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对原发性肝癌(primary hepatic carcinoma ,PHC)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 ,TACE)术后发生的少见严重并发症发生原因做相关分析。方法分析2010年1月~2013年10月间351例PHC患者行TACE治疗患者资料,对发生少见严重并发症的患者影像及临床相关资料做相应分析,以期得出不同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及预防措施。结果少见严重并发症包括肝破裂出血3例,1例经保守治疗后好转,2例死亡;肝脓肿2例,1例经抗感染及脓肿穿刺引流治愈,1例发生感染性休克而死亡;1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经内科止血处理好转;1例并发急性胆囊炎经对症处理后好转;余3例分别死于碘油脑栓塞(cerebral lipiodol embolism ,CLE)、肺栓塞和股动脉延迟出血。结论原发性肝癌T ACE治疗严重并发症临床少见,一旦发生可能危及患者生命,因此严格遵循PHC诊疗规范,把握适应证,合理控制化疗药物剂量技术及栓塞程度。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 评价TACE治疗不可切除原发性肝癌2次间隔长短不同对肝功能影响程度是否有差异。方法 回顾分析2013年7月至2018年12月至少连续2次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90例。根据TACE治疗间隔时间中位数分为A组(短间隔组间隔时间<61 d)和B组(长间隔组间隔时间≥61 d)。对比两组2次TACE前、后肝功能各项指标。结果 间隔时间第1、2次TACE间隔A组平均为(48.2±7.0) d(35~60 d),B组(75.5±9.5) d (61~93 d)。2次TACE术后6 d两组ALB、TBIL、ALT、AST、CP及白蛋白- 胆红素分级法(ALBI)分级分别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第2次TACE前A组ALB较首次TACE前平均下降1.8 g/L,A组ALB较B组平均低2.3 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44,P=0.046);第2次TACE前ALBI由1级降为2级的比例A组有11.4%、B组则无降级,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6);第2次TACE术后6 d A组ALB较B组平均低2.4 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3);ALBI由1级降为2级的比例A组有25.0%,B组为19.6%,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原发性肝癌两次TACE后6 d肝功能均呈一过性损伤,治疗间隔延长有助于第2次TACE前的肝功能恢复更好,并减少第2次TACE后肝功能ALBI等级降低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原发性肝癌经动脉化疗栓塞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 多因素评价对动脉化疗栓塞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及预后影响。材料与方法 对197例中晚期肝癌治疗有效率行单因素分析,对预后影响行cox回归分析。结果 治疗有效率有意义的影响因素为治疗方法、肿块类型、肿瘤血供、肝功能、门脉癌栓、碘化油沉积。预后有意义的影响因素为肝功能、门脉癌栓、治疗次数、碘化油沉积、治疗间隔期。结论 血供丰富的巨块型肝癌,肝功能好且无门脉全球得行化疗栓塞疗效显著。肝功能差及门脉癌栓是预后危险因素,碘化油沉积、治疗次数、治疗间隔期是预后保护性因素。了解肝癌的预后因素对选择病例和治疗方法,提高疗效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4.
5.
目的观察比较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TACE)联合经皮无水乙醇注射(PEI)与单纯TACE治疗肝癌的疗效。方法64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分成两组,32例给予TACE联合PEI治疗,32例给予单纯TACE治疗。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临床资料具可比性;治疗过程中观察患者肿瘤大小及AFP变化;随防1、2、3年生存期及中位生存期。结果联合治疗组和TACE组肿瘤缩小总有效率分别为84.4%、62.7%,联合组和TACE组AFP转阴率分别为77.4%、50.0%;联合治疗组患者1、2和3年生存率分别为96.9%、71.9%和37.5%,中位生存期34.5个月;TACE组患者1、2和3年生存率分别为81.3%、31.3%和12.5%,中位生存期19.5个月。与联合治疗组相比TACE组肿瘤缩小总有效率,AFP转阴率,1、2、3年生存率及中位生存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TACE联合PEI治疗原发性肝癌,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延长患者生存期。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门冬氨酸乌氨酸对肝动脉栓塞化疗所造成的肝功能损害的作用。方法:对接受肝动脉栓塞化疗的31例原发性肝癌病人给予门冬氨酸乌氨酸保肝,并设30例为对照组。2组病人均于肝动脉栓塞化疗后当天开始给予常规护肝治疗。检测两组疗前和疗后胆红素(BIL)、丙氨酸氧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血氨(BA)水平。结果:对照组肝动脉栓塞化疗后BIL、ALT、AST明显升高,治疗组则未出现上述现象,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血氧亦低于对照组,但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门冬氨酸乌氨酸用于肝动脉栓塞化疗,可减轻肝细胞损害,保护肝脏功能,增强病人对栓塞化疗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7.
吐温80温热灌注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吐温 80温热灌注化疗栓塞治疗肝癌的可行性。资料与方法 原发性肝癌 5 4例 ,男 4l例 ,女13例。巨块型肝癌 11例 ,结节型肝癌 4 3例。治疗前AFP值升高者 33例 ,AFP阳性率为 6 1.1%。Karnofsky评分均≥ 6 0分。分为温热灌注化疗栓塞组 (治疗组 ) ,常规化疗栓塞组 (对照组 )。治疗组将吐温 80、化疗药和碘油均加温至 6 2℃行化疗栓塞治疗。对照组行常规化疗栓塞治疗。结果 肿瘤生长率治疗组为 - 0 .4 7± 0 .2 2 ,对照组为- 0 .19± 0 .2l,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1)。近期有效率治疗组 (80 % )大于对照组 (5 2 .9% ) (P <0 .0 5 )。毒副反应治疗组轻度 4例 (2 0 % ) ,中度 11例 (5 5 % ) ,重度 5例 (2 5 % ) ;对照组轻度 7例 (2 0 .6 % ) ,中度 2 1例 (6 1.8% ) ,重度 6例 (17.6 % )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结论 吐温 80温热灌注化疗栓塞治疗肝癌 ,能进一步提高疗效 ,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8.
由于肝癌其起病隐匿,患者就诊时大多已属中晚期,再加上合并肝硬化率高及手术后复发率高等因素,手术切除率很低[1]。为此,绝大部分患者需非手术治疗,而肝癌化疗栓塞术是其中比较肯定的一种方法,具有微创、安全性高及效果肯定等优点,但是也有一定的并发症,如何及时发现这些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已成为无法手术患者的首选疗法,我们用此法治疗1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经多次栓塞,患者存活20年,最终死于心肌梗死,现报道如下。患者男,65岁。因乏力消瘦2~3个月于1986年9月23日住院检查。经检查发现红细胞沉降率49mm/1h,AFP303.8μg/L,ALT62u/L,LDH700u/L。B超、CT均发现肝右后叶有一直径105mm×83mm的实质性占位病灶,  相似文献   

10.
经肝动脉插管栓塞化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中安 《医学影像学杂志》2011,21(10):1498-1500
目的:了解原发性肝癌的经肝动脉插管栓塞化疗的方法,探讨经肝动脉插管栓塞化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临床使用经肝动脉插管栓塞化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其AFP,AST,γ-GT及TBiL等指标的变化,统计其生存率及平均生存时间等临床疗效。结果: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1个月的AFP,AST,γ-GT及TBiL指标相比存在显著统计差异,P<0.05。结论:使用经肝动脉插管栓塞化疗对原发性肝癌进行治疗,其近期疗效比较稳定,副作用小,患者生存率高,平均生存时间比较长,是一种比较实用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原发性肝癌患者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后住院天数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收集接受TACE的31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及护理资料.采用方差分析、Spearman相关分析、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患者术后住院天数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碘油剂量、术后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计数和比率、患者术后的发热程度、发热天数、疼痛程度、疼痛天数、腹胀程度与住院天数呈显著正相关(P<0.05),r分别为0.159、0.188、0.213、0.368、0.231、0.306、0.163.术后发热天数、肝区疼痛天数、腹胀程度、医保类型进入以住院天数为因变量的同归方程(P< 0.05).结论 肝癌患者TACE后住院天数受多种因素影响.根据患者的身心状况和术中用药情况对患者术后并发症进行预见性治疗和护理可以降低或缓解并发症,进而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糖尿病(DM)对不可切除肝细胞癌(HCC)患者TACE术后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5年6月就诊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行TACE术的HCC患者858例,其中合并DM患者175例(DM组),HCC未合并DM患者683例(非DM组),分析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及总体生存的差异.生存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组间差异采用Log-Rank方法,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不可切除HCC患者TACE术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 两组性别、年龄、血清总胆红素、白蛋白、凝血酶原时间、甲胎蛋白(AFP)、Child-Pugh分级、肿瘤最大直径和数目、肝硬化、TACE治疗次数以及BCLC分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DM组空腹血糖(FPG)水平高于非DM组(P<0.05).DM组患者1、3、5年生存率为60.9%、27.5%和10.7%,非DM组为70.9%、36.0%和17.6%,经Log-rank检验,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08).将上述变量进行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瘤最大直径>5 cm、肿瘤数目多发、AFP>20 ng/ml、BCLC分期、以及合并DM是影响HCC患者TACE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DM是影响不可切除HCC患者TACE后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在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术后继发溶血性尿毒综合征(hemolyticuremic syndrome,HUS)的临床表现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3例原发性肝癌于术后继发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3例原发性肝癌行,分别于术后第1、4、6天突发血红蛋白尿,监测间接胆红素显著升高、血红蛋白显著下降,2例伴有急性肾功能损害.本组发病与介入治疗相关,考虑为药物相关性HUS.经治疗后2例病情好转,1例死亡.结论 HUS罕见但可能致命,典型临床征象有助于早期识别该疾病,及时采取适当治疗措施可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护理。方法2008年8月至2009年8月,4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接受TACE联合HIFU治疗,总结术前、术后的护理。结果全部患者住院期间均未出现重症感染、消化道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围手术期正确的护理有利防止并发症发生,保证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131I美妥昔单抗注射液(利卡汀)联合TACE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收集2010年11月至2013年5月期间收治的7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按治疗意愿分为单抗组(美妥昔单抗联合TACE治疗)及对照组(单纯TACE治疗)各38例.入组患者按要求行介入治疗,并定期随访,以评估疗效及不良反应.随访截止日期为2015年3月或肿瘤出现进展.结果 单抗组与对照组相比:1个月临床缓解率分别为23.7%和18.4%;疾病控制率分别为92.1%及97.4%;疾病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PFS)为6个月及8个月,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治疗相关的不良反应基本相仿,而在血液毒性及肝功能损害方面,试验组较对照组更为明显,但多为一过性,未发生与治疗药物相关的严重不良事件.结论 对于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美妥昔单抗联合TACE治疗安全性高,但疗效尚需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16.
临床资料 患者男,28岁.因“腹胀、腹泻1个月余,血便1d”入院.既往有慢性乙型肝炎病史.入院体检:T 37.1℃,HR 90次/min,R 20次/min,BP 112/66 mmHg.门诊CT提示:①考虑肝左叶原发性肝癌并肝内转移或多中心型肝癌;②腹膜后淋巴结转移,并肝动脉-门静脉瘘;③疑左侧肾上腺转移,建议结合临床;④肝硬化,脾肿大,腹水.入院后予以抑酸、止血、降门脉压等对症支持治疗,并完善胃镜检查.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体外实验进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中碘油乳剂经微导管推注的优化研究.方法 建立体外检测装置,使用3种不同微导管推注同种溶剂-碘油乳剂,分别测量在相同时间点微导管尖端的压力及推注出的碘油乳剂剂量;再使用同种微导管推注3种不同的溶剂-碘油乳剂,分别测量在相同时间点微导管尖端的压力及推注出的碘油乳剂剂量,收集所需数据进行比较与分析.结果 相同时间内3种不同微导管推注同种溶剂-碘油乳剂时,Stride微导管尖端的压力及推注出的碘油乳剂量均最大,其次为Progreat微导管,Echelon微导管尖端的压力及推注出的碘油乳剂剂量均最小(P<0.01);相同时间内同种微导管推注3种不同溶剂-碘油乳剂时微导管尖端的压力及推注出的碘油乳剂剂量不同(P<0.01),且碘佛醇-碘油乳剂均为最小(P<0.01),而利多卡因-碘油乳剂与生理盐水-碘油乳剂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选用Stride微导管及利多卡因-碘油乳剂将更易于碘油乳剂的推注,减少监视碘油乳剂推注时的X线透视时间,降低手术人员及患者的X线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外生型肝癌(P-HCC)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前后血供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39例P-HCC患者TACE治疗前后血管造影表现,总结其血供特点.结果 39例TACE术前血管造影发现有70支动脉参与供血,以39支(56.0%)肿瘤所在肝叶动脉供血为主,23例(59.0%)伴有31支(44.0%)肝外寄生性血管.TACE治疗前有无寄生性血管和肿瘤直径有相关性(x2=164.00,P<0.001),与部位无相关性(x2=7.358,P=0.061).TACE治疗后所有血管造影发现有131支动脉参与供血,31例(79.5%)伴有肝外寄生性血管;其中肝内动脉53支(40.5%),肝外寄生性血管78支(59.5%),新增寄生性血管47支,呈逐渐增多(x2 =4.278,P=0.039).TACE术后肿瘤易由近邻血管获得寄生性供血.结论 P-HCC肿瘤TACE治疗前后血供以肝动脉为主,肝外寄生性血管为辅.寄生性血管与肿瘤大小密切相关,其血供丰富,来源以就近为原则.TACE治疗后易形成新的寄生性血管.  相似文献   

19.
患者男,57岁。因原发性肝癌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后13 d伴发热、顽固性呃逆4 d入院。13 d前确诊原发性肝癌在某肿瘤医院行TACE,药物为羟基喜树碱25 mg、表阿霉素70 mg、碘化油20 ml、明胶海绵微粒(直径150~350μm)1 g。出院后患者即出现发热,最高体温39.8℃,近4 d伴有寒战、肝区疼痛、出虚汗、尿色黄、持续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