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气,风水,意识流。气有余便是火,气不足便是寒,气化和质能转换,体现在整个八纲辨证中,气分阴阳,阴阳和五行之气的转化,无不是在“对待者数,流行者气,主宰者理”中辨证。“数、气、理”,“精气神”和形神合一,构成中医气化理论的基础。气化,风水,意识流。中医在动态中把握生命的健康和辨证施治。气的流动状态为风,水火的自然博弈和宜居环境为风水;不同的地理和天气变化构成风光各异的自然风景观,房前屋后,窗里窗外具有明显的自然差异和人居环境,正确认识和把握气化,风水,意识流对健康的作用,对理解中医特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更为重要的是,把握气化,风水,意识流的辨证施治对人类健康,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冥想”,只是雕虫小技,如今在西方医学成为主流思维。中医博大精深的“精气神一体”和治未病理论,必将为新医疗模式的形成作出贡献。辨证施治中的中药治疗,尤如“组合拳”,一招一式,拳到意到,真所谓“得意不忘形”,形神合一。遣方用药,既有战略层面,又有战术层面,君臣佐使方药兼备。中医用科学发展的整体理念及辨证施治方略,更有“管理”的高位治未病理论,无论在医疗保健模式中,还是医疗保健事业中,中医理论将是至高无上的。以气为本,形神合一,是中医以人为本的根本理念。治未病是医疗保健的基础和必然趋势。医者,易也。医则调身,易则调神。精气神一体,是中医辨证施治的基础和根本。  相似文献   

2.
据世界卫生组织资料表明:在决定个体健康的要素中,生活方式约占60%,环境和遗传因素占30%,而医疗干预仅占10%。中华文化和治未病理念中很早就强调,“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人不学,不知义。”养生保健中,中医更强调“性命双修”“性”指精神和道德修为,“命”指身体健康。从胎教到医疗保健,基因全息理论和精气神医疗模式,尤其是精神信息的作用,是医疗保健模式中的重中之重。务必引起重视。人生观和医疗观暨基因全息理论决定生活方式和医疗模式。  相似文献   

3.
生命在于运动,神经系统是人体内起主导作用的生命调节系统,随意运动和言行一致以及中医形神合一的整体医疗观,重视精神因素对形体的作用和影响。治未病和医疗保护原则及健康教育是减轻负面效应的关键,负面作用不但可使病人精神和信心崩溃并影响到疾病的恶化和康复。基因全息理论注重信息的形体结构和精神意识,重视精神对物质的反作用。在人体基因的全部遗传信息中,开发和拓展精神、语言运动间的整体运动,将有助于辨证施治和疾病康复。基于“形神合一”的新医疗观将推动和促进新医疗保健模式的提高和完善。  相似文献   

4.
阴阳五行,四诊八纲,五运六气,七情六欲,四气五味,都属于中医“气”的范畴。肺主气,以气为本,精属阴,气属阳。精和气在肺部合流。精气合一,“精气神”一体,精气和神气,构成“精神”的主要内核。气基因合一,形神一体。“阳主阴从”,同样强调了气和神在辨证施治中的重要性。“神”是精气合一的最高形式,换句话说,阴阳平衡是“神”的最佳生命存在和表达。“神者,水谷之精气”,“血气者,人之神”,形健则神旺,可见“形神合一”,是人体生理和生命力的最佳存在形式和表达形式。形与神皆根源于气,“气者,精神之根蒂也。”道法自然,天地之道,阴阳而已。本,气也,阴阳也。治病必求于本。中医所讲的神,是建立在人体各项生理指标正常值的基础上,是对人体的宏观和整体评价,尤其是在“四诊八纲”层次的辨证施治。精属阴,气属阳。阴平阳秘是人体阴阳和谐的最佳平衡状态。现代医学对气的研究,对阴阳的研究,对神的研究,尤其是对“神”的认知,始终同临床脱节。气,神,神志,神明,是中医对“神”各阶段的不同称谓,是形神一体,精气神合一,精气和精神最佳生理外在表达和抽象评价。人体理化和功能及生命力的集中表现就是中医所讲的“神”。在“精气神”和“精神”层面,“神”只是气的高层和高端抽象评价;在治疗层面,理气调神互为因果。精气合一,气行血行,扶阳理论和甘温除大热理论,对健康的保持和康复具有重要意义。“精气血神”既是精神的生理过程,又是由低级向高级的“神”的抽象和表达,主宰者理,气也,神也。看病难、看病贵,要从国情出发。以最小的代价,争取最大的临床疗效。大医情诚,首先是公益性,其次是责任和服务。几千年来,人道主义和人文精神,始终是中医的立身之本。  相似文献   

5.
人类学家、文明史学家一直以来均有"医源于巫"的观点,我国的古"医"字写作"醫"或"毉",明显可见"医"与"巫"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天神透过巫掌管人间"的层次观点渗入医学体系中,影响并形成中医学的形神理论。上古巫文化以"天(神)-巫-人"为核心架构的天人体系,至春秋时期,诸子以哲学思辨将其转化为"天(神)-心-人"体系,至战国晚期,以人为重心,建构出"神-心-形"的形神体系。此哲学思维模式影响中医学而形成中医原创思维"形神一体观"的核心架构,有效指导中医学数千年,由此发展出灿烂的中医文化。形神观的核心架构:"神-心-形"思维体系演变过程的确立,丰富并完善形神理论,明确了中医学天人合一之整体观的原创思维内涵,印证哲学对医学的指导意义,可使中医学能在更坚实的哲学、文化之根基上将理论及临床应用推向更宽广的境界。  相似文献   

6.
王琦 《中医杂志》2012,53(6):458-460
中医原创思维模式是中国传统医学认识自然生命现象、解决医疗实践问题的特有的思维方式.通过研究提出中医原创思维是“取象运数,形神一体,气为一元”的整体思维模式,即中医学的“象数观-形神观-一元观”,并经过了哲学界、思想界、中医界等专家学者的论证.  相似文献   

7.
无“气”不成病,无“气”不成医。气行则血行,气血湿炎虚五证及阴阳五行之气,无处不在,无处不有。气象和天气预报,以人为本和以气为本,“天时,地利,人和”全面的概括了“天人合一”的丰富内涵。中医植根于中华文化的厚积薄发之中,具有人文素质和科学内涵以及医疗保健的专业理论。整体观和辨证施治是其特点,阴阳五行,气血湿炎虚五证以及四诊八纲和“治未病”理论构成中医的理论框架。精神和物质,中医更重视“气化”在生命中的作用,“以气为本”是以人为本的基础和内涵,“天人合一”是以气为本的外延和整体观。“天人合一”,“以气为本”,“心脑合一”,“精气神一体”构成中医理论的核心技术。在中医特色的传承问题上,是经验的传承和创新,经典中医理论信息化,临床诊疗技术现代化是中医进步和创新的必由之路,舍此无第二条道路。在创新问题上,一是古典理论的现代表述,二是“四诊八纲”的现代化和信息化。大医精诚是中医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中医服务的公益性质和理念;经济上坚持“简便验廉”,学术研究中坚持高科技含量和中医特色;大医精诚,“诚”,一方面是强调服务性,更重要的是非商业化理念和奉献精神,“诚”具有“大慈大悲”和“普渡众生”的佛教理念。量力而行和用少的经济投入换取较好的临床疗效和健康回报,是“新医改”及临床医疗追求的价值观,这同样是中医特色。中医特色除体现其固有医疗保健的专业特色外,中华人文理念的传承是其本色。这应该被认为是医学的专业性和社会性的双重功能。劳心者治人,中医历来强调意识形态,对生命的积极作用和负面致病因素,“气”的负面作用和多样性及致病性,成为中医辨证施治的核心内涵和临床病因。人文医学,管理医学和生物医学构成中医现代理论的主体,既体现中医特色又体现医疗模式新概念。整体观/天人合一/宏观、辨证观/辨证施治/循证医学、现代观臌观/中西医并重。三观并重是发展和拓展中医特色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基因决定论”作为生命科学研究的一个误区和悖论,对中医基础理论研究影响极大。基因图谱的绘制虽然促进了人类对基因的了解和对研究方向的把握,但“基因决定论”和中医“形神合一”及“气基因合一”,却从另一方面提醒我们,进化论和相对论及辨证论才是人类了解和发展生命科学的必然道路。进化论与基因变异,重视个体差异和大标本研究同样重要。进化论是生命科学研究的主流和主要矛盾。基因变异只是人类进化的一个中间环节,人体气化及多种因素对基因变异的制约和调控主宰,是人类进化的主体和主流。从基因嫁接到动物克隆,人类制造的第一代亚人造细胞已经诞生,制造具有生命的人造细胞,已是不可怀疑。但从生命到健康成长,以及拥有智慧的“天才级”超级智能生命,还是一个遥远的目标,这不是由基因所决定的,而这一过程,仍是“气基因合一”和“天人合一”的生物进化过程。以气为本,永远是“以人为本”的核心内涵和生物进化的必然过.程。人类对人造生命的编程和主宰,永远是一个不可动摇的永恒命题。  相似文献   

9.
中医原创思维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作者界定了研究中医原创思维模式之“思维”“思维模式…‘原创”“中医原创”等几个相关概念,提出中医原创思维模式是“取象运数,形神一体,气为一元”的整体思维模式,并阐述了其理论内涵与科学价值,指明了中医原创思维模式的实践转化方向,得到了哲学界、中医界专家的论证和肯定,指出其将为中国哲学、思维科学、回应文化质疑、促进中医自身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0.
通过研究提出中医原创思维模式是"取象运数,形神一体,气为一元"的整体思维模式,即中医学的"象数观—形神观—一元观",它是以哲学思维的方式,通过长期临床实践总结而升华成的独特科学理论体系,显示出了中医理论思维的特质,蕴含了思维模式的要素,反映了认知的过程,体现了认知的特点,走向了思维科学前沿。  相似文献   

11.
天人合一,气基因相应,精气神一体,人是第一生命力。基因是生命数据库的硬件和软件及部分信息,大量的信息数据流要靠“后天”因素扩充和完善。精气神和基因的因果关系,决定基因的重组和完善,水气热三者间的转化和质变,气基因相应的生命法则,进化论和相对论,整体论和辨证论,中医始终代表着医疗保健治未病及医学管理的先进理论和临床辨证施治。  相似文献   

12.
天人合一,气基因相应,精气神一体,人是第一生命力。基因是生命数据库的硬件和软件及部分信息,大量的信息数据流要靠“后天”因素扩充和完善。精气神和基因的因果关系,决定基因的重组和完善,水气热三者间的转化和质变,气基因相应的生命法则,进化论和相对论,整体论和辨证论,中医始终代表着医疗保健治未病及医学管理的先进理论和临床辨证施治。  相似文献   

13.
对待者数,流行者气,主宰者理。数者,一也。《素问·阴阳离合论》岐伯对日: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一,阴阳也,理也,气也。“阳主阴从”是生命科学的纲,“八纲五证”皆本也。“阴阳”既是“神”,又是神明之府。治病必求于本,阳主阴从也。“扶阳”是其根本;气为阳,血为阴,气行则血行,阳主阴从也。温室气体,热也;营养过剩,二氧化碳过剩,酸性体质,“氧化应激”之源也。一方面阳盛,一方面阳虚,“虚实相兼”;辨本施治,阳主阴从也。治病必求于本。神出于气,而胜于气。气有余,便是火;火,热之极也。气属阳,血属阴,阳主阴从。辨证医学本身就是建立在对多个证据的分析和评估之上,进化论、相对论。辨证论是其核心技术;四诊八纲五证十二型和证病辨证。标本辨证,尤以阳主阴从辨证为要;一分为二,天人合一,是辨证施治的核心评估指标,“气基因合一”理论,是中医理论创新的必然。  相似文献   

14.
对待者数,流行者气,主宰者理。数者,一也。《素问·阴阳离合论》岐伯对曰: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一,阴阳也,理也,气也。“阳主阴从”是生命科学的纲,“八纲五证”,孝本也。“阴阳”既是“神”,又是神明之府。治病必求于本,阳主阴从也。“扶阳”是其根本;气为阳,血为阴,气行则血行,阳主阴从也。温室气体,热也;营养过剩,二氧化碳过剩,酸性体质,“氧化应激”之源也。一方面阳盛,一方面阳虚,“虚实相兼”;辨本施治,阳主阴从也。治病必求于本。神出于气,而胜于气。气有余,便是火;火,热之极也。气属阳,血属阴,阳主阴从。辨证医学本身就是建立在对多个证据的分析和评估之上,进化论、相对论。辨证论是其核心技术;四诊八纲五证十二型和证病辨证。标本辨证,尤以阳主阴从辨证为要;一分为二,天人合一,是辨证施治的核心评估指标,“气基因合一”理论,是中医理论创新的必然。  相似文献   

15.
文章讨论了象思维、形神合一、气一元论等思维方式的本质及其多元性、多层次性和局限性。象思维必须有意象的形成与联想,中医象的本质是可以发生主、客观转化的信息。所谓形神一体的构成说,是对形神合一关系论的错误理解,导致了混淆体质与心理素质的九种体质说的错误。气具有非物质性,气一元论与气多元论的互补共存,是中国传统思维的完整方式。  相似文献   

16.
中华五千年,中医对人体科学的研究,从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都有其独特的理论。现代医学更重视对人体的“物质性”即解剖和新陈代谢的研究,忽视了人体“精神性”即思想理论化和人生观同疾病及“基因”的内在联系,人文精神的生理和病理以及新陈代谢基础的针对性论文及文化产品匮乏,精神文明远远落后于物质文明的发展速度。医学领域表现的更为突出。气是第一生命力,物质和精神是气的两个状态,精气神三宝,是物质到精神的三步曲,也是气的最高表现形式。精神因素是“气”的重要内涵;是生命的支柱和健康标志,精神和基因的互动,因果关系的必然性,昭示着“气基因相应”和“气基因合一”的不二法则。生命基因是先天的,但生活方式取决于后天的选择。从而影响人的后半生。生物、心理、社会、环境及“精气神”人体三宝,以及饮食有节和陕乐精神是“气基因合一”和气化代谢的基础。神是生命的主宰,气是第一生命力,“德智体”全面发展,选择美好的生活方式,保持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是人类长寿健康的保证。本文着重探讨了,“气基因合一”,物质是生命的基础,精神是生命的上层建筑和主宰,正确和健康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是人体生命长寿和健康的保证。人生的价值并不仅仅是身体健康,中医所讲的“神明之府”,是光明美好的精神世界和积极向上以及健康的快乐人生。理性和智慧不但激励生命,同时也影响着生命中“气基因合一”及基因代谢和基因功能。补精益气壮神,中医讲补益精气,主要是平衡理论,阴阳平衡,水火平衡、酸碱平衡;补是平衡,辨证施治也是平衡。气一阴阳一五行之气、精气神、八纲、五证、十二型均可为本,辨本施治,治病必求于本。  相似文献   

17.
中华五千年,中医对人体科学的研究,从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都有其独特的理论。现代医学更重视对人体的“物质性”即解剖和新陈代谢的研究,忽视了人体“精神性”即思想理论化和人生观同疾病及“基因”的内在联系,人文精神的生理和病理以及新陈代谢基础的针对性论文及文化产品匮乏,精神文明远远落后于物质文明的发展速度。医学领域表现的更为突出。气是第一生命力,物质和精神是气的两个状态,精气神三宝,是物质到精神的三步曲,也是气的最高表现形式。精神因素是“气”的重要内涵;是生命的支柱和健康标志,精神和基因的互动,因果关系的必然性,昭示着“气基因相应”和“气基因合一”的不二法则。生命基因是先天的,但生活方式取决于后天的选择。从而影响人的后半生。生物、心理、社会、环境及“精气神”人体三宝,以及饮食有节和快乐精神是“气基因合一”和气化代谢的基础。神是生命的主宰,气是第一生命力,“德智体”全面发展,选择美好的生活方式,保持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是人类长寿健康的保证。本文着重探讨了,“气基因合一”,物质是生命的基础,精神是生命的上层建筑和主宰,正确和健康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是人体生命长寿和健康的保证。人生的价值并不仅仅是身体健康,中医所讲的“神明之府”,是光明美好的精神世界和积极向上以及健康的快乐人生。理性和智慧不但激励生命,同时也影响着生命中“气基因合一”及基因代谢和基因功能。补精益气壮神,中医讲补益精气,主要是平衡理论,阴阳平衡,水火平衡、酸碱平衡;补是平衡,辨证施治也是平衡。气一阴阳一五行之气、精气神、八纲、五证、十二型均可为本,辨本施治,治病必求于本。  相似文献   

18.
心身疾病是当前临床中遇到的最为广泛的一类疾病,与之相关的心身医学也成为21世纪最为瞩目的研究焦点之一。医学疾病谱的悄然转变,促使现代医学对与人息息相关的心理及社会层次进行了相关探索。在研究中发现,中医的“形神合一”与“天人一体”等理论与心身医学的生物-心理-社会模式如出一辙。心身医学概念虽然早已提出,但作为新兴学科,当前的认识仍有待提高,治疗手段亦相对匮乏,因此有必要学习传承千年的中医学基本理论以及包括中药汤剂、情志疗法、祝由疗法及五音疗法在内的各种中医疗法。现代中医也应抓住这一机遇,积极与心身医学相融合,使中医学更上一层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思维模式下的专科管理优势。方法:随机选取2019年12月~2020年12月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3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5例。对照组根据常规专科疾病管理方案及方法进行管理,执行医嘱,提升专科管理人员的专科技能和急救能力,关注良好医患关系的维护。观察组在常规管理流程基础上实施中西医结合管理方案,注重培养医务人员的中医药学相关的管理能力,构建中医药临床管理质量评分标准,定期评价管理效果并改进管理方案。结果:观察组医务人员的辨证思维能力、综合管理能力、心理管理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多学科协作能力、自身专业发展能力考核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中医症状改善、生活质量改善、功能锻炼知晓、中医养生知识知晓、对管理方式的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辨病和辨证相结合是中西医结合管理模式体现,两者相互补充,融合渗透,实现了临床专科管理水平在结构和功能上的提升。  相似文献   

20.
全文从空间思维和时间思维对"人格系统发展理论"中人格形成进行了阐述,"人格系统发展理论"认为人格是立体的,在时空思维上不断发展。在空间思维上,人格是以"胆气"与"自我"共同构成的"内核层",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出了中间层和外显层,最终形成人格的七大要素:胆气、自我、人际、意志力、思虑(思维模式)、三才观(世界观)、性情(性发展),并趋于稳定。在时间顺序上,人格的发展则呈现以七要素为核心的纺锤形结构,由始至盛,再由盛至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