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根除幽门螺杆菌对溃疡病复发及再感染的5年随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幽门螺杆菌 (HP)是消化道感染率最高的细菌。大量的研究证明HP是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重要致病因子 ,它与胃癌及胃粘膜相关淋巴瘤的发病也有密切的关系。本文探讨根除HP后对消化性溃疡复发的长期影响及根除HP治疗后患者配偶HP感染对消化性溃疡复发和HP再感染的影响。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1995年9月~1996年8月在本院门诊有明显上腹部症状而行胃镜检查 ,HP阳性的活动期消化性溃疡患者 (直径≥5mm) ,能接受随访 ,其配偶愿意同期进行HP检测。共48例 ,其中男32例 ,女16例 ;年龄25~45岁。配偶年龄23~49岁 ;系本地同居家庭。所有患者…  相似文献   

2.
周南进  谢勇 《江西医学检验》1999,17(3):147-147,152
随着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简称HP)感染与胃炎、消化性溃疡和胃癌的关系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它的诊断方法也日渐增多。1988年Marshall等[1]建立了一种无创性14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14C-ureabreathtest,简称14C-UBT)用于HP感染的诊断,它准确、简便、快速、安全和经济。我们采用超微量及胶囊法14C-UBT用于HP感染的诊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检测对象随机选择江西医学院一附院胃镜检查者44例,男性26例,女18性例。平均年龄36岁(24岁-54岁)。其中慢性胃炎29例,消化性溃疡15例。所有患者…  相似文献   

3.
周末大剂量量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疗效观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范军华  曾岚等 《临床荟萃》2002,17(3):131-132
现已证明幽门螺杆菌 (HP)感染与消化性溃疡、胃癌、胃黏膜相关性淋巴瘤、慢性消化不良性胃炎等疾病有密切关系。彻底根除 HP感染可促进消化性溃疡及 HP相关性胃炎愈合 ,预防复发 ,逆转胃黏膜相关性淋巴瘤病程 ,临床应用广泛 [1 ] 。本研究旨在寻找一种短期有效 ,且安全的 HP根治疗法。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  76例具有慢性消化不良症状而来我院就诊的门诊患者 ,剔除长期 (3个月以上 )或近期 (1个月以内 )曾服用非甾体抗炎药物的患者 ,男 46例 ,女 30例 ,年龄 2 4~ 74岁 ,平均年龄 (4 5± 13.5 )岁 ,其中十二指肠溃疡及非溃疡性消…  相似文献   

4.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三种常见慢性胃炎关系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3种常见慢性胃炎(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糜烂性胃炎、胆汁反流性胃炎)的关系。方法:273例通过胃镜检查确诊为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糜烂性胃炎以及反流胃炎的患者,并用胃活检组织尿素酶试验检测幽门螺杆菌(HP)感染情况。结果:慢性浅表性胃炎124例,HP阳性67例,阳性率为54.0%;慢性糜烂性胃炎96例,HP阳性89例,阳性率92.7%,胆汁反流性胃炎53例,HP阳性15例,阳性率34.0%。3组间HP阳性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这3种常见慢性胃炎与HP感染存在着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5.
曹萍 《中国综合临床》2000,16(9):674-674
研究已证实幽门螺杆菌 (HP)是消化性溃疡 (PU )的重要致病因素之一 ,近年来报告 HP感染可引起血清胃泌素 (Gas)水平的增高 [1 ,2 ] 。本研究旨在对 HP感染相关的消化性溃疡与血清胃泌素释放的关系 ,以及根除 HP治疗对血清胃泌素的影响等问题进行探讨。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 本组 6 3例患者均经胃镜检查确诊为消化性溃疡 ,其中男 5 6例 ,女 7例 ;年龄 2 1~ 6 4岁 ,平均 39岁 ;胃溃疡 (GU) 18例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DU) 4 5例。治疗前 1月内使用过抗生素、铋剂 ,质子泵抑制剂者均不列入本研究。1.2 标本采集 全部病例于治疗前…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本地农村及郊区患者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与胃炎、消化性溃疡关系。方法将本地农村和郊区有症状并做胃镜及愿意行HP检查的患者逐个通过钳取胃窦距幽门3cm内黏膜做Hp检测。结果慢性浅表性胃炎Hp阳性率27.14%,十二指肠溃疡病患者Hp感染阳性率83.33%,胃溃疡Hp阳性率81.48%,残胃炎Hp阳性率50%,复合性溃疡Hp阳性率100%。结论Hp与胃炎、消化溃疡的发病密切相关,尤其与复合性溃疡的发生更为密切,需高度重视Hp感染的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消化性溃疡的发生与乙肝表面抗原(HBsAg)及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关系。方法:对2004年8月至10月我院胃镜检查的2574例病人中634例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消化性溃疡的发生率为24.63%(634/2574),男性占72.24%(458/634),女性占27.76%(176/634)。溃疡患者HBsAg携带率为11.04%(70/634),非溃疡患者携带率为10.57%(205/1940)。男性溃疡患者HBsAg携带率12.66%(58/458),女性携带率6.82%(12/176)。HP感染率64.00%(64/100),HBsAg阳性惠者HP感染率80.00%(8/10),HBsAg阴性患者HP感染率62.22%(56/90)。男性HP感染率69.44%(50/72),女性HP感染率50.00%(14/28)。快速尿素酶法、碳14呼气试验、组织学染色检测HP感染率分别为74.68%(177/237)、65.09%(110/169)、38.89%(70/180)。结论:行胃镜检查的患者HBsAg携带率在溃疡与非溃疡组间差异无显著性,但溃疡HBsAg携带率男性高于女性。HBsAg阳性患者与HB8Ag阴性患者溃疡的发生部位差异无显著性。HP感染率男、女无明显差异。碳14呼气试验检测HP感染,较快速尿素酶法及组织染色法更为准确。  相似文献   

8.
北海地区幽门螺杆菌感染与上消化道疾病关系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北海地区幽门螺杆菌(Her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与上消化道疾病关系,为防治本病提供参考。方法:1050例门诊病房具有上消化症状患者,行胃镜检查、胃镜下取活检作胃粘膜组织切片检查及快速尿素酶试验检测服的感染率,并分析与职业,上消化疼痛的关系。结果:HP总检出率52.9%,男、女性别HP感染无差异,分别为53.8%、51.1%。年龄以30—59岁感染率最高(57.1%),16—29岁较低(38.5%),职业以渔民感染率最高(76.8%),农民次之(65.1%);上消化道疾病服感染,以球部溃疡最高(64.9%),糜烂性胃炎次之(60.4%),萎缩性胃炎最低(25%)。结论:本地区HP感染率以渔民、农民高为特点,HP感染是本地区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9.
王虹  王要军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27):6727-6727
幽门螺杆菌(Hp)感染是慢性活动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的重要致病斟素,也与胃癌、胃黏膜相关淋巴瘤的发生密切相关。根除Hp对治愈消化性溃疡、预防溃疡复发、缓解胃炎症状、预防癌变有重要意义。近年来,虽然应用推荐的三联根除方案十分有效,但仍有10%~30%的患者根除治疗失败。现将三联治疗失败的幽门螺杆菌感染51例补救治疗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0.
邹菊贤  阎小君 《临床荟萃》1996,11(10):477-478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是一种微需氧G-螺旋棒状杆菌,多隐伏在消化性溃疡和慢性活动性胃炎病变局部,是近年来发现的人类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重要致病因子。在此,我们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检测了50例儿童胃液中HP-DNA,以探讨儿童胃液中HP感染与浅表性胃炎(简称胃炎)的关系及临床诊断的价值。 1 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50例检测对象,胃炎组24例,年龄2个月~12岁,平均8.5岁;非胃炎组26例,年龄4个月~13岁,平均8.6岁。均系小儿科1993年12月~1994年7月门诊和住院患者。以OLYMPUS100型电子胃镜及病理活检确诊为表浅性胃炎和非胃炎为金标准。以胃镜取胃底部胃液标本用于PCR检测。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幽门螺杆菌(HP)相关胃病的发病情况及与肠上皮化生和非典型增生的关系。方法1585例胃病患者在内窦镜检查时分别取胃窦部和胃体部粘膜组织作Giemsa染色、速尿素酶试验(RUT)或^14C尿素呼气试验^14C-UBT),二项均为阳性则诊断为HP感染。结果1585例中HP阳性率48.3%,其中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感染率最高(64.65),胃癌患者次之(62.2%)、十二指肠溃疡患者为45.3%,胃溃疡患者为44.4%、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40.3%,HP阳性的胃溃疡病、慢性萎缩性胃炎及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肠上皮化生和非产生的发生率明显高于HP阴性患者(P<0.01-0.05)。结论HP感染增加了胃癌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12.
黏附分子 1(ICAM 1)又称CD5 4。近年来 ,发现在血清中也存在ICAM 1,称为可溶性ICAM 1(sICAM 1)。本研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检测了 2 0 5例慢性胃病患者血清sICAM 1水平 ,旨在了解血清sICAM 1水平变化与胃黏膜幽门螺杆菌 (Hp)感染关系 ,报告如下。一、材料和方法1 病例选择 :收集因上消化道症状来本院接受胃镜检查的慢性胃病患者 2 0 5例 ,年龄 2 1~ 70岁 ,平均年龄 4 5岁。男 132例 ,女 73例 ,诊断均经olympus电子胃镜及病理学检查确诊。其中慢性浅表性胃炎 5 4例 ,慢性萎缩性胃炎 10 9例 ,消化性溃疡 4 2例。每例胃…  相似文献   

13.
幽门螺杆菌和端粒酶在胃癌发生中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端粒酶与胃癌的关系,特别是胃癌发生中HP与端粒酶的相关性。方法:将病例分为胃癌、癌前病变和慢性浅表性胃炎3组,用快速尿素酶法、W-S染色法检测HP,用ELISA法检测血清CagA-HP IgG浓度,以判断CagA的有无;分别对胃癌取胃癌组织、癌旁组织和正常胃粘膜组织,用PCR-ELISA法检测端粒酶活性。结果:HP、CagA-HP感染率在3组间有差异(P<0.05),胃癌前病变组和胃癌组HP、CagA-HP感染率高于慢性浅表性胃炎组(P<0.01),癌前病变组与胃癌组间HP、CagA-HP感染率无差异(P>0.05)。胃癌组织端粒酶阳性率高于癌旁和正常组织(P<0.01)。有HP感染的胃癌与无HP感染者比较,端粒酶阳性率无显著差异(P>0.05),CagA-HP感染的胃癌其端粒酶阳性率与CagA阴性HP感染者比,也无差异(P>0.05)。结论:HP、CagA-HP和胃癌的发生有关,可能在胃癌发生的起始阶段起作用,活化的端粒酶促进了胃癌的发生、发展,胃癌发生过程中,HP、CagA-HP感染对端粒酶激活无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国内外许多文献报道幽门螺杆菌(Helicobaeterpylori,HP)是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尤其是慢性活动性胃炎的致病菌之一,和胃癌的发生亦相关。胃粘膜活组织快速尿素酶试验是检查HP的一种简便、快速、较为准确、实用的方法。我院在近3年来,对因上消化道症状接受胃镜检查的门诊及住院患者3996例进行胃粘膜活组织快速尿素酶试验检查,以探讨本地区上消化道疾病患者HP感染情况。 1 对象和方法 1. 1 对象 全部病例资料均来源于本院胃镜室,从1995年2月至1998年7月对因上消化道症状进行胃镜检查患者3996例,男3203例,女793例,男女之比40:1,年龄6~85岁,平均40.5岁,胃溃疡280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516例,浅表性胃炎1936例,萎缩性胃炎550例,反流性胃炎128例,糜烂性胃炎116例,出血性胃炎32例,残胃炎16例,食管炎56例,十二指肠炎81例,胃痛158例,食管癌71例,大致正常胃48例。  相似文献   

15.
胃粘膜肥大细胞及C-反应蛋白与Hp致病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胃粘膜肥大细胞 (MC)及C 反应蛋白 (CRP)与幽门螺杆菌 (Hp)致病的关系。方法 采用改良甲苯胺蓝染色法检测 1 2 0例患者胃粘膜中MC计数及脱颗粒 ,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CRP水平。结果 ①Hp阳性患者胃粘膜MC计数及脱颗粒比显著高于Hp阴性患者 (P <0 .0 1 ) ;②不同Hp感染性胃病患者之间胃粘膜MC计数及脱颗粒比也有差异 ,消化性溃疡 (PU)和慢性浅表性胃炎 (CSG)患者胃粘膜MC计数及脱颗粒比显著高于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患者 (P <0 .0 1 ) ;③Hp阳性患者与HP阴性患者的CRP水平无明显差异。结论 胃粘膜肥大细胞及其脱颗粒参与了Hp致病而导致胃粘膜受损 ,CRP与Hp感染致病无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60岁以上老年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行幽门螺杆菌(HP)及空腹血清胃泌素(SG)检测,对HP(+)组与HP(-)组的SG作对比;抗HP治疗前后SG的水平,病理组织学比较,探讨二与老年慢性浅表性胃炎的关系。方法:每1例患均行空腹SG测定,电子胃镜检查, 活检HP快速尿素酶试验,Giemsa染色及病理组织学检查。HP(+)组抗HP治疗,1mo后复查上述检查。结果:HP(+)组SG明显高于HP(-)组(P<0.01),治疗后HP转阴组比非转阴组SG水平明显下降(P<0.01),胃粘膜中性粒细胞浸润明显减轻。结论:HP亦是老年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主要病因,并刺激增高胃泌素水平是导致胃粘膜炎症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7.
我院2000年1~10月在8354例上消化道内镜检查中,检出消化性溃疡1543例,其中复合性溃疡120例(占2.2%),为了探索一种根除幽门螺杆菌(HP)的方案,我们应用奥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HP感染的消化性溃疡,对不同疗程的HP根除率溃疡愈合率进行对比,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14C-尿素呼气试验(14C-UBT)检测幽门螺杆菌(HP)的临床应用。方法经胃镜确诊并利用^14C-UBT检测HP患者836例其中癌症36例,十二指肠溃疡158例,胃溃疡146例,慢性浅表性胃炎263例,慢性萎缩性胃炎106例,正常胃黏膜127例。结果检测HP阳性率分别为94.4%、90.5%、72.6%、56.6%、27.4%、26.8%。结论 HP感染与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密切相关。^14C-UBT具有无创伤、无痛苦、无交叉感染、准确、简便、快速、经济等优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幽门螺杆菌感染趋势。方法:选择1992/1996年(A组)和2002/2006年(B组)本院住院和门诊患者共367例,其中慢性胃炎(胃炎组)259例,消化性溃疡(溃疡组)108例,分别对两个时期的HP感染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不同时期,胃炎组HP感染率差异有显著性(χ^2=6.588,P〈0.05);溃疡组HP感染率差异无显著性(χ^=0.858,P〉0.05)。结论:近10 a来慢性胃炎HP感染率下降;消化性溃疡HP感染率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20.
夏道荣 《临床荟萃》2001,16(11):502-503
自从 1983年从慢性活动性胃炎患者胃粘膜中分离到幽门螺杆菌 (helicobacter pylori,HP) ,使 HP与胃肠道疾病的关系再次受到人们的关注。目前已知 ,HP感染是慢性胃炎最常见的病因 ,约 90 %的胃炎是由 HP引起的。大量的研究证明 ,HP相关胃炎很容易继发消化性溃疡、胃癌、淋巴瘤。 1994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和世界卫生组织癌症研究中心相继通过决定分别宣布HP是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病因 ,同时也是第一类 (确定的 )致癌物质。从而确定了该菌在胃部疾病中的重要地位。本文总结了47例幽门螺杆菌相关胃炎患者从临床症状、胃镜检查、病理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