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参皂苷Rd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制备人参皂苷Rd固体脂质纳米粒,并考察其理化性质。方法:从旋转薄膜-超声分散法、乳化蒸发-低温固化法、高剪切乳化超声法和高压乳匀法中优选出制备方法;在脂质、表面活性剂等辅料和主药用量的单因素考察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确定最佳处方组成和制备工艺条件;用凝胶柱色谱和HPLC法测定包封率,透射电镜观察形态,激光粒径分析仪测定粒径和Zeta电位。结果:脂质、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和主药的用量对Rd固体脂质纳米粒的粒径、Zeta电位和包封率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高压乳匀法适合制备Rd固体脂质纳米粒。纳米粒表面呈圆整的球状,大小相近,分散均匀;平均粒径为(102.7±27.0)nm,Zeta电位为(-44.9±9.5)mV,包封率和载药量分别为(81.8±2.6)%和(6.37±0.21)%(n=3)。纳米粒稳定性良好,在4℃下保存4周后,粒径和包封率变化不明显。结论:高压乳匀法适合制备人参皂苷Rd固体脂质纳米粒,工艺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2.
目的:介绍固体脂质纳米粒制备方法的新进展.方法:参阅相关文献,经综合、归纳写成综述.结果:不同的制备技术和工艺适合不同性质药物SLN的制备.结论:固体脂质纳米粒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4.
褪黑素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制备及理化性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考察不同的处方对褪黑素固体脂质纳米粒粒径和包封率等理化性质的影响,并进行其体外释放实验。结果表明,以单硬脂酸甘油酯为脂质材料,乳化超声法制备固体脂质纳米粒,平均粒径为(62.4±1.5)nm,ζ电位为(-7.0±0.2)mV,平均包封率为(64.6±3.8)%;药物的体外释放符合Weibull模型。 相似文献
5.
羟基喜树碱半固体脂质纳米粒的体外药剂学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制备羟基喜树碱的半固体脂质纳米粒(HCPT-SSLN)。方法:在单因素考察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设计优选处方和制备工艺,并对优化条件下制备的HCPT-SSLN进行质量评价。结果:制备的HCPT-SSLN平均粒径为130.5 nm,多分散系数为0.18,载药量为2.51%,包封率为79.19%,Zeta电位为-33.1 mV;体外释药规律符合Weibull方程lnln[1/(1-Q)]=0.263 3lnt+0.050 9(r=0.948 5);HCPT-SSLN 4 ℃下放置6个月,纳米粒外观、粒径及包封率无明显变化。结论:所制备的HCPT-SSLN包封率和载药量较高,粒径分布均匀,稳定性良好,体外释药具有缓释特点,为羟基喜树碱的临床应用提供了更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6.
固体脂质纳米粒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固体脂质纳米粒是新一代亚微粒给药系统,由于其生理相容性好,可控制药物释放以及良好的靶向性等优点,日益受到各国研究者的重视。本文综述了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制备方法,体外释药,给药途径及存在问题等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7.
固体脂质纳米粒(solid lipid nanoparticles,SLN)是20世纪9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性能优异的新型纳米粒给药系统。其以固态类脂化合物(天然或合成)为载体,将药物包裹于类脂核中制成固态胶粒,既具有传统载体系统的优点,同时也改善了不足之处。SLN有多种制备方法,可经多种途径给药,有其特殊的优越性,在新药开发中极具发展前景。本文就国内外关于SLN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方面的最新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固体脂质纳米粒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以生理相容的高熔点脂质为骨架材料制备的固体脂质纳米粒(solid lipid nanoparticels,SLN)是近年来研究十分活跃且极有发展潜力的靶向-控释给药系统的载体,本文综述了迄今SLN研究历程中一些主要发现,包括制备及影响因素,结构,稳定性,降解与释药,已研究的剂型等,指出了它的发展前景和尚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喜树碱固体脂质纳米粒的研究 总被引:74,自引:2,他引:74
目的:为提高喜树碱的疗效,降低毒副作用,制备了该药的固体脂质纳米粒。方法:采用热融分散技术制备了喜树碱固体脂质纳米粒,反相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测定了体外和体内喜树碱的浓度。结果:纳米粒平均粒径为dln=196.8 nm,载药量为4.8%,包封率为99.5%,表面带有负电荷,在pH 7.4的磷酸缓冲溶液中体外释药符合Weibull方程。以喜树碱溶液为对照组,Poloxamer 188包衣的喜树碱固体脂质纳米粒静脉注射后药物在血液中的滞留时间显著延长,小鼠脑、心、肝、脾、血浆、肾和肺中的分布显著增加。结论:喜树碱固体脂质纳米粒在体内具有良好的靶向性,对提高药物的疗效,降低药物毒副作用等方面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0.
青藤碱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制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以山嵛酸甘油酯为载体材料制备青藤碱固体脂质纳米粒并评价其质量。方法:采用乳化蒸发一低温固化法制备青藤碱固体脂质纳米粒,以正交设计优化其处方和制备工艺。对其粒径、形态、表面电位、包封率等理化性质进行研究,并考察其稳定性。结果:所制固体脂质纳米粒外观形态圆整,平均粒径为208.7nm,Zeta电位为-38.5mV,平均包封率为65.7%。4℃放置2个月,粒径、包封率无明显变化。结论:青藤碱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制备,为开发其新制剂奠定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制备短葶山麦冬皂苷C固体脂质纳米粒(DT-13-SLN)并考察其理化性质。方法:以乳化-蒸发法制备DT-13-SLN,通过正交设计优化处方和制备工艺条件,测定其粒径、zeta电位、药物包封率和载药量,以透射电镜观察纳米粒形态,并考察DT-13-SLN的稳定性,对DT-13-SLN的冻干粉进行差示扫描量热(DSC)分析,以确定DT-13-SLN的生成。结果:纳米粒的平均粒径为128.8 nm,zeta电位为-30.0 mV,包封率为57.43%,载药量为3.48%。DSC分析表明有新的物相生成。DT-13-SLN于4℃放置1个月,粒径和包封率无明显变化。结论:本研究制备的DT-13-SLN粒径分布范围窄,稳定性良好。 相似文献
13.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17,(8)
目的制备川芎嗪固体脂质纳米粒并对其制剂性质进行评价。方法采用热熔乳化-高压均质技术制备川芎嗪固体脂质纳米粒,同时利用Box-Behnken效应面法优化其制剂处方,并通过微观形态、粒径分布、多聚分散系数(polydispersity index,Pd I)和Zeta电位、体外释药行为对川芎嗪固体脂质纳米粒的性质进行了评价。结果川芎嗪固体脂质纳米粒的最优处方构成:单硬脂酸甘油酯质量浓度为55 g·L~(-1)、大豆卵磷脂质量浓度为45 g·L~(-1)、脂药质量比为35∶1,制备的川芎嗪固体脂质纳米粒外观澄清透明、略带乳光状;透射电镜照片显示纳米粒大小均一,呈球形或类球形分布,测得平均粒径为(127.4±31.6)nm,Pd I为0.238,Zeta电位为(-11.5±0.9)m V;川芎嗪固体脂质纳米粒在12 h内累积释放度为95.3%。结论该处方可用于川芎嗪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制备,工艺简单易行,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制备胰岛素固体脂质纳米粒肺吸入粉雾剂。方法复乳法可提高水溶性大分子药物胰岛素的包封率,再用喷雾冷冻干燥技术将混悬液微粉化,考察各因素对粉体性质的影响。结果所得粉末疏松多孔、密度小,具有良好的雾化性能;复溶后仍可得形态圆整的纳米粒,理化性质略有改变。结论通过摸索处方及工艺,制得的粉雾剂既可满足在肺泡上皮区域沉积的要求,又可使纳米粒维持一定的包封率,以达到肺内缓慢释药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16.
米非司酮固体脂质纳米粒的性状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制备并考察了米非司酮固体脂质纳米粒(SLN).结果表明,所得制品呈圆球状,粒径较均匀;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SLN中米非司酮主要以无定形结构为主;差示扫描量热法结果表明,在较高药脂比时,SLN分散系中的药物仍以高分散状态存在. 相似文献
17.
18.
19.
目的:微乳法制备固体脂质纳米粒,以酮洛芬作为模型药物,考查其载药性能。方法:通过对空白微乳粒径和稳定性考查,确定优化处方,将其保温分散于冷水中制备固体脂质纳米粒。对影响其质量的工艺因素和处方因素进行考查和优化设计,筛选最优处方。结果:制备固体脂质纳米粒的直接影响因素包括脂质用量、药物的用量、冷水相温度和微乳保温温度等,所得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平均粒径(143.9±1.2)nm,多分散系数为0.443。载药固体脂质纳米粒包封率为81.47%,载药量为8.16%。结论:该法稳定可靠,可用于酮洛芬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制备。 相似文献
20.
槲皮素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制备与含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建立槲皮素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制备工艺与含量测定方法。方法以山嵛酸甘油酯、胆固醇、大豆卵磷脂为载体材料,丙酮 三氯甲烷(1:1)为有机相,以泊洛沙姆、聚乙二醇、聚山梨酯80、纯化水为水相,乳化温度75 ℃,搅拌器转速600 r8226;min 1,冰水固化温度2 ℃进行制备;采用高速离心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槲皮素含量,色谱柱:Diamonsil C18柱(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甲醇 4.3%乙酸溶液(55:45),流速1.0 mL8226;min 1;检测波长254 nm,进样量20 μL,柱温30 ℃。结果制得固体脂质纳米粒稳定,槲皮素在2.0~200.0 μg8226;mL 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A=1.343 5C-1.490 4(r =0.999 6),平均回收率为97.7%,RSD=1.09%(n =6)。结论所建制备工艺稳定,含量测定方法便捷,可靠,准确,可行。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