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关木通肾毒性机制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目的:研究揭示关木通肾毒性的组织,细胞学机制。方法:建立体内短期肾病毒动物模型和体外培养牛肾间质成纤维细胞模型,分别观察关木通(9g/kg)及其复方(30g/kg),对体内动物模型,关木通鼠血清和关木通主要毒性成分马兜铃酸及其鼠血清对体外细胞模型的毒性影响,并进一步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马兜铃酸鼠血清中马兜铃酸及其代谢产物的含量。结果:关木通组动物体重明显减轻(P<0.01),并出现蛋白尿和尿糖,关木通复方组动物体重增长缓慢(P<0.05),也出现蛋白尿,但未见尿糖,关木通及其复方组均可见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脱落,间质血管瘀血,肾小球基本正常或有轻度基膜皱缩;关木通和马兜铃酸鼠血清均对牛肾间质成纤维细胞的生长显著抑制作用(P<0.01),且该抑制作用不随马兜酸I血药浓度的递减而减弱,而与血药浓度相对稳定的马兜铃酸代谢产物马兜铃内酰胺I相关。结论:在动物模型上确证大量短期服用关木通及其复方均出现肾毒性,并呈现急性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为主而不伴肾间质纤维化的组织病理学特点;证实关木通真正的肾毒性成分还有其固有的和体内代谢生成的马兜铃内酰胺,其作用位点并非局限于肾小管上皮细胞,至少还有肾间质成纤维细胞,该细胞生长受显著抑制的现象与慢性马兜铃酸肾病寡细胞性肾间质纤维化的病理特点相一致。  相似文献   

2.
关木通的肾毒性及其防护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孙莉华  安儒峰  庄文选 《中药材》2002,25(5):369-371
介绍关木通和马兜铃酸的肾毒性及其防护的研究进展。关木通有明显肾毒性,给药期间应定期监测肾功能,严格控制给药剂量可有效避免肾毒性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木通的肾毒性析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从 1993年 ,比利时人Vanherweghem报道“中草药肾病”后[1 ] ,国外文献已陆续报道有关服用中草药后引起肾脏病变的报告 ,并称为“中草药肾病”(Chineseherbnephro hathy ,CHN)。尽管文献中有超量服用木通而引起肾脏损害的记载[2 ] ,但都缺乏详尽的临床研究 ,木通仍在使用。由于这些中药的主要毒性为马兜铃酸 (AA) ,且肾损害与其有关 ,故国内有学者建议 ,将其称为“马兜铃酸肾病”(AAN) ,专家们认为这一命名可以接受。木通是一味常用而效果好的利尿通淋中药 ,分为关木通、川木通 ,《中国药典》…  相似文献   

4.
取消和取代关木通的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药用部位(茎)特征与古今主要医药文献描述对照的考证方法,结合近百年数次未通商品调查结果和日本实际使用情况,论证了关木通有较长久的应用历史和特定的临床疗效。关木通(茎)直径可达9cm,断面射线明显、导管大而密,放射状排列(即“车辐”),符合历代医家反复描述的“大者径3寸”、“茎有细孔,两头皆通”等特点,近、现代有大规模的商品生产,并出口日本和亚洲许多国家,被中医、藏医、日本汉方医临床广泛应用。Akebia spp.一类植物近地茎的直径约1cm,分支茎的直径就更细,断面射线不明显、导管少而小,排列不规则,因此肉眼看不见“细孔”和“车辐”结构,也不能“气从中贯”,所以不是历代医家治病所用之木通。由于缺少本草依据和临床基础,Akebia不宜贸然代替中国药典1977年版、1985年版、1990年版、2000年版所收载的关本通。  相似文献   

5.
关木通及其马兜铃总酸对小鼠肾脏毒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以马兜铃酸A为剂量标准比较了关木通醇提物和关木通马兜铃总酸对小鼠的急性毒性,探讨关木通致毒的剂量关系。方法:小鼠单次灌胃关木通醇提物及其马兜铃总酸后,测定LD50、肝、肾功能及观察了肝、肾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小鼠给予关木通醇提物的LD50值为4.4g·kg-1,折合成马兜铃酸A为40mg·kg-1,与小鼠灌胃给予马兜铃总酸后的LD50值(折合成马兜铃酸A为♂33mg·kg-1,♀37mg·kg-1)相近。给予关木通醇提物剂量折合成马兜铃酸A为4.5mg·kg-1以上时,可引起血尿素氮和肌酐水平增高,同时可见肾脏组织形态学改变;折合成马兜铃酸A25mg·kg-1以上时可引起AST增高和肝脏组织形态学改变;以上病变程度均与马兜铃酸A的剂量成正比。结论:关木通除了有明显的肾脏毒性外,还有肝脏毒性,致肾毒剂量较致肝毒剂量低,肾脏毒性是关木通致死的主要原因,马兜铃酸是主要的致肾毒成分。关木通的致死和致肾毒作用与马兜铃酸A的剂量成正比例。  相似文献   

6.
目的 考察关木通药材及其炮制品中马兜铃酸A 的含量变化.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Lichrospher-C18 柱(4.6mm ×250mm,5μm),流动相为甲醇-1%冰醋酸溶液(70:30),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为250nm.柱温为35℃.结果 醋炙、碱制及盐炙3 种炮制品中马兜铃酸A 的含量均较生品有所降低,并且碱制后的炮制品降低率最高.结论 这3 种炮制方法能够降低关木通中马兜铃酸A 的含量,达到降低毒性的目的.对关木通毒性成分应予以足够的重视,可通过科学炮制降低毒性.  相似文献   

7.
论木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本草文献的分析和有关基本植物的辨识,澄清了中药木通的品种状况,解释了木通所含马兜铃酸引起的麻烦。以期重视中药规范化问题。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比实验,认为关木通直径大小与水溶性浸出物含量、马兜铃酸含量关系不明显;断面颜色越黄,水浸出物及马兜铃酸含量越高;直径1cm以下,3cm以上的关木通,只要断面色鲜黄,也应供药用,以充分利用天然资源。  相似文献   

9.
论木通     
通过对本草文献的分析和有关基本植物的辨识,澄清了中药木通的品种状 况,解释了木通所含马兜铃酸引起的麻烦,以期重视中药规范化问题。  相似文献   

10.
小蓟饮子各配伍组对关木通肾毒性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小蓟饮子中君臣佐使药对关木通的减毒作用.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关木通组、关木通与小蓟饮子中君臣佐使药不同配伍组,灌胃3周,观察大鼠一般情况及相关肾功能指标,并测定各组马兜铃酸Ⅰ的含量.结果:关木通与小蓟饮子中君药、臣药配伍组大鼠的一般情况,比单纯关木通组有明显改善,相关肾功能指标明显低于单纯关木通组(P<0.01),马兜铃酸Ⅰ的含量也低于关木通组.结论:小蓟饮子中的君药、臣药能减轻关木通的肾毒性.  相似文献   

11.
取消和取代关木通的商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药用部位(茎)特征与古今主要医药文献描述对照的考证方法,结合近百年数次木通商品调查结果和日本实际使用情况,论证了关木通有较长久的应用历史和特定的临床疗效。关木通(茎)直径可达9cm,断面射线明显、导管大而密,放射状排列(即“车辐”),符合历代医家反复描述的“大者径3寸”、“茎有细孔,两头皆通”等特点,近、现代有大规模的商品生产,并出口日本和亚洲许多国家,被中医、藏医、日本汉方医临床广泛应用。Akebia spp.一类植物近地茎的直径约1cm,分支茎的直径就更细,断面射线不明显、导管少而小,排列不规则,因此肉眼看不见“细孔”和“车辐”结构,也不能“气从中贯”,所以不是历代医家治病所用之木通。由于缺少本草依据和临床基础,Akebia记不宜贸然代替中国药典1977年版、1985年版、1990年版、2000年版所收载的关木通。  相似文献   

12.
综述单味中药配伍含马兜铃酸中药后肾脏减毒作用的实验研究进展。发现与含马兜铃酸中药配伍后,具有肾脏减毒作用的中药包括补益、活血、清热及泻下四类,为临床合理配伍、安全应用含马兜铃酸中药及中成药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细辛中马兜铃酸A与黄樟醚炮制减毒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对细辛生品及各个炮制品中黄樟醚、马兜铃酸A的量进行检测,以其量变化为评价指标比较不同炮制方法对毒性物质的去除效果。结果黄樟醚进样量在169.2~846.0μg(r=0.999 6)有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9.83%,RSD为1.67%;马兜铃酸A进样量在11.6~58.0 ng有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101.43%,RSD为1.25%。黄樟醚的炮制去除效果的大小顺序为盐制炒焦米泔水制碱制甘草制醋制姜制酒制碱醋制蜜制,其中盐制与炒焦对细辛中黄樟醚的去除率达到55%以上;马兜铃酸A的炮制去除效果的大小顺序为炒焦碱醋制盐制碱制醋制米泔水制甘草制酒制蜜制姜制,其中炒焦对细辛中马兜铃酸A的去除率达到60%以上。结论细辛炮制后,黄樟醚和马兜铃酸A的量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其中以炒焦炮制最优。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5种马兜铃科中药饮片及配方颗粒(由相应批次的中药饮片制成)所含马兜铃酸A进行含量测定。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YMC-Pack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甲醇(A)-0.05%磷酸溶液(B),检测波长250nm,流速0.8 mL.min-1,柱温30℃。结果:5种马兜铃科中药饮片(各3批)中马兜铃酸A平均质量分数分别为关木通4.18mg.g-1,马兜铃0.77 mg.g-1,蜜马兜铃0.46 mg.g-1,青木香0.86 mg.g-1,寻骨风0.53 mg.g-1;5种中药配方颗粒(n=3)马兜铃酸A平均质量分数分别为关木通1.16 mg.g-1,马兜铃0.31 mg.g-1,蜜马兜铃0.10 mg.g-1,青木香0.39 mg.g-1,寻骨风0.03 mg.g-1。结论:建立的方法对多种含马兜铃酸A药材与配方颗粒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可以用于其含量测定;中药配方颗粒的制作工艺对中药饮片的成分有一定影响,有必要建立相关生产监控标准、质量控制标准,用来保证中药配方颗粒的质量。  相似文献   

15.
近5年细辛及其制剂中马兜铃酸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志祥  王永红  彭崇胜  刘忠 《中草药》2010,41(2):318-320
细辛是来源于马兜铃科植物的常用中药,含细辛的中成药品种也很多,具有多方面治疗功效。鉴于马兜铃科药用植物马兜铃酸的肾毒性问题,细辛用药的安全性越来越受到关注。分析了《中国药典》2005年版修改细辛入药部位5年来细辛及其制剂中马兜铃酸的研究状况,以期对细辛类药物的安全性研究和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化痰祛瘀方加减联合硫唑嘌呤片治疗白塞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白塞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7例予化痰祛瘀方加减联合硫唑嘌呤片治疗,对照组23例予硫唑嘌呤片治疗,2组均治疗2个月。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 CRP)、免疫球蛋白( Ig) A变化。结果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CRP及IgA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1),且治疗组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化痰祛瘀方加减联合硫唑嘌呤片治疗白塞病疗效显著,可提高免疫力。  相似文献   

17.
王潇晗  张连学  郜玉钢  臧埔  周瑞 《中草药》2013,44(22):3241-3244
含马兜铃酸的植物世界上有600余种,在中国有65种被用于治疗疾病。由于发生“马兜铃酸肾病”事件,1994年,法国率先禁售含马兜铃酸的中药,此后多国陆续对含有马兜铃酸的中草药发出禁令,可见,开展对含马兜铃酸中药的去毒和减毒研究非常必要。从炮制、配伍、育种几个方面对含马兜铃酸中药减毒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含马兜铃酸类中药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有毒中药藤黄炮制“减毒增效”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水平  王森  杨启悦  陈振华  吴红梅  杨明 《中草药》2011,42(12):2560-2563
藤黄药理作用广泛,但其为剧毒中药,因而临床应用受到了限制,通过炮制能达到减毒增效的目的.总结并归纳了藤黄炮制方法,炮制对其化学成分、药效、毒性等方面的影响,为今后深入进行有毒中药炮制,特别是藤黄的炮制“减毒增效”研究提供相关依据,并为藤黄科学应用于临床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利用UPLC-QQQ-MS建立复杂中药基质中马兜铃酸Ⅰ的定性定量测定方法。方法:以马兜铃科中药材及其易于混淆的中药材为研究对象,色谱分离使用Agilent ZORBAX XDB-C18色谱柱(2.1 mm×50 mm,3.5μm),流动相0.2%甲酸水溶液-甲醇梯度洗脱,流速0.2 m L·min~(-1),柱温35℃,采用电喷雾离子源(ESI源),正离子模式下,多反应监测模式(MRM)检测,以吲哚美辛为内标计算浓度。结果:马兜铃酸Ⅰ质量浓度在21.65~1 732μg·L~(-1)线性关系良好(r=0.997 2),加样回收率为82.87%~89.22%,平均加样回收率86.07%(n=6),RSD 2.5%,精密度及方法重复性均良好。基于这个方法笔者将从全国各地收集来的中药材进行定向马兜铃酸Ⅰ含量的检测,结果精准可信。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度高,专属性强,可以用于含有或者可能含有马兜铃酸Ⅰ成分中药材的检测。结果表明,不同种类药材中马兜铃酸Ⅰ的含量差异明显,尤以朱砂莲中马兜铃酸Ⅰ含量最高。同时,该检测结果也可为马兜铃科中药材中马兜铃酸Ⅰ的限量及其合理使用提供实验基础和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