中度肝损伤13例(22.0%),重度肝损伤5例(8.5%)。Hbs Ag阳性、有糖尿病史、肝炎病史、有饮酒史的患者发生肝损伤的几率明显较高,进行过预防性保肝治疗的患者其患病率明显低于没有进行过治疗的患者,营养不良、年龄过大患者发生肝损伤的几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病例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伤多出现在用药后4周内,发生率为64.41%,以(2~4)周内为最多。结论:在进行抗结核药物治疗时应充分了解患者的病情、病史等,抗结核药物致肝损伤发生率较高,尽量选择对患者危害性较小的抗结核药物,并采取适当的护肝措施,保证患者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抗结核性药物所致肝损害的临床特点,总结其预防和治疗措施。方法对我院2006年4月~2009年4月318例抗结核治疗患者的肝功能损害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18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有247例出现不同程度的肝功能损害。轻度损害者加用保肝治疗,患者肝功能可恢复正常。中、重度患者改用或停用肝毒性药物,并加保肝治疗,大部分患者肝功能可恢复,但仍有部分患者肝功能进行性恶化,导致抗结核治疗终止。结论加强对抗结核治疗患者肝功能损伤的观察,并在早期加以保肝治疗,这是保证抗结核治疗顺利完成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0.
肝损伤是肺结核病人应用抗结核药物治疗过程中常见的不良反应。目前临床上对抗结核药物引起的肝损伤预防多采用初期联合口服肌酐片、维生素等,但疗效不好。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可以改善药物性肝损伤,促进受损的肝细胞修复。我们应用GSH治疗抗结核药物导致的药物性肝损伤,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