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了解重庆口岸出入境人群的登革热血清流行病学特征,为重庆口岸地区登革热监控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按系统抽样抽取研究对象,进行登革热IgG抗体血清学检测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检测1556份样本,其中182份登革热IgG抗体阳性,阳性率11.70%。入境人员阳性率18.87%,明显高于出境人员;外籍人员阳性率超过20%;本市人员不足10%。不同国籍人员间阳性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东南亚国籍人员阳性率62.16%,位列首位。不同职业人员间阳性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有6类人员阳性率超过10%,从高到低依次为渔民,船员、饮食服务人员、离退休人员、教师、商人、民工。曾经有国际旅行经历者阳性率(19.17%)高于没有国际旅行经历者(8.10%);出国频次越高的,阳性率也越高;不同目的国际旅行之间的登革热抗体阳性率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其中出国劳务人员阳性率最高(27.55%);曾经到达不同地区人员的阳性率的差别也有统计学意义,其中有4个地区阳性率超过50%,从高到低依次为加勒比、东南亚、南美、南亚。来自,停留流行区人员的登革热阳性率(32%)明显高于未来自,停留流行区人员的登革热阳性率(9.85%)。多因素分析提示:有国际旅行经历、境外人员血清登革热IgG阳性率高,特别是有频繁出国经历、来自,停留主要流行区、有东南亚居留史是重要危险因素。[结论]重庆本地人员登革热暴露机会较少、未发生或极少发生本地传播;对重庆地区而言,重点在传染源的发现和控制。对于口岸登革热防治工作,应有所侧重地对有国际旅行经历的人员的检疫和监测,特别要重点关注出入境频繁的、有登革热流行区居留史的人员。  相似文献   

2.
广西登革热疫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广西登革热疫情的动态变化和流行特征,为登革热流行趋势的预测、预警和制定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广西1980年-2009年传染病报告系统报告的登革热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用ELISA法对病例血清标本进行登革热IgM抗体检测。结果:1980年-2009年广西共报告登革热病例1647例,其中1980年和1986年广西局部地区发生了登革热暴发流行,共报告病例1619例,死亡2例,1987年后广西无登革热原发病例报告,2006年-2009年报告输入性病例26例。结论:广西近几年报告的登革热输入性病例增多,应加强边境地区的监测和防控,避免出现因输入病例引起的本地感染或局部暴发疫情。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西双版纳州2013年登革热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西双版纳州传染病监测与报告信息系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和登革热暴发疫情现场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3年西双版纳州共报告登革热病例1328例,其中本地感染病例1294例,输入性病例34例(老挝19例、缅甸9例、泰国5例、广州1例),年报告发病率为115.30/10万,无死亡病例。发生2起暴发疫情,疫情涉及到全州2县1市。发病年龄最小5个月、最大89岁,以20~49岁青壮年为主;男性604例,女性709例;职业以商业服务、家政及待业和离退休人员居多。检出4个血清型登革热病毒,其中本地感染流行株为登革Ⅲ型,境外输入性病例病毒株,老挝为登革Ⅱ型,缅甸为登革Ⅰ、Ⅳ型。[结论]西双版纳州登革热防控形势严峻,存在境外输入传染源和适宜媒介伊蚊生存繁殖的生境条件,应采取综合性的防控措施,防止登革热疫情的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重庆口岸出入境人员对登革热的认知和态度。方法采取按日期系统抽样方法抽取出入境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556例样本,34.3%的被调查者听说过“登革热”,但仅有不足1%对涉及到登革热知识的四个问题全部回答正确,入境及有国际旅行经历者更能正确认知登革热;23%的被调查者认为登革热的情况严重,能正确认知登革热的人员越能识别严重的情况并担心自己被感染。结论应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出入境人员,特别是首次出境人员登革热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使他们掌握准确的知识从而形成良好习惯。没有国际旅行经历的出境人员、劳务人员应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浙江口岸出入境人员中HIV感染的流行状况和趋势,为艾滋病的口岸监督与控制提供依据。〔方法〕收集1988—2007年浙江口岸艾滋病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并对HIV抗体阳性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浙江口岸20年共检出HIV感染者107例,总检出率为0.18‰;以中青年男性为主;男女性别比为4.35:1;3/4以上是已婚者;以商务、劳务人员和船员居多;异性性接触为主要传播途径。〔结论〕浙江口岸HIV感染的流行状况依然严峻,必须加强对重点人群的监测与干预,防止艾滋病从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传播。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分析评估莆田口岸登革热流行的风险,明确登革热流行的风险点和防控的关键环节,指导一线防控工作,确保口岸卫生安全。方法采用人工小时法调查伊蚊成蚊密度,入户调查积水容器,统计阳性容器进行幼蚊密度指数监测;抽取易感人群血样检测登革热抗体水平,调查收集当地出入境人员往来及周边国家疫情动态、现场考察监测点周边生活卫生及自然地理状况等,依据《口岸及出入境交通工具医学媒介生物监测风险评估技术方案》对莆田口岸登革热流行风险进行评估。结果莆田口岸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夏秋雨水多,气候适宜伊蚊的生长繁殖;环境卫生较差,居民喜种花养花也有利于蚊虫孳生。2012年、2013年莆田市涵江区布雷图指数分别为29.48、36.00均超过安全系数,是登革热不安全地区。2013年莆田口岸秀屿港区伊蚊成蚊密度2.21只/人工小时超过口岸医学媒介控制标准。2012—2013年共检出405份易感人群血清,仅1例登革热抗体阳性。结论莆田口岸登革热发生的可能性为C级,即可能发生;危害性为2级,即危害较小;登革热流行风险等级结果为中等危险度风险,应强化口岸登革热防控工作,严防登革热疫情输入造成流行。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近年来汕头口岸出入境人员的登革病毒(Dengue Fever,DF)IgG抗体水平。方法随机采集825名出入境人员血清标本,用快速免疫层析法(ICT)检测试剂进行登革病毒血清学检测。结果检出63例登革病毒IgG抗体阳性者,总阳性率为7.64%。结论汕头口岸出入境人员的登革病毒IgG抗体总阳性率高达7.64%,表明应加强对口岸登革热的监测及出入境人员的血清学检测,严防登革热病例的发生并通过口岸传播。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本区2005年以来报告和管理的输入性登革热流行病学特征和临床特征,为输入性登革热防控提供依据。方法对收集本区2005—2011年报告和管理的12例输入性登革热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2例患者中,男性9例,女性3例,平均年龄29.3岁。患者的输入国为东南亚国家,1例在海南旅游期间发病。12例患者均有明确的蚊子叮咬史,急性发病,首发症状为发热。8例患者有头痛表现,5例患者出现恶心症状,4例患者出现皮疹、背部压痛,其余与登革热相关的临床表现还有眼眶痛、肌肉关节痛等。登革热ELISA检测结果:IgM+IgG阳性6例,仅IgM阳性3例,仅IgG阳性2例,二者均阴性1例。结论长宁区输入性登革热的风险长期存在,对于在疫区居住、旅游和不明原因的发热患者,应考虑输入性登革热病例的可能并及时进行病原学检测。  相似文献   

9.
1978~1986年广州市先后发生了由登革热病毒4个血清型的4次登革热流行,每型均未重复出现。年发病率在2~57/10万,病死率在0~0.33%,流行主要见于市区边缘居民区,市区呈散发。病例以20~39岁年龄多见,男女大致相等,职业分布与城市人口职业构成相似,不同型登革热病毒感染的临床症状表现有差异,但4次流行中病人血清补结试验均呈初次感染表现。在4次流行中有3次可以追溯到明显外来的传染来源,每次流行均起于当年6~7月,高峰多为9月、12月流行终止,从未跨年度。鉴于本病尚无可靠的快速诊断的方法,故有必要加强疫情监测工作,警惕本病的再度传入。从1978年广东省佛山市出现解放后首次流行登革热以来,广州市区当年亦受到影响,有病例散发和局部小型爆发,1980年海南岛发生登革热大流行,同年传入广州相继出现流行。到1986年止,先后共发生四次流行。现将登革热在我市的发病特点报告于下。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 分析2013年南宁口岸回国人员中发现的5例输入性登革热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出入境登革热监测和制定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13年南宁口岸回国人员体检中发现的5例登革热病例资料进行分析,同时采用ELISA法和实时荧光RT-PCR两种方法进行检测.结果 5例病例均为输入性实验室确诊病例,来自登革热疫区,出现乏力、发热、头痛等临床症状,4例患者的DEV-IgM呈阳性,1例呈阴性,5例的登革病毒实时荧光RT-PCR结果均呈阳性.结论 荧光RT-PCR具有较高的敏感性,适用于登革热早期诊断.近几年南宁市报告的输入性登革热病例增多,应加强进出口岸及边境地区的监测和防控,避免出现因输入病例引起的本地感染或局部暴发疫情.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调查沙头角口岸伊蚊的种类、密度及季节消长规律,了解登革热的流行趋势和危险性,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8年5月—2009年4月,对沙头角口岸蚊类进行调查。采用人工小时法,用电动吸蚊器进行定点、定人、定时人工诱捕成蚊,并分类、计算其密度、构成比;用集卵器收集培养蚊幼虫并每月统计蚊幼虫的人工诱器指数。〔结果〕对捕获的蚊类进行鉴定,伊蚊种类仅有白纹伊蚊,未发现埃及伊蚊。白纹伊蚊年平均密度为3.56只/人工.h,最高密度是10、11月份,分别为8.88只/人工.h,8.75只/人工.h,最低密度是1月份,为0.25只/人工.h;白纹伊蚊全年都有活动、繁殖,没有越冬现象,密度高峰出现在7~11月份。〔结论〕沙头角口岸地区具备登革热流行的媒介条件,应特别警惕在东南亚等地流行的登革热通过出入境交通工具、人员传入我国,造成局部暴发性流行的可能。消灭登革热传播媒介,切断传播途经是防控登革热传入和发生流行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3.
莆田市2012年9月发现首例输入性登革热病例.对该病例流行病学调查及采集急性期血清送实验室检测,检测结果登革热病毒抗体阳性,确定为在马来西亚感染的输入性登革热确诊病例.发现病例后,通过对病人隔离治疗、对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及防蚊灭蚊等综合防治措施,10天内未发生二代病例.作者认为:莆田市因登革热病例输入引起流行的可能性大,登革热应成为当地传染病的重点,检验检疫部门应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防止登革热疫情传入.  相似文献   

14.
福建口岸首次截获输入性登革热病例实验室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实验室检测发现福建口岸首次截获输入性登革病例,并进行分子追踪溯源。〔方法〕采用实时荧光RT-PCR和RT-PCR检测方法,并对RT-PCR扩增产物进行核苷酸序列分析。〔结果〕从血清样本中检出登革病毒1型核酸,序列分析表明,该病毒株与来自太平洋群岛分离株在系统进化树上最为接近,序列同源性高。〔结论〕福建口岸首次截获输入性登革热病例,病毒株来源于太平洋群岛地区。  相似文献   

15.
广州市2002-2003年1032例登革热患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分析广州地区登革热(DF)1型流行的临床及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对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2002年5月至2003年11月间收治的1032例DF患者的流行病学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用细胞培养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进行登革病毒分离和鉴定。结果1032例DF患者的年龄在55天龄~91岁,平均(34.7±13.2)岁,男女性别比为1.03∶1。该病的潜伏期为2-12天,平均为(5.3±2.4)天。发病高峰期为7-11月份,其中9月份发病数最多,占45.0%。主要爆发点有26个,共有病例675例,占全部病例的65.4%。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100%)、头痛(90.9%)、全身肌痛(68.4%)、骨痛(48.8%)、疲乏(79.3%)、皮疹(60.1%)、束臂试验阳性(45.3%);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分别占63.3%和60.8%。从54份血清标本中19份分离出病毒,经RTPCR和基因测序证实为登革病毒1型感染。基因序列分析表明,2003年流行株与登革病毒1型柬埔寨流行株及我国1997、1999年登革病毒1型流行株的同源性最高,分别为97%、97%、98%。结论广州地区2002-2003年流行的DF为登革病毒1型所致,多数病例符合典型DF的临床表现。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2010年我院收治的47例登革热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特征并观察护理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7例登革热患者的临床特征以及采取的护理措施。结果47例患者症状典型,主要的临床特征为发热(100%)、头痛(43.9%)、肌肉痛(56.09%)、骨关节痛(19.51%)以及皮疹(53.66%),实验室特征为白细胞、血小板计数减少(各80.49%、39.02%)以及肝脏转氨酶升高(丙氨酸转氨酶和天冬氨酸转氨酶升高分别为23.4%和36.2%),47例患者均无发生继发感染和院内感染。结论针对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特征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可减轻患者痛苦,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7.
2000-2004年广州市登革热血清学和病原学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 对2000-2004年广州市登革热(DEN)病原体分离鉴定及流行特点分析,为该病的诊断、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间接酶联免疫(ELISA)法、免疫斑点法、免疫层析法、对疑似患者的血清特异性抗体IgM、IgG进行检测。用C6/36细胞对早期病例血清进行病毒分离,以间接免疫荧光(McAb-IFA)、RT-PCR方法鉴定。RT-PCR法检测成蚊、蚊幼。结果 病毒分离株经用单克隆抗体间接免疫荧光(McAb-IFA)、RT-PCR检测鉴定为Ⅰ级登革病毒。检出幼蚊有登革病毒Ⅰ型。结论2001-2004年广州市的登革热流行是由Ⅰ型登革病毒感染所致,2002年出现暴发与流行并延伸到2003年。  相似文献   

18.
海南岛环境与社区登革热控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海南岛1979~1991年曾遭受三次登革热和登革出血热侵袭。为控制其发生和流行,曾采取各类药物的、生物的方法杀灭埃及伊蚊成蚊和幼虫,但终未能长治久安。为此,特采取加强社区管理,普及健康教育,改变民众不良的卫生观念和行为等综合措施,控制登革热和登革出血热的流行。从第一年度的结果来看,健康教育普及率,按村、户和学校统计均达100%;懂得预防登革热基本知识的村干部为100%,民众占61.09%,家庭主妇占53.10%;学生占80.46%。96.97%的家庭初步做到5天内刷洗水缸,暂时性容器减少85.46%,蚊幼虫暂时性容器指数下降82.89%;永久性容器蚊幼虫指数下降61.41%;从疑似病例及媒介标本中未分离出登革病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