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近年我们应用结肠镜单人操作法,采用射频和高频电凝电切摘除术治疗大肠息肉126例,一次性治愈率高,并发症少,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消化道息肉是泛指消化道管腔黏膜表面向腔内突出的隆起性病变,内镜下治疗方法有高频电凝切除、微波及射频等,但对于直径≥3锄的粗蒂或宽基息肉,镜下电切除易发生出血及穿孔等严重并发症。我科采用尼龙圈对消化道巨大息肉实施套扎治疗,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消化道息肉是泛指消化道管腔黏膜表面向腔内突出的隆起性病变,内镜下治疗方法有高频电凝切除、微波及射频等,但对于直径〉3cm的粗蒂或广基息肉,镜下电切除易发生出血及穿孔等严重并发症。我科采用多环结扎器套扎消化道息肉,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1999年 1月~ 2 0 0 2年 3月 ,我们在内镜下发现消化道息肉共 79例 98枚。将直径 <3 0cm的息肉均采用高频电切 +电凝摘除法或单纯高频电凝摘除法 (以下简称电切组 ) ,将≥ 3 0cm的息肉均采用尼龙圈套扎 +高频电切除法 (以下简称套扎组 ) ,以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1 对象和方法1 1 对象 电切组 5 5例 70枚 ,套扎组 2 4例 2 8枚。两组性别、年龄、息肉部位基本相同 ,具有可比性。电切组有蒂息肉 2 8枚 ,亚蒂息肉 11枚 ;套扎组有蒂息肉 2 0枚 ,亚蒂息肉 8枚。所有病例均在术前经内镜检查及病理活检确诊无癌变。1 2 方法 消化内镜 :…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高频电套切大肠息肉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高频电圈套器,在电子结肠镜下摘除大肠息肉。结果;共电切大肠息肉252枚,单发74例,多发58例,大小以1cm以下为多,部位多在直肠、乙状结肠。结论:该方法安全、有效、简单、易操作,巳成为消化道息肉的道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内镜下高频电凝切除结肠息肉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对 2 58例结肠息肉患者采用电子结肠镜和高频电发生仪进行凝切 ,每次凝切时间 1s~ 3s ;较大息肉分块凝切。凝切务必彻底 ,避免烧伤正常组织及引起出血和肠穿孔。结果 :除 9例 16颗息肉经病理检查证实已恶变而行手术治疗外 ,余经肠镜复查显示息肉完全消失 ,无出血、穿孔等并发证发生。结论 :此技术创伤小 ,时间短 ,痛苦小 ,费用低 ,是消化道息肉治疗的首选方法 ,可以推广  相似文献   

7.
<正>1998-2001年我们在切除消化道较大息肉时,先在局部注射肾上腺素溶液,然后再行高频圈套电切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本组男43例,女23例,年龄15-78岁,平均53.4岁,症状为便血、腹泻、腹痛等;腺瘤性息肉37例,炎性增生性息肉29例1息肉形态;宽基或亚蒂40例,有蒂息肉26例,息肉直径为0.4-4.0cm,>2cm 16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内镜下高频电圈套切除消化道大息肉后,应用钛夹防止术后出血的效果。方法:对102例消化道息肉(直径≥1.0 cm的粗蒂或体积较大息肉)患者行电子内镜下高频电圈套术,术中应用(43例)或不用(59例)钛夹,分别统计术后并发出血情况。结果:应用钛夹组出现出血并发症者共2例(4.7%);未用钛夹组中出血18例(30.5%),其中14例经保守疗法治愈,1例经剖腹作结肠区段切除后治愈,另3例再次行内镜下止血治愈。结论:大息肉行内镜下高频电圈套切除术,常规应用钛夹预防出血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胃息肉是上消化道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由于其有恶变倾向,发现后应及早治疗。内镜下治疗胃息肉常采用电凝电切术,然而部分病人由于息肉较小(〈0.5cm),且为宽基息肉,电凝电切术受到限制,我院采用内镜下热极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内镜下射频治疗上消化道肿瘤118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1992年5月至1993年12月,在动物实验的基础上,应用射频治疗仪在内镜下治疗上消化道肿瘤118例,取得了很好效果,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 上消化道息肉62例,男48例,女14例,年龄20~60岁。食管贲门息肉8例,胃息肉35例,十二指肠息肉19例。有球状、半球状、乳头状、分叶状、广基36颗,亚蒂30颗,长蒂4颗。管状腺瘤、乳头腺瘤、淋巴性息肉分别为2、1、1例,增生性息肉25例,炎性息肉30例,慢性炎症3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总结大肠息肉诊断治疗经验 ,探讨症状与息肉部位、大小、组织学类型、患者年龄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1 82例大肠息肉患者的诊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青少年组主要症状为便血 ,中老年组主要症状为腹痛、腹泻 ,便秘集中于中老年组 ,未发现症状与息肉大小、类型、部位有关。 81例患者行镜下高频电息肉切除术 ,治愈 73例 ,好转 5例 ,无效 2例 ,术后肠穿孔 1例。结论 大肠息肉症状与患者年龄有相关性 ,而与息肉的部位、大小、组织学类型无明确的关系。镜下高频电凝切术是治疗大肠息肉的有效、安全的首选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原发性胃肠道恶性淋巴瘤(PGIL)的CT表现特点,以提高其诊断水平.资料与方法 对10例经病理证实的PGIL患者的CT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病例均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 结果 10例中,胃淋巴瘤6例,肠道淋巴瘤4例.胃淋巴瘤CT表现分3型:溃疡结节型3例,息肉型2例,浸润型1例;肠道淋巴瘤CT表现分2型:肠壁增厚型2例,肠腔内肿块型2例.肿瘤平扫密度较均匀,无明显坏死,增强扫描呈轻至中度强化.CT明确显示病变周围肿大淋巴结. 结论 CT对于PGIL的定性诊断及临床分期判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贲门息肉的临床X线资料及部分治疗后复查结果进行分析,以进一步提高其诊断水平。方法收集我院1989~1998年13例有完整X线检查资料并经病理证实的贲门息肉,分析其临床症状、X线表现及鉴别诊断,并探讨其病因及发病率。结果13例中,胃肠钡餐示贲门狭窄、变形3例,贲门区结节状充盈缺损10例,其中炎性息肉10例。4例行内镜摘除后3例复发,1例恶变。结论贲门息肉主要与炎症有关,且内镜摘除后,易复发及恶变。故应定期X线钡餐或内镜检查随访。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子宫内膜病变的声像图和血流特征,并评价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宫腔造影对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加宫腔造影,分别对19例子宫内膜息肉和32例子宫内膜其他病变之声像图、彩色血流及频谱表现进行对比,全部病例经宫腔镜及手术后的病理证实。结果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诊子宫内膜息肉,清晰显示了内膜与黏膜下肌层之界限和息肉的病变边界,还显示了息肉蒂基底的彩色血流或黏膜下肌瘤周边彩色血流环,适时加做宫腔造影则更有益于对细小病变的诊断。结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加做宫腔造影可大大提高对子宫内膜息肉与子宫内膜其他病的鉴别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应用多层螺旋CT(MSCT)动态强化扫描对小肠淋巴瘤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旨在提高多层螺旋CT在小肠淋巴瘤诊治中的价值。方法:通过对15例小肠淋巴瘤病人进行动态强化扫描,并对MSCT轴位图像和重建图像进行观察分析,分别对各病例进行诊断。结果:位于回肠11例,位于空肠3例,十二指肠的1例。15例患者CT均表现为肠壁不规则增厚,单发13例,其中表现为结节型5例、壁内浸润型的6例、息肉样肿块型2例。结论:多层螺旋CT动态强化扫描在小肠淋巴瘤的诊治中,具有独特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生长抑素与垂体后叶素治疗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大出血疗效。方法82例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45例,给予生长抑素治疗;B组37例,给予垂体后叶素治疗。结果A、B两组总止血率分别为822%和51、4%,P〈0.05,统计学上有显著差异。结论生长抑素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疗效要优于垂体后叶素,是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比较理想的药物。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MEBT/MEBO对不同面积和深度烧伤病人的治疗效果。方法:全程采用MEBT/MEBO治疗160例烧伤病人,面积4%~92%TBSA,伴深Ⅱ度烧伤136例伴Ⅲ度烧伤24例。同时根据病情给予抗休克、抗感染、强心、维护胃肠及肾功能等全身综合性治疗。结果:治愈156例,死亡4例,总治愈率98.7%;深Ⅱ度创面治愈后无疤痕,浅Ⅲ度无功能障碍,小面各深Ⅲ度创面也无需植皮。结论:MEBT/MEBO对  相似文献   

18.
超选择动脉栓塞术治疗动脉性消化道出血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目的讨论超选择动脉栓塞术对急性消化道出血的治疗作用。方法对31例急性消化道出血患者行动脉造影,发现出血征象时进行超选择插管并采用钢圈配合明胶海绵颗粒进行栓塞治疗。结果动脉造影表现为对比剂外溢,假性动脉瘤,血管畸形,肿瘤染色等。栓塞治疗30例,止血成功23例(其中7例行第2次栓塞),成功率76.7%。最终转为外科手术10例。结论超选择动脉栓塞术可有效治疗动脉性消化道出血,是外科治疗的重要补充措施。  相似文献   

19.
低温等离子刀治疗慢性扁桃体炎33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低温等离子刀治疗慢性扁桃体炎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采用低温等离子刀治疗慢性扁桃体炎。结果对33例慢性扁桃体炎患者3~6个月疗效观察表明,该方法安全,效果明确,疼痛较轻,术中和术后出血少等;治愈率为100%。结论低温等离子刀治疗慢性扁桃体炎,具有疗效确切、安全、精确、损伤小、并发症少等优点,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Interventional endoscopy is currently an effective method of treating many gastroenterological life-threatening conditions. Among the most serious, there are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gastrointestinal strictures and obstruction, as well as neoplastic and pre-cancerous changes in the gastrointestinal tract. The presentation shows the use of autofluorescence in supporting endoscopic treatment in life-threatening conditions such as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as well as the use of autofluorescence in endoscopic treatment of pre-neoplastic and neoplastic changes in the gastrointestinal tract, including endoscopic mucosectomy of lesions with a high degree of dysplasia and the assessment of completeness of the procedure. The presented cases show the contemporary possibilities of using the phenomenon of autofluorescence in the diagnosis and prevention of life-threatening conditions in gastroenterology and oncology of the gastrointestinal trac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