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MRP1和LRPmRNA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多药耐药相关蛋白1(MRP1)和肺耐药蛋白(LRP)基因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RT-PCR半定量法检测60例NSCLC患者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MRP1和LRPmRNA的表达。结果NSCLC患者的癌组织中MRP1、LRP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2),且两者在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MRP1mRNA在肿瘤直径>3cm组表达量明显高于肿瘤直径≤3cm组(P=0.013);LRPmRNA表达量NSCLC腺癌组高于鳞癌组(P=0.02),中高分化组高于低分化组(P=0.033)。结论MRP1、LRP在NSCLC的多药耐药(MDR)中可能起重要作用,且在形成MDR的过程有某种程度的关联,联合检测MRP1、LRPmRNA对于预测NSCLC患者化疗效果、协助临床选择化疗方案可能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转移相关蛋白1与非小细胞肺癌转移及预后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与目的转移是导致临床肺癌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对肺癌转移研究一直是医学科研关注的热点。转移相关蛋白1(metastasis-associated protein1,MTA1)是转移相关蛋白家族成员之一,其表达增高与乳腺癌及食管癌的侵袭转移能力呈正相关。但其表达的普遍性及对判定肿瘤生物学特性和评估预后的意义仍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本研究旨在探讨MTA1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表达及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明确其对判断肺癌患者转移潜能和预后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P法)检测101例具有完整随访资料的非小细胞肺癌石蜡包埋组织标本中MTA1的表达,并联合应用Western blot方法对35例新鲜非小细胞肺癌组织及相应癌旁正常组织中MTA1的表达进行研究。结果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MTA1主要表达在癌细胞核中,阳性表达率为55.4%(56/101);癌旁正常支气管上皮或肺泡上皮阴性表达。Western blot结果证实:MTA1在35例肺癌组织中的表达较相应癌旁正常肺组织明显增高(t=3.953,P=0.000),有淋巴结转移的MTA1表达较无淋巴结转移的增高(t=4.057,P=0.000)。χ2检验显示MTA1表达与细胞分化程度(χ2=10.131,P=0.006)、淋巴结转移(χ2=8.535,P=0.003)和临床分期(χ2=17.419,P=0.000)有密切关系。生存曲线分析表明MTA1阴性表达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生存期为44.866月±12.946月,阳性表达者为23.714月±7.498月(χ2=10.006,P=0.002)。Cox多因素分析显示仅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风险因素。结论MTA1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表达较正常肺组织明显增高,有淋巴结转移肺癌组织中的表达较无淋巴结转移肺癌组织明显增高。MTA1与非小细胞肺癌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和患者的预后有关,但不能作为患者预后评估的独立指标。  相似文献   

3.
Peng ZM  Luo J  Wang WB  Wang XH  Chen JH  Lan SM 《癌症》2004,23(8):963-967
背景与目的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ultidrugresistance-associatedprotein,MRP)、肺耐药蛋白(lungresistanceprotein,LRP)在多药耐药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联合检测它们在评价非小细胞肺癌新辅助化疗中的价值国内外尚未见报道。本研究旨在探讨联合检测P-gp、MRP、LRP对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新辅助化疗敏感性的预测价值。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31例行新辅助化疗的患者化疗前标本及化疗后手术标本。结果化疗前P-gp、MRP、LRP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29.0%(9/31)、45.2%(14/31)及38.7%(12/31),化疗后分别为61.3%(19/31)、51.6%(16/31)及41.9%(13/31)。化疗前MRP和LRP同时阳性者32.3%(10/31),MRP与LRP具相关性(r=0.61,P<0.001)。化疗前P-gp、MRP、LRP表达阳性者化疗有效率分别为44.4%(4/9)、28.6%(4/14)及16.7%(2/12),MRP与LRP同时阳性者有效率为10.0%(1/10)。化疗有效的患者中位生存期为31个月,无效的为15个月,同期直接手术的患者为18个月。结论肿瘤中MRP与LRP共表达者化疗耐药的可能性很大,化疗有效率较低,新辅助化疗意义不大。  相似文献   

4.
背景与目的:肺癌的耐药性是影响肺癌化疗效果的重要因素,但是到目前为止,尚无有效的解决办法.本研究旨在通过检测耐药基因蛋白P-糖蛋白(P-gp)、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肺耐药相关蛋白(LRP),谷胱甘肽硫转酶(GST-π)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耐药基因间的相互关系及在临床中对肺癌诊断、治疗及患者预后的意义.方法:采用组织芯片技术制作226例肺癌组织及23例正常肺组织芯片,并用S-P法免疫组化检测组织芯片中耐药基因蛋白P-gp、MRP、LRP和GST-π的表达.结果:在226例肺癌组织中P-gp、MRP、LRP和GST-π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46.O%、42.0%、54.4%、62.4%,正常肺组织中分别为17.4%、13.0%、17.4%、21.7%,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01);中高分化非小细胞癌与低分化非小细胞癌、非小细胞癌(NSCLC)与小细胞癌(SCLC)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其中中高分化非小细胞癌的阳性表达分别为59.7%、58.1%、73.6%、79.1%,低分化非小细胞癌分别为33.3%、22.8%、33.3%、47.4%,非小细胞癌分别为51.6%、47.3%、61.3%、69.4%,小细胞癌分别为20.0%、17.5%、22.5%、30.0%;P-gp、MRP、GST-π的阳性率由高到低依次为腺癌、鳞癌、小细胞癌,相对应临床化疗敏感性由低到高:术前化疗病例(84.1%、61.9%、69.8%、93.7%)高于未化疗者(31.3%、34.4%、48.5%、50.3%),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复发转移的P-gp和GST-π阳性率(55.7%、71.1%)高于无复发转移者(31.4%、47.1%),MRP、LRP虽然也高于后者,但差异无显著性(分别X2=3.08及1.37,P>0.05).结论:肺癌耐药由多基因及多途径参与发生,联合检测肺癌组织中耐药相关基因的表达有助于判断化疗疗效及预后.应用组织芯片大规模高效检测肺癌组织样本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耐药相关基因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耐药相关基因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治疗前肺癌组织标本中P-gp、MRP、LRP、GST-π和TopoⅡ表达.结果:58例治疗前NSCLC中P-gp、MRP、LRP、GST-π和TopoⅡ阳性率分别为96.55%,67.24%,75.86%,65.52%,98.28%,并有部分共表达.癌旁正常肺组织呈阴性或弱阳性表达.性别、有无吸烟史、有无淋巴结转移及在TNM各分期中P-gp、MRP、LRP、GST-π和TopoⅡ阳性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比较腺癌组与鳞癌组,MRP、LRP、GST-π阳性表达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P-gp、TopoⅡ阳性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MRP、LRP、P-gp、GST-π共表达有显著性差异(χ2=21.662,P<0.001);低分化腺癌、鳞癌与中、高分化腺癌、鳞癌P-gp、MRP、LRP、GST-π和TopoⅡ阳性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肺癌耐药为一多途径多基因参与的过程,肺腺癌原发的多药耐药机率较肺鳞癌高,联合检测肺癌组织中耐药相关基因的表达有助于判断化疗疗效及预后.  相似文献   

6.
背景与目的肿瘤的多药耐药是肺癌化疗失败和导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P糖蛋白(Pgp)、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肺耐药蛋白(LRP)、拓扑异构酶Ⅱ(TopoⅡ)、谷胱甘肽S转移酶π(GSTπ)在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链亲和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法(streptavidin-biotin immunoperoxidase,SP)检测98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5种耐药蛋白的表达。结果Pgp、MRP、LRP、TopoⅡ、GSTπ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7.6%、11.2%、75.5%、50.0%和64.3%。LRP、TopoⅡ在鳞癌、腺癌、腺鳞癌间的表达有显著性差异(P<0.05)。5种耐药蛋白的表达与临床分期无明显关系(P>0.05)。47例接受化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Pgp、LRP、GSTπ的表达与化疗疗效有密切关系(P<0.05)。结论肺癌的耐药由多种耐药蛋白介导,联合检测肺癌组织中耐药蛋白的表达有助于选择合理的化疗方案及判断化疗疗效。  相似文献   

7.
多药耐药相关蛋白基因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多药耐药相关蛋白基因(MRP1)、肺耐药蛋白(LRP)基因和增值细胞抗原Ki-67在肺癌中的表达及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10例肺癌组织和22例其他恶性肿瘤(食管癌、胃癌、膀胱癌等)组织中LRP、MRP1及Ki-67的表达情况,并以其中的23例癌旁组织作比较。结果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MRP1、LRP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5),小细胞肺癌(SCLC)与癌旁组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其他恶性肿瘤组织中其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5)。Ki-67在各种肿瘤组织中均呈阳性表达,与LRP、MRP,表达无相关性。结论NSCLC存在广泛的原发性多药耐药现象,耐药基因LRP、MRP。参与了肺癌多药耐药的形成,LRP的表达率最高,可作为一项独立的预警指标,耐药与肿瘤细胞增殖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背景与目的肺癌耐药机制复杂,除多种耐药基因参与形成外,细胞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异常与肺癌耐药的产生也存在密切联系。本研究旨在探讨肺癌组织中细胞凋亡相关基因产物P53、Bcl-2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以及与多药耐药因子肺耐药蛋白(LRP)、P-糖蛋白(P-gp)、谷胱甘肽-S转移酶π(GST-π)、拓扑异构酶Ⅱ(TopoⅡ)、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表达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微波Envision免疫组化法检测68例(Bcl-2为51例)肺癌患者癌组织中两种细胞凋亡相关基因产物突变型P53、Bcl-2及5种多药耐药因子LRP、P-gp、GST-π、Topo Ⅱ、MRP的表达水平。结果P53、Bcl-2在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5.0%、33.3%。非小细胞肺癌与小细胞肺癌间及不同细胞分化程度间P53表达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03)。鳞癌与腺癌间Bcl-2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P53与Bcl-2间表达无相关性(P〉0.05)。P53与P-gp、P53与GST-π的表达均呈正相关(P=0.002,P=0.017),共表达率分别为70.6%、47.1%。Bcl-2与各多药耐药因子间的表达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细胞凋亡相关基因与多药耐药基因在肺癌多药耐药的形成中可能有明显协同作用。联合检测细胞凋亡相关基因及多药耐药基因对肺癌耐药的预测和预后判断可能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癌组织p53、c-erbB2、MRP蛋白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其预后评估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NSCLC患者的肺组织切除标本p53、c-erbB2、MRP蛋白表达,并与其临床病理参数进行比较分析。结果NSCLC组织p53、c-erbB2、MRP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53.9%(82/152)、44.1%(67/152)及43.4%(66/152)。p53表达与性别、细胞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有显著关系(P〈0.05),而c-erbB2与各因素间无统计学差异,肺腺癌MRP蛋白表达阳性率(67.6%)明显高于肺鳞癌(33.0%),有统计学差异(P〈0.05)。癌组织p53、c-erbB2、MRP 3种蛋白表达均阳性者的1、2、3年生存率明显低于均阴性者(分别P=0.02、0.01和0.00),p53、c-erbB2、MRP蛋白表达阳性者单纯手术后生存率也明显低于阴性者(P〈0.05);p53、c-erbB2、MRP 3种蛋白表达均阴性者预后最好,1-2种阳性者次之,3种均阳性者预后最差(P〈0.05)。术后辅助化疗组MRP、c-erbB2蛋白表达阳性者的生存率低于阴性者(P〈0.01),但p53蛋白表达阳性与阴性患者的生存率无统计学差异(P=0.82);MRP与c-erbB2表达双阴性者生存率显著高于双阳性者,MRP或c-erbB2单一阳性的生存率介于前两者之间(P=0.01)。多因素Cox分析显示细胞分化程度、c-erbB2是影响NSCLC患者疗效和预后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肿瘤组织p53、c-erbB2、MRP 3种蛋白同时高表达的NSCLC病例预后较差。术后检测p53、c-erbB2、MRP表达对评估可手术NSCLC患者疗效和预后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多药耐药蛋白表达与临床分期、化疗疗效等的关系,提出临床合理化疗方式.方法:对82例非小细胞肺癌外周血淋巴细胞,通过免疫组化方法检测P170、LRP、GST-π三种多药耐药蛋白的表达,观察化疗疗效.结果:在82例非小细胞肺癌中,P170表达阳性者的化疗有效率为9.8%,P170表达阴性者的化疗有效率为30.05%;LRP表达阳性者的化疗有效率达15.6%,LBP表达阴性者的化疗有效率为42.1%,GST-π化疗有效率达13.6%,GST-π表达阴性者的化疗有效率达40.0%.化疗疗效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药耐药蛋白表达阳性的患者,其化疗疗效差,不宜过度化疗.  相似文献   

11.
Notch in lung development and lung cancer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Although data regarding the role of the Notch pathway in human lung cancer are still limited, fetal lung developmental studies suggest that Notch signaling plays a critical role in regulating airway epithelial development. The moderate hypotrophic phenotype of lungs from animals bearing a Hes1 mutation, and the expression of Notch components in the distal lung bud during branching morphogenesis, together suggest that Notch may play a role in normal lung growth, especially in Clara cell precursors.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s, including adenocarcinoma, appear to actively utilize this conserved developmental pathway. Pharmacologic inhibition of the Notch pathway is a potential experimental approach to lung cancer treatment.  相似文献   

12.
13.
14.
An antiserum raised in rabbits against a lung tumor cell line (2563) was selected from a library of antisera against normal and malignant human lung, lung tumor cell lines, and fetal tissues and was found by complement fixation, immunofluorescence, and saturation binding assays to contain antibodies for antigens characteristic of those found in normal lung. Studies with the adsorbed antiserum (A49) revealed: 1) An antigen was shared by normal lung and normal kidney (NLK-1) 2) lung tissue-specific antigen(s) were present on normal lung tissue (NL-1); 3) NL-1 was found on both external and internal cell membranes; and 4) NL-1, in addition to being present on normal lung and the adenocarcinoma-derived cell line 2563, was present on 1 of 2 metastatic lung adenocarcinomas but on none of 4 metastatic lung tumors of other histologic types.  相似文献   

15.
16.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可以与血管及淋巴管内皮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加速肺癌的形成及转移.同时对恶性胸腔积液的生成、免疫调节因子的表达也有着特殊作用.目前国内外研究均显示VEGF-C的抑制有望成为治疗肺癌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17.
趋化因子是一类趋化细胞定向移动的小分子蛋白,在肺癌中,趋化因子参与调节肿瘤细胞的生长、肿瘤内血管生成、抗肿瘤免疫及诱导远处转移的过程。趋化因子参与了肺癌进展,为肺癌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靶点。  相似文献   

18.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可以与血管及淋巴管内皮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加速肺癌的形成及转移.同时对恶性胸腔积液的生成、免疫调节因子的表达也有着特殊作用.目前国内外研究均显示VEGF-C的抑制有望成为治疗肺癌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19.
细胞从正常状态转化为肿瘤的过程中,细胞内的蛋白质表达谱将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蛋白质组学的技术可以从细胞或组织的整体水平上检测到这种变化,并鉴定了一批肿瘤相关蛋白,为肺癌的早期诊断、药物靶点的发现及治疗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