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黄若文 《中国医刊》2002,37(7):15-16
尽管近年来实验室培养、超声心动图等检查方法有很大改进 ,新的抗生素层出不穷 ,感染性心内膜炎 (IE)的治疗方面有了很大进展 ,但是临床上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临床医师用以鉴别诊断的试验性治疗 ,使细菌培养阳性率大为降低 ;病原体的耐药性问题也常常困扰临床医生 ;革兰阴性杆菌、真菌感染在临床上也明显增多。本文则对目前IE治疗方面的新观点和新特点作一概述。1 无并发症的药物治疗1 1 治疗IE抗生素的药效学 由于IE的赘生物内无血管分布 ,人体血液中的防御功能难以发挥作用 ,因此临床上需要能有效控制病原体的生长、杀菌能力强…  相似文献   

3.
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诊断和外科治疗第一医院心胸外科温剑虎,李朝先,李强综述李法荫审阅中图分类号R542.4感染性心内膜炎是难于处理的感染性疾病,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各种细菌引起者为细菌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最为常见,真菌引起者,为真菌性心内膜炎,较为少见。...  相似文献   

4.
姜楠 《中国全科医学》1999,2(6):513-513
心内膜炎是指感染累及心脏辩股组织或心脏内结构。我院自1990年1月~1998年10月共收治顾染性心内膜炎患者25例。现就诊断治疗体会介绍如下。1临床征消全组共25例,其中男性22例,女性3例,平均年龄25.2岁。主要临床表现为持续临席高热16例,间断性高热6例,不规则发热3例;白细胞增高15例;皮肤粘膜出血点5例;心脏杂音19例;细菌栓塞2例;心功能不全18例。血培养呈阳性者15例(占60%),其中草绿色链球菌9例,金黄色葡萄球菌3例,铜绿甲单抱杆菌2例。心电图显示窦性心率18例,心房颤动2例,颁发定性早据5例,左室肥大16例,右室肥大《例。X线胸片示心胸比…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研究与探讨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按照感染性心内膜炎诊断标准,根据其临床表现和检查结果采取内科治疗和外科治疗的方法.结论 早期诊断,掌握适当的手术时机,果断采取急诊或亚急诊手术,联合内科治疗和外科手术,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先天性心脏病并发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39例,均在体外循环下行畸形矫正和赘生物清除术.结果 39例患者术后早期死亡1例,病死率2.51%,其余远期效果良好.结论 先天性心脏病并发感染性心内膜炎者,其病死率较高,对于合并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病人,内科治疗的病死率高达80%~90%,本组手术治疗病死率为2.51%(P<0.001),差异有显著性.外科治疗可减少心脏功能的损害,避免不可逆的器官损害和感染的扩散,明显降低病死率.抗感染的同时积极手术,正确把握手术的时机、手术方式、及选择有效抗生素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合并脑血管并发症的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诊断标准和手术指征、手术时机的选择,总结临床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外科手术治疗的术前合并脑血管并发症的40例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资料。入院后根据血培养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并行营养神经等对症治疗;选择合适手术时机,术中彻底清除病灶,彻底矫治心脏合并畸形;术后常规给予强心、利尿等对症治疗,并根据血培养结果继续应用敏感抗生素。结果:术后早期病死6例,其中再发脑出血2例,恶性心律失常1例,重度肺部感染1例,低心排综合征1例,肾衰竭继发循环衰竭1例;其余34例均治愈出院。结论:外科治疗合并脑血管并发症的感染性心内膜炎治疗效果总体满意。早期明确诊断、合理掌握手术时机、术中彻底清除病灶、术后规范抗感染及抗凝治疗是关键。  相似文献   

9.
江万清  曾知恒 《广西医学》1990,12(4):264-266
感染性心内膜炎(IE)临床表现颇为复杂,极易误诊。本文就我附院近年住院确诊的 IE 中误诊的13例回顾讨论如下。临床资料13例中男性7例,女性6例。年龄16~64岁,从发病至确诊7天至5个月;平均26天。本组误诊为风湿热4例,肺部感染3例伤寒2例,恶性组织细胞病、产后心肌病、脑动脉硬化性精神病、钩体病各1例。  相似文献   

10.
感染性心内膜炎是由病原体感染心内膜所致,容易累及心脏瓣膜,其特征性病损为赘生物形成,而赘生物脱落可以引起动脉栓塞并造成重要组织器官的缺血、坏死等。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确诊了1例感染性心内膜炎合并多发心外并发症,其特征性影像学表现为超声检查发现二尖瓣前叶赘生物形成,CT、MRI检查发现多发脏器、血管受累,具体表现为脾梗死、肾脏梗死、脑梗死、脾动脉瘤、肠系膜上动脉瘤、肾动脉瘤及右侧大脑中动脉远端管腔狭窄、闭塞。  相似文献   

11.
急性脑卒中后感染性并发症的发生状况及其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了解脑卒中后感染性并发症的发生状况及其危险因素 ;明确感染性并发症对急性卒中后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 对急性脑卒中 132例观察感染性并发症的发生 ,评估多项营养学指标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感染并发症的可能危险因素。 结果  (1)脑卒中发生后感染性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6 .3% ,其中肺部感染为 2 8.8% ,泌尿系感染为 2 2 .1%。 (2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发病年龄、糖尿病史和卒中后第 1天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对卒中后感染性并发症发生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 (3)卒中后吞咽障碍组的肺部感染发生率 (15 / 5 4 )明显高于无吞咽障碍组 (4/ 78) (P <0 .0 5 )。 (4)感染性并发症组的发病年龄、病程第 1天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清白蛋白水平和上臂肱三头肌围与无感染并发症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结论  (1)卒中后容易并发感染性并发症。 (2 )卒中后神经功能缺损 ,尤其是吞咽功能障碍、营养状况的恶化、发病年龄大以及糖尿病等是卒中后发生感染性并发症的可能危险因素。 (3)感染性并发症是卒中后神经功能康复的不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临床总结探讨30例感染性心内膜炎(IE)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30例IE中,男22例,女8例;年龄3~50岁(平均26.3岁);心功能(NYIIA)Ⅱ级5例,Ⅲ级19例,Ⅳ级6例。择期手术18例,急诊手术12例。施行二尖瓣替换术4例,主动脉瓣替换术6例(其中1例合并主动脉窦瘤破裂同期行窦瘤切除修补术,主动脉二尖瓣双瓣替换术8例,三尖瓣修复成形术2例;室间隔缺损修补术5例,动脉导管直视缝闭术4例,法乐氏四联症根治术2例,右室双腔心根治术1例。结果:本组死亡3例,死亡率10%,分别为主动脉二尖瓣替换术后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室颤各1例,法乐氏四联症术后低心输出量综合征1例。27例术后随访9~250个月(平均86.4个月),晚期死亡2例,均为人造瓣膜心内膜炎。存活25例(83.3%)术后心功能明显改善,心功能恢复至Ⅰ级者20例,Ⅱ级者4例,Ⅲ级1例。结论:外科治疗是难治性IE的有效治疗手段,IE手术成功的关键在于,尽可能清除感染病灶和彻底根治心脏基础疾病。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本研究旨在评价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ERCP)在诊断及治疗胆囊切除术后胆道并发症的作用。方法 :10 5例胆囊切除术后胆道并发症的病人行ERCP检查 ,其中 97例接受内镜治疗。结果 :首次ERCP检查的成功率为 97.1% (10 2 /10 5 ) ,为大多数病例提供准确的诊断 ,80例并发胆总管残余结石者采用内镜十二指肠乳头切开术(EPT)取石治疗 ,97.5 % (78/80 )获成功 ;9(9/13)例胆管漏采用EPT、鼻胆管引流或置入聚乙烯支撑架治疗 ,8例胆漏在治疗后 4 8h内关闭 ,疗效肯定。 8(8/11)例胆总管部分狭窄者行内镜放置聚乙烯支撑架。 7例近期取得良好的疗效 ,但远期疗效尚不确定。 1例胆总管完全闭塞仅行诊断性ERCP ;本组内镜诊断及治疗的早期并发症为4 .8% (5 /10 5 ) ,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 :胆囊切除术后怀疑胆道并发症时 ,应及时行ERCP检查 ,对于胆总管残余结石、胆漏和胆总管部分狭窄 ,内镜介入治疗是一种方便、安全有效的非手术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4.
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是指新生儿肺部的炎症性病变,是新生儿期最常见的疾病。临床表现以呼吸道症状为主,但发病早期的呼吸道症状和体征都不明显,尤其是早产儿,给早期的诊断和治疗带来困难。近几年来,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临床药物的不断发展,国内外对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诊疗研究取得了新进展。现就有关新生儿感染性肺炎诊治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现今随着CSA的广泛应用,肾移植已成为治疗慢性肾炎尿毒症的主要手段。文献中有术后并发症的报道,可术前诊断者甚少。本文报道了6例在术后不同时间发生的外科并发症及其诊断、处理。5例中早期发生4例,晚期2例3次。其中男5例、女1例。本组诊断中采用B超、CT及肾细针穿刺造影术,使尿瘘及部位在术前得到明确。处理中,同时介绍了成功的运用原输尿管及膀胱重建尿路的连续性。探讨了术后发生并发症的可能原因。  相似文献   

16.
10例血管性介入放射诊疗术中并发症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和分析血管性介入放射诊疗术中产生并发症的原因。方法  2 0 0 1年 3月— 2 0 0 3年 12月 75 6例 (不含心导管介入 )的血管介入诊断与治疗病例。结果 术中出现严重并发症 10例 ,发生率为 1.3 2 %( 10例 75 6) ,其中非离子造影剂 (欧乃派克 )过敏 1例 ,栓塞弹簧圈异常脱落 1例 ,颅内血管瘤陈旧血栓脱落 1例 ,严重血管性痉挛 2例 ,血管破裂出血 1例 ,血气胸 1例 ,动脉剥脱 2例 ,穿刺部位大血肿 1例。讨论 血管性介入诊疗术是非常严谨的操作过程 ,不容任何疏忽 ,不但要求术者有娴熟的操作技能 ,更要时刻警惕可能并发症的产生 ,将危险降至最低。  相似文献   

17.
报告4年间内科住院患者中,结合临床资料经超声检查发现赘生物而确诊的感染性心内膜炎13例,其中的大多数(85%)均原有器质性心脏病,主要为风湿性心脏病(6/11)。出现栓塞者1例(8%),心力衰竭者8例(62%),栓塞和心衰者2例(15%)。作者等强调,超声可清楚地显示赘生物的大小、形状和部位,瓣膜和附件结构的破坏性改变及这些改变导致的血液动力学变化;赘生物的大小(〈或〉5mm),对估计病情、指导内、外科治疗及预后的预测均具有一定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还原型谷胱甘肽钠治疗小儿急性感染性疾病致肝功能损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肝损害患儿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治疗组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钠30mg/(kg·次)静脉滴注,1次/d;对照组给予维生素C100mg/(kg·次)及甘草酸二铵3mg/(kg·次)静脉滴注,1次/d。7d后复查肝功能。结果治疗后2组肝功能指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但治疗组ALT、AST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O.05),且ALT、AST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还原型谷胱甘肽钠治疗小儿急性感染性疾病所致肝功能损害近期疗效显著、安全。  相似文献   

19.
徐建名 《中国医药导刊》2012,14(9):1495-14,961,498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MP)感染肺外并发症发生状况及其临床特征.方法:对1992年9月到2006的10月本院儿科115例MP感染患儿..筛选出其中有并发症患儿15例作为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并发川畸病9例,占60%(9/15)均发热大于5天,其中6例眼结合膜充血、口唇皲裂、颈淋巴结肿大,全身多形性红斑、肛周潮红脱皮.2例掌跖红斑、肛周潮红脱皮.1例仅心脏B超示冠状动脉扩张.除1例转院外,其余均用“阿奇霉素”、“阿斯匹林”及“丙种球蛋白”治愈出院;并发急性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简称传单)4例,占26.6%(4/15)均有发热、淋巴结肿大、咽峡炎.3例肝脾肿大.1例全身出猩红热样皮疹.均经“阿奇霉素”治愈出院;并发肺炎支原体相关性肾炎2例,占13.3%(2/15),2例均有水肿及血尿.经“阿奇霉素”抗MP,辅以对症亦全治愈出院.结论:MP感染肺外并发症多种,其中川畸病占多数60%(9/15).各类并发症均有其相应临床特征及特定治疗方案.临床医师在治疗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患儿时要高度警觉肺外并发症的发生,以免漏诊或误诊,错过相关的治疗时机,造成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各型重症肝炎患者的并发症及其防治方法。方法:统计分析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症肝炎115次共23人次时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过程中共发生皮疹18人次(7.41%),血压一过性下降10人次(4.11%),血管路部分凝血6人次(2.47%),下肢抽搐8人次(3.29%),无过敏性休克病例发生,无发热、畏寒、寒战、出血病例发生,所有并发症经及时处理后均治愈,不影响治疗,结论: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量型肝炎可发生多种并发症,但发生率很低,采取相应措施后可避免,从而提高重型肝炎的临床治愈好转率,ALSS治疗是很较安全且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