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左窒假腱索系指左心室腔内一些非附着于瓣膜的纤维条束样结构,自1981年Nishimara首次报告了其超声心动图特征以来,引起了临床医生关注。有人认为它与心脏杂音及心律失常有关。本文就本院近3年检出的左室假腱索(LVFT)11例作一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2.
3.
左室假腱索的超声心动图特征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二维超声心动图观察了296例左室假腱索的特征并将其分为3型.发现有室性早搏的患者,左室假腱索检出率最高(38.9%),有心前区杂音者次之(34.8%),无上述二种体征者最低(3.6%及0.6%).认为左室假腱索是产生室早及心前区杂音的原因之一,指出假腱的角度及粗细与室早及杂音的关系更密切. 相似文献
4.
5.
应用多普勒心动图在748例无器质性心脏病者中检出194例左室假腱索(LVFT)。检出率:25.9%。LVFT可引起室性心律失常和交界性心律失常。本文对LVFT的位置与心律失常关系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室性心律失常以附着在室间隔心尖段至左室侧壁心尖段的LVFT者发生率最高,而交界性心律失常以附着在室间隔上段至左室侧壁中段的LVFT者发生率最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左室假腱索(LVFT)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诊断仪对96例左室假腱索患者进行诊断检测,观察测量左心室假腱索的数目、起止点、直径等相关指标。结果:96例共检出130条左室假腱索,其中77例(80.2%)1条,11例(11.5%)2条,2例(2.1%)4条,4例(4.2%)3条,1例(1.0%)5条,1例(1.0%)6条。LVFT分布于左心室腔内除外二尖瓣及其腱索区的其他部位,其中根据LVFT的起止点分为41条横型、47条斜型、39条纵型、3条其他型;圆柱形条索状111条(85.4%),10条(7.7%)呈现束状,余9条(6.9%)为扁平带状形;假腱索的长度5.77~38.41 mm,平均16.72 mm;直径23.2~50.40mm,平均31.10 mm。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是目前检查左室假腱索的较好方法,配合心电图异常可确诊LVFT,可观察假腱索的数目、起止点、形态、长度等相关项目,具有临床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7.
应用二维超声心动图在连续2375例中检出左室假腱索517例,检出率为21.8%,年龄以30~59岁为多。诊断标准为二个以上切面见有悬于左心室腔内与瓣膜不相连的线状(77.2%)或束状(22.8%)回声增强。假腱索起自室间隔不同水平,分别止于心尖部(66.7%)、乳头肌根部(28.6%)或心室外侧壁(4.7%)。有45.4%患者自觉心悸或心前区闷痛,43.0%有心脏收缩性杂音和(或)室性早搏,25.8%伴器质性心脏病。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告了1983例受检者中应用M型和二维超声心动图(2DE)检出左室假腱索(LVFT)204例(10.28%),并进行分析,以探讨LVFT的超声心动图诊断、鉴别诊断以及假腱索与心脏杂音和心律失常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左室假腱索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左室假腱索(FalseTendon)系指左心室腔内一些非附着于瓣膜的纤维条束样结构。于1981年Nishimuia首先报告了左室假腱索的二维超声心动图诊断。1983年Turner在尸检中首先发现,继之引起了许多学者的注意。近年来随着超声诊断的普及深入,其报告日益增多。现就其发生率、诊断及临床意义综述如下。1 发生率文献报告左室假腱索在二维超声心动图上的发生率为0.5~46%[1],和各家报告相差甚大,可能与病例的选择,操作者的技巧和诊断标准,以及仪器的灵敏度不同有关。有人[1]通过病变组和正常人群组尸检,发现二组左室假腱索的发生率接近。还有人人对48…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二尖瓣腱索断裂的彩超特征及临床意义。方法:对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诊断的15例二尖瓣腱索断裂患者超声资料、病因进行分析。结果:①二尖瓣腱索断裂超声显示前后叶断裂比例没有明显差异。②二尖瓣腱索断裂病因多样,13例有心脏病基础,见于冠心病、风心病、感染性内膜炎、高血压、肥厚型心肌病等患者。结论:二尖瓣腱索断裂有心脏病基础,彩超不但可以明确心脏病的性质,腱索断裂的部位、程度,也可以判断反流方向和程度,具有其他检查方法不可比拟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1.
用2-DE或2-DCDE机械扇形扫描检查56例患儿左心室。结果表明;左室假腱索是引起健康儿童心脏杂间才心律不齐的原因之一。横向型假腱索易产生杂音,纵向型假腱索易引起过早博动。对有早搏及心前区闻及收缩期杂音而无心脏病症状的儿童应疑及左室假腱索,从而进一步作心脏B超检查。 相似文献
12.
心室假腱索二维超声心动图特征及临床意义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应用二维超声心动图在249例中检出9例心室假腱索(左室假腱索7例,右室假腱索2例),检出率为3.6%,与Vered等报告的2%~4%相近。本文重点描述心室假腱索的超声特征并讨论其临床意义。1 资料与方法1.1 249例患者均为本院住院或门诊病人,检出心室假腱索9例,男5例,女4例;年龄11岁~42岁。临床阳性体征为心前区Ⅱ~Ⅲ级收缩期杂音者5例,心律失常者4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二尖瓣腱索断裂的彩超特征及临床意义。方法:对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诊断的15例二尖瓣腱索断裂患者超声资料、病因进行分析。结果:①二尖瓣腱索断裂超声显示前后叶断裂比例没有明显差异。②二尖瓣腱索断裂病因多样,13例有心脏病基础,见于冠心病、风心病、感染性内膜炎、高血压、肥厚型心肌病等患者。结论:二尖瓣腱索断裂有心脏病基础,彩超不但可以明确心脏病的性质,腱索断裂的部位、程度,也可以判断反流方向和程度,具有其他检查方法不可比拟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4.
二尖瓣腱索断裂是一种比较少见临床急重症 ,如不及早手术治疗可发生心力衰竭和猝死 ,因此早期诊断极为重要。本文通过对 9例二尖瓣腱索断裂病人的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进行分析 ,探讨超声心动图对二尖瓣腱索断裂的诊断价值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二尖瓣腱索断裂病人 9例 ,男 6例 ,女 3例 ;年龄 2 1~ 6 5岁 ,平均 4 3岁。二尖瓣前叶腱索断裂 5例 ,二尖瓣后叶腱索断裂 4例 ,均经手术证实。 7例病人有心脏病基础 ,其中二尖瓣脱垂 3例 ,风湿性心脏病 2例 ,冠心病 2例 ;另 2例病人系由外伤引起。1.2 检查方法采用SONOS 2 0 0 0… 相似文献
15.
16.
自1893年Turner在尸检中首先发现左室假腱索以来,已引起许多学者的注意。近年来,由于心脏超声技术的普及深入,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因而对左室假腱索的报道日益增多。但其发生率及临床意义尚未十分明了。近半年来我们应用二维超声心动图,在连续210例受检者中,诊断左室假腱索32例,现将其超声及临床表现报告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7.
室性早搏是最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心脏病患者和正常人均可发生。现将我科1993-1997年间选择性对27例左室假腱索并间断性频发室早患者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27例患者中男8例,女19例,年龄17~62岁,平均31岁。病史最长6年,最短为15天。所有患者心电图均显示频发室早。其中间?.. 相似文献
18.
<正> 迄今为止,二维超声心动图(2-DE)是检出左室假腱索(LVFT)的唯一诊断方法。由于LVFT激发的收缩期杂音和/或室性期前收缩(PVC),易与器质性心脏病产生的收缩期杂音和PVC相混淆,因此LVFT的临床意义日益受到重视。本文期望通过分析134例LVFT资料,简要探讨2-DE对LVFT的诊断价值及LVFT与临床的关系。资料与方法一、临床资料本文男81例,女53例,年龄3月~68岁。无心脏杂音52例,心前区收缩期杂音<Ⅲ/6级71例,≥Ⅲ/6级11例。心电图(ECG)监护和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左室假腱索的发现,以往许多疑为先心病、风心病的患者,最终诊断为左室假腱索。我们自1993年以来,对怀疑先心病和其它心脏病的患者,进行二维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约4000例,其中发现48例左室假腱索,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28例,女20例。年龄1.5~34岁,其中1.5~6岁30例,7~34岁17例,另1例为70岁。1.2 临床表现 37例为查体时发现有心脏杂音,5例早搏,6例有心悸、胸闷症状。其中以发现心脏杂音,疑为先心病或风心病多见。心前区杂音者37例,占77%,为胸骨左缘4、5肋间听到、级收缩期杂音,音调高,局限,…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自拟中药方治疗左室假腱索所致的室性心律失常(室性早搏)的疗效。方法将16例经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确诊为左室假腱索且均为频发室性早搏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自拟中药方及心律平口服,治疗14天后观察疗效。结果中药组与心律平组治疗后比较,中药组从临床症状、早搏发生的次数及心功能等方面均优于心律平组,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自拟中药方对左室假腱索的患者的左心功能有显著影响,从而使机械牵拉力度减小,抑制了早搏的发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