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古联  苏莉 《广东医学》2008,29(4):580-581
目的研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性期C反应蛋白(CRP)水平与缺血性脑卒中危险因素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测定87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病后24h内的血清CRP水平,分析其与其他血生化指标、危险因素及患者出院时的Barthel指数的关系。结果CRP异常组冠心病患病率为50.98%、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为(4.50±0.71)mmol/L,明显高于CRP正常组的27.78%、(3.95±0.84)mmol/L(P<0.05)。CRP异常组出院时的Barthel指数(51.82±10.56)低于CRP正常组(62.36±8.02)(P<0.05)。CRP水平与Barthel指数间的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r=0.741,P<0.001)。结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CRP水平对近期预后有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2.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C-反应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袁云华  蓝杨 《西部医学》2011,23(3):483-484,487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浆C-反应蛋白(CRP)的动态变化规律。方法采用免疫比浊法对108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血浆CRP水平进行动态观察(入院时〈72小时,7天及14天),同期我院健康体检正常者。结果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CRP从入院时〈72小时升高,至第7天达高峰,以后降低;14天接近健康正常者。结论血浆CRP水平是临床评价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病情发展和预后的一个重要的生物学指标,动态监测血浆CRP含量的变化对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情和近期预后的判断及提高救治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4.
C反应蛋白与缺血性脑卒中预后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卓名  李泽林  陈清 《广西医学》2003,25(9):1628-1630
目的 :探讨C反应蛋白 (CRP)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浊度法对住院的首次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 96例、5 0例非脑卒中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进行测定 ,并随访观察一年。结果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CRP为 (1 4 85± 7 2 4 )mg L ,明显高于对照组 (4 75± 1 70 )mg L(P <0 0 1 ) ,大、中梗死组及中、重型组CRP明显高于小梗死组、轻型组CRP(P<0 0 1 ) ;而复发脑卒中及死亡者的CRP均明显高于预后好的患者 (P <0 0 1 )。结论 :CRP可作为预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血清中尿酸(UA)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AIS患者223例,其中大面积脑梗死组49例,非大面积脑梗死组174例,对照组240例,分别测定其UA和hs-CRP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AIS患者血清UA和hs-CRP水平较对照组均升高(P<0.05);大面积脑梗死组UA和hs-CRP水平较非大面积脑梗死组和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非大面积脑梗死组较对照组UA(P>0.05)和hs-CRP(P< 0.05)水平有所升高.结论 血清UA和hs-CRP与AIS的发生有关,且hs-CRP水平能反映脑梗死的病变程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中Hs-CRP及LDL浓度,揭示其与脑卒中的发病关系及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3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和6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病例组),并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分型,分别记录血清Hs-CRP及LDL。结果:脑卒中患者与健康者的血清Hs-CRP、LDL比较P<0.05,差异具有显著性;缺血性脑卒中不同分型的Hs-CRP值与轻型组比较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血清Hs-CRP及LDL浓度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呈正相关性,而Hs-CRP指标可作其病情预后的实验室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性期c反应蛋白(CRP)水平与病情及预后的相关性分析。方法:测定87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病后24h内的血清CRP水平,分析其与其他血生化指标危险因素及患者出院时的Barthel指数的关系。结果:CRP异常组冠心病患病率为50.98%、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为(4.50±0.71)mmol/L,明显高于CRP正常组的27.78%(3.95±0.84 mmol/L(P<0.05)。CRP异常组出院时的Barthel指数(51.82±10.56)低于CRP正常组(62.36±8.02)(P<0.05)。CRP水平与Barthel指数间的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r=0.741,P<0.001)。结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CRP水平对近期预后有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讨论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对65例患者于发病的第1、7、14天检测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水平,同时选取来院健康体检者50例作对照。结果: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组血清hs—CR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且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成正相关。结论:hs—CRP是预测缺血性脑卒中病情变化的指标之一,且与病情程度成正相关。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 探讨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6年1~8月期间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68例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选择同期年龄和性别相匹配的30例健康老年人纳入对照组;评估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DS),将其分别纳入重度缺损组(n=25),中度缺损组(n=28)及轻度缺损组(n=15),并根据患者治疗28 d时的NDS情况将患者分别纳入预后不佳组(n=19)与预后良好组(n=49);比较不同组别受检者NDS及血清hs-CRP水平.结果 血清hs-CRP水平在对照组、轻度缺损组、中度缺损组及重度缺损组患者分别为(2.56±1.08)mg/L、(6.14±2.19)mg/L、(8.79±2.46)mg/L、(12.13±3.71)mg/L,其水平依次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DS评分在轻度缺损组、中度缺损组及重度缺损组患者中分别为(12.56±4.68)分、(19.65±6.35)分、(32.47±12.89)分,其水平依次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佳组患者血清hs-CRP水平为(13.01±3.94)mg/L,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的(9.28±2.88)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hs-CRP水平可以作为反映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血府逐瘀汤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择榆林市星元医院神经内二科于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予阿司匹林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血府逐瘀汤治疗,疗程均为4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血清hs-CRP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NIHSS评分及血清hs-CRP水平分别为(7.81±1.64)分、(6.79±1.57)mg/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9.33±2.28)分、(8.99±1.92)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包括全血比黏度(高切、中切、低切)、血浆黏度及纤维蛋白原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血府逐瘀汤可以有效减轻炎症反应,降低血液黏稠度,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关系。【方法】对缺血性脑卒中住院患者,应用颈部多普勒超声检测颈部血管内中膜厚度及斑块形成情况。并同期检测患者血高敏C反应蛋白浓度。【结果】共有125例患者人选。有40例患者发现有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其中有16例患者经超声检查诊断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24例患者诊断为颈动脉内中膜增厚。有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患者的平均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高于无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患者水平(P〈0.01)。并且随着平均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升高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发生率升高。【结论】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和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之间有密切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编辑先生 :C反应蛋白的血浓度增高 ,在某些健康人群中常提示其发生冠状动脉及脑血管事件的危险性增加1,而在心肌梗死2 及缺血性卒中3 患者中 ,则提示预后较差。根据Pepys和Berger4,已有的资料表明C反应蛋白增高可作为心血管事件潜在的危险指标。但是 ,要应用于临床 ,则C反应蛋白必须具有独立的判断预后价值 ,而且这一价值应超过目前常规使用的其他指标。急性心肌梗死和缺血性脑卒中的坏死范围对判断预后极为重要 ,但并非唯一的决定因素。虽然年龄和血管综合病损状态与梗死范围无必然的关联 ,但却是评价预后的重要因素。导致机…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尿酸(UA)、血纤维蛋白原(Fg)、C反应蛋白(CRP)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意义。方法检测患者入院后第1天、第3天、第7天的血清UA、CRP和血浆Fg浓度。对100例脑卒中患者及100例对照组进行UA、Fg、CRP等生化指标检测。而对照组仅仅做一次测量结果急性脑卒中患者血浆Fg和血清血糖、甘油三酯、LDL、HDL、UA、CRP水平明显增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在7 d的检测中,CRP在7 d中有显著的变化(P〈0.05),UA和Fg没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UA、Fg、CRP、高血压、高血糖、高甘油三酯、高LDL和低HDL与缺血性脑卒中病的发生有关,可以将它们作为缺血性脑卒中诊断的参考指标。血清CRP在7 d的变化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5.
张琨 《医学综述》2014,20(18):3403-3404
目的探讨尤瑞克林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IS)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影响。方法将2011年8月至2012年8月平江县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60例ACIS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治疗组和尤瑞克林组,每组30例。两组均给予抗血小板聚集、改善脑循环、病因治疗及神经康复等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尤瑞克林组予尤瑞克林治疗,0.15肽核酸U尤瑞克林+100 mL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滴注,每日1次,共治疗14 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hs-CRP及VEGF水平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血清hs-CRP治疗前分别为(12.41±3.76)mg/L、(11.82±3.88)mg/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hs-CRP分别为(6.06±2.61)mg/L、(8.92±3.43)mg/L,与本组治疗前比较,血清hs-CRP值均下降(P<0.05),组间比较,尤瑞克林组下降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清VEGF治疗前分别为(212.88±87.25)ng/L、(205.64±86.73)ng/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VEGF分别为(280.53±86.33)ng/L、(241.47±86.62)ng/L,与本组治疗前比较,血清VEGF值均升高(P<0.05),组间比较,尤瑞克林组升高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尤瑞克林能减轻脑缺血后的炎性反应,促进局部血管再生,保护缺血脑组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关系。[方法]对缺血性脑卒中住院患者,应用颈部多普勒超声检测颈部血管内中膜厚度及斑块形成情况,并同期检测患者血高敏C反应蛋白浓度。[结果]共有125例患者入选。有40例患者发现有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其中有16例患者经超声检查诊断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24例患者诊断为颈动脉内中膜增厚。有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患者的平均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高于无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患者水平(P<0.01)。并且随着平均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升高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发生率升高。[结论]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和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之间有密切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徐永平  俞胜琴 《中国民康医学》2010,22(3):292-292,294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在缺血性脑卒中形成和发展中的变化规律。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原则,病例组为急性脑梗死患者26人,对照组为健康者22人。分别于患病第1、5、10天,空腹8~12小时抽取静脉血离心,检测血清CRP浓度。结果:病例组比对照组血清CRP浓度在各时间点检测值都有显著增高,两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CRP浓度在病变初始时即迅速增高,约1周时最高,然后缓慢回落。结论:CRP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与发展过程;CRP、炎症反应和组织损伤互相作用,影响着缺血性脑卒中的进程;CRP可作为脑梗死急性期的一个衡量标准。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P)与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100例急性脑梗死患 者(实验组)血清CRP水平,并与75例健康人群(对照组)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实验组治疗前CRP为(48.03±12.78) mg/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9.43±12.21) mg/L(P<0.05),重型患者其CRP含量在接受治疗14 d后明显高于轻型以及中型患者(P<0.05).结论:血清CRP可以作为判断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一个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9.
超敏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介素6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王国庆  康爱英 《医学争鸣》2005,26(3):F002-F002
目的:探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 CRP)和白细 胞介素6(IL 6)在缺血性脑卒中中的作用及其相关性.方法: 采用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和双抗体夹心法检测血清hs CRP, IL 6含量.结果:缺血性脑卒中组血清hs CRP和IL 6含量均 明显高于对照组[(5.5±2.5)mg/Lvs(0.9±0.7)mg/L, (13.9±4.5)ng/Lvs(5.6±2.0)ng/L,P<0.01],两组比较 差异均有显著意义.结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IL 6参与 诱导肝脏急性时相蛋白C反应蛋白(CRP)的合成,CRP反馈 促进IL 6的产生,两者共同参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与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复发的关系。方法:选择高血压合并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78例,检测入院时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同时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情况及斑块性质,根据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将78例患者分为两组,随访12个月,进行复发率观察及统计学比较。结果: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较高组(A组)48例,12个月后因脑出血死亡1例,剩余47例中13例再发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其中10例为脑梗死,3例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正常组(B组)30例,12个月后3例再发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其中2例为脑梗死,1例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合并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入院时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对预测脑血管病复发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