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中医药防治鼻咽癌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鼻咽癌为我国南方各省的高发肿瘤,其病因与EB病毒(EBV)感染、遗传及环境因素有关。近年来随着鼻咽癌基础及临床研究的深入,中医药在预防和治疗鼻咽癌以及整体调整机体、延长患者生存期等方面均显示出良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癫痫是一组由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所引起的短暂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常为特征的慢性脑部疾病,俗称“羊癫疯”。临床表现为突发性、反复发作的运动、感觉、意识、自主神经、精神等方面的异常,如;忽然晕倒,不省人事,强直抽搐,口吐涏沫,两目上视或口中怪叫,醒如常人。或有部份性发作,或全面性发作,持续的时间有长有短,病情也有轻重之分。如得不到有效治疗,最后会发生肺心肝肾多脏器衰竭而死亡。  相似文献   

3.
中医药治疗癫痫二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信初 《贵州医药》1999,23(6):454-456
4病例蔡××.男,15岁,1988年5月5日初诊。病史:3年前突然出现昏仆,双月上视,牙关紧闭,面色苍白,口唇发绀,手足抽搐,苏醒后呕吐痰诞。送某医院经脑电图等检查后诊断为癫病,给予苯妥妥纳服药后发作减少,但出现药疹和头昏而自行停药,发作加重。经人介绍用民间验方治疗,发作停止,经一个疗程后停药三天又出现发作。家庭备受奔波求药之苦,患者二天前又因无药而发作。现在症:面色发青,目光暗淡,言语赛涩,头昏目眩耳鸣,胸闷气逆鼻觑,饮食差,常在傍晚、将入睡时或刚睡醒时出现手足抽动,甚则突然昏仆不省,肢体抽搐,呕吐痰涎…  相似文献   

4.
李英鸾 《天津药学》2001,13(2):19-20
癫痫,中医称"癫疾"、"痫证",是一种发作性神志异常病证,患病率约为0.4%,其中80%见于儿童.目前,治疗癫痫仍以西药控制发作为主,但长期服药带来的毒副反应及癫痫本身的损害,严重影响了儿童大脑发育和识知功能.中医药治疗本病显示出独特的优势,现就近5年的中医治疗癫痫概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前,癫痫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神经元中主要兴奋物谷氨酸(GLU)和主要抑制物γ-氨基丁酸(GABA)之间的变化在细胞兴奋性平衡中起着关键作用。由于不同的神经递质释放模式不同,并且存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性,神经递质受体种类复杂及其分布和功能的不同,很多实验的关注点都集中在以GLU和GABA系统的研究上,而中医药对具体的神经递质合成、储存、释放、代谢等各环节并没有进行深入的研究。今后应在探索中医药治疗癫痫作用机制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其对神经递质相互作用及变化的干预情况,以体现中医药的整体调控特色和稳定持久的作用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梳理目前中医药防治放射性肺炎的临床和实验研究,为临床有效防治放射性肺炎提供选方依据和思路。方法:通过检索中医药防治放射性肺炎的相关临床和实验研究文献,对中医药防治放射性肺炎的辩证论治、临床研究和实验研究进行综述。结果:放射性肺炎的中医药防治主要原则为“未病先防”“已病防变”和“瘥后防复”,常以清热解毒、益气养阴、活血化瘀为基本治疗方法,方药包括经典方加减治疗、自拟方辨证论治、中成药制剂治疗及中药与西药联合治疗。结论:中医药及中医药联合西医常规疗法防治放射性肺炎临床效果显著,但其有效物质基础、作用机制等尚不明确,了解不够深入,仍需进行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张秀环  程晓昱 《安徽医药》2011,15(4):512-513
中医药改善心功能,减轻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运动能力及生活质量疗效满意,值得研究和推广应用。该文分析近年文献,总结近期学者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新思路、新方法,综述中医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
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传统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作一慨述方法:以文献报道为依据,侧重于中医药对本病的治疗方法学.结果:中医药对UC通过辨证论治,运用现代实验研究方法学,取得了较大进展结论:中医药治疗UC副作用小,并能较好地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9.
中医药治疗肿瘤临床进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王勇 《安徽医药》2004,8(3):224-225
目前,我国恶性肿瘤的发病率不断增高,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及生活质量.而中医药在肿瘤治疗中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治疗以改善症状、带瘤生存为特点.其整体辨证的独特思路和确切的治疗效果日益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10.
癫痫发病人群中儿童是成年人发病的15倍,并且部分儿童患经治疗后仍出现反复发作的现象,逐渐发展为难治性癫痫,对患儿未来成长造成严重的影响。我国对于难治性癫痫治疗持续进行创新,但仍有部分患儿现行药物疗效不佳,本文就当前儿童难治性癫痫临床治疗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1.
中药治疗痛风的研究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摘 要 目的: 介绍中药及其提取物对痛风治疗的研究概况及前景。方法: 以国内外文献为依据,对中药提取物及其活性成分针对痛风治疗的几个重要靶点黄嘌呤氧化酶、脂氧化酶、环氧化酶和尿酸转运蛋白活性的抑制作用进行综述。结果: 中药含有丰富的黄嘌呤氧化酶、脂氧化酶、环氧化酶和尿酸转运蛋白活性抑制剂。结论:多种中药治疗痛风药理活性显著,机制清楚,具有良好的研究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12.
中药活性成分抗炎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综述了近年来中药活性成分抗炎作用的研究进展.方法:检索近年来国内相关文献并进行了分析和归纳.结果:许多中药的活性成分对炎症有较好的治疗作用,而且对其抗炎机制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结论:通过对中药活性成分的抗炎作用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可为进一步研究与开发中药抗炎新药提供信息.  相似文献   

13.
王祥  徐寒梅 《药学进展》2014,(6):432-437
动物类中药资源丰富,其在肿瘤治疗中取得的疗效引起医药领域广泛关注,已成为抗肿瘤药物的一个新的研究热点。然而,抗肿瘤动物类中药成分复杂,其有效成分和作用机制尚有待进一步明确。综述常用抗肿瘤动物类中药及其活性成分、抗肿瘤动物类中药作用机制与临床应用,以期为抗肿瘤动物类中药的深入研究与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摘 要查阅相关文献,并对文献内容进行归纳、分类、综述,介绍近年来脱色方法在含多糖中药提取物中的研究进展,在含多糖中药提取物中常用的脱色方法有活性炭脱色、大孔树脂脱色、H2O2脱色、次氯酸钠脱色等方法,根据多糖与色素的结合形式选择适宜的脱色方法,能提高多糖的纯度、提升相关制剂的品质,对传统中药的精加工具有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为明确中药作用功效,有效地从中药复方化合物中发现和辨识出起作用的有效成分.方法 检索和总结相关文献,提炼中药有效成分辨识的相关思路.结果 以中医理论指导和以生物体内代谢过程进行的中药有效成分辨识为主要研究思路.结论 中药有效成分辨识的这2个研究思路皆有优势及不完善之处,科学地将两者结合可达到互补作用.  相似文献   

16.
寇珊杉  黄鑫 《药学进展》2023,47(11):875-882
内分泌器官肾上腺可合成类固醇激素、儿茶酚胺类激素等有效物质,协助维持神经-免疫-内分泌系统稳态。中药因其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的特点而被广泛关注,其在内分泌系统疾病、代谢性疾病等的治疗中具有独特优势,但其对肾上腺作用的相关研究较少,仍有待深入探索。综述有关中药对肾上腺形态和功能的调控作用,以及中药通过调控肾上腺功能协助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和抑郁症的研究进展,为进一步丰富中药与内分泌领域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常用中药的实验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摘 要系统回顾近年来中药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实验研究相关文献,主要从单味中药和其有效成分治疗、中药复方制剂治疗等方面来阐述中药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治疗效果。结果表明中药具有确切的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作用,且其作用是多靶点的。  相似文献   

18.
摘 要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是一种传染性强、易变异的DNA病毒,它引起的慢性乙型肝炎(CHB)一直是临床的治疗难题。目前,临床尚无治疗这类疾病的特效药,而常用的化学抗病毒药因易产生耐药性、疗效不持久、停药易复发,且药品不良反应较大,价格昂贵等,导致临床使用效果不佳。在我国,中药治疗CHB历史悠久,近年其作用机制是研究的热点,本文按照植物分类标准,对不同科属种的中药抗HBV作用机制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中药抗HBV病毒作用机制研究、活性单体的筛选以及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大孔吸附树脂的使用及质量控制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通过查阅、整理相关文献,从大孔吸附树脂的组成、应用原理以及影响树脂吸附性因素等方面对相关研究进行梳理,汇总大孔吸附树脂在中药领域中的应用研究,分析目前大孔吸附树脂的监管法规情况。结果与结论:大孔吸附树脂作为一款绿色、环保材料,在中药材、中药制剂方面的应用地位逐年上升,合理、规范地使用大孔吸附树脂在中药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国内外对大孔吸附树脂溶剂残留问题有部分规定,但内容不全,部分品种无树脂残留检测,缺少树脂相关通用性技术指导原则,行业标准更新缓慢。因此,应规范大孔吸附树脂的生产,提高、完善大孔吸附树脂相关技术指导原则及标准,为合理、安全、可靠地使用大孔吸附树脂提供更有利的支持。  相似文献   

20.
施繁莉  吕慧侠  张振海 《药学进展》2021,45(11):855-861
中药有效部位、单味中药以及中药复方,一般具有多成分、多效应、多靶点的特征,多种活性成分可以作用于同一靶点,而同一靶点又可对应多种活性物质,使得中药发挥药效的物质基础尤为复杂,具有相对动态性。同一药材或复方发挥不同药效的物质基础不同,发挥同一药效的物质之间也可能互相替代。因此,药材和复方的药效物质基础的准确阐释在现阶段面临很大挑战。中药质量控制的关键是确定药材和复方针对不同疾病的质量标志物,并加强中药从种植到使用过程中的规范性。综述了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相对动态性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