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冠心病患者血清脂联素和超敏C-反应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脂联素(APN)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改变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48例疑诊冠心病的患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根据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和非冠心病组,分别对其血清进行脂联素和超敏C反应蛋白的测定,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冠心病患者血清APN水平(7.42±2.63mg/L)显著低于对照组(13.12±2.87mg/L),而hs—CRP(9.62±3.12mg/L)显著高于对照组(1.42±0.44mg/L),两者之间呈负相关(r=-0.38,P〈0.05)。结论检测hs—CRP和APN对冠心病的辅助诊断、疗效观察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脑梗死患者血浆脂联素水平与C-反应蛋白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是否存在低脂联素血症并研究血浆脂联素水平与C-反应蛋白(CRP)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脑梗死患者血浆脂联素水平。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CRP含量。同时监测患者血压、体质指数(BMI)、空腹血糖及血脂等相关指标。结果脑梗死患者的血浆脂联素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且脂联素水平与CRP水平及其他危险因素如体质指数、收缩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呈负相关。结论脑梗死患者存在着低脂联素血症,血浆脂联素水平的检测对临床诊断有重要意义,脂联素水平与CRP的相关性可反映病情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灯盏花素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对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及疗效分析.方法 将符合入选条件的患者随机单盲分为治疗组(80例)和对照组(80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同时用注射灯盏花素100 mg加生理盐水250 ml静脉滴注,1;K/d,连续用药14 d.选择同期就诊者80例做健康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LSA法)分别在第2、7、14天检测治疗组、对照组、健康对照组hsCRP水平.分析2组患者治疗后的的病死率、心功能状态(Killip分级)、梗塞血管再通率和发病后4周内临床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梗塞后心绞痛、新发心律失常、再次梗死发生率及出血发生率).结果 治疗组患者治疗第2天血清中hs-CRP水平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增高[(6.37.4-1.43)、(2.17±1.12)mmol/L],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治疗组在第7、14天血清hs-CRP水平[(3.21±1.31)、(2.25±0.34)mmol/L]较对照组[(5.87±1.16)、(3.97±1.21)mmol/L]明显降低,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治疗组与对照组梗塞血管再通率分别为62.50%(50/80)、51.25%(45/8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病死率分别为3.75%和4.1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发生率分别为6.25%和7.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功能Killip分级≤Ⅱ级2组分别为83.75%和6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4周后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血清hs-CRP水平与AMI密切相关,是AMI的危险因素;灯盏花素治疗AMI具有一定的疗效及安全性,其机制可能与灯盏花索降低患者血清hs-CRP水平,抑制AMI的血管炎性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清脂联素、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与糖尿病前期发生的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选取健康对照组(NGT)、糖耐量减低组(IGT)、空腹血糖受损合并糖耐量减低组(IFG/IGT)各100例,测定各受试者血清脂联素、hs-CRP、空腹胰岛素、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应用稳态模型评估法评价胰岛素抵抗。结果 IGT组、IFG/IGT组血清脂联素均显著低于NGT组(P<0.01),IFG/IGT组的脂联素水平低于单纯IGT组(P<0.05)。脂联素水平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呈负相关(P值均小于0.01)。单纯IGT组、IFG/IGT组血清hs-CRP水平明显高于NGT组(P<0.01),IFG/IGT组血清hs-CRP水平高于单纯IGT组(P<0.05)。血清hs-CRP水平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HOMA-IR呈正相关(P值均小于0.01)。结论血清脂联素、hs-CRP可能是加重糖尿病前期胰岛素抵抗的危险因素,糖调节受损期即可能存在慢性低度炎症反应。在糖尿病前期,脂联素、hs-CRP可能参与了糖尿病的发生及发展。  相似文献   

5.
冠心病患者血清脂联素与C-反应蛋白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脂联素及C-反应蛋白(CRP)的关系。方法临床及冠状动脉造影明确诊断的冠心病患者46例(冠心病组)和冠状动脉造影基本正常的患者30例(对照组),分别检测其血清脂联素、CRP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冠心疯芦血清脂联素水平明显降低(P〈0.01),CRP水平明显升高(P〈0.01),两者之间呈负相关关系(r=-0.26,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降低,其与CRP之间的相互关系可能促进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诊断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的生化标志物中,过去血清CK-MB及其质量测定为金标准。近年来发现肌钙蛋白T(troponin T,cTnT)为心肌细胞所特有,有望成为诊断AMI的金标准。但CK—MB在心肌梗死发作早期开始升高的时间较cTnT晚,灵敏度差,持续时间短于cTnT,对AMI的早期诊断和溶栓治疗不能及时提供客观依据;cTnT从心肌梗死发生4h开始升高,9天后即恢复正常,不利于溶栓后期治疗及病情的观察。因此,本研究选择联合应用肌钙蛋白T(cTnT)、超敏C-反应蛋白(Uitrasensitive reactive protein—C,UsCRP)作为对AMI早期诊断、判断病情和指导治疗、预测预后的辅助指标,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脂联素及血高敏C-反应蛋白与急性脑损伤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检测急性颅脑损伤后患者外周血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脂联素水平的动态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101例不同病情的急性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32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浊度法检测血清Hs—CRP,ELISA法检测脂联素水平。结果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血清Hs—CRP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人对照组(P〈0.01),且患者Hs—CRP水平与病情呈正相关;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血清脂联素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与病情呈负相关;各组患者在入院当天Hs-CRP水平有所升高,并在入院后继续升高,Hs—CRP在1d达高峰,随即开始下降;脂联素含量在入院当天有所降低,于3d达最低水平,以后逐渐上升;患者脂联素水平与Hs-CRP呈负相关(r=-0.53,P〈0.01)。结论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外周血脂联素和Hs—CRP水平的变化与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早、中孕期的脂联素及C-反应蛋白水平的相关性。为早期预测妊娠期糖尿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于10-14周已在我院确诊妊娠并产检孕妇,所有孕妇于孕10-14周进行常规体检测身高、体重、血压、血浆脂联素、C-反应蛋白、空腹血糖、孕24-28周复查血浆脂联素、C-反应蛋白、OGTT葡萄糖耐量试验及胰岛素,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跟踪孕妇至妊娠分娩,根据糖耐量结果分为妊娠期糖尿病组与正常妊娠妇女组对照。对照妊娠期糖尿病孕早、中期血浆脂联素、C-反应蛋白水平及其他检验指标。结果 GDM组10-14周及24-28周血清脂联素均明显低于NGT组,差异显著(P<0.05);GDM组C-反应蛋白明显高于NGT组,差异显著(P<0.05),孕10-14周血清脂联素与C-反应蛋白、孕前体重指数、胰岛素抵抗指数,存在显著负相关性。结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早、中孕期的血浆脂联素及C-反应蛋白水平的存在相关性,脂联素及C-反应蛋白水平是预测妊娠期糖尿病的敏感指标,具有早期预测妊娠期糖尿病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 检测急性颅脑损伤后患者外周血内脂素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动态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120例急性脑损伤患者均为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及ICU科2009年8月至2010年6月收治住院的患者,其中男60例,女 60例,年龄(43.2±6.2)岁.所有患者均符合颅脑损伤诊断标准.根据入院时格拉斯哥评分(GCS)将患者分为轻度(13~15分)40例,中度(9~12分)40例,重度(3~8分)40例.60例健康体检人员作为对照,其中男30例,女30例,年龄(42.2±6.7)岁.患者于入院后12 h内(即0时间点)及1,3,7,15 d空腹抽取静脉血3 mL用于检测外周血hs-CRP和内脂素的含量变化.结果 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血清hs-CRP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人对照组(3.05±2.08)mg/L(P<0.01),且患者hs-CRP水平与病情呈正相关;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血清内脂素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17.61±2.45)μg/L(P<0.01),与病情呈正相关;各组患者在入院当天hs-CRP水平有所升高,并在入院后继续升高,hs-CRP在1 d达高峰,3 d开始下降;内脂素含量在入院当天有所升高,3 d达到高峰,以后逐渐上升;患者内脂素水平与hs-CRP呈正相关(r=0.63,P<0.01).结论 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外周血内脂素和hs-CRP水平的变化与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C-反应蛋白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了解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中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方法在东芝TBA-30RF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用散射比浊两点法检测血清中CRP水平。结果AMI患者血清中CRP为(34.25±18.66)mg/L,冠心病患者CRP为(21.5±14.32)mg/L;健康对照组CRP水平为(4.01±0.68)mg/L;前两者与健康对照组比较P〈0.05。结论AMI患者血清CRP水平是较心肌肌钙蛋白I(cTnI)及心肌酶谱更具敏感性的参考指标,与cTnI、CK-MB同时检测,对AMI的快速诊断及病情预测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1.
脂连素和C-反应蛋白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发病后脂连素的动态改变及与C-反应蛋白(CRP)的关系,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7例AMI患者为研究对象,以ELISA法分别测定发病后24 h内及第7天血清脂连素水平,并以15例冠心病作为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两组同时测定血清CRP.结果 AMI组血清脂连素在发病24 h内明显低于冠心病组(P<0.001),随后逐渐上升,其值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07),同时AMI组血清CRP明显升高,与脂连素的变化呈负相关(r=-0.36,P=0.04).结论 血清脂连素水平下降与AMI发生密切相关,并在疾病早期恢复中可能起到抗炎及保护血管内皮细胞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早期干预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脂及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60例AMI患者随机分为大剂量阿托伐他汀(40mg/d)治疗组(30例)和常规剂量阿托伐他汀(20mg/d)治疗组(30例),分别在入院24h内及服药后3、7d测定患者血脂、高敏C反应蛋白,比较两组患者血脂、高敏C反应蛋白的变化。结果治疗7d后20mg/d及40mg/d阿托伐他汀治疗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水平较治疗前有降低(P〈0.05),而且40mg/d阿托伐他汀治疗组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降低,与20mg/d阿托伐他汀治疗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而治疗前后两组间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大剂量阿托伐他汀应用更能降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且阿托伐他汀的抗炎治疗独立于降脂之外。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白蛋白与B型钠尿肽(BNP)、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左心室射血分数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测定95例AMI患者(AMI组)的血清白蛋白、BNP及hs—CRP浓度;并行超声心动图检查,采用Simpson法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另外选取50例非冠心病老年患者作为正常对照组。依血清白蛋白水平不同将AMI患者分为正常血清白蛋白组(74例)和低血清白蛋白组(21例)两个亚组。结果AMI组血清白蛋白为(38.45±4.60)g/L,低于对照组(43.15±3.11)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53,P〈0.001),低血清白蛋白组BNP[(5.24±1.71)ng/L]显著高于正常血清白蛋白组[(4.17±1.61)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60,P=0.009),低血清白蛋白组hs—CRP[(1.64±0.93)mg/L]显著高于正常血清白蛋白组[(1.13±1.03)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59,P=0.045),低血清白蛋白组左心室射血分数(49.10±11.63)%显著低于正常白蛋白组(54.63±9.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68,P=0.025)。AMI患者血清白蛋白与BNP呈负相关(r=-0.465,P〈0.001),与hs-CRP呈负相关(r=-0.391,P〈0.001);hs—CRP与BNP呈正相关,(r=0.492,P〈0.001),BNP与左心室射血分数呈负相关(r=-0.371,P〈0.001)。结论血清白蛋白浓度变化可作为评价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4.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葛庆峰  闫杰 《临床荟萃》2005,20(11):601-603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的动态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AMI组34例及正常对照组33例,AMI组在入院时、24小时、72小时、7天及28天抽取静脉血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脂联素水平。结果AMI组入院时血清脂联素浓度[(8±5)mg/L]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11±6)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MI组入院时C反应蛋白(CRP)浓度[(14±12)mg/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5±7)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对AMI组动态血清脂联素浓度的监测中发现,24小时血清脂联素浓度[(6±4)mg/L]、72小时血清脂联素浓度[(6±3)mg/L]与入院时相比较显著降低(P<0.01),而其浓度在7天[(8±4)mg/L]和28天[(7±4)mg/L]时逐渐升高,但未达到最初水平;AMI组入院时和28天血清脂联素浓度的差值与入院时CRP呈负相关关系(r=-0.587,P=0.01)。结论在AMI患者中血清脂联素水平存在动态变化,其在AMI发病和早期恢复中可能起到抗炎、保护血管内皮细胞作用并参与心肌梗死后的心室重构。  相似文献   

15.
目的应用ROC曲线分析肌钙蛋白Ⅰ(cTnI)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法(CLIA)检测病例组与健康对照组的血清cTnI,血清hs-CRP测定采用颗粒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PETIA),并对cTnI和hs-CRP进行统计学比较(t检验)和ROC分析。结果cTnI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敏感度为96.8%,特异度为97.7%,阳性预测值为98.4%,准确度为97.1%;hs-CRP的敏感度为69.4%,特异度为86.1%,阳性预测值为87.8%,准确度为76.2%;cTnI的ROC曲线下面积AUC=0.97,hs-CRP的AUC=0.69。结论血清cTnI是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灵敏而特异的诊断指标,其诊断性能明显优于hs-CRP。hs-CRP可作为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辅助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辛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选择2005年12月至2007年2月住院的5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6例)常规治疗,辛伐他汀组(26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辛伐他汀。分别于治疗前、治疗2周后采集静脉血,测定血清CRP浓度。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及辛伐他汀组血清CRP浓度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且辛伐他汀组血清CRP水平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辛伐他汀可明显降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CRP浓度,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17.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房颤动3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房颤动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 对33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房颤动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房颤动的发生率为14.4%,梗死部位以广泛前壁乡见。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房颤动多见于梗死后左心功能不全或窦房结功能低下所致,当。心室率>120/分时应给予紧急措施控制心室率.若心房颤动持续不能转复则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8.
B型钠尿肽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的评价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B型钠尿肽(BNP)、肌钙蛋白T(TnT)、肌钙蛋白Ⅰ(TnⅠ)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心功能的评价及应用。方法采集60例AMI患者、3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15例其他心脏病患者的血样本,检测BNP、TnT、TnⅠ和hs—CRP,进行组间比较,并随访AMI组患者心脏病性猝死及心绞痛事件发生情况。结果AMI组TnT、TnⅠ和hs—CRP的平均水平高于其他组(P〈0.01),3组BNP含量均明显高于正常值。结论TnⅠ和TnT升高是AMI的特异性指标,检测BNP和hs-CRP对AMI患者的治疗、心功能的评价和判断预后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9.
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 2 0 1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年龄分为 3组 ,<6 0岁为非老年组 ,6 0~ 79岁为老年组 ,≥ 80岁为高龄组。分别对其临床表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非老年组中典型胸痛常见 (89.3% ) ,诱发因素与不恰当生活习惯有关。老年组、高龄组临床症状不典型及多变 ;梗死面积广泛 ;并发症多而危重 ;伴存疾病多 ,干扰诊治 ;病死率高。结论 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表现特点是年龄越大 ,越不典型 ,病情越危重 ,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急性主动脉夹层(acute aortic dissection,AAD)合并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AAD合并AMI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均以胸痛为首发症状,确诊AAD前均误诊为AMI;7例行超声心动图确诊,5例未见异常;心电图显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7例,前壁心肌梗死2例,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3例;确诊后行溶栓治疗3例,手术治疗9例,死亡3例;术后存活者随访期间生活质量明显改善,无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结论AAD合并AMI误诊率高,预后差;手术是治疗AAD合并AMI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