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探讨强化生活方式干预对高校教职工代谢综合征(MS)患者血压、体重、血脂及血糖的影响,为高校保健工作和有效降低MS发病率提供依据.方法 将西藏民族学院和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教职工体检中发现的MS病人筛选出386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干预组193例,在药物治疗的同时进行强化生活方式干预;对照组193例,单纯药物治疗,生活方式没有进行干预.测定干预前、后两组患者体质量指数(BMI)、血脂、血压及血糖并比较两组的变化.结果 干预后,对照组BMI与HDL-C较干预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干预组血压、BMI、血脂及血糖等均较干预前有明显改善(P值均<0.01).结论 强化生活方式干预可降低MS病人的血脂、血压和血糖水平,预防和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2.
超重与肥胖儿童健康生活方式干预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健康生活方式的干预对超重及肥胖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为儿童超重和肥胖的干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采取整群抽样方法,对太原市小学三~五年级学生744名进行体检,以检出的超重及肥胖者81人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生理发育指标的测量。按班级分层,将每班的超重及肥胖儿童随机分为2组,再将每个班的2组学生随机分配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干预组进行健康生活方式干预,对照组儿童不进行任何干预。结果干预后肥胖程度加重的趋势得到控制,BMI指数的增加得到减缓。干预组干预后的肺活量显著高于干预前(P<0.05),干预组干预前、后舒张压测量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干预后舒张压测量值显著高于干预前(P<0.05)。结论健康生活方式有效地控制了肥胖程度的增加,达到了缓解肥胖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北京市某综合大学在校本科生饮食,运动,日常作息等生活方式,并对相应的健康教育干预效果进行评价,为进一步在各高校推广健康生活方式的相关干预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北京市某综合大学《健康生活方式与健康传播》通选课本科生为对象,通过健康知识普及,个人生活日记及点滴改变计划,榜样示范及交流感悟等方式进行健康生活方式干预。干预前后进行问卷调查,实际跟踪人数165人。结果学生对于健康知识掌握的合格率、坚持每天食用水果的人数、每天食用蔬菜水果的种类、每周运动次数均增加;吃饭时娱乐情况减少。结论合理并有针对性的健康综合干预措施使学生饮食、运动和生活作息趋向健康,对于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肥胖儿童生活环境控制和心理干预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肥胖儿童生活环境控制和心理干预方法,为及早控制肥胖儿童的体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抽取扬州市2所学校。在1个学年期内,建立可操作性的“学校-家庭-社区”、“三级预防”、“知-信-行”3个三位一体的健康教育实践模式,实施生活环境控制和心理干预的综合措施。结果干预后,儿童、家长健康知识、态度和行为都有明显提高(P〈0.01);肥胖儿童BMI和血压都降低(P<0.01),饮食行为有所改普,社会心理功能、生理心理健康、生活环境、总体评价均高于干预前(P<0.01),生活质量呈上升趋势(P<0.01)。结论以家庭、学校和社区为平台,通过对肥胖儿童生活环境控制和心理干预的综合措施,可有效降低肥胖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高校教职工健康生活方式的形成及改变情况,为今后深入推进健康校园建设,开展更合理、更具针对性的健康促进干预计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抽取上海财经大学的教工400人进行健康生活方式的基线调查,使用统一问卷,通过健康相约院系行、健康大讲堂、发放宣传资料、健康网站、校报专栏等形式,有针对性地对教职工进行生活方式的行为干预。1年后同样随机抽取400名教工,比较其健康生活方式的知识、信念、行为改变情况。结果干预前、后高校教工在合理膳食、适量运动、健康意识方面有显著性差异,心理健康、戒烟、限酒方面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行为干预对教工健康生活方式的知识提高是有效的,但要改变人们的信念和行为需要不断改善和创新干预方法以及长期持续地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6.
北京市朝阳区于2002年12月在两个示范社区开展实施了为期3年的北京市政府制定的“生活方式疾病综合防治示范社区项目”。该项目采用了国际通用的方法,在社区诊断的基础上,针对社区的主要健康问题实施全人群(即一般人群、高危人群和患病人群)的干预策略;重点通过改善高危人群的不良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有效控制、逐渐降低因此引起的高血压、糖尿病、肥胖、心血管病等对健康的危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求艾滋病在大城区、低流行状况下降低暗娼人群感染艾滋病和(或)性病风险的综合防治措施。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辖区内8家娱乐场所暗娼(female sex workers,FSW)干预前226名及干预后187名进行调查,采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接受调查的FSW年龄范围在17-40岁[(25.22±5.81)岁];高中及初中文化程度达203名(89.82%);未婚为166名(73.45%),职业中无业者达205名(90.70%);来自外省市224名(99.12%)。调查前后对性病、艾滋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由52.6%提升至75.4%(χ^2=22.701,P〈0.01),使刷安全套的比率由治疗前22.12%提升至34.76%(χ^2=8.14,P〈0.05)。结论 北京市朝阳区通过综合干预措施对于暗娼防治艾滋病和(或)性病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效果,综合干预措施值得在大城区、低流行状况下的暗娼人群艾滋病性病干预中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以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和糖尿病等为主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以下简称慢病)已成为威胁居民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大量研究证实,慢病是可防可治的。慢病的发生发展与不良生活方式和行为密切相关,这些生活方式包括吸烟、酗酒、不合理膳食、身体活动缺乏和精神因素等[1]。针对不良生活方式进行的干预比疾病发生后的临床干预,成本效益要好得多[2-3]。为此,本文对新浜镇居民的健康生活方式行动的知晓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深圳市罗湖区示范社区健康生活方式知识知晓率和健康相关行为情况,并对相应的干预效果进行评价,为进一步推广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16年5月-2017年4月以罗湖区示范社区常住居民为对象,通过健康教育和环境支持、支持性工具发放和生活方式指导、推广群众性健康活动团体及专项健康生活方式行动等方式进行健康生活方式干预。干预前后进行问卷调查,实际跟踪人数276人。结果 通过对社区全民健康生活方干预,社区居民对健康知识掌握的合格率、经常或每次都使用限盐勺、控油壶、经常或每天食用蔬菜、水果、每周锻炼次数增加、烹调油摄入量减少的比例分别由干预前的47.1%、21.7%、14.4%、74.3%、53.6%、31.2%、43.8%上升到干预后的77.9%、34.8%、33%、85.4%、64.5%、44.9%、50.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科学并有针对性的健康综合干预措施使居民生活方式趋于健康,对于降低慢性病的行为危险因素,减少慢性病的发病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评估手机短信、手机微信、传统面对面授课和传统发放宣传材料4种不同方法对高中生健康素养干预的效果,为制定更加有效的学生健康素养提升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在北京市1个城区和1个郊区各选择4所学校,每所学校选择高中一年级的4个班,其中2个班作为干预组,另2个班作为对照组.4种干预方法分别为手机短信、手机微信、传统面对面授课和传统宣传材料的健康素养干预,干预时间为1个月;对照组不做特殊干预.采用“2012年全国居民健康素养监测调查问卷”,分别在于预前和干预后对干预组和对照组进行问卷调查,比较干预前后效果.同时,在于预后对部分学生进行专题小组访谈.结果 干预后每种干预方法在干预组健康素养提高的分值均高于对照组.短信干预组前后均分差值为2.66,短信对照组前后均分差值为1.74,微信干预组前后均分差值为4.98,微信对照组前后均分差值为0.77;传统授课法前后均分差值为11.89,传统授课对照组前后均分差值为3.83;传统宣传材料干预组前后均分差值为0.28,传统宣传材料对照组前后均分差值为-1.56.手机微信组(P=0.00)和传统面对面授课组(P=0.00)的干预效果好于对照组,而手机短信组(P=0.46)和传统材料干预组(P=0.29)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种方法的成本效果比较从高到低依次是手机微信法、传统面对面授课法、手机短信法和传统发放宣传材料法.结论 在新媒体时代应用微信进行健康干预具有较好的直接效果和较高的成本效果.  相似文献   

11.
胡玉冰  邱昕光  严红 《现代保健》2010,(30):153-154
目的评价对糖尿病高危人群进行生活方式干预的效果。方法笔者所在医院进行体检的人员中抽取114名处于空腹血糖受损(血糖5.6—6.9mmol/L),存在两种以上糖尿病危险因素的体检者。将其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干预组对象制定个性化的健康干预方案,包括健康教育、饮食、运动、心理等方面的干预指导。而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健康教育方式。结果干预组疾病的认知率明鼎提高,血糖、体重、血脂下降明显,疾病的危险因素明显减少;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对糖尿病高危人群实施生活方式干预,能有效地降低血糖、血脂和体重,并能随新的生活方式的逐步形成而减少导致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健康生活方式干预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以下简称慢病)高危人群的干预效果。方法整群抽取深圳市某区社区医务人员,通过问卷调查和健康体检筛选出203名慢病高危医务人员,实施为期12个月的健康生活方式干预,并对干预前后健康行为、体格检查结果和生化指标进行比较。结果与干预前比较,慢病高危人群的膳食结构趋向合理、用餐更有规律、身体活动积极性提高,睡眠时间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后,慢病高危人群烟酒暴露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干预前比较,干预后慢病高危人群体质指数、腰围、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下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健康生活方式干预可以降低慢病高危人群行为危险因素暴露水平,改善体格检查指标和血糖、血脂水平,是减少和控制慢性疾病发生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北京市朝阳区中学生道路安全干预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健康促进活动对中学生预防道路交通伤害的干预效果,以便为学校开展预防和控制交通伤害提供依据。方法整群抽取北京市朝阳区4所中学的1 492名中学生进行预防道路交通伤害的知识、态度和行为基线调查,在干预学校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促进活动,比较干预前后的差异。结果干预后干预组知识得分比干预前上升了1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行为得分干预后比干预前上升了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干预后,听说过交通法的学生比例较干预前上升了8.3个百分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干预前后对于交通安全负责者的态度变化不大;干预活动对于交通事故发生率和受伤情况有一定影响,但是效果并不明显。结论对中学生进行道路安全知识和行为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中学生交通安全知识和安全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相似文献   

14.
包萍 《现代保健》2012,(26):54-55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脑血管疾病(CVD)的效果。方法:将笔者所在医院出院的CVD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评定其在护理干预前后的疾病相关知识、遵医行为、并发症、复发率、促进康复等方面情况。结果:采取护理干预后,患者更能了解疾病相关知识、提高遵医行为、减少并发症复发率、促进康复、提高治疗效果。结论:社区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相关知识、促进康复、延缓并发症、减少复发率、提高患者生活和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掌握朝阳区居民生活方式相关疾病和行为危险因素现状,为制定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朝阳区6岁以上常住居民2290人进行生活方式相关疾病和行为危险因素监测。结果生活方式相关疾病的总体暴露率为27.0%,30~、40~、50~岁年龄组男性生活方式相关疾病的总体暴露率明显高于女性,并且男女均有随年龄增长而上升的趋势;居民保健行为形成率在10.3%~42.5%之间,处于较低水平;生活方式相关疾病患者的自我管理技能普遍较低;主要行为危险因素的流行依次为不参加体力活动或锻炼、受心理压力困扰、咸食摄入、吸烟、体重超重、高脂摄入,流行率在21.9%~49.2%之间;居民生活方式相关疾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在5.5%~42.8%之间,城区高于城郊区。结论有针对性地开展社区生活方式相关疾病综合防治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实施以肥胖控制为切入点发展健康促进学校项目,探讨预防和控制儿童肥胖的有效措施。方法在项目学校严格按照健康促进学校的六大方面要求进行创建活动,并有重点地开展肥胖干预,于干预前、后对学生、家长、教职工进行问卷调查和肥胖率调查。结果实施干预活动2a后,项目学校学生正确知识、态度、行为持有率显著提高,与对照校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健康促进学校项目和肥胖干预工作对学生产生了良好的教育和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楼君芳  丁元林  宋平  孔丹莉 《实用预防医学》2012,19(8):1279-1281,1263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现代生活方式的转变,我国人群的主要疾病模式已由原来以传染性疾病和营养缺乏病为主,转变为以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为主,以心脑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等为代表的慢病发病、死亡以及相关危险因素的流行日益上升[1]。  相似文献   

18.
窦小环 《现代保健》2013,(14):60-61
目的:探讨脂肪肝患者生活方式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对照组160例仅在向患者交付体检报告单时提醒患者注意生活方式;对研究组162例患者持续指导患者改变不良生活习惯。结果:研究组BMI、腰围二次体检时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O.05),对照组两次体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肝功能指标二次体检较一次体检明显改善(P〈O.05),明显优于对照组,对照组两次体检无明显改善(P〉O.05)。结论:对生活方式进行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患者对脂肪肝知识的认知程度,从而提高健康程度。  相似文献   

19.
北京市昌平区小学生伤害干预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适合学生的伤害预防与控制方法,客观评价健康教育在学生伤害预防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以健康教育课为主、宣传为辅的干预策略,对在校小学生开展集体干预.干预结束后随机选取2所小学的958名学生进行伤害发生情况问卷调查.结果 干预后伤害发生率为53.0%,与干预前的62.2%比较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伤害知识的了解情况较干预前有所改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一些危险行为的发生情况均有所减少,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健康教育可以有效降低小学生伤害的发生,其伤害预防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0.
杨在莲 《中国保健营养》2012,(20):4243-4244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效果。方法将我院2009-2011年间收治的124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和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74)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经综合干预护理后ADL和GQOL-74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实施有效的综合护理干预对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有重要的意义,故在糖尿病患者的治疗过程中辅以一定的护理干预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