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评价阴道镜下宫颈活检联合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术)对宫颈癌前病变的诊断准确性 方法从2012年7月~2014年7月,收集到我院妇科门诊就诊行阴道镜检查及LEEP术治疗的87例患者。比较阴道镜下宫颈组织活检与LEEP术后组织病理结果。 结果阴道镜下宫颈组织活检与LEEP术后组织病理总符合率为74.71%。以LEEP术后组织病理结果为标准,阴道镜诊断CINⅠ符合率为57.14%,诊断CINⅡ符合率为73.68%,诊断CINⅢ符合率为89.26%。其中,诊断CINⅢ的准确率高于CINⅠ(P<0.05)及CINⅡ(P<0.05)。CINⅡ与CINⅠ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阴道镜下宫颈组织活检有漏诊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的风险。阴道镜联合LEEP术可实现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的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宫颈疾病高频电环切及宫颈锥切前后的病检比较,探讨宫颈疾病再次病检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005年6月至2006年7月因宫颈疾病在阴道镜下取活检的患者,诊断为宫颈炎及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后进行宫颈高频电环切(LEEP)1989例、行宫颈锥切84例的病检结果进行对照。结果阴道镜下活检为炎性病变宫颈LEEP后病检符合率为97.07%(1493/1538);而CINⅠ宫颈LEEP后病检符合率为90.62%(367/405);CINⅡ宫颈LEEP后病检符合率为86.96%(40/46);宫颈CINⅡ在宫颈锥切后病检符合率为83.87%(26/31);宫颈CINⅢ在宫颈锥切后病检符合率为83.02%(44/53)。结论宫颈炎症及CIN再次病理检查是发现早期宫颈癌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阴道镜下活检与宫颈环行电切术(LEEP术)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115例阴道镜下活检诊断为CIN的患者进行LEEP术,对比阴道镜下活检和LEEP活检病理结果.[结果]阴道镜下宫颈活检与LEEP术活检病理检查结果比较,级别相同的符合率64.35%,级别上升的17.39%,级别下降的18.26%.[结论]阴道镜检查是辅助诊断CIN的有效方法,但可能遗漏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早期浸润癌.LEEP可提供完整的病理标本,两者联合可提高CIN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4.
诊断宫颈上皮内瘤变的3种方法比较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比较宫颈上皮内瘤变(CIN)3种诊断方法——液基薄层细胞检查(TCT)、阴道镜下活检、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的诊断价值。方法:2007年7月-2008年3月对门诊患者用TCT、阴道镜下活检及LEEP术后组织病理检查诊断CIN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共有1282例患者接受了TCT,发现异常者158例。共有1282例患者作阴道镜下定位活检,病理诊断CINⅠ级70例,CINⅡ级70例,CINⅢ级10例,宫颈浸润癌8例。TCT与阴道镜下活检病理结果比较,低度病变诊断符合率54.29%,高度病变诊断符合率100%。TCT与LEEP术后病理结果比较,低度病变诊断符合率40.00%,高度病变诊断符合率90.00%。LEEP术后病理与阴道镜活检病理比较,诊断完全符合86.21%,术后病理诊断升级3.45%,术后病理诊断降级2.87%。结论:3种诊断方法均有一定的漏诊率。TCT-阴道镜-LEEP三者在CIN的诊断和治疗中互为补充,可以提高CIN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5.
选择2009年7月~2012年2月506例在我院行阴道镜检查的患者。全部行阴道镜下定位下宫颈活检术。电子阴道镜诊断结果为慢性宫颈炎254例,CIN 234例,宫颈癌18例。病理检查为慢性宫颈炎301例,CIN 189例,宫颈癌16例。CIN的符合率为80.8%,宫颈癌符合率为88.9%。电子阴道镜定位下宫颈活检具有创伤小、准确性高等优点,在CIN及宫颈癌的早期诊断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阴道镜下病理活检联合宫颈锥切术用于诊断宫颈癌的价值。方法对753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患者行阴道镜活检和宫颈锥切术,术后标本送检,计算阴道镜活检诊断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753例患者宫颈锥切术确诊CINⅠ级348例,CINⅡ级172例,CINⅢ级160例,浸润癌45例。阴道镜活检的诊断灵敏度94.24%(655/695),特异度为94.24%(34/58),阳性预测值为95.07%(655/689),阴性预测值为37.50%(24/64)。其中CINⅠ级、CINⅡ级、CINⅢ级与宫颈锥切术的符合率分别为95.98%、76.16%、63.13%。结论阴道镜下病理活检对CIN的诊断具有一定价值,但漏诊较多,联合宫颈锥切术可有效提高宫颈癌的早期诊断准确率,避免漏检。  相似文献   

7.
林旗  赵湘婉  黄小敏 《临床医学》2013,33(5):112-114
目的评估阴道镜多点活检诊断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准确性,并进一步分析其误诊的可能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90例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确诊为CIN并行宫颈锥切术患者临床病理资料,评估阴道镜多点活检诊断CIN的准确性,并筛选其误诊的相关因素。结果阴道镜多点活检与宫颈锥切术后组织病理诊断的准确率为58.89%(53/90),误诊率为41.11%(37/90)。经宫颈锥切术后病理诊断级别升高占21.11%(19/90),级别下降占25.56%(23/90);漏诊宫颈癌3例,占3.33%。发现阴道镜活检CIN合并腺体受累病变者与阴道镜下宫颈活检CIN的误诊发生显著相关(P<0.01)。结论阴道镜多点活检确诊CIN尚不完全可靠,存在误诊。宫颈锥切术可以弥补阴道镜多点活检的缺陷,明显降低CIN的误诊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阴道镜下宫颈活检和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后病理检查对宫颈癌前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380例经宫颈细胞学检查(TCT)和/或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检测异常,或上述筛查正常但肉眼观察到宫颈柱状上皮中重度外翻的患者,行阴道镜下宫颈活检及LEEP术,比较两者诊断的符合率。结果 阴道镜下宫颈活检与LEEP术后病检的总符合率为65.00%(247/380),镜下活检诊断为CINⅠ级者经LEEP术后升级为CINⅡ/Ⅲ级的占10.59%(9/85),诊断为CINⅡ/Ⅲ级及原位癌者经LEEP术后诊断升级为微小浸润癌的占11.40%(13/114)。2种诊断方法与联合诊断的最终病理结果比较,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的总符合率为80.79%(307/380),LEEP术后病检的总符合率为84.21%(320/380)。结论 阴道镜宫颈活检可以有效诊断宫颈癌前病变,但可能存在漏诊微小浸润癌的风险,联合使用阴道镜宫颈活检和LEEP术,可以提高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9.
阴道镜检查对宫颈病变诊断价值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阴道镜配合活检对宫颈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2006年6月~12月在该院门诊对有阴道镜检查指征的215例患者进行阴道镜检查与阴道镜下取活检。结果阴道镜拟诊为慢性宫颈炎150例(69.8%)、CIN43例(20.0%)、宫颈癌9例(4.2%)、宫颈息肉7例(3.3%)、尖锐湿疣6例(2.8%)。活检病理报告为慢性宫颈炎163例(75.8%)、CIN31例(14.4%)、宫颈癌8例(3.7%)、宫颈息肉7例(3.3%)、尖锐湿疣6例(2.8%)。阴道镜拟诊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较高。结论阴道镜对宫颈疾病的拟诊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有较高的符合率,对宫颈病变的诊断具有很重要的诊断价值。阴道镜检查与病理诊断有一定的相关性,同时存在一定的差异,二者的有机结合可以明显提高宫颈病变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电子阴道镜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及宫颈癌早期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975例门诊宫颈病变患者进行宫颈刮片,阴道镜检查同时在阴道镜下定点活检。前两种检查方法与病理学检查相对照。结果:病理结果回报CINⅠ、CINⅡ共68例、CINⅢ31例,宫颈癌为19例,宫颈炎症857例,阴道镜对CIN及宫颈癌诊断符合率为89.4%,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对CIN及宫颈癌的诊断符合率为32.4%,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电子阴道镜在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癌早期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宫颈细胞学诊断中的不典型腺上皮细胞(Atypical glandular cells,AGC)适宜的临床管理方法。方法:采用前瞻性自身对照方法,选择2002—03/2004—10我院阴道镜门诊就诊的65例宫颈细胞学AGC患者,分析其阴道镜检查、宫颈活检、子宫分段诊刮和宫颈LEEP术的组织学结果及随访时间6~31个月,中位随访时间12个月的结果。结果:细胞学检查共51462例,AGC152例,检出率0.295%,其中接受阴道镜检查和组织学确诊者65例。(1)阴道镜检查结果:正常转化区30例(46.15%);上皮内低度病变者30例(46.15%);移行带上移阴道镜检查不满意者3例(4.62%);图像显示宫颈浸润癌2例(3.08%)。(2)组织病理学结果:47例(72.31%)慢性宫颈炎;15例(23.08%)宫颈上皮内瘤变1级(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合并尖锐湿疣6例,6例(9.23%)为腺上皮轻度不典型增生(CGIN1);1例CIN2;1例(1.54%)宫颈鳞癌;1例(1.54%)子宫内膜腺癌。(3)随访结果:除外2例癌患者,余63例均行随访,随访率100%。慢性宫颈炎60例(95.24%)、2例CIN1(与活检CIN1为同患者)、1例LEEP病理由原活检CIN1进展为CIN2。结论:AGC是一个重要的细胞学诊断提示,因有宫颈癌前期病变、宫颈癌和子宫内膜癌的存在,需用组织学评价其临床意义,包括用阴道镜指引下的宫颈活检术、分段诊刮术和宫颈LEEP术。随访是临床工作中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宫颈锥形切除术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诊断与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28例经阴道镜活检病理检查诊断为CIN行宫颈锥切术治疗的临床资料,其中实施宫颈电热圈环形切除术(LEEP)108例(LEEP组);同期实施宫颈冷刀锥切术(CKC)20例(CKC组)。采用对照法,对比研究宫颈锥切术和阴道镜下活检的病理结果,术后HPV消退情况,并结合有关文献进行分析讨论。结果 128例患者术前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病理结果与LEEP组比较,二者诊断完全符合74例,占68.51%;术后病理比术前CIN等级升高者15例,占13.89%,术后病理比术前CIN等级下降者19例,占17.59%;CKC组分别为14例(70%)、1例(5.0%)、5例(40%)。术后病理提示LEEP组切缘阳性6例,切缘阴性102例;CKC组术后切缘阳性1例,切缘阴性19例,各组子宫切除标本病理诊断级别再无升高病例。LEEP组、CKC组治愈率分别为94.4%(102/108)、95.0%(19/20)。术前高危型HPV阳性共101例,术后3个月复查HPV转阴86例,15例术后阳性随访3~12月,定期检查无病变发现。所有患者术后随访期间无复发。结论宫颈锥切术在CIN的诊断和治疗中具有双重价值。不仅可完整切除病灶,而且能消毁切缘病灶,对消除宫颈HPV感染作用明显,疗效肯定,简便易行,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高危HPV检测及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在诊治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及早期宫颈癌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83例行高危HPV检测、阴道镜下宫颈多点活组织检查和宫颈环形电切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研究高危HPV检测在CIN诊治中的价值,对比阴道镜下宫颈多点活组织病理检查和宫颈环形电切术病理结果的差异,并随访术后2年内复发情况。结果随着CIN级别的升高,高危HPV阳性率升高。高危HPV阳性患者LEEP术后病变复发率10.4%(14-/134),高危HPV阴性组无一例复发。阴道镜下宫颈多点活组织病理检查与宫颈环形电切术病理结果完全符合98例(53.6%);术后诊断升级32例(17.5%),复发14例(7.7%);子宫切除治疗24例,升级和复发病例均行相应补充治疗。CIN患者采用宫颈环形电切术、子宫切除治疗2年有效率达92.3%。阴道镜活检浸润癌漏诊率为4.9%(9/183),宫颈环形电切术后切缘阳性率为15.8%(29/183)。结论高危HPV检测对CIN患者LEEP术后复发的预测有很高的灵敏度。阴道镜检查多点活检早期诊断CIN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宫颈环形电切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切净率高的优点,是C1N的主要治疗方法,其对CIN和早期宫颈浸润癌的诊断率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测(TCT)联合阴道镜下宫颈活检在宫颈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07年11月至2009年10月在本院接受宫颈病变筛查的患者3865例,所有患者均行TCT,细胞学分类采用Bethesda系统(TBS)分类标准,对TCT阳性者或临床可疑宫颈病变共385例行阴道镜指引下多点活检。结果TCT检测42例标本不满意,不满意率1.11%,余3823例中无上皮内病变或恶性病变(NILM)伴或不伴炎症者3525例(91.2%);细胞学异常阳性检出率为7.71%(298/3865),其中非典型鳞状细胞(ASCUS)136例(45.6%),非典型鳞状细胞(ASC—H)9例(3.02%),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112例(37.6%),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34例(11.4%),鳞状上皮癌(SCC)6例(2.01%)),非典型腺细胞(AGC)1例(0.34%);385例阴道镜取活检结果慢性宫颈炎189例(49.2%);上皮内瘤变(CIN)Ⅰ103例(26.7%),CINⅡ48例(12.5%),CINⅢ36例(9.35%),鳞状上皮瘤(SCC)9例(2.33%)。结论TCT检查能较准确反映宫颈病变情况,但TCT存在一定的假阴性率,应结合阴道镜下宫颈活检,提高宫颈疾病的检出率,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P16INK4A在宫颈鳞状细胞癌及癌前病变中的表达规律及其与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upervision二步法和原位杂交HPV16/18DNA检测,在60例慢性宫颈炎,58例宫颈低级别上皮内瘤变,62例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和62例宫颈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结果P16INK4A在慢性宫颈炎中呈阴性,与宫颈低级别上皮内瘤变(阳性表达率为13.79%,8/58)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上皮病变级别升高,表达也逐渐增强,在宫颈鳞状细胞癌中表达更强;HPV16/18DNA在四组中阳性表达率,除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和宫颈鳞状细胞癌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均为96.77%),其余各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宫颈低级别上皮内瘤变中P16INK4A蛋白表达和HPV感染相关无统计学意义,但在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和宫颈鳞状细胞癌两组中均呈正相关(r高级别=0.373,r鳞癌=0.416,P〈0.05)。结论P16INK4A过表达及HPV16/18感染在宫颈鳞状细胞癌形成的中晚期起作用,提示两者均可作为一个早期诊断恶性病变的指标。  相似文献   

16.
TCT及阴道镜下活检在宫颈疾病中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TCT联合阴道镜下活检在诊断宫颈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06年11月至2009年9月就诊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苏州九龙医院妇科门诊8 377例患者行TCT筛查,其中细胞学阳性患者进一步阴道镜检查并行病理活检。结果细胞学阳性患者225例,其中ASCUS142例,LSIL 41例,HSIL 33例,病理符合率分别为73.9%,53.7%,51.5%。阴道镜下宫颈活检225例共检出CIN以上病例105例,病理阳性率占(46.7%)。CIN及原位癌年龄主要分布在20-49岁,CIN发生在20-39岁占58.1%。结论 TCT与病理组织学检查有较高符合率,联合阴道镜下活检能提高宫颈病变的检出率,可作为宫颈病变的筛查诊断方法 。  相似文献   

17.
合肥地区506例子宫颈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合肥地区女性子宫颈感染人乳头瘤病毒(HPV)的基因型分布和感染率情况。方法采用核酸分子快速导流杂交基因芯片技术(HybriMax)对妇科阴道镜门诊506例患者进行HPV21分型检测,阴道镜下宫颈多点活检并经病理证实病变程度。结果①HPV总的阳性率为46.6%(236/506),宫颈病变程度加重,HPV阳性率逐渐升高(25.0%~100.0%)。最常见的高危感染亚型为HPV16(50.0%)和52(26.7%),其次是33(11.4%),58(8.5%),18(6.4%);②HPV阳性患者单一感染和多重感染率分别为62.7%(148/236)和37.3%(88/236),多重感染中主要以二重感染为主86.4%(76/88),尤其以16和52型为主。CIN2-3组多重感染比例较高,与正常和炎症组、CIN1组和宫颈癌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癌患者则以单一感染多见。结论合肥地区女性子宫颈感染HPV最常见的亚型为16、52、33、58和18。二重感染尤其是HPV16/52联合其他亚型与宫颈CIN2-3密切相关,而与宫颈癌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检测hTERC基因在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中的扩增情况,探讨其在宫颈癌筛查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双色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检测30例正常者、9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及30例宫颈癌宫颈脱落细胞hTERC基因的表达情况,以对照组的检测结果建立正常阈值。结果正常组、CIN1组、CIN2组、CIN3组和宫颈鳞癌hTERC基因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0/30)、16.67%(5/30)、53.33%(16/30)、80%(24/30)、100%(30/30),随着宫颈病变级别增高,其异常表达百分率亦随之增高。结论 CIN1、CIN2、CIN3及宫颈鳞癌均有hTERC基因扩增,其拷贝数随CIN分级增加而增加。检测宫颈脱落细胞hTERC基因扩增对宫颈癌筛查及宫颈病变进展预测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空间。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X-连锁凋亡抑制蛋白(X-linked inhibitor of apoptosis protein,XIAP)和caspase 3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及宫颈鳞癌(squamous carcinoma of the cervix,SCC)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感染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二步法检测XIAP和caspase-3在SCC(n=25)、CIN(n=80)及正常宫颈(normal cervix,NC,n=10)石蜡包埋组织中的表达,并进行HPV分型检测.结果:高危型HPV 总感染率为62.6%(72/115).SCC、CINⅢ、CINⅡ、CIN Ⅰ、NC组的高危型HPV感染率分别为88.0%(22/25)、84.0%(21/25)、68.0%(17/25)、33.3%(10/30)、20.0%(2/10),高危型HPV感染率随着宫颈病变的加重呈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30.820,P =0.000).NC、CIN Ⅰ、CINⅡ与SCC组的XIAP阳性表达率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XIAP阳性率及表达水平与宫颈病变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0.410,P=0.000).NC、CIN Ⅰ、CINⅡ、CINⅢ与SCC组的caspase-3阳性表达率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其阳性率及表达水平与宫颈病变的严重程度呈负相关(r=-0.320,P=0.000).在CIN及SCC中,XIAP与caspase-3、XIAP与高危型HPV感染分别呈负相关(r=-0.402,P=0.000)和正相关(r=0.458,P=0.000).结论:高危型HPV感染、XIAP高表达和caspase-3表达下调在宫颈癌前病变向SCC演变的过程中可能起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宫颈癌及癌前病变中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负荷量和端粒酶活性表达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宫颈病变病人130例,其中宫颈上皮内瘤变(CIN)80例,宫颈癌20例,慢性宫颈炎30例(对照组)。采用第二代杂交捕获技术(HCⅡ)检测病人宫颈脱落细胞HPvDNA含量,阴道镜下定位活检,并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二步法检测宫颈组织标本中端粒酶活性的表达。结果随着宫颈病变程度的加重,高危型HPV的表达阳性率和病毒负荷量均增高,宫颈癌组和CINⅢ组高危型HPV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CINⅠ及CINⅡ组(x^2=7.414~29.501,P〈0.01);CINⅡ、CINⅢ及宫颈癌组高危型HPV的病毒负荷量均高于CINI组,差异均有显著性(x^2=2045.871,P%0.05)。宫颈癌组端粒酶活性表达阳性率高于CINⅢ组,CINⅢ组高于CINⅡ组,CINⅡ组高于cINⅠ组,差异均有显著性(x^2=4.022~4.329,P〈0.05)。对照组、CINⅠ、CINⅡ、CINⅢ及宫颈癌组的高危型HPV感染病人中端粒酶活性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0(0/5)、25.00%(2/8)、37.50%(6/16)、72.22%(13/18)、100.00%(19/19)。结论高危型HPV负荷量和端粒酶活性均与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两者联合检测有望成为宫颈癌早期筛查、处理及预后判断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