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玻璃化技术冷冻人类囊胚和单胚胎移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玻璃化冷冻技术简化了胚胎冷冻程序,提高了各个阶段胚胎的冷冻保存效果,尤其是对程序化冷冻效果差的囊胚的冷冻保存,是最具有前景的胚胎冷冻方法。囊胚移植和单胚胎移植被认为是提高种植率、降低多胎妊娠率的有效方法。本文就玻璃化冷冻的影响因素和囊胚玻璃化冷冻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人卵裂期胚胎玻璃化冷冻成功妊娠一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患者 3 4岁 ,因自然流产后 9年未孕 ,双侧输卵管峡部梗阻 ,中药及通液治疗无效要求“试管婴儿”助孕。采用长方案促超排卵 ,于前次月经周期第 2 1天至月经来潮第 6天隔日注射达必佳 0 .1mg(Ferring ,德国 )。同时 ,月经来潮第 3天开始每日肌注卵泡刺激素 (FSH ,Gonal F ,Serono,瑞士 ) 2 2 5IU ,第 6天改为每日肌注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 (HMG ,Pergonal,Serono,瑞士 ) 2 2 5IU ,6d后卵泡成熟 ,肌注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hCG ,Profasi,Serono,瑞士 ) 1 0 0 0 0IU。注射后 3 6h在阴道超声引导下采卵。获卵 1 4个、受精 1 2个 ,其中 1个…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冷冻环玻璃化冷冻小鼠各阶段囊胚的存活率及继续发育能力。方法应用冷冻环以15%二甲基亚砜(DMSO)+15%乙二醇(EG)为主要组成的玻璃化冷冻液,冷冻小鼠早期囊胚112个、囊胚120个、扩张囊胚105个,以同期未冷冻囊胚(100个)作对照;并于冷冻前人工皱缩小鼠囊胚30个,以同期未皱缩的囊胚(50个)为对照。比较冷冻复苏后胚胎存活率及继续发育能力。结果小鼠早期囊胚、囊胚、扩张囊胚各组的存活率分别为88.4%、69.2%和55.2%,囊胚孵出率分别为82.8%、65.1%和60.3%。早期囊胚组复苏后的存活率和囊胚孵出率均显著高于囊胚组和扩张囊胚组(P<0.05)。冷冻前人工皱缩扩张期囊胚,冷冻复苏后存活率达93.8%,孵出率78.1%,与未皱缩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玻璃化冷冻囊胚的效果与囊胚的发育阶段有关;冷冻前人工皱缩囊腔体积能明显提高扩张囊胚玻璃化冷冻的效率。  相似文献   

4.
人卵母细胞冷冻保存是女性生育力直接保存的一种方法。但由于卵母细胞自身生物学特性的影响,卵母细胞冷冻的妊娠率始终不高。本院采用玻璃化技术冷冻人卵母细胞2例,1例获得临床妊娠,目前已分娩。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3种囊腔人工皱缩技术在小鼠扩张期囊胚玻璃化冷冻中的应用,以其建立一种有效的扩张期囊胚玻璃化冷冻预处理方法。方法:扩张期囊胚玻璃化冷冻前分别采用注射针抽吸、拉细管吹打、激光打孔方法预先人工皱缩囊腔,分别与未处理囊腔组比较复苏后囊胚的存活率和孵出率。结果:应用注射针抽吸、拉细管吹打、激光打孔预先处理囊腔,囊胚复苏后的存活率分别72.9%、72.0%、94.0%,显著高于未处理组(40.0%,P<0.05)。囊胚复苏后的囊胚孵出率分别64.6%、32.0%、62.0%,显著高于未处理组(16.0%,P<0.0.5)。结论:预先人工皱缩囊腔,对小鼠扩张期囊胚玻璃化冷冻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预处理技术,尤以注射针抽吸和激光打孔法为佳。  相似文献   

6.
使用冷冻环进行玻璃化法冷冻囊胚复苏后获临床妊娠一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在体外受精周期中,为了提高妊娠率同时减少多胎的产生,许多生殖中心均开展了囊胚培养,但移植剩余的囊胚进行传统的程序冷冻后,复苏率不稳定,难以达到令人满意的水平,因而近年来,玻璃化冷冻开始应用于人类囊胚的冷冻,国外已有少数获临床妊娠的报道。玻璃化冷冻的载体种类较多,包括开放式麦管、电镜网、冷冻环[1]等,我中心自2004年开始采用冷冻环进行囊胚玻璃化冷冻,并已获一例临床妊娠,现报道如下。患者30岁,孕0产0,原发不育2年,曾患盆腔结核,药物治疗已愈。于2003年11月来我院就诊,男方精液常规正常;女方输卵管通液不通,行腹腔镜手术,术中发…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中玻璃化冷冻囊胚复苏移植与新鲜胚胎移植的围产期状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5月至2007年11月经我院生殖中心实施玻璃化冷冻囊胚复苏移植术后妊娠分娩132例(A组)的围产结局,以同期IVF-ET新鲜卵裂球期胚胎移植250例(B组)的围产期状况作为对照。比较两组的早产率、双胎出生率、剖宫产率、新生儿男女性别比;另外对两组单、双胎妊娠的新生儿胎龄、出生体重、身长、新生儿窒息、新生儿出生缺陷及新生儿死亡的发生率等进行比较。结果A组132例共分娩163个新生儿,男女性别比为1.26:1;B组250例分娩332个新生儿,男女性别比为0.91:1;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O.05)。单胎新生儿分析:A组单胎新生儿共有101个,平均胎龄为(277.4±15.1)d,平均体重和身长分别为(3,377.1±580.0)g和(49.9±2.6)cm;B组单胎新生儿共有165个。平均胎龄为(273.4±17.7)d,平均体重和身长分别为(3,257.9±542.6)g和(49.3±2.8)cm;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巨大儿出生率A组(15.8%)显著高于B组(7.3%)(P〈0.05);两组低体重出生率、极低体重出生率、新生儿窒息率、新生儿出生缺陷和新生儿死亡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O.05)。双胎新生儿分析:A组和B组中双胎分别有62个和168个新生儿,两组的新生儿平均胎龄、平均体重和身长,分别为(266.7±15.1)d和(258.9±17.8)d;(2.643.6±642.6)g和(2.468.6±501.7)g;(47.7±2.7)cm和(46.8±3.1)cm;低体重出生率分别为21%和37.1%,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双胎新生儿的极低体重、巨大儿、新生儿窒息、新生儿出生缺陷及死亡率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玻璃化冷冻囊胚复苏移植后妊娠分  相似文献   

8.
目的回顾性分析封闭式玻璃化冷冻技术与程序化冷冻技术在胚胎冷冻解冻及移植临床效果的差异。方法首先比较2010年11~12月采用三种开放式载杆和一种封闭式载杆对卵裂期胚胎进行的玻璃化冷冻。然后对2010年11月至2011年11月采用封闭式载杆行玻璃化冷冻和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采用程序化冷冻的数据进行对比,比较两组的复苏率、着床率和临床妊娠率等。结果三种开放式载杆与封闭式载杆的复苏率及着床率、临床妊娠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封闭式玻璃化冷冻和程序化冷冻两种冷冻方法比较显示:卵裂期胚胎采用玻璃化冷冻共2,61 9周期,解冻6,627枚胚胎,复苏6,276枚,复苏率为94.7%(6,276/6,627),1,522枚胚胎着床,着床率为24.3%(1,522/6,276),共1,1 35周期获得临床妊娠,移植妊娠率为43.3%(1,1 35/2,619),均显著高于程序冷冻组(P<0.05),后者的复苏率、着床率和移植妊娠率分别为59.9%(7,797/1 3,01 6),20.6%(1,603/7,797)和39.3%(1,224/3,11 7)。玻璃化冷冻囊胚共331周期,解冻677枚胚胎,复苏589枚,复苏率为87.0%(589/677),21 4枚胚胎着床,着床率为36.3%(214/589),168周期获得临床妊娠,移植妊娠率为50.8%(1 68/331),均显著高于程序冷冻组(P<0.05),后者共114周期,解冻21 7枚胚胎,140枚复苏,复苏率为64.5%(140/217),着床率为22.1%(31/140),妊娠率23.7%(27/114)。结论采用封闭式载杆玻璃化冷冻胚胎是一种较程序化冷冻更有效、更安全的胚胎冷冻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早期慢速冷冻的D3卵裂期胚胎复苏后培养至囊胚移植的临床结局。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深圳中山泌尿外科医院生殖中心D3卵裂期胚胎慢速冷冻复苏周期为研究对象,同一患者复苏的胚胎来自于同一取卵周期。根据移植胚胎策略不同分为:(1)卵裂期移植组,即慢速冷冻复苏后直接行卵裂期胚胎移植,共55个复苏周期。(2)囊胚移植组,即复苏后继续培养至囊胚移植,共57个复苏周期。分析囊胚移植组胚胎复苏后继续培养的囊胚形成率,两组患者移植后的种植率、临床妊娠率、异位妊娠率、多胎妊娠率、早期流产率及抱婴率等临床结局。结果早期慢速冷冻的D3卵裂期胚胎复苏存活率为72.57%,继续培养后的囊胚形成率为29.50%。移植时卵裂期移植组平均移植胚胎数显著高于囊胚移植组[(2.64±0.53)vs.(1.39±0.54)枚,P0.05],移植胚胎中优质胚胎占比无显著性差异(58.82%vs.47.37%,P0.05)。移植后的临床结局显示,两组临床妊娠率(44.44%vs.39.02%)、异位妊娠率(5.00%vs.0%)、多胎妊娠率(20.00%vs.25.00%)、早期流产率(20.00%vs.18.75%)、抱婴率(26.19%vs.28.21%)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卵裂期移植组的种植率略低于囊胚移植组(22.69%vs.33.33%),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两组临床结局差异不大,培养至囊胚移植显著减少平均移植胚胎数,但是增加无可移植胚胎的风险,各中心需要综合考虑患者意愿及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慢速冷冻胚胎复苏后移植策略。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不同冷冻方法对兔卵巢组织的保存效果。方法15只新西兰雌兔,取卵巢皮质切块后,随机分成5组:新鲜组(A组)、二甲亚砜慢速冷冻组(B组)、丙二醇慢速冷冻组(C组)、冷冻管玻璃化冷冻组(D组)及固相表面玻璃化冷冻组(E组)。比较各组卵巢组织的原始和初级卵泡形态正常率;通过体外培养测定培养液中雌二醇(E2)水平;比较冻融后卵巢组织的内分泌功能;通过TdT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技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原始卵泡正常形态率与A组相比,B、D组显著降低(P〈0.05),C、E组无显著性差异;初级卵泡正常形态率5组间无显著性差异。培养14d后,各实验组原始卵泡形态正常率均低于A组(P〈0.001),各实验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组间初级卵泡形态正常率无明显差异。体外培养过程中,培养液E水平不断增加(P〈0.001),慢速冷冻和玻璃化冷冻的E2平均浓度有显著性差异(P〈0.05)。细胞凋亡检测显示,无论是原始卵泡还是初级卵泡,与A组相比,各实验组的卵泡凋亡率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本实验中,慢速冷冻和固相表面玻璃化冷冻均能很好地保存兔卵巢组织,经过体外培养,能保持一定的内分泌功能。  相似文献   

11.
自第一例冻融人类胚胎获得妊娠以来,胚胎冷冻已经成为辅助生殖技术中的一项常规操作.近年来,玻璃化冷冻技术成功用于冻存人类卵母细胞及胚胎.那么,玻璃化冷冻方法已经安全到可以广泛应用,甚至可以取代慢速冷冻方法了吗?实际上仍有许多问题有待解决,包括冷冻保护剂毒性、开放式载体的交叉污染、复苏胚胎发育潜能及损伤鉴定等.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胚胎经历二次玻璃化冻融后的临床结局及新生儿结局.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4月在本院生殖医学中心接受二次冻融复苏单囊胚移植的患者资料(双冻组,n=49),使用1:3倾向性评分匹配选取同期进行常规单次冻融复苏单囊胚移植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单冻组,n=147).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着床率、临床妊...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卵子玻璃化冷冻在睾丸取精失败周期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体外受精周期取卵日因男方无精子症行睾丸取精失败且无供精接受卵子冷冻的8例不孕症妇女。所有卵子经玻璃化冷冻保存2个月后解冻,存活的成熟卵子采用与其丈夫血型一致的精子库冷冻精子行卵细胞胞质内单精子注射(ICSI)受精,记录卵子的存活、受精、卵裂、优质胚胎、临床妊娠及分娩情况。结果:冷冻-解冻60枚卵子中存活47枚,存活率为78.3%(47/60);其中41枚成熟卵子行ICSI受精,正常受精率为80.5%(33/41),卵裂率为81.8%(27/33),优质胚胎率为59.3%(16/27);15枚胚胎移植给8例患者,移植周期率为100%(8/8),平均移植胚胎数为1.9±0.8。B超显示有5个孕囊形成,胚胎种植率为33.3%(5/15);5例患者获得了临床妊娠,临床妊娠率为62.5%(5/8),均为宫内单活胎。4例已顺利分娩3男婴1女婴,体重为(3 787.5±513.7)g,染色体及发育均正常。结论:卵子玻璃化冷冻是睾丸取精失败患者的有效保障,与精子库冷冻供精受精可以获得理想临床结局。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玻璃化冷冻解冻移植小鼠模型,探究玻璃化冷冻解冻对子代胚胎及胎盘组织中印记基因H19表达及甲基化水平的影响。方法实验动物选择ICR清洁级小鼠,根据处理不同分为3组,自然妊娠(NC)组,胚胎体外培养(IVC)组和胚胎玻璃化冷冻解冻(VET)组,每组收集7只孕鼠。观测3组孕鼠孕9.5d的胎鼠存活率。取3组孕鼠孕9.5d的胚胎及胎盘标本,采用实时定量PCR技术分析H19基因在胎鼠及胎盘中的表达情况,采用焦磷酸测序技术检测H19基因在胎鼠和胎盘中的甲基化水平。结果 NC组的平均窝仔数(10.43±2.07)显著高于IVC组的(6.43±1.51)和VET组的(6.00±1.16)(P0.05)。IVC组和VET组的存活率分别为40.2%和37.5%,与NC组(100.0%)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在胚胎组织中,与NC组相比,IVC组和VET组的H19表达水平显著增加(P0.05);在胎盘组织中,3组间H19基因的表达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胚胎和胎盘组织中,3组间H19基因甲基化水平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胚胎的玻璃化冷冻解冻和胚胎体外培养均可导致小鼠存活率下降,胚胎中H19基因表达水平明显增高。但并未发现胎盘组织中H19基因水平的变化,且无论在胚胎或胎盘组织中,H19基因甲基化水平均未发现变化,后期需要更多的研究加以探索。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道1例患者经玻璃化方法冷冻卵母细胞,解冻后行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获得胚胎,部分胚胎行玻璃化冷冻,冻融胚胎移植后获得临床妊娠并分娩1正常男婴。为卵母细胞及胚胎多次冷冻后的临床应用及应用可行性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改良背驮式肝移植的临床应用(附一例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7年6月,我院在动物实验研究的基础上为1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施行了同种异体改良背驮式肝移植术,手术获得成功,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1.受体女性,年龄51岁,体重48kg。因全身瘙痒,皮肤粘膜重度黄染4年入院。经肝活检,诊断为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Ⅱ~Ⅲ期)。既往有“席一汉氏综合征”病史,曾长期服用激素。于1997年6月20日在全麻下行同种异体原位改良背驮式肝移植术。术中见肝脏呈淤胆样变,黄绿色,表面光滑,边缘圆钝,质地坚硬如石。腹壁静脉曲张,脾脏肿大并有少量腹水。肝动脉无变异,直径0.3c…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高龄危重患者BPH经皮冷冻的临床疗效。方法:使用ENDCARE冷冻手术系统,对72~91岁,同时伴有明显心肺功能障碍的21例BPH患者实施B超引导下的氩氦刀冷冻治疗,观察术后前列腺活检、前列腺超声图像、尿流率、血清PSA等变化。结果:术后前列腺组织出现变性、坏死,表现为完全消融现象;氩氦刀治疗前后平均尿流率分别为(3.8±2.1)、(17.0±5.8)ml/s(P<0.01);术前血清PSA(3.7±2.4)μg/L,术后1周(22.6±13.1)μg/L,与术前相比明显增高(P<0.01),术后4周(1.7±1.4)μg/L,与术前相比明显降低(P<0.05)。结论:经皮氩氦刀冷冻治疗BPH近期疗效满意,是高龄危重患者较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氩氦刀冷冻毁损联合肝动脉栓塞化疗 (TACE)介入治疗肝脏恶性肿瘤的适应证、疗效及临床意义。方法  2 0 0 1年 7月至 2 0 0 2年 6月 34例肝脏恶性肿瘤病人先行TACE治疗 ,术后 7~ 4 5d后在B超或B超CT联合引导下行经皮穿刺氩氦刀冷冻毁损治疗肝脏肿瘤术。术后病人定期复查血清肿瘤标记物、B超检查及CT或MRI扫描。结果 病人肝功能ChildA级 32例 ,ChildB级 2例 ,ChildC级 0例。原发性肝癌 2 8例 ,转移性肝癌 6例。在随访期 (3~ 15个月 )内 ,4 1 1% (14 /34)的病人血清肿瘤标记物降至正常或 (和 )CT、MRI提示病灶完全坏死者。 4 4 1% (15 / 34)的病人血清肿瘤标记物明显下降或CT、MRI提示病灶明显缩小。结论 氩氦刀冷冻联合TACE治疗肝脏恶性肿瘤是一种微创、安全、疗效可靠的新方法。对于不适宜行手术治疗的肝脏恶性肿瘤病人是一种有效的综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归纳慢性附睾炎的临床特征,指导诊断治疗。方法:按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慢性附睾炎患者63例,通过问诊、查体、问卷等收集症状、体征、性活动及相关病史、生活质量影响评分、慢性附睾炎症状评分等,评估其与慢性附睾炎相关性,总结该病临床特征。结果:病例组与对照组年龄结构、民族、文化程度、吸烟饮酒等情况大致相同。病例组性伴侣人数、有尿路感染病史患者百分率均高于对照组,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病例组中92.1%的患者可发现附睾肿大、压痛;75.5%的患者有阴囊疼痛症状;病例组慢性附睾炎症状评分(CESI)(7.9±4.6)高于对照组(4.4±3.2)(t=14.5,P<0.05),生活质量影响评分(12.5±5.6)亦显著高于对照组(8.5±4.2)(t=21.3,P<0.05)。结论:慢性附睾炎附睾肿大压痛体征明显,疼痛症状影响生活质量。与性伴侣人数、尿路感染病史有一定相关性,但有待进一步加大样本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腹腔镜脾切除术(laparoscopic splenectomy,LS)的临床应用。方法:我们2001年至2008年共实施LS63例,其中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42例,门脉高压继发性脾功能亢进11例,白血病5例。结果:全部病例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平均手术时间140min,术中平均失血120ml,术后出血1例,每天约20ml,保守治疗12d后痊愈;术后胃漏1例,手术缝合及引流后痊愈。术后平均住院6d。结论:LS具有创伤小,患者恢复快、痛苦轻和住院时间短等优点,适用于脾脏体积正常至中度增大的有切脾指征的各类患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