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了解高原红细胞增多症 (HAPC)患者血清血小板生成素 (TPO)的水平 ,探讨其在HOPC发病中的作用 ;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对 2 5名HAPC患者及同海拔健康人血清TPO含量进行检测 ,并与平原水平做了对比 ;结果 :HAPC患者血清TPO含量显著高于高原健康人 (P <0 .0 0 1) ,而高原健康人的血清TPO含量较平原水平有显著的增高 (P <0 .0 1) ;结论 :TPO参与了HAPC的发病 ,是HAPC发病的重要刺激因子。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HAPC)血清尿酸(uric ac id,UA)的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HAPC患者78例,采集患者静脉血检测血清中尿酸的含量,并与80例高原健康人作对照研究。结果HAPC组血清尿酸的含量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在治疗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时应关注患者血尿酸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运用溶栓胶囊治疗前后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抗氧化能力及内皮功能的变化 ,探讨其对高原红细胞增多症发生、发展的影响 ;方法 :对 1 62例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治疗前后血清SOD、MDA、GSH和NO、NOS、ET -1含量进行测定 ,并与 3 3例高原正常健康人作对比研究 ;结果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血清SOD、GSH、NO及NOS含量在治疗前显著低于治愈后和对照组 (P <0 .0 1 ) ,MDA及ET -1含量治疗前显著高于治愈后和对照组 (P <0 .0 1 ) ,治愈后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 (P >0 .0 5) ;结论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机体处于氧化胁迫状态 ,脂质过氧化损伤及内皮功能失衡是HAPC患者病情持续加重的重要原因之一。溶栓胶囊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内皮功能、减轻脂质过氧化损害  相似文献   

4.
溶栓胶囊对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凝血纤溶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溶栓胶囊对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血液纤溶系统的影响;方法选择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112例,给予溶栓胶囊0.5g,每日3次,共30天,采集患者治疗前后空腹静脉血,检测血浆中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t-PA)、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PAI-1)活性、纤维蛋白原(FG)及纤溶降解产物(FDP)含量,并与33例高原健康人作对照研究;结果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血浆中t-PA、PAI-1活性和FG、FDP含量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或P<0.05),经治疗后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血浆中t-PA、PAI-1活性和FG、FDP含量显著降低(P<0.01),但仍高于高原健康人(P<0.01);结论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存在纤溶抑制功能的亢进及凝血与纤溶系统的紊乱,溶栓胶囊对高原红细胞增多症具有明显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海拔4 250m地区高原人群血清EPO(红细胞生长素)、T(睾酮)、E2(雌二醇)含量变化与HAPC(高原红细胞增多症High AltitudePolycythemia,HAPC)的相关关系。方法:在海拔4 250m地区筛选出HAPC,且测定了世居高原藏族、移居高原汉族、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三组人群血清中EPO、T、E2含量。结果:HAPC组:移居高原汉族18人(占66.66%),世居高原藏族9人(占33.33%),男女比例为26:1,三组间EPO差别无显著性,P>0.05,但是高原人群血清中的EPO含量高于平原地区3.788倍。三组间T、E2差别无显著性,P>0.05,T在高原红细胞增多症、世居高原藏族和移居高原汉族三组间差别无明显性,但是T低于平原地区8.43倍。可能与高原人群T的活性增加有关,在今后的工作做进一步调查。结论:EPO、T、E2与HAPC的发病虽然无直接因果关系,但是EPO含量高于平原人群3.788倍,T含量明显低于平原人群8.43倍,EPO的增高和T的降低是一种高原人群的生理病理特征表现。  相似文献   

6.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血清EPO含量变化及其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EPO在高原红细胞增多症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了高红症患者、高原移居健康者及平原健康人外周血清中的EPO含量。结果:在红症患者及高原健康人血清EPO水平显著高于平原对照组(P〈0.01);而高红症患者血清EPO水平原对照组(P〈0.01);而高红症患者血清EPO水平同高原健康人相比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血清EPO在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的发病过程中起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骨髓缺氧诱导因子的表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骨髓活检组织中缺氧诱导因子(HIF-1α因子)的表达情况。方法:采集果洛州玛多县(海拔4 300m)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骨髓活检标本20例。对照组为我院住院非血液系统疾病患者10例(海拔2 260m)。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标记HIF-1α因子,观察骨髓组织中HIF-1α因子的表达情况。结果: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骨髓组织中HIF-1α因子(80%)明显高于对照组(10%)(P<0.001)。结论: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骨髓组织HIF-1α因子的表达明显增高,同时亦相应刺激骨髓组织中血管的显著形成。  相似文献   

8.
在海拔4080m地区对51例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进行了超氧化物岐化酶(SOD)和过氧化脂质(LPO)的测定,并与同一海拔健康人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SOD活性降低(P<0.01)、LPO含量增加(P<0.01)。说明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存在有明显的自由基代谢失衡,这可能是他们体内组织的结构和功能受损伤的重要原因之一,文章对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病人体内自由基代谢失衡的原因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HAPC)是一种严重危害高原人健康的慢性缺氧性疾病,其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明确。本研究探讨HAPC患者血浆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含量及循环内皮细胞数量(CEC),并与同海拔的高原健康人进行比较,以了解ET、NO在HAPC发病中的作用。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D-二聚体测定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HAPC)血液D-二聚体(D-dimer)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HAPC患者61例,采集患者空腹静脉血,检测血浆中D-二聚体的含量,并与33例高原健康人作对照研究。结果 HAPC组血浆D-二聚体的含量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且其含量与其病理程度有关。结论 D-二聚体可用于监测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高凝状态及指导治疗的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急进高原健康成人急性轻症高原病评分情况的调查,初步探讨了急进高原时健康人急性轻症高原病评分的变化趋势和各项症状指标在评估急性轻症高原病中的重要性。方法:对由海拔2260m急进到海拔3500m和4600m地区身体健康的成年人随机分组,在3天内、7天和15天3个时间段进行急性轻症高原病评分,观察其变化情况。分析各项症状指标的发生率。结果:急性轻症高原病评分在4600m海拔地区,3天内组和7天组与15天组对比均有显著性差别(P<0.01),急性轻症高原病评分随着留驻时间的延长而降低。与3500m15天组比较,只有4600m7天组有差别(P<0.05)。在同一海拔地区,随着时间的延长,无反应率先降后升;轻度反应发生率先略有升高,而后降至初进高原的水平;中度反应发生率先轻度升高,而后降低至最低。在各组16项症状中,发生率排名前四位的共有7项——头痛、头昏、心慌、气短、胸闷、腹胀和口唇发绀;在4600m的3组中,症状发生率排名第一的均为头痛;3500m组症状发生率的排名与4600m各组有较大的区别。结论:健康青壮年人在急进到高海拔或特高海拔地区后,开始习服至少需要2周以上时间。急性轻症高原病首先是较为敏感的脑组织发生病理生理改变所致,人体急进高原后,主要以心、脑、肺器官发生应激性改变为主。建议急性轻症高原病评分研究中,宜采用Kappa一致性检验法对急性轻症高原病评分调查者和被检者进行诊断的统计学处理。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高原红细胞增多症(HAPC)患者肺功能与正常对照组肺功能变化的比较,探讨高红症肺功能受损的原因及危险因素。方法:测定30例高红症患者的肺功能,并与正常对照组从年龄,性别,居住海拔高度,肺通气功能,弥散功能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在年龄、性别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高红组患者肺功能各项通气指标(VC MAX、FVC、FEV1、FEV1%FVC、PEF、FEF25、FEF50、FEF75、MMEF75/25)及弥散指标(TLCO/VA)均降低;而残气量及残总比指标(RV-He、RV%TLC-He)增加。高红组吸烟者与对照组吸烟者比较MV指标显著降低。结论:高红症患者有明显的肺功能损害,主要表现为肺泡通气量明显降低和(或)弥散功能降低,而残气量有所增加。吸烟、体力劳动、长期生活的海拔高度有可能是HAPC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急进高原士兵T细胞亚群、RBC、PLT和WBC及血气、呼吸功能的改变,及使用自制功能性食品Ⅲ胶囊防护急性高原反应(AHR)/急性呼吸功能不全(ARI)的影响。方法:从由内陆海拔为555m急进高原2260m、2900m、3200m、4400m、4800m的360例青年士兵中随机分为Ⅲ胶囊防治组(AG)、复方红景天(RCO)防治组(RG)、安慰剂(PCO)对照组(CG)各120例,均急进高原前24h分别服用Ⅲ胶囊、RCO、PCO。分别在3200m、4400m随机抽测各组股动脉血气、T细胞亚群、血细胞、肺功能变化等。结果:两个海拔高度的AHR/ARI例数AG和RG明显低于CG组,T细胞亚群AG组与RG、CG组分别对照,差别均有显著性。血象中的RBC、WBC、HGH、CTH均有不同的差异变化等。结论:急进高原影响T细胞功能呈不规则变化,Ⅲ胶囊可明显增强急进高原士兵的T细胞功能及其稳定性,增强机体急进高原的适应性和抵抗力,降低高原反应。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高原脑水肿就地急救治疗的效果和影响因素。方法:通过对50年住院病例的回顾性调查,分析高原脑水肿高原现场治疗的效果,寻找影响治疗效果的主要因素。结果:328例高原脑水肿患者经过就地治疗,319例治愈,治愈率达到97.3%,平均住院7,1d。影响治疗效果的主要因素是多脏器功能障碍,占67%,其中56%患者伴有肺水肿,41%伴肾功能不全,14%伴心功能不全,3个以上脏器同时受损占12.5%。结论:高原脑水肿就地治疗是提高治愈率的重要措施,高原脑水肿并发多脏器功能障碍是影响治疗效果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富氧水防治急性高原病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饮用富氧水防治急性高原病的效果。方法:36名受试者自海拔1400m驻地乘汽车2天到达海拔3700m当日随机分两组,实验组(18人)口服5%葡萄糖注射液制成的富氧水,对照组(18人)口服5%葡萄糖注射液,均每次500mL,一日2次,直至进入海拔5200m某哨卡第6天,共服液8天。以军用卫生标准GJB1098-91"急性高原反应的诊断和处理原则"随访记录受试者进入哨卡第2天、4天、6天急性高原反应症状,然后分度与评分。同时检测血氧饱和度(SaO2)和脉率。结果:进驻哨卡第2天和第4天实验组较对照组急性高原反应分值减少,而SaO2增高(P<0.05或P<0.01),进驻哨卡第2天实验组较对照组脉率降低(P<0.05)。结论:饮用富氧水有防治急性高原病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模拟高原犬梭曼中毒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勇  李云鹏 《武警医学》1997,8(2):71-72
梭曼是强有力的不可逆胆碱酯酶抑制剂之一,本文以犬急性梭曼中毒为模型,分别在平原和模拟4000m高原观察梭曼中毒后临床特征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与平原状态比较,模拟高原犬梭曼中毒临床症状发生早、程度重、持续时间长,严重中毒动物活存时间明显缩短,提示模拟高原缺氧加剧了梭曼的毒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高原紧急情况下大批急进高原人群急性重症高原病的现场救治进行探讨。方法:对"4.14"玉树抗震救灾期间在结古镇救治的18例急性重症高原病(高原肺水肿、高原脑水肿)患者的高原现场治疗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现场救治18例急性重症高原病患者(其中高原肺水肿17例、高原肺水肿合并脑水肿1例),治愈17例,现场治愈率94.44%,好转后送1例,好转率5.56%,无一例死亡。结论:高原紧急情况下大批急进高原人群因高原低压缺氧等引起的急性重症高原病,在高原现场救治的基础上,并积极地实施综合的救治措施,对有效地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探讨ET-1在高原地区及急进特高海拔地区的变化及其对急慢性高原病的意义;方法:C地20名健康战士在主原和急进特高海拔后的血浆ET-1水平进行检测,同时检测了两地的血氧饱和度;结果L:高原地区的ET-1水平明显高于平原参考值,急进海拔4700m后EF-1水平更显著的增高,且与SaO2呈明显负要关。结论:在高原地区及急进特高海拔后ET-1水平皆增同,FT-1水平的增高是生高原病发病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高海拔地区大面积烧伤治疗体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大面积烧伤病人要经过休克、感染、创面溶痂暴露、超高代谢、组织修复等过程,死亡率高,是目前烧伤治疗研究的重点。高海拔地区因海拔高,氧分压低等特点,对大面积烧伤治疗带来不利因素,我科根据本地特点,运用当今烧伤治疗的先进技术,在14年间治愈大面积烧伤病人66例,本文总结其治疗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