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6 毫秒
1.
张群  李秋红 《职业与健康》2006,22(11):858-858
自1992年至今,我院共行各种泌尿外科手术共302例,留置各种引流管共约500余根次,配合临床医生,成功地进行了各种引流管的护理,降低了手术并发症。现将护理体会总结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病人共302例,男198人,女104人;年龄20~72岁,平均48.2岁。肾结石122例,输尿管结石140例,前列腺增生症38例,膀胱结石2例。结合病人均开放取石,留置T管引流108例,双J管引流120例,带支架肾造瘘管引流28例。前列腺增生症者30例行经膀胱前列腺切除术,术后持续膀胱冲洗;8例行耻骨上膀胱造瘘术。结石病人同时行腹膜后胶管引流,前列腺切除病人行耻骨后引流。全部病…  相似文献   

2.
留置导尿即是将导尿管保留在膀胱里暂不拔出,以便利膀胱引流和冲洗。临床上内、外、妇、产各科均经常采用此法处理尿潴留的病人或需要使膀胱、尿道休息促进泌尿生殖系统伤口愈合的病人。留置导尿可分为四种方法:1.留置导尿及密闭式定期冲洗、引流膀胱法。2.留置导尿及密闭式点滴冲洗、长期开放引流膀胱法。3.留置导尿及长期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一种能够有效实现全密闭式膀胱冲洗的装置,以期达到简化护理操作、准确监测尿量、减轻护理强度、减少操作污染的目的。方法将改良设计的双针冲洗管路和一次性3000 ml冲洗袋连接组成全密闭式膀胱冲洗装置,该装置与患者留置好的三腔尿管妥善连接后,用3000 ml/袋的氯化钠注射液,以500~2000 ml/h的速度进行膀胱冲洗,冲洗液收集袋满袋后,利用弹簧秤称量引流量,观察100例泌尿道手术后需要行持续膀胱冲洗的患者在术后3 d内的换袋频次、计量及引流情况。结果100例患者以551±329 ml/h速度持续冲洗,换袋频次为2.2±1.3次/d,引流液量为634±326 ml/h。97例患者引流通畅3,例患者因血块堵塞尿管引流孔重新置管后继续冲洗。结论改良全密闭膀胱冲洗装置能实现简化膀胱冲洗操作程序、准确监测尿量、减轻护理强度、减少操作污染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杨虹霞 《医疗装备》2012,25(10):91-92
剖宫产术是产科中一种常见而重要的手术,为防止术中误伤膀胱和术后发生尿潴留,保证手术顺利进行,术前必须留置导尿管。留置导尿管是在严格无菌操作下,将无菌导尿管经尿道插入膀胱,并保留在膀胱内引流尿液的方法。一般情况下,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硬膜外自控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epidural analgesia,PCEA)防治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transurethral electrovaporization of the prostate,TUVP)术后膀胱痉挛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TUVP术后的病人289例,随机分成两组,A组(传统镇痛)与B组(PCEA),记录两组病人并发疼痛、恶心、呕吐、膀胱痉挛、引流不畅的情况。结果 B组术后病人并发疼痛、膀胱痉挛、引流不畅等情况均少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无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TUVP术后应用PCEA不仅减轻病人的疼痛,而且有效地降低了TUVP术后膀胱痉挛。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硬膜外自控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epidural analgesia,PCEA)防治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transurethral electrovaporization of the prostate,TUVP)术后膀胱痉挛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TUVP术后的病人289例,随机分成两组,A组(传统镇痛)与B组(PCEA),记录两组病人并发疼痛、恶心、呕吐、膀胱痉挛、引流不畅的情况。结果 B组术后病人并发疼痛、膀胱痉挛、引流不畅等情况均少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无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TUVP术后应用PCEA不仅减轻病人的疼痛,而且有效地降低了TUVP术后膀胱痉挛。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自制新式封闭引流装置在膀胱冲洗术中的应用研究。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膀胱、前列腺手术后行膀胱冲洗术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48例,两组患者均采用三腔导尿管行常规膀胱冲洗术,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普通敞口容器收集冲洗液,试验组采用自制新式封闭引流装置,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留置导尿管时间、膀胱冲洗时间、术后并发症及满意度。结果试验组住院时间、留置导尿管时间、膀胱持续冲洗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小于对照组,患者出院满意度、同病房患者投诉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自制新式封闭引流装置可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及冲洗时间,降低膀胱痉挛等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及同病房患者住院满意度,并且装置制作方便、简单,价格低廉,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下尿路疾病如良性前列腺增生症、膀胱癌、尿道损伤等,手术后常并发膀胱痉,给病人带来极大的痛苦,且直接影响到病人的康复。治疗膀胱痉挛的方法较多,疗效各异。文献报道心理因素、膀胱冲洗引流不通畅、冲洗液冷刺激和冲洗速度过快、膀胱内血块及导尿管气囊对膀胱三角区的刺激等是诱发下尿路疾病术后膀胱痉挛的主要因素。因此于膀胱痉挛,配合治疗的护理显得相当重要。2003-04∽2003-11我科采用保持膀胱冲洗引流通畅、利多卡因灌注膀胱及英太青塞肛,对65例下尿路疾病术后膀胱痉挛和心理配合医生进行护理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自1990年3月~1996年3月行前列腺摘除术245例,术后均顺利康复,现将术后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术后冲洗管道的护理: 前列腺摘除术后均放置耻骨上膀胱造瘘管和三腔气囊导尿管。术后即用0.9%氯化钠溶液持续冲洗膀胱,起到引流、止血、防止导尿管阻塞的作用。本科采用一次性输血皮条连接气囊导尿管进行冲洗,膀胱造瘘管接引流袋,在冲洗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新型膀胱冲洗引流装置对持续膀胱冲洗患者尿路感染及尿液菌落数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2017年7月-2019年6月82例行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Plasmakinetic resection of prostate,PKRP)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017年7月-2018年6月39例患者经传统膀胱冲洗引流装置持续膀胱冲洗(对照组),2018年7月-2019年6月43例患者经新型膀胱冲洗引流装置持续膀胱冲洗(研究组)。记录两组持续膀胱冲洗时间、冲洗液清亮时间、冲洗48 h后尿红细胞计数及膀胱痉挛、尿管堵塞、漏尿、尿路感染发生情况,比较两组尿路感染者尿液培养细菌菌落数差异,并通过Kolcaba舒适状况量表(Kolcaba comfort status scale,GCQ)评分评估两组膀胱冲洗主观舒适度。结果研究组持续膀胱冲洗时间、冲洗液清亮时间、冲洗48 h后尿红细胞计数及膀胱痉挛、尿管堵塞、漏尿、尿路感染发生率少(低)于对照组(P0.05),而膀胱冲洗主观舒适度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尿路感染者尿液培养检出大肠埃希菌、变形杆菌、克雷伯杆菌、粪链球菌及其他类细菌菌落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型膀胱冲洗引流装置可减少PKRP术后膀胱冲洗患者相关并发症,减少尿路感染细菌菌落数,改善患者舒适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究膀胱穿刺套管针行胸腔闭式引流治疗气胸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医院治疗的60例气胸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据表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血管钳钝性分离置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实验组采用膀胱穿刺套管针行胸腔闭式引流治疗,比较两组术后疼痛、皮下气肿、拔管时间、引流管移位率及引流不畅发生率。结果 试验组术后疼痛程度、皮下气肿程度、术后拔管时间、发生引流管移位率、引流不畅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膀胱穿刺套管针行胸腔闭式引流术可降低患者疼痛,减少皮下气肿出现,缩短术后拔管时间,降低引流管移位率及引流不畅发生率,优于传统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提高前列腺增生症手术的成功率,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将前列腺增生患者随机分为为耻骨上膀胱穿刺引流组和常规等离子切除术组行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观察对比前列腺切除大小,手术时间,留置导尿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术后排尿症状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耻骨上膀胱穿刺引流能明显减少手术时间,减少住院天数,切除更多的前列腺体积,术后发生尿失禁,出血等并发症更少,而术后两组IPSS评分和最大尿流率则无明显差异。结论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切除术结合耻骨上膀胱穿刺引流术,能明显清晰手术视野,缩短手术时间,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提高前列腺增生症手术的成功率,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将前列腺增生患者随机分为为耻骨上膀胱穿刺引流组和常规等离子切除术组行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观察对比前列腺切除大小,手术时间,留置导尿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术后排尿症状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耻骨上膀胱穿刺引流能明显减少手术时间,减少住院天数,切除更多的前列腺体积,术后发生尿失禁,出血等并发症更少,而术后两组IPSS评分和最大尿流率则无明显差异。结论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切除术结合耻骨上膀胱穿刺引流术,能明显清晰手术视野,缩短手术时间,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正>在泌尿外科的手术中,空腔性器官的手术占了相当大的比例,例如:膀胱结石、膀胱肿瘤、前列腺增生症等疾病的手术后,为了避免术后出血形成凝血块造成引流不畅通或填塞膀胱,术后均需对空腔性器官进行持续冲洗,时间往往长达5~7天。目前各医院临床所采用的术后冲洗方法是:将无菌盐水置于输液架上经输液管引入膀胱,冲洗后再经引流管引出体外;引出之冲洗液体全部弃之不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和探讨增加前列腺体积>60ml的前列腺增生症患者行耻骨上膀胱穿刺引流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中应用的术后护理。方法通过对我科58例行耻骨上膀胱穿刺引流下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the prostate,TURP)的观察与护理。结果 56例顺利完成手术,9例前尿道狭窄只能通过去外鞘电切镜者亦顺利完成手术。结论耻骨上膀胱穿刺引流能降低膀胱内压,减少水、糖分吸收,增加手术安全性,提高部分合并前尿道狭窄的前列腺增生患者的手术几率,术后腹部穿刺针处只需贴小敷贴,易于观察及护理,通过对患者进行术前、术后的护理,应用此手术方式,患者术后未发生前列腺电切综合征(TURS)。  相似文献   

16.
李臻  魏雪卿 《现代保健》2011,(3):137-138
前列腺增生症是中老年男性常见病、多发病.膀胱痉挛是前列腺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及临床表现,不但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更容易发生继发性出血、尿液引流不畅等并发症,从而严重影响患者的康复.因此,及早做好膀胱痉挛的防治和护理,对减轻术后患者的痛苦和身体的尽快恢复有重要意义.现将2009年10月-2010年10月98例60-80岁前列腺增生术后膀胱痉挛患者的预防治疗及护理体会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用中心静脉导管行膀胱穿刺引流术的可行性.方法 对22例患者应用中心静脉导管行膀胱穿刺引流术.结果 22例操作均成功,引流通畅,无一例患者再次行导尿或膀胱穿刺等.结论 用中心静脉导管行膀胱穿刺引流操作简单,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8.
周志婉  朱庆贤 《现代保健》2010,(36):118-119
目的 提高全膀胱切除回肠代膀胱术的护理效果.方法 对36例膀胱肿瘤患者实施全膀胱切除回肠代膀胱术和综合护理措施.结果 36例手术切口全部Ⅰ期愈合,回肠代膀胱腹壁造口血循环佳,引流通畅,有1例出院后发生造瘘口周围皮肤湿疹,经造口护理后痊愈.结论 术前做好肠道清洁与肠道灭菌准备,术后注重引流管的护理,注意并发症的观察,早期进行代膀胱的功能锻炼,取得了满意的治疗和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总结中晚期妊娠合并结石性脓肾的治疗方法和经验.方法 19例中晚期妊娠合并结石性脓肾患者在局部麻醉下经尿道膀胱镜直视下逆行置入5F双J管于患侧输尿管、肾盂内持续引流,或患者取健侧侧斜卧位,腰部垫高,在超声定位及引导下,穿刺针置入目标盏,筋膜扩张器扩张后,置入深静脉穿刺导管或14 F肾造瘘管持续引流,配合有效的抗生素治疗.结果 行膀胱镜下逆行双J管置入及经皮肾穿刺造瘘持续引流,术后患者体温逐渐下降,6~13h体温均降至正常,肾积水均消失,腰部疼痛均消失.1例患者逆行置入双J管1个月后再次出现高热,查尿常规,白细胞计数升高,给予抗生素治疗无效后,膀胱镜下拔出双J管,改行经皮肾穿刺造瘘持续引流.患者均足月分娩,未因操作而引起早产、脓毒血症、感染性休克等严重并发症.1例分娩后出现双J管向上缩入输尿管内,经输尿管镜取出.结论 膀胱镜下逆行双J管置入及经皮肾穿刺造瘘持续引流治疗中晚期妊娠合并结石性脓肾是一种安全、经济、高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杨拥军 《现代保健》2010,(10):152-152
目的探讨膀胱癌(Ta-T1)及部分T2期经尿道微创治疗的预后,以及姑息性经尿道膀胱癌电切术(TURBt)治疗B2期及分期更高级别膀胱癌的意义。方法56例均行TURBt。结果56例均完成TURBt,仅1例作耻骨后间隙引流,术后1例出现膀胱血块填塞,吸尽血块后电凝止血。导尿管常规5d拔除,1例耻骨后间歇引流,导尿管7d拔除。结论经尿道途径切除膀胱肿瘤具有操作简单、损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