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便秘检查简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详细询问病史及进行各种常规检查如肛门直肠指诊、钡灌肠及结肠镜检查等之外,针对便秘病因的检查方法可选用:①结肠运行试验;②球囊逼出试验;③气钡双层造影和排粪造影;④肛肠压力测定;⑤直肠感觉测定;⑥盆底肌电图检查;⑦其他检查:包括小肠运输试验、结肠运输放射图像、乙状结肠兴奋试验、结肠肠电图等。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结肠慢传输型便秘的外科治疗效果。方法 对13例难治性结肠慢传输型便秘采用结肠次全切除术、盲-直肠吻合术,效果满意。结果 所有病例均痊愈出院。结论 对结肠慢传输型便秘患者,结肠次全切除术是可取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 阐述慢性顽固性便秘的诊断.方法 是通过直肠指诊、肛管压力测定、结肠运输时间测定、排便造影等方法进行诊断.结果 通过多种方法诊断出结肠慢运输型便秘和出口梗阻型便秘.结论 慢性顽固性便秘的诊断必须具备详细的病史体格检查及详尽的辅助检查.  相似文献   

4.
结肠冗长便秘的外科治疗(附35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袁景伦  沈洪东 《江苏医药》1997,23(8):544-545
报告35例病人,有便秘史平均5.5年,排便周期均5~8天/次。结肠冗长便秘全结肠型15例,乙状结肠型20例,其中并发结肠癌3例,急性乙状结肠扭转5例。钡灌肠X线为主要检查手段,外科治疗采用左半结肠切除、结肠与直肠吻合。术后随访,除2例未按标准切除肠管,术后疗效略差外,余33例术后均消除了便秘症状。  相似文献   

5.
结肠旷置逆蠕动盲直肠吻合术治疗老年慢传输型便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估结肠旷置逆蠕动盲直肠吻合术并同时联合出口梗阻型便秘的手术,治疗老年顽固性慢传输型便秘合并出口梗阻型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0-06~2004-12全军肛肠外科研究所住院手术治疗的36例70岁以上老年顽固性结肠慢传输型便秘合并出口梗阻型便秘的患者,行结肠旷置逆蠕动盲直肠吻合术并同时联合出口梗阻型便秘的手术治疗。术后随访患者的排便情况、并发症、生活质量及满意度。结果平均随访3年以上。所有患者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及病死。术后1个月平均排便3~6次/d,液体状大便。术后1年以后平均排便2次/d,固体大便。随访期间所有患者排便控制能力良好,无大便失禁发生,排便满意度达89%。所有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结论对老年顽固性慢传输型便秘合并出口梗阻型便秘行结肠旷置逆蠕动盲直肠吻合术同时对出口梗阻型便秘行手术治疗,临床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6.
结肠旷置逆蠕动盲直肠吻合术治疗老年慢传输型便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估结肠旷置逆蠕动盲直肠吻合术并同时联合出口梗阻型便秘手术,治疗老年顽固性慢传输型便秘合并出口梗阻型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0-06~2004-12在全军肛肠外科研究所住院手术治疗的36例70岁以上老年顽固性结肠慢传输型便秘合并出口梗阻型便秘的患者,行结肠旷置逆蠕动盲直肠吻合术并同时联合出口梗阻型便秘的手术治疗。术后随访患者的排便情况、并发症、生活质量及满意度。结果平均随访3年以上。所有患者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及病死。术后1个月平均排便3~6次/d(平均4次/d),液体状大便。术后1年以后平均排便2次/d,固体大便。随访期间所有患者排便控制能力良好,无大便失禁发生,排便满意度达89%。所有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结论对老年顽固性慢传输型便秘合并出口梗阻型便秘行结肠旷置逆蠕动盲直肠吻合术同时对出口梗阻型便秘行手术治疗,临床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7.
太宁调节功能性出口梗阻型便秘患者肛管直肠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太宁对功能性出口梗阻型便秘患者的疗效及对便秘患者肛管直肠功能的影响,探讨太宁治疗便秘的机制。方法根据结肠运输时间和运输指数选择功能性出口梗阻型便秘患者,给予太宁治疗,并设康妇消炎栓为对照。用药前后观察便秘患者临床症状积分和肛管直肠功能变化。结果太宁治疗后,出口梗阻型便秘患者症状评分显著下降,其有效率明显优于康妇消炎栓组,且太宁治疗后患者肛管静息压、模拟排便时的肛管压力及直肠感觉阈值均显著降低。结论太宁可恢复功能性出口梗阻型便秘患者直肠感觉功能,纠正直肠肛管动力异常,是对其治疗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8.
PPH在治疗出口梗阻型便秘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PPH法治疗出口梗阻型便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PPH治疗的口处梗阻型便秘共27例,直肠黏膜内脱垂型17例,直肠前突型10例。术后患者平均随访1年,复查排便造影检查,评估手术疗效。结果术后所有患者恢复顺利,并发症少。治愈24例,好转1例,治愈率88.9%,有效率92.5%。无效有2例(直肠黏膜内脱垂型1例,直肠前突型1例)。结论PPH法治疗直肠前突型和直肠黏膜内脱垂型出的口梗阻型便秘,简便有效,创伤小,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9.
目的1999年前我院对先天性巨结肠用Duhamel改良术式并发症较多,为提高疗效,改用新法。方法对近5年应用直肠肛管纵切、心形吻合术治疗先天性巨结肠52例进行分析。结果52例术后早期无盆腔、腹腔、伤口感染,无吻合口狭窄、吻合口瘘。随访8个月至5年,1例便秘复发,经扩肛4个月后痊愈;2例偶有污粪;小肠结肠炎2例;全部并发症发生率为9.6%,其余者排便功能正常。结论直肠肛管纵切、心形吻合治疗先天性巨结肠,手术方法改良可明显提高手术效果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慢传输型合并出口梗阻型便秘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评估结肠次全切除逆蠕动盲肠直肠吻合术联合其它手术方法治疗特发性慢传输型合并出口梗阻型便秘的疗效。方法对1999-12~2004-12求治的15例单纯慢传输性便秘患者和108例慢传输型合并出口梗阻型便秘患者行结肠次全切除逆蠕动盲肠吻合术和结肠次全切除逆蠕动盲肠吻合术联合出口梗阻的手术治疗,术后随访其排便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术后平均随访4年,无严重并发症和病死;术后排便满意者达85.4%,所有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结论对慢传输性合并出口梗阻型便秘患者,在结肠次全切除逆蠕动盲肠直肠吻合术同时对不同病因的出口梗阻型便秘进行联合手术治疗,临床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11.
李林  石杏芬 《江苏医药》1996,22(1):49-49
小儿直肠狭窄在临床上不多见,大多为先天性直肠狭窄,炎症、外伤、手术均为其少见的诱因。近年来我院收治小儿直肠狭窄19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9例中,男7例,女12例。<1岁10例。病史最长8年,最短4天。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腹胀、便秘、便形扁、细等症状。溃疡性结肠炎患儿可有长期脓血便病史。肛门指诊时狭窄处均不能通过小指。钡灌肠检查近端结肠均有不同程度扩张。先天性直肠狭窄12例,4例继发于溃疡性结肠炎,3例继发于巨结肠根治术(Soave)后。结果:1988年以前对于高位管型狭窄均行腹会明直肠切除吻合术2例。低位环状或管状狭…  相似文献   

12.
出口梗阻型便秘又称盆底肌功能不良是一组导致顽固性便秘的常见病,其中以直肠前突较为多见.我科采用闭式缝合法治疗直肠前突79例,疗效显著。1一般资料 79例均为女性,年龄25~67岁,病程5个月~38年,其中便秘40例,软便16例,直肠内套叠29例,合并内痔、混合痔45例,合并肛裂20例排便困难53例,肛门坠胀梗阻感65例,需要用手挤在肛门周围或插入阴道内助排便13例,经常用泻药或灌肠者29例.2诊断依据2.1临床表现 排便困难,肛门及会阴部坠胀梗阻感,排便不尽感。2.2直肠指诊 是主要的检查手段,在…  相似文献   

13.
1 便秘的外科治疗 近年来,国内外很多学者针对解剖或功能的病理改变采用外科手术来治疗慢性便秘,如对直肠前膨出的直肠前膨出修补术,内括约肌失弛缓的内括约肌全束部分切除术,耻骨直肠肌肥厚的耻骨直肠肌全束部分切除术,盆底痉挛综合征的闭孔内肌自体移植术以及结肠传输功能障碍的结肠部分切除和全结肠切除术等.但是,其远期疗效尚不能令人满意,可能与术前对导致慢性便秘的病因未能认识清楚,仅靠所发现的1项或2项异常而施行了手术治疗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治疗顽固性便秘的外科术式。方法 有选择性保留近端升结肠,将远端结肠端侧关闭,行升结肠与直肠端侧吻合.同时修补直肠油突,直肠悬吊,盆底腹膜重建。结果 26例中痊愈24例,缓解2例。结论 选择性结肠旷置为主的综合外科手段治疗顽固性便秘具有术式简化。操作时间短,安全有效,有较大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腹泻型和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IBS)症状的产生与肛门直肠动力学之间的关系。分析35例患者和16名健康人的肛门直肠动力学测定结果。患者中(腹泻型20例,便秘型15例)。结果表明,便秘组和正常人的直肠及肛管静息压均显著低于腹泻组(P<0.05),便秘组与正常人无显著性差异(P>0.05);便秘型肛门直肠屏障压明显高于正常人和腹泻型(P<0.05),腹泻型与正常人无明显差异(P>0.05);IBS患者与正常人紧缩肛门及模拟排便时的缩榨压与直肠收缩压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腹泻组初次感觉阈值、初次排便阈值均显著低于便秘组和正常人(P<0.05),便秘组平均测定值高于正常人,但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便秘组直肠肛门抑制反射较正常人及腹泻组迟钝。结论:腹泻型IBS症状的产生与静息状态下肛门括约肌的功能及直肠肛管的机械压力无关,直肠高敏性是其主要原因;便秘型IBS的排便困难症状与肛门-直肠屏障压过高及结肠的慢传输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直肠下段黏膜环形切除术(PPH)治疗直肠前突的临床疗效。方法用美国强生公司的PPH吻合器对32例直肠前突合并有不同程度的痔及直肠黏膜脱垂的患者行PPH手术。结果全部病例经6个月~2年的随诊、复查,均排便通畅,临床症状消失,效果优者24例,良好6例,术后症状轻度改善2例,症状改善总有效率93.7%。结论选择性直肠前突施行PPH术效果满意。荷包缝合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7.
房瑞雄 《江苏医药》1996,22(6):423-423
为了恢复结肠造口的排便控制能力,国内外学者一直在致力于这方面的工作。作者自1984年以来,对低位直肠肛管癌及不能切除的直肠恶性肿瘤,在做永久性结肠腹壁造口术中,利用“直肠辩”,“肛直角”及“肛门括约肌”控制排便机制,再造人工肛门18例,自控排便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组男12例,女6例,年龄最大68岁,最小32岁。病理类型及分期:腺癌9例,其中旦期5例,Ⅲ湖2例.ⅣZ例;粘液腺癌5例,其中Ⅱ期2例,Ⅲ湖2例,Ⅳ期1例;绒毛状腺癌2例,其中Ⅱ期1例,Ⅳ期1例;平滑肌肉瘤1例为Ⅳ期;恶性黑色素瘤1例约Ⅱ…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出口梗阻型便秘患者肛门直肠动力及直肠感知功能特点。方法选取我院在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出口梗阻型便秘患者46例为观察组,选取同时段的46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两组受试组均接受肛门直肠测压检查和检测直肠感知功能,对比分析两组受试者的肛门直肠动力和直肠感知功能。结果观察组的肛管高压带长度、肛门直肠屏障压、MSP、RRP、APP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其MRV、最大耐受量、排便阈值以及疼痛阈值均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出口梗阻型便秘患者的肛门直肠动力存在异常情况,而导致便秘的主要原因可能与直肠的高耐受感和低敏感有关。  相似文献   

19.
老年习惯性便秘的原因分析及护理指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荣英 《现代医药卫生》2004,20(10):922-922
老年习惯性便秘是指年龄在60岁以上,长期或慢性功能性便秘,有学者将它分为结肠性便秘和直肠性便秘,以大便次数减少,粪便在肠内停留过久及大便干结、排出困难或不尽为临床特点,分析老年人习惯性便秘形成的原因,做好预防性护理对治愈此病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结肠慢传输型便秘合并出口梗阻型便秘手术的治疗方式与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09年4月份至2011年4月份收治的26例混合型便秘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26例患者中,9例接受结肠全切除术、直肠与子宫悬吊、回肠直肠吻合手术、抬高盆底重建术,17例接受结肠次全切除术、直肠悬吊术、逆蠕动吻合直肠盲肠术。对所有患者进行严格随访,调查手术效果;结果 26例患者,最短随访时间为5个月,最长随访时间为30个月,平均15个月。23例患者排便满意度良好,比例为88.5%,所有患者术后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结肠慢传输型便秘合并出口梗阻型便秘手术的治疗效果十分良好,并发症少,负面作用小,适合在临床领域得到广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