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脂肪细胞分化的表型特征、分子标志和调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脂肪细胞内分泌学说和干细胞学说引人注目,与其密切相关的脂肪细胞分化过程及 其调控机制再次成为研究热点。脂肪细胞分化不同阶段有各不相同的表型特征、分子标志和调控机制。 该文对上述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简单综述。  相似文献   

2.
整个生命过程都存在着脂肪细胞的分化增殖,但是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其特点也不同。脂肪细胞分化受多种因素调节,包括能量、多不饱和脂肪酸、钙等营养因素以及生长激素、胰岛素、雌激素等神经内分泌激素等;同时还受脂肪组织自身产生的瘦素、脂联素、肿瘤坏死因子等细胞因子的调控。在细胞分化的更深层次上,CCAAT增强因子结合蛋白、过氧化物酶增长因子活化受体等转录因子起着关键性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3.
应用单克隆抗体,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对计划生育引产的16 ̄32周胎龄有胎儿之外周血T淋巴细胞表型进行测定并与成人外周血相比较,结果显示:1.16 ̄32周胎儿外周血中CD3^+细胞、CD4^+细胞和CD8^+细胞明显低于成人外周血,2.CD4^+细胞与CD8^+之和明显高于CD3^+细胞比率,3.16 ̄20周胎儿CD8^+细胞明显高于CD4^+细胞,CD4^+细胞/CD8^+细胞比值少于1,20 ̄32  相似文献   

4.
单纯性肥胖儿童和非肥胖儿童脂肪细胞基础凋亡率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单纯性肥胖儿童和非肥胖儿童脂肪细胞的基础凋亡状况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应用DNA原位末端标记技术 (terminaldeoxynucleotidyltransferase mediateddUTPnickendlabeling,TUNEL)检测 15例单纯性肥胖儿童 (男 11例 ,女 4例 )和 15例非肥胖儿童 (男 9例 ,女 6例 )腹壁皮下脂肪细胞的基础凋亡状况 ,计算凋亡指数 (apoptosisindex,AI)并进行对比和相关性分析。结果 单纯性肥胖儿童和非肥胖儿童腹壁皮下脂肪细胞存在很低的凋亡率 ,肥胖组AI为 (0 2 3± 0 18) % ,非肥胖组为 (0 6 5± 0 5 9) %。单纯性肥胖儿童脂肪细胞的凋亡率明显低于非肥胖儿童 (P <0 0 2 ) ;儿童腹壁皮下脂肪细胞的AI与体块指数 (bodymassindex ,BMI)、体脂百分数 (percentbodyfat,BF % )和体脂含量(fatmass,FM)呈负相关 ,与性别和年龄则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儿童腹壁皮下脂肪细胞的AI与BMI和FM呈负相关 ,单纯肥胖儿童脂肪细胞的凋亡率明显低于非肥胖儿童 ,这种异常有可能参与了肥胖症的发生过程  相似文献   

5.
流式分子表型分析是将流式细胞术与细胞内特定核酸序列分析相结合的一种新技术,主要包括流式.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low-FISH)、原位PCR/low-FISH以及流式分子表型与免疫表型结合分析等三种技术方法.该技术是对传统流式细胞术的进一步补充和拓展,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该文就流式分子表型分析的主要技术方法及其在临床和科研中的最新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对脂肪细胞脂联素及其受体mRNA表达及蛋白分泌的影响,探讨GH诱导胰岛素抵抗的机制。方法体外培养、油酸诱导SW872前脂肪细胞分化为成熟脂肪细胞,加入rhGH干预;RT-PCR方法检测脂联素、脂联素受体1和2(AdipoR1,2)mRNA水平,ELISA方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脂联素蛋白含量。结果rhGH100~1000μg/L作用24h不同程度的降低SW872脂肪细胞脂联素及AdipoR1 mRNA的表达及脂联素的分泌,且rhGH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强;500μg/L rhGH作用4h,对脂联素及AdipoR1基因表达及脂联素的分泌无影响;随作用时间的延长,rhGH抑制脂联素及AdipoR1 mRNA的表达和脂联素的分泌;rhGH对AdipoR2基因表达无影响。结论rhGH以剂量和时间相关的方式抑制SW872脂肪细胞脂联素及AdipoR1 mRNA的表达和脂联素蛋白的分泌。  相似文献   

7.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免疫表型与临床表现及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分析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免疫表型与临床表现及预后关系。方法 用流式细胞术对76例儿童ALL进行免疫分型;使用PCR技术探测IgH和TCRδ的重排。结果T—ALL8例(10.53%),B—ALL(85.50%)例,T/B混合3例(0.04%),76例ALL中髓系抗原阳性率为26.3%;T—ALL与B—ALL白细胞数、血红蛋白、血小板、肝脾大和抗原受体基因重排率均无差异(P<0.05);CD10(—)的B—ALL的TCRδ阳性率高于CD10( ))的B—ALL(P=0.042);髓系抗原的表达与临床表现及无病生存时间无关;T—ALL无病生存率低于B—ALL(P=0.001)。结论 T—ALL较B—ALL的无病生存时间短;髓系抗原的表达与临床表现及无病生存时间无关;CD10的表达与TCRδ的表达率有关。  相似文献   

8.
威廉斯综合征(WS)由7号染色体长臂11.23(7q11.23)区域的基因微缺失引起,大部分患者的缺失长度为1.5Mb,缺失区域的基因已经明确的有24个。WS具有独特的面容特征、心血管病变等临床特点及特殊的认知表型,主要是该病的认知功能存在明显的不均衡,表现在语言、人脸加工、音乐及社交方面的能力较强,而视觉-空间认知、数字操作、计划和解决问题等能力相对较弱。WS的特殊认知表型与其基因缺陷有关。WS的特殊认知表型及与特定基因之间的关系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刘小荣  沈颖  伏立兵  刘小梅  孟群 《临床儿科杂志》2004,22(12):776-779,793
目的 探讨肾小管间质的损害、细胞的表型转化在小儿。肾小球疾病进展中的作用。方法 对123例患儿。肾穿刺标本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波型蛋白(Vimentin,Vim)及Ⅳ型胶原(ColⅣ)的表达。对44例伴有小管间质损害的患儿进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检测。结果 123例中:①肾小管间质无损害者占23.6%,轻度损害者占46.3%,中度损害者占22.8%,重度损害者占7.3%。②肾小管间质有损害者,肾小管上皮细胞可出现间质细胞标志物Vimentin及α-SMA的表达。③随着肾小管间质损害加重,α-SMA的表达增加,重度损害者。肾间质内出现大量α-SMA阳性细胞,并伴有Ⅳ型胶原(ColⅣ)的聚积增多;α-SMA的表达与肾小管间质损害的程度、球性硬化及Scr呈正相关。④PCNA在轻度、中度损害。肾小管间质病变时表达增加,在重度损害时表达减弱。轻度、中度。肾小管间质病变时,PCNA的表达与α-SMA的表达、肾小管间质损害及球性硬化呈正相关,与肌肝清除率呈负相关。重度。肾小管间质病变时,PCNA与肾小管间质损害程度、尿蛋白呈负相关。结论 随着肾小球疾病发展,肾小管上皮细胞和间质成纤维细胞可发生向肾间质肌纤维母细胞的表型转化,参与肾间质纤维化的发展肾小管间质损害越重,患儿的病情也越重。  相似文献   

10.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表型分析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10  
目的 探讨再生障碍性贫血 (再障 )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表型的变化 ,了解其在发病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 将 1 1 5名确诊为再障的患儿取外周血作淋巴细胞表型分析并与正常组比较。结果 再障组CD4 % ,CD8 % ,CD4/CD8分别为 2 9.53± 8.94,34 .2 5± 1 0 .38,0 .96± 0 .53 ,对照组为 35 .2 5± 5 .1 6 ,2 5 .0 8± 4 .34 ,1 .48± 0 .46 ,两者比较有显著差异 (P <0 .0 0 5) ,而重型再障的细胞表型CD4/CD8、γδT细胞百分率、HLA DR %则更高于慢性再障 ,两者有显著差异。CD3 %两组分别为 69.53± 2 4 .35和 69.98± 5 .79,两者比较无显著差异 (P <0 .0 5)。结论 再障患儿存在严重的免疫异常 ,且与疾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临床可行免疫抑制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儿童肝豆状核变性(WD)的临床表型及ATP7B基因变异类型特征,探讨其对WD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21年6月就诊于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的316例WD患儿的临床资料。收集患儿一般情况、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ATP7B基因变异特征等资料。根据诊断时有无临床症状分为无...  相似文献   

12.
13.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是早产儿最常见的慢性肺部疾病,与婴儿死亡率、呼吸系统发病率增加有关。随着新生儿重症医学取得进展的同时,BPD的表型已从主要影响晚期早产儿、肺纤维囊性变演变为主要影响胎龄小于28周的超早产儿、肺实质受损和血管生长失调。文章评估了BPD定义演变、病理生理演变、影像演变及临床表型的演变特点,以期寻找新的循证预防和管理策略,改善疾病表型分类,早期识别高危早产儿的临床特点,以改善其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儿童B系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相关免疫表型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运用三色荧光流式细胞仪,CD45/SSC设门,分析70例儿童B-ALL的免疫表型.结果 70例B-ALL患儿根据白血病相关免疫表型(LAIP)特点分为3类,即系列的不保真性,发育不同步性以及抗原缺失或过表达,70例患儿每例均有1类LAIP特征.结论 儿童B-ALL具有明显的免疫表型特征,B-ALL的免疫表型分析对白血病的确诊、鉴别诊断、正确分型、预后评估以及个体化治疗提供了客观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重组人白细胞介素-6(rhIL-6)对SW872脂肪细胞葡萄糖代谢和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观察JAK2抑制剂AG490及PI3K抑制剂Wortmannin是否影响rhIL-6对SW872脂肪细胞葡萄糖转运的抑制作用。方法体外培养SW872脂肪细胞,应用rhIL-6干预,采用3H-2-脱氧-D葡萄糖摄入法,测定葡萄糖转运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膜葡萄糖转运蛋白4(GLUT4)水平。结果1.用1μg/L rhIL-6作用24 h,对基础状态及胰岛素刺激下,SW872脂肪细胞葡萄糖转运无影响;5、10、20、50μg/L rhIL-6作用24 h使基础状态及胰岛素刺激下SW872脂肪细胞葡萄糖转运率分别下降16%vs20%、28%vs36%、39%vs50%、47%vs57%。2.AG490预处理,使rhIL-6对SW872脂肪细胞在基础状态及胰岛素刺激下葡萄糖转运的抑制作用分别降低20%和33%;Wortmannin预处理,增加基础状态及胰岛素刺激下rhIL-6对SW872脂肪细胞葡萄糖转运的抑制作用。3.用20μg/L rhIL-6作用24 h,细胞膜GLUT4蛋白水平降低。结论rhIL-6通过降低脂肪细胞膜GLUT4的蛋白水平而降低脂肪细胞葡萄糖的转运,从而诱导脂肪细胞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16.
X-连锁淋巴组织增殖综合征的临床表型和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X-连锁淋巴组织增殖综合征(XLP)是一种少见的、常常是致死性的原发性免疫缺陷病,可由EB病毒感染诱发,表现为爆发性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丙种球蛋白异常血症和淋巴增殖性疾病以及淋巴瘤.本病主要由编码淋巴信号活化分子相关蛋白(SAP)、X-连锁凋亡抑制因子(XIAP)和IL-2诱导的T细胞激酶(ITK)基因的突变引起.基因序列分析是确诊XLP的依据;SAP、XIAP、ITK蛋白的表达也可以作为筛查XLP的手段.家族史是需要考虑的主要客观指标,其他诊断标准包括患儿的临床表现、EB病毒感染后的EBNA抗体检测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小儿急性白血病 (AL)的免疫表型、异倍体、细胞周期分布状况的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了 4 2例初诊为AL患儿的免疫表型及骨髓单个核细胞 (MNC)的DNA含量。结果 B -ALL明显多于T -ALL ,髓系抗原在ANLL组中的表达率依次为CD3 3 >CD13 >CD14>CD15 。 4例AL同时表达了淋系和髓系的抗原 ,预后差。AL患儿骨髓细胞周期的S期细胞比例 (S % )明显低于正常对照 ,说明AL患儿白血病细胞的增殖能力低下。ALL组中 ,亚倍体的S %均值与超二倍体、二倍体比较存在显著差异性 ,ANLL组中 ,CD3 3/CD13<1者的S %均值与CD3 3 /CD13 >1者比较亦存在显著差异。结论 AL患儿的免疫表型、倍体关系、细胞周期及其之间的关系 ,对临床诊断、治疗、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Ping LL  Bao XH  Wang AH  Pan H  Wu Y  Xiong H  Jiang YW  Qin J  Wu XR 《中华儿科杂志》2007,45(3):203-207
目的研究X连锁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X—ALD)患者的临床特征、基因突变模式及基因型/临床表型关系。方法对89例X—ALD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应用PCR扩增和DNA直接测序方法对其中53例进行ABCD1基因突变分析。结果89例患者中,儿童脑型60例(发病年龄2-10岁,平均6.5岁,占67.4%),青少年脑型18例(发病年龄11~19岁,平均12岁,占20.2%),肾上腺脊髓神经病型7例(发病年龄6~39.5岁,平均23岁,占7.0%),单纯艾迪生病2例,无症状者2例。临床表型以儿童脑型最常见。首发症状以视力、听力下降最常见。在53例患者中发现45种不同类型的ABCD1基因突变,以错义突变为主。国外突变“热点”即外显子5的突变1415delAG不是中国人群的突变热点。同样突变可以导致截然不同的临床表型,即使同一家系也存在不同临床表型的患者。同样表型也可以由截然不同的基因突变所致。结论中国X-ALD患者的表型分布、首发症状、基因突变模式等方面与国外报道不完全相同。基因型和临床表型无明确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免疫表型对儿童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的预后价值。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101例儿童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ML)患儿相关免疫表型,分析免疫表型对完全缓解(CR)及无疾病生存期(DFS)的影响。结果CD34阴性组及CD34、HLA-DR同时阴性组一疗程CR率均明显高于非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0.000);DFS的CD34阴性组,HLA-DR阴性组以及CD34和HLA-DR同时阴性组均明显高于非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0.006,0.040),而CD14,CD15,CD7,CD19差异对CR和DFS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免疫表型对评估AML患儿的预后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20.
Rett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及MeCP2的基因型与表型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Bao XH  Pan H  Song FY  Wu XR 《中华儿科杂志》2004,42(4):252-255
目的 总结Rett综合征(RTT)的临床特点,探讨甲基化CpG结合蛋白2(MeCP2)基因突变型与表型的关系。方法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1987年以来诊断的RTT66例,每1~2年对本组患儿进行1次临床随访,并观察左旋肉碱的治疗反应。应用PCR、测序方法对39例患儿进行突变基因分析。结果 患儿3~38个月起病,59例(89%)患儿于7个月~6岁丧失手的功能,66例(100%)患儿1—5岁出现手的刻板动作,56例(85%)患儿11个月~8岁语言完全丧失,21%的患儿于2岁9个月~15岁丧失原已获得的行走能力。头围小、惊厥、呼吸节律异常、咬牙、脊柱侧凸或后凸均很常见。左旋肉碱治疗17例,8周后6例症状改善。39例进行.MeCP2基因分析者中有25例(64%)发现突变,其中2例无义突变C502T(氨基酸改变R168X)患儿均死亡,2例C397T(氨基酸改变R133C)和1例A398T(氨基酸改变R133H)突变者均保留语言。结论 RTI。特征性的表现为头围增长缓慢,手的失用与刻板动作,语言倒退,左旋肉碱可以改善部分患儿的临床症状。MeCP2基因型与表型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