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良陛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是最常见的周围性眩晕,约占所有眩晕症的25%,主要表现为眩晕发作的持续时间短,通常不超过去1min,与头部位置的改变相关。我科2008年12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70例BPPV患者实施手法复位治疗前中后的护理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BPPV)的表现和治疗。方法对我科103例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患者进行分类,使用改良Epley复位及Barbecue翻滚法复位。结果 103例BPPV中后半规管BPPV 81例(78.7%),水平半规管BPPV 18例(17.5%),前半规管BPPV 1例(0.9%),混合型BPPV 3例(2.9%),治疗7 d成功率为97.3%。结论凡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患者若诊断明确无禁忌均可以进行手法复位。  相似文献   

3.
手法复位治疗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 BPPV)是指在头位改变时出现短暂眩晕发作为主要表现的前庭半规管疾病,俗称"耳石症".该病占所有周围性眩晕患者的20%左右,是一种较常见的内耳机械性疾病.本次研究运用手法复位治疗96例BPPV患者,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Epley手法复位治疗垂直半规管性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是眩晕最常见的病因之一.BPPV的年发病率为64/100000,在内科、神经内科和急诊室常可见到,占所有眩晕症的40%~50%,占周围性眩晕的60%。特点为眩晕发作持续短暂,通常数秒至1min,与头部位置的改变有关。大多数患者在坐起、躺下或前倾、后仰时出现,通过Dix—Hallpike试验可诱发出眩晕和眼震。目前BPPV的治疗主要通过抗组胺类药物、血管扩张剂和镇静剂等,  相似文献   

5.
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BPPV)是前庭周围系统眩晕最常见的原因,约占所有眩晕患者的17%~22%,表现为在头位改变时出现的短暂的眩晕及眼球震颤,然而由于其长期以来不被基础医生认识而导致患者易被误诊误治3。  相似文献   

6.
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是周围性眩晕的最常见类型,可占周围性眩晕的50%,主要表现为体位改变时激发的短暂的、发作性眩晕,并伴有眼震[1],以后半规管BPPV发病率最高,可达90%,病因多于椭圆囊中耳石脱落至半规管有关。Epley基于管石理论提出了手法复位治疗BPPV,本次研究通过Epley复位法和常规抗眩晕药物治疗的比较,了解Epley复位法治疗BPPV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眩晕是患者常见的主诉,据统计在眩晕患者中约有56%为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vertigo,BPPV),后半规管发病率最高。以往BPPV的治疗主要通过抗组胺类药物、血管扩张剂和镇静剂等,但疗效欠佳,Epley基于管石理论(canalolithiasis),  相似文献   

8.
Epley手法复位治疗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BPPV)是最常见的周围性眩晕,年发病率为64/100 000[1]。其特点为眩晕发作持续短暂,通常数秒至1 min,大多在坐起、躺下或前倾、后仰时出现,患者头常固定于某一位置,造成很大的痛苦。本科自2005年起采用Epley手法复位治疗BPPV 47例,其有效、方便,简单易行,并予以精心完善的宣教及护理,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5~2006年到本院住院治疗的BPPV患者共47例,其中男19例,女28例,年龄42~69岁,平均45岁,左耳15例,右耳19例,双侧13例,伴有供血不足者5例,伴脑梗塞者4例,所有病例符合…  相似文献   

9.
<正> 良性阵发性体位性眩晕(BPPV)是常见的,有时是致残的原因,容易诊断和治疗。BPPV 可由病史提示而经适当的物理检查证实。因为药物治疗很少有效,而运动疗法可治愈90%以上的患者,所以还应进一步强调诊断和治疗。有如下病史者应考虑BPPV:①与某些头部位置有关的症状;②以旋转性眩晕为发作特征;③先前曾发作与上呼吸道感染有关的严重旋转性眩晕,可伴有或不伴有恶心呕吐,提示先前患有病毒性迷路神经炎;④眩晕发病前曾有头部外伤病史;⑤发病当日  相似文献   

10.
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BPPV)是一种常见的前庭功能障碍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可能与椭圆囊变性耳石脱落并沉积于半规管内淋巴,从而改变了淋巴的流体动力学特性有关。文献报道其发病率约占所有眩晕症的20%,约是半数耳源性眩晕症的原因。由于解剖关系。变性耳石常常异位到后半规管而导致后半规管性BPPV(PC-BPPV),相比之下水平半规管性BPPV(HCBPPV)较少发生。随着BPPV病因和病理生理机制的明确及BPPV诊断方法的确定,治疗亦简便有效。此病虽为耳科疾病,但常在内科、神经内科和急诊室首诊。现将2004年3月~2005年7月间在本院门诊诊治的16例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总结,并结合文献,对其病因、发病机制及诊治作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的临床特征和误诊原因,提出防范误诊措施。方法回顾分析BPPV误诊75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75例主要临床表现为改变头位时出现短暂性眩晕、呕吐及眼震。误诊为颈椎病41例,后循环缺血17例,躯体形式障碍7例,梅尼埃病6例,动脉硬化4例,误诊时间8 d~6年。经Roll试验及Dix-hallpike试验诊断为后半规管BPPV 59例,水平半规管BPPV 12例,混合型BPPV 4例;予Epley复位法及Barbecue翻滚法复位治疗1周治愈率达100%,3个月治愈率达93.3%。结论 BPPV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易误诊,手法复位对BPPV效果显著。临床医生应加强对本病的认识,提高诊断水平及处理能力。  相似文献   

12.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是临床最常见的内耳前庭疾病,在眩晕疾病中约占20%~30%[1],主要表现为患者头部运动到某一特定位置时出现短暂的眩晕发作和眼震.临床上经常被误诊为脑血管病性眩晕、颈性眩晕,而给予不恰当的检查和治疗.我们对我院2007年03月至2009年02月78例BPPV患者采用耳石手法复位治疗,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是复发性眩晕中最常见病因,是一种阵发性、短暂发作的、由特定头部 位置变化引起的眩晕。BPPV患者眩晕发作的强度、持续时间及频率的改变,常与受累的半规管和耳石所在 的位置有关。本文对其历史、分类及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并发症及预后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1921年Barany首次报道,此后报道逐渐增多。BPPV约占所有眩晕的20%左右,占门诊眩晕患者的1/3~1/4,在所有周围性眩晕中发病率第一。按照耳石脱落部位分为后半规管型(Pc—BPPV)、水平半规管型(HC—BPPV步阳混合型(C—BPPV),约90℃为PC—BPPV型。BPPV可通过Epley复位治疗取得较好疗效,但复位后24h内对患者需否体位限制存在分歧。作者对PC—BPPVEpley复位治疗后24h内用与不用体位限制的疗效作一比较。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颈性眩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眩晕的诊断和治疗较为复杂,它涉及耳鼻喉科、神经科、骨科、眼科、内科等多个学科.若患者主诉以眩晕为主并伴有颈部不适,则应考虑并排除颈性眩晕、良性发作性体位眩晕症(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 vertigo,BPPV)、外淋巴瘘、耳蜗迷路震荡、偏头痛性眩晕、中枢性和周围性前庭功能障碍等多种疾病[1],可见其复杂性.本文就颈性眩晕的发病机制、诊断与治疗做一个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6.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7):1235-1236
探讨手法复位联合药物治疗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60例的疗效。收集2013年2月~2015年1月我院诊断为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基础治疗均为手法复位,研究组加用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治疗。对比两组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的治疗疗效。两组治疗前后眩晕障碍评定量表评分。研究组和对照组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的治疗疗效分别为100%、66.7%,比较有差异(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前眩晕障碍评定量表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眩晕障碍评定量表评分比较有差异(P0.05)。本文认为手法复位联合药物治疗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疗效肯定,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症状。  相似文献   

17.
目的描述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住院患者治疗前眩晕残障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19年2月—7月在广州某三甲医院神经内科进行治疗前的BPPV住院患者211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眩晕残障评定量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BPPV患者眩晕残障评定量表总分为(51.82±15.62)分,进入回归方程的有年龄、病程、发作频率、合并症数、睡眠障碍、焦虑、抑郁。结论BPPV患者的眩晕残障呈中等水平,患者的年龄越大、病程越长、发作次数越多、合并症越多,以及存在睡眠障碍、焦虑、抑郁者,其眩晕残障程度越重,在护理工作中应给予此类人群更多的关注,及时对其进行适当的监测及干预,以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吴子明 《新医学》2010,41(11):759-761
1引言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ing vertigo, BPPV)是眩晕门诊最常见的疾病,约占全部患者的1/3~1/4。由于其高发性、正确诊治的重要性,使得对BPPV的研究逐渐深入,认识也随之提高。本文重点介绍近年来有关BPPV诊治的新观点。  相似文献   

19.
<正>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是因特定头位改变而诱发的阵发性短暂眩晕,为常见的前庭末梢器官病变,亦称为管石症或耳石症。该病发病率高,占所有周围型眩晕的15%~17%。自2008年以来,本人采用动态手法复位治疗良性位置性眩晕25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25例,男8例,女17例;年龄  相似文献   

20.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ing Vertigo,BPPV)是眩晕症的主要类型之一,常见于成年人。临床常采用手法复位进行治疗,恰当的护理可以消除患者顾虑,使其情绪稳定、配合治疗,对患者的恢复尤为重要。护理的重点为心理、环境、安全以及康复指导等方面。护理人员应从BPPV的特点出发,给患者制定合理的护理干预方案,促进患者更好地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