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摘 要 目的: 对毛茛科乌头属植物草黄乌头的块根进行化学成分研究。方法: 草黄乌头的干燥块根用90%乙醇回流提取,所得浸膏用1.5% HCl溶解,氯仿萃取,酸水溶液用25% 氨水调至pH为9,氯仿萃取,得总生物碱粗提物。粗提物通过各种柱色谱分离纯化,经光谱数据 (1H-NMR,13C-NMR,MS) 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离得到7个二萜生物碱,分别鉴定为:阿克诺辛(aconosine, 1),13-去氧卢乌碱(13-deoxyludaconitine, 2),嘟拉碱(dolaconine, 3),ezochasmanine(4),塔拉萨敏(talatisamine, 5),鹤乌碱(scopaline, 6),卡马乌头原碱(cammaconine, 7)。结论: 首次对草黄乌头进行化学成分研究,化合物1 7为首次从草黄乌头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
摘 要 目的:对毛茛科乌头属植物滇北乌头的块根进行化学成分研究。方法: 滇北乌头的干燥块根粉碎后用甲醇渗漉提取,回收溶剂所得浸膏用1.5% HCl溶解,乙酸乙酯萃取,酸水溶液用5% NaOH调至pH为9,乙酸乙酯萃取,得总生物碱粗提物。粗提物用各种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经光谱数据 (1H-NMR,13C-NMR,MS) 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分离鉴定18个二萜生物碱,分别为:14-O-acetylsachaconitine(1),franchetine(2),crassicaudine(3),indaconoitine(4),14-benzoyl chasmanine(5),14-O-acetyltalatisamine(6),talatisamine(7),chasmannine(8),crassicauline A(9),bikhaconine(10),13,15 dideoxyaconitine(11),crassicautine(12),kongboensine(13),liljestrandisine(14),ludaconitine(15),8-deacetyl-yunaconitine(16),yunaconitine(17),ouvrardiantine(18)。结论: 首次对滇北乌头进行化学成分研究,共分离鉴定18个二萜生物碱。  相似文献   

3.
摘 要 目的:首次对毛茛科乌头属植物碧江乌头的块根进行化学成分研究。方法: 碧江乌头的干燥块根用甲醇渗漉提取,所得浸膏用1.5% HCl溶解,乙酸乙酯萃取,酸水溶液用5% NaOH调至pH为9,乙酸乙酯萃取,得总生物碱粗提物。粗提物用各种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经光谱数据 (1H-NMR,13C-NMR,MS) 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分离得到8个二萜生物碱,分别鉴定为:talatisamine(1),aconosine(2),6-epi-neolinine-14-acetate(3),condelphine(4),cammaconine(5),14-acetylaconosine(6),14-O-acetylsachaconitine(7),liconosine A(8)。结论:首次对碧江乌头进行化学研究,从碧江乌头中分离得到8个二帖生物碱化合物。  相似文献   

4.
摘 要 目的: 对毛茛科乌头属植物直缘乌头的块根进行化学成分研究。方法: 运用硅胶、氧化铝、Sephadex LH 20柱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通过MS和NMR分析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总碱中分离得到12个C19二萜生物碱生物碱,分别鉴定为:滇乌碱 (yunaconitine, 1), 印乌碱(indaconitine, 2),草乌甲素(crassialine A, 3), 8 去乙酰滇乌碱 (8 deacetylyunaconitine, 4), 塔拉地萨敏 (talatisamine, 5), chasmaconitine (6), 14 乙酰塔拉地萨敏 (14 acetyltalatisamine, 7), vilmoraconitine (8), 黄草乌碱丁 (sachaconitine, 9), 14 乙酰黄草乌碱丁 (14 acetylsachaconitine, 10), acoforestinine (11), 黄草乌碱丙 (vilmorrianine C, 12)。结论:化合物8~11为首次从直缘乌头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5.
摘 要 目的:对碧江乌头内生真菌Alternaria solani 次生代谢产物进行研究。方法: 将内生真菌Alternaria solani发酵产物用甲醇提取,回收甲醇至浸膏状,浸膏用乙酸乙酯萃取,得粗提物。粗提物用各种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经光谱数据 ( 1H NMR, 13C NMR,MS) 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22E, 24R) Ergosta 4, 6, 8 (14), 22 tetraen 3 one(1),1, 3 二油酸甘油酯(2),5 (3'', 3'' Dimethylallyloxy) 3 methoxy 4 methylphthalide(3),拟盘多毛孢H2 倍半萜内酯(4),过氧麦角甾醇(5),7 dehydroxyl zinniol(6),麦角甾 7, 22 二烯 3β, 5, 6 三醇(7),9 octadecenoic acid 2'', 3'' dihydroxy propyl ester(8),8 甲基塔拉胺(9),查斯曼宁(10),滇乌碱(11),crassicauline A(12)。结论: 从内生真菌Alternaria solani中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其中化合物9~12均为首次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6.
过立农  张华  刘杰  马双成  昝珂  郑健 《中国药事》2017,31(10):1176-1180
目的:提高蒙药草乌叶的质量标准,阐明药效物质,分离纯化质量研究用主要生物碱类对照品。方法:以HPLC为导向,采用硅胶柱、凝胶柱粗分后,采用制备液相进行生物碱的分离纯化;通过质谱(MS)、核磁共振(NMR)波谱学方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草乌叶的乙醚提取物分离得到3个阿朴啡类生物碱,鉴定为去甲鹅掌楸啡碱(1)、N-醛基去甲海罂粟碱(2)、去甲海罂粟碱(3)。结论:化合物1~3为首次从乌头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具有较强的专属性,为该药材质量标准提高奠定了物质基础。同时,建立的制备液相快速分离方法,是制备质量研究用靶标对照品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7.
摘 要 目的:对毛茛科乌头属植物小白撑根部的二萜生物碱成分进行研究。方法: 运用硅胶,氧化铝,Sephadex LH 20柱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通过MS和NMR分析签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分离得到10个二萜生物碱,分别鉴定为:14-O-benzoyl-8-O-methylaconine(1),苯甲酰乌头碱(2),penduline(3),尼奥灵(4),附子灵(5),crassicaulidine(6),宾乌定甲(7),8-linolen benzoylhypaconine(8),脂型去氧乌头碱(9),lipoaconitine(10)。结论:从小白撑中分离得到10个二萜生物碱,均为首次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8.
目的 建立虎力散片中乌头类生物碱的HPLC特征图谱,并同时测定6种生物碱含量。方法 采用Kromasil 100-5-C18色谱柱(4.6 mm×250 mm,5 μm),以乙腈(A)-0.2%乙酸溶液(三乙胺调pH至6.20)(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柱温35℃,检测波长235 nm。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对结果进行分析,并结合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等模式识别技术对样品的总体质量进行分析评价,并对主要有效成分进行定量测定。结果 11批虎力散片的乌头类生物碱特征图谱中共确认10个共有峰,与混合对照品比较确定6个生物碱:苯甲酰新乌头原碱、苯甲酰次乌头原碱、苯甲酰乌头原碱、新乌头碱、次乌头碱、乌头碱。来自3个厂家的11批虎力散片中苯甲酰新乌头原碱、苯甲酰次乌头原碱、苯甲酰乌头原碱、新乌头碱、次乌头碱、乌头碱的含量分别在231.190~1 002.977,17.022~105.744,21.962~48.406,5.436~39.678,2.692~97.854,1.707~43.342 μg·g–1结论 所建立的HPLC特征图谱方法和多成分含量测定方法,简便可行,结果准确可靠,重现性好,可有效评价虎力散片的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小活络丸中生物碱成分乌头碱、次乌头碱、新乌头碱、苯甲酰乌头原碱、苯甲酰次乌头原碱与苯甲酰新乌头原碱的含量测定方法,以完善其质量标准。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 选择PICKERING C18(4.6 mm×250 mm,5μm)色谱柱,以甲醇、乙腈和0.1%磷酸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柱温25 ℃,检测波长232 nm,进样量15 μL。结果:乌头碱、次乌头碱、新乌头碱、苯甲酰乌头原碱、苯甲酰次乌头原碱及苯甲酰新乌头原碱分别在各自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8%(RSD=0.8%)、99.9%(RSD=1.0%)、100.6% (RSD=1.4%)、100.8%(RSD=1.5%)、100.9%(RSD=1.5%)、100.6%(RSD=0.8%)。5批样品中上述6个成分含量范围分别为0.5~2.9、5.4~27.4、0.5~10.5、18.8~24.6、18.8~30.2及142.4~181.6 μg·g-1结论:所建立的同时测定6个生物碱含量的测定方法可准确测定小活络丸中生物碱成分的含量,有助于提高小活络丸的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建立SPE-HPLC同时检测风湿骨痛片中6种生物碱类物质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Welch XB-C18(4.6 mm×250 mm,5 μm)色谱柱,以含乙腈-四氢呋喃(25:15)溶液为流动相A,以0.05%醋酸铵溶液为流动相B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35 nm,柱温为30℃,进样量为10 μL。结果 6种生物碱在优化条件下均可有效分离,苯甲酰新乌头原碱、苯甲酰乌头原碱、苯甲酰次乌头原碱、新乌头碱、次乌头碱和乌头碱分别在162.4~8 121 ng(r=1.000 0)、24.96~1 248 ng(r=1.000 0)、58.03~2 902 ng(r=1.000 0)、17.26~863.0 ng(r=1.000 0)、20.16~1 008 ng(r=1.000 0)和19.90~995.0 ng(r=1.000 0)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88%~98%,RSD为1.8%~2.4%。结论 该方法准确、可靠,适用于风湿骨痛片中生物碱类物质含量的分析。  相似文献   

11.
摘 要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直缘乌头中草乌甲素和滇乌碱两种C19二萜生物碱类化合物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方法: 采用Agilent Zorbax SB-C18(250 mm×4.6 mm,5 μm)色谱柱;流动相为0.2%三乙胺水溶液(用磷酸调节pH至3.1±0.1)-乙腈(65∶35);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60 nm;柱温为30℃。结果:草乌甲素和滇乌碱分别在0.082~1.632 μg和0.070~1.392 μg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8);草乌甲素和滇乌碱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99%,99.49%;RSD分别为1.39%,1.24%(n=6)。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分离效果好,可用于直缘乌头中草乌甲素及滇乌碱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2.
摘 要 目的:研究忽地笑生物碱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各种色谱方法对生物碱部位进行分离,利用NMR、MS等波谱手段对所分离的生物碱成分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离得到12个生物碱:O-甲基石蒜伦碱 (1)、石蒜伦碱 (2)、O-乙基石蒜伦碱 (3)、力克拉敏 (4)、石蒜碱 (5)、加兰他敏 (6)、O-去甲基力克拉敏 (7)、N-去甲基力克拉敏 (8)、伪石蒜碱 (9)、漳州水仙碱 (10)、O-去甲加兰他敏 (11)、N-去甲基加兰他敏 (12)。结论:化合物3、8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3.
摘 要 目的:研究乌头类双酯型生物碱水解转化为醇胺型生物碱的转化率,水解乌头类双酯型生物碱对照品,利用水解转化率计算出水解原液中醇胺型生物碱的量,以此量作为醇胺型生物碱对照品的量,建立测定制川乌中乌头原碱、次乌头原碱、新乌头原碱含量的方法。方法: 通过控制乌头碱、次乌头碱、新乌头碱3种双酯型生物碱的水解条件,得到乌头原碱、次乌头原碱、新乌头原碱。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HPLC-QTOF-MS)法,使用Agilent ZORBAX Extend C18 RRHT(2.1 mm×50 mm,1.8 μm)色谱柱,流速为0.21 ml·min-1,柱温为30 ℃,流动相为甲醇 水(含0.1%甲酸和2.5 mmol·L-1醋酸铵)系统梯度洗脱,采用电喷雾离子(ESI)源,正离子方式检测。结果: 在本文的水解条件下,乌头碱对于乌头原碱的转化率为99.64%;次乌头碱对于次乌头原碱的转化率为99.94%;新乌头碱对于新乌头原碱的转化率为99.57%。HPLC-QTOF-MS方法学表明,乌头原碱、次乌头原碱、新乌头原碱在一定范围内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r值均大于0.999 1,精密度、重复性和稳定性的RSD都小于5%,加样回收率均在99.43%~100.10%之间。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专属性和重复性较好,在缺乏对照品的情况下,可以为乌头类中药材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摘 要 目的:对直缘乌头内生真菌Alternaria solani 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各种柱色谱对直缘乌头内生真菌Alternaria solani的甲醇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经波谱数据 (1 H-NMR,13 C-NMR,MS) 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离得到1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20 羟基麦角甾 4,6,8(14),22-四烯-3-酮(1)、(22E,24R)- 麦角甾-4,6,8(14),22-四烯-3-酮(2)、(22E,24R)-麦角甾-7,22-二烯-3-β-醇(3)、24-亚甲基-麦角甾-7-烯-3β-醇(4)、过氧麦角甾醇(5)、cyclo(D)-Pro-(D)-Leu(6)、cyclo-(L-Val-L-Pro)(7)、cyclo-(S-Pro-S-Ile)(8)、tentoxin(9)、porrotoxin(10)、7-dehydroxyl-zinniol(11)、zinniol(12)、8-zinniol methyl ether(13)、3-甲氧基-4-甲基-5-(3’,3′-二甲基烯丙氧基)-2-甲氧基甲基苯甲酸(14)、拟盘多毛孢H2-倍半萜内酯(15)。结论:从直缘乌头内生真菌Alternaria solani中分离得到15个化合物,其中化合物2~10,12~15是首次从该植物内生真菌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甘草汁蒸制高乌头过程中主要生物碱含量动态变化规律。方法 将高乌头加甘草汁和不加甘草汁分别蒸制0,0.5,1,2,3,4,5 h,干燥处理,采用HPLC测定高乌头不同炮制品中高乌甲素、冉乌头碱以及新增成分的含量;采用高乌甲素和冉乌头碱对照品进行模拟炮制;采用制备液相分离新增成分并结合NMR及UPLC-QTOF-MS进行鉴定。结果 高乌头加或不加甘草汁蒸制过程中,随蒸制时间的延长,高乌甲素和冉乌头碱含量明显降低,同时产生2个新峰(峰1,峰2),其含量明显增加,说明新增成分和甘草汁无关,而与蒸制处理有关,对比不加甘草汁蒸制,加甘草汁蒸制后毒-效成分高乌甲素和冉乌头碱含量降低幅度适中,说明加甘草汁比不加甘草汁蒸制合理;模拟炮制结果显示,炮制过程中高乌甲素和冉乌头碱含量逐渐降低;经鉴定新增成分(峰2)为5-羟基甲糖醛。结论 高乌头炮制后主要生物碱成分发生了较大变化,可能与加甘草汁蒸制“减毒存效”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建立适用于附子生物碱类化学成分血浆蛋白结合率的方法。方法 通过考察进样方式、电泳缓冲液组成等因素确定色谱条件,并采用该条件测定苯甲酰次乌头原碱、苯甲酰新乌头原碱和苯甲酰乌头原碱的血浆蛋白结合率。结果 经考察确定色谱条件为:电压进样,缓冲液为100 mmol·L-1硼砂-硼酸缓冲溶液(pH=9.0)∶甲醇=7∶3,分离电压为15 kV,检测波长为230 nm。在1,2,5 μg·mL-1 3个剂量下,附子中苯甲酰次乌头原碱的蛋白结合率分别为(43.81±3.2)%,(42.51±3.6)%,(42.09±2.3)%;苯甲酰新乌头原碱的蛋白结合率分别为(39.59±4.0)%,(34.58±3.7)%,(37.02±3.0)%;苯甲酰乌头原碱的蛋白结合率分别为(48.23±4.6)%,(33.26±3.9)%,(32.60±3.8)%。结论 超滤法结合HPCE技术可作为一种新型药物蛋白结合率测定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摘 要 目的:研究博落回根中的生物碱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柱色谱、重结晶、半制备液相色谱制备化合物,利用NMR、MS等波谱技术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 从博落回根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9个生物碱类化合物,分别为二氢白屈菜红碱(1),6 氰基二氢血根碱(2),R 6 ((R) 1 hydroxyethyl)dihydrochelerythrine(3),碎叶紫堇碱(4), 四氢小檗碱(5),8 去甲基二氢白屈菜红碱(6), 8 去甲基白区菜红碱(7),原阿片碱(8),别隐品碱(9)。结论: 化合物4~6首次在博落回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8.
摘 要 目的:建立一测多评法同时测定小活络丸中9种乌头类生物碱含量。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HPLC QTOF MS)法,采用Agilent ZORBAX Extend C18 RRHT(2.1 mm×50 mm,1.8 μm)色谱柱;流速为0.21 ml·min-1;柱温为30 ℃;以甲醇为流动相A,以水(含0.1%甲酸和2.5 mmol·L-1醋酸铵溶液)为流动相B,梯度洗脱。以乌头碱为内参物,测定次乌头碱、新乌头碱、苯甲酰乌头原碱、苯甲酰次乌头原碱、苯甲酰新乌头原碱、乌头原碱、次乌头原碱、新乌头原碱对于其的相对校正因子,并对相对校正因子进行重现性考察。利用相对校正因子计算其他8种生物碱成分的含量,同时利用外标法测定这9种成分,比较两种测定方法的差异,验证一测多评法的准确性和可行性。结果: 在线性范围内,次乌头碱、新乌头碱、苯甲酰乌头原碱、苯甲酰次乌头碱、苯甲酰新乌头原碱、乌头原碱、次乌头原碱、新乌头原碱对乌头碱的相对校正因于分别为1.736、1.979、1.0471、0.9242、1.2901、1.3078、1.2859、1.0948,建立了QAMS法测定小活络丸中9种生物碱的含量,其测定值与计算值无显著差异。结论: 本文方法可用于小活络丸中乌头碱、次乌头碱、新乌头碱、苯甲酰乌头原碱、苯甲酰次乌头原碱、苯甲酰新乌头原碱、乌头原碱、次乌头原碱、新乌头原碱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9.
反相离子对色谱法测定附子中生物碱成分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刘秀秀  晁若冰 《药学学报》2006,41(4):365-369
目的测定附子中乌头碱、新乌头碱、次乌头碱、北乌碱、苯甲酰乌头原碱和苯甲酰新乌头原碱等6种生物碱的含量。方法用反相离子对HPLC法,使用AichromBond-1 C18柱(250 mm×4.6 mm ID);流动相:乙腈-5 mmol·L-1 NaH2PO4溶液,磷酸调至pH 4.5(50∶50),内含7 mmol·L-1 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检测波长:235 nm;流速:1.0 mL·min-1;柱温:35 ℃。结果以上6种生物碱可以完全分离,准确测定。结论该方法准确度高,可应用于附子中生物碱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道了民间药大乌头及藤乌头类乌头的植物来源,前者属于乌头属乌头亚属乌头组中的显柱乌头系(Ser Stylosa)类植物,后者系同组的蔓乌头系(Ser Volubulia)类植物,药用部分为其块根。研究了生药中生物碱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用十八烷基键合相柱,以甲醇—水—三乙胺(75:25:0.2)作流动相,各生物碱均能基线分离。分析了属于这类乌头的十二种不同植物品种的生药块根,均含有滇乌碱类生物碱,从化学分类学上证明这两群乌头植物在亲缘关系上有较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