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云南省无偿献血者弓形虫感染情况,为制定科学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献血者血清弓形虫IgM和IgG抗体,对血清学阳性和随机选取的200份血清学阴性血样进行荧光定量PCR(FQ—PCR)检测,并对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云南省无偿献血者弓形虫IgM、IgG阳性率分别为0.47%和20.15%,IgM与FQ—PCR阳性结果的相关性有显著性,IgG与FQ—PCR阳性结果的相关性无显著性。结论云南省无偿献血者弓形虫IgG阳性率较国内其他地区高,考虑成本因素,可采用检测弓形虫IgM的方法进行献血者筛查。  相似文献   

2.
<正> 弓形虫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传染病,我国弓形虫感染广泛存在、特别是孕妇的感染,这与优生优育有密切关系。输血可成为传播途径之一。国内对献血者弓形虫感染的报告较少,为了解湖南献血者的感染情况,现将我院的调查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 1991年5月至9月,对湖南长沙、湘潭、浏阳、汩罗、安乡等市县1105例献血者作弓形虫感染的调查。其中男性469人,女性636人,年龄在18~50岁之间。  相似文献   

3.
584名献血者血清弓形虫抗体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弓形虫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疾病 ,全球人群感染率一般在2 5 %~ 5 0 % ,我国各地人群感染率一般在 1%~ 38.6 % ,个别地区可达 30 %~ 4 0 % ,绝大多数为隐性感染[1] ,可通过口、损伤的皮肤或粘膜、输血、移植、胎盘等途径传播。婴幼儿、孕妇和免疫抑制者感染后 ,则可能导致急性获得性弓形虫病(会造成孕妇流产 ,畸胎 ) ,死亡率高 ,危害严重。笔者用间接血凝法对 5 84名献血者作了弓形虫抗体检测 ,了解献血者弓形虫感染状况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标本来源 湖北十堰地区献血者血清 5 84份 ,- 2 0℃冰冻保存待测。1.2 试剂与反…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重庆地区健康献血人群弓形虫(TOX)感染现状。方法随机采集重庆市血液中心2015年3-8月半年间该地区的健康献血人群血清样本1001(人)份,采用ELISA法检测单份血清标本的TOX抗体,对比分析不同性别、年龄、职业及受教育程度献血者TOX阳性率。结果本组重庆健康献血人群TOX抗体阳性率8.49%(85/1 001)。其中检出TOX-IgG抗体阳性78例,阳性率7.80%(78/1 001);TOX-IgM抗体阳性7例,阳性率为0.7%(7/1001)。不同职业以及受教育程度间的献血人群中TOX阳性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重庆地区健康献血人群中存在一定的TOX感染率;应加强对献血者弓形虫感染的监测,对免疫缺陷等特殊受血者宜开展相应项目的血液筛查,以降低弓形虫感染可能引起的输血风险。  相似文献   

5.
[目的]综合系列血清弓形虫抗体检测结果分析孕早期孕妇弓形虫感染状况。[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2083例妊娠早期(第6~12周)妇女血清中弓形虫抗体IgG和IgM,于2~3周后再采集IgG或IgM阳性受检者血清定量检测IgG并比较IgG滴度变化;如果IgG滴度变化小于30%或阴性于2周后再采集标本定量检测IgG。[结果]1928例IgG-和IgM-,未感染弓形虫,属易感人群;其余受检者按计划再采集血清定量检测IgG。在27例IgG-和IgM+的受检者中,检出11例IgG抗体阳性,为近期原发感染;其余16例未检出IgG抗体,IgM为假阳性,未感染弓形虫,属易感人群。83例IgG+和IgM-受检者中,检出1例IgG抗体滴度升高〉30%,但未产生IgM,属近期活动性感染;其余82例IgG抗体滴度没有明显变化,属既往感染。45例IgG+和IgM+受检者中,其中14例IgG抗体滴度升高〉30%,属近期活动性感染;其余31例IgG抗体滴度没有明显变化,属既往感染,但IgM持续存在。弓形虫感染率为6.67%,其中既往感染113例,近期活动性感染26例。[结论]综合系列血清弓形虫抗体IgG与IgM检测,可以辅助诊断孕早期妇女弓形虫的感染状况。  相似文献   

6.
目的综合系列血清弓形虫抗体检测结果分析孕早期孕妇弓形虫感染状况。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2083例妊娠早期(第6~12周)妇女血清中弓形虫抗体IgG和IgM,于2~3周后再采集IgG或IgM阳性受检者血清定量检测IgG并比较IgG滴度变化;如果IgG滴度变化小于30%或阴性于2周后再采集标本定量检测IgG。结果 1928例IgG-和IgM-,未感染弓形虫,属易感人群;其余受检者按计划再采集血清定量检测IgG。在27例IgG-和IgM+的受检者中,检出11例IgG抗体阳性,为近期原发感染;其余16例未检出IgG抗体,IgM为假阳性,未感染弓形虫,属易感人群。83例IgG+和IgM-受检者中,检出1例IgG抗体滴度升高大于30%,但未产生IgM,属近期活动性感染;其余82例IgG抗体滴度没有明显变化,属既往感染。45例IgG+和IgM+受检者中,其中14例IgG抗体滴度升高大于30%,属近期活动性感染;其余31例IgG抗体滴度没有明显变化,属既往感染,但IgM持续存在。弓形虫感染率为6.67%,其中既往感染113例,近期活动性感染26例。结论综合系列血清弓形虫抗体IgG与IgM检测,可以辅助诊断孕早期妇女弓形虫的感染状况。  相似文献   

7.
弓形虫感染与脑出血相关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弓形虫感染与脑出血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ELISA方法 ,对 4 3例急性脑出血患者 (脑出血组 )和5 1例非神经系统疾病患者 (对照组 )于起病 1周内静脉采血 3mL ,取血清进行弓形虫循环抗原 (CAg)及弓形虫抗体IgM、IgG的定性检测 ,统计阳性例数 ,进行统计分析 ,做脑出血组与对照组、健康人群的比较。结果 脑出血组弓形虫CAg阳性率为2 3 2 6 % (10 / 4 3) ,对照组弓形虫CAg阳性率为 7 84 % (4/ 5 1) ,两组间有显著差异 (χ2 =4 39,P <0 0 5 )。脑出血组弓形虫抗体IgM阳性率为 18 6 0 % (8/ 4 3) ,对照组弓形虫抗体阳性率为 5 88% (3/ 5 1) ,两组间有显著差异 (χ2 =3 86 ,P <0 0 5 )。脑出血组弓形虫抗体IgG阳性率为 34 88% (15 / 4 3) ,对照组弓形虫抗体阳性率为 15 6 9% (8/ 5 1) ,两组间有显著差异 (χ2 =4 6 4 ,P <0 0 5 )。脑出血组男女患者间弓形虫CAg、IgM、IgG阳性率无显著差异。中青年脑出血患者弓形虫CAg、IgM阳性率明显高于老年患者。结论 弓形虫感染与脑出血存在相关性 ,弓形虫感染可能是脑出血的病因之一。  相似文献   

8.
670例献血员弓形虫感染情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弓形虫病(Toxoplasmosis)是由弓形虫寄生于宿主有核细胞内所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性寄生虫病,呈世界流行。其传播途径有多种,除通过饮食、水源污染、接触禽畜感染外.亦可通过输血感染。为了解本地区献血员的感染情况,我们对670例献血员进行弓形虫抗原、抗体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温州地区育龄期妇女及孕妇弓形虫感染情况,为预防弓形虫先天性感染提供参考资料。方法收集577份婚前体检的育龄期妇女及229份孕妇体检静脉血标本,分离血清,采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弓形虫特异性抗体IgG和IgM,以OD490≥cut off值定为阳性。结果 577份育龄期妇女血清中弓形虫特异性抗体IgG阳性标本452例,阳性率为78.34%;弓形虫特异性抗体IgM阳性标本3例,阳性率为0.52%。229份孕妇血清中弓形虫特异性抗体IgG阳性标本171例,阳性率为74.67%;弓形虫特异性抗体IgM阳性标本16例,阳性率为6.99%。结论温州地区妇女人群(育龄期妇女和孕妇)弓形虫隐性感染较为普遍,而孕妇IgM抗体阳性的新近感染率明显高于育龄期妇女。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孝感市孝南区孕妇弓形虫感染的情况,探讨弓形虫感染与异常孕产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 ISA)方法对843例孕妇(有异常孕产史孕妇189例和无异常孕产史孕妇654例)进行血清弓形虫抗体检测,并对检测结果采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弓形虫抗体阳性率为2.85%,有异常孕产史孕妇阳性率为7.94%(15/189),明显高于无异常孕产史孕妇的1.38%(9/654)(P〈0.05)。结论:孝感市孝南区孕妇弓形虫抗体阳性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弓形虫感染可能是异常孕产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三种Ig类别抗弓形虫抗体的检测与临床应用张建明,黄邱朝,庄恭南,黄宇烽,武建国弓形虫感染可造成孕妇流产、死产或早产。增加妊娠合并症[1].目前,国内对弓形虫感染的实验室诊断,主要是检测血清中IgG类抗体,我们建立了抗弓形虫抗体(ATAb)三种Ig类别...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十堰地区妇女异常妊娠与弓形虫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2007年7月~2010年6月105例异常妊娠孕妇(实验组)及500例正常育龄孕妇(对照组)血清中弓形虫特异性抗体IgM、IgG,并分析两组间感染率的差异。结果异常妊娠孕妇弓形虫IgM、IgG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3.33%和23.81%,而同时间段正常孕妇相应的IgM、IgG抗体阳性率为3.60%和9.80%。异常妊娠孕妇弓形虫IgM、IgG抗体阳性率均明显增高(P<0.001)。结论孕妇弓形虫感染是异常妊娠的重要原因之一,应重视弓形虫感染的早期筛查和诊治。  相似文献   

13.
张维艳  张艳 《临床医学》2000,20(8):10-11
弓形虫是一种专性寄生在细胞内的原虫,其感染遍及全球。成人弓形虫感染多呈无症状带虫状态。但弓形虫病是围产期医学中一个重要的原虫病,孕妇感染弓形虫后,可影响胎儿的发育,严重者可致畸,甚至死亡,亦可发生流产、死产、早产或增加妊娠合并症,影响优生优育。鉴于弓形虫感染与自然流产之间的关系文献报道不一,本实验对180例自然流产的妇女进行血清抗弓形虫抗体的测定,以探讨孕妇感染弓形虫与自然流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目的应用核酸扩增检测(Nucleic Acid Amplification Testing,NAT)技术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Linked Immuno Sorbent Assay,ELISA)合格的献血者血液标本进行核酸检测,探讨NAT技术对缩短ELISA检测HIV感染"窗口期"的作用。方法对献血者血液标本进行HIV抗原抗体、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梅毒螺旋体抗体2遍ELISA检测,将检测结果合格的血液标本进行核酸检测。结果在177229例ELISA检测合格的献血者标本中发现HBV DNA阳性献血者24例,HIV-1RNA阳性献血者1例,未发现HCV RNA阳性献血者。对HIV-1RNA阳性献血者追踪调查并在献血后的d4、d11、d16、d37采样检测,d4病毒载量由献血时的4.61×102copy/ml上升至5.10×104copy/ml,P24抗原和抗体仍为阴性;d11P24抗原检测阳性,HIV抗体检测仍为阴性。d16HIV抗体检测结果阳性,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WB)确证试验结果为HIV抗体不确定;d37WB确证试验结果为HIV-1抗体阳性。结论 HIV-1RNA阳性献血者,经追踪调查及对不同时间采集的标本采用各种方法学检测,证实该献血者为HIV感染早期ELISA法漏检的"窗口期"献血者。因此,NAT检测技术比ELISA检测能更进一步地缩短HIV检测的"窗口期"。  相似文献   

15.
背景 从2002年起,波兰对献血员不仅仅要进行HCV抗体检测,还要检测HCVRNA或HCV核心抗原。这可鉴别无症状的近期感染还无HCV抗体的(窗口期)献血者。本研究旨在比较窗口期献血者、HCV抗体阳性献血者和慢性丙型肝炎病人HCV基因型及亚型的分布状态。研究设计和方法总共对237万献血者进行了HCVRNA检测,对34万献血者进行了HCV核心抗原检测。  相似文献   

16.
弓形虫病是一种全球性人兽共患的疾病。孕妇感染弓形虫后 ,它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 ,引起流产、早产、死胎、死产 ,先天畸形或弓形虫病综合征患儿后天发育不良。为此 ,我们对 184例孕妇血清、羊水弓形虫感染状况进行了分析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观察对象  1994年 3月至 1995年 9月 ,在本院弓形虫病门诊就医的孕妇血清特异性抗体阳性 184例 ,于怀孕 4~ 6个月 ,B型超声波定位 ,严格无菌操作 ,抽取羊水约 6ml置 4℃冰箱待检。1.2 检测方法 酶标法 (ELISA) :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弓形虫特异性抗体。血清作 1∶…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十堰地区妇女异常妊娠与弓形虫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105例异常妊娠孕妇(实验组)及500名正常育龄孕妇(对照组)血清中弓形虫特异性抗体IgM、IgG,进行2组间感染率差异的分析。结果异常妊娠孕妇弓形虫IgM、IgG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3.33%和23.81%,而同时间段正常孕妇相应的IgM、IgG抗体阳性率为3.60%和9.80%,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孕妇弓形虫感染是异常妊娠的重要原因之一,应重视弓形虫感染的早期筛查和诊治。  相似文献   

18.
用间接血凝法对1354例健康成人及住院病人进行血清弓形虫抗体测定,阳性检出率2.29%。提示对本地区人群弓形虫感染必须引起重视。值得指出,在合格献血员中血清弓形虫抗体阳性率2.59%,对其血液的安全性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分析深圳地区2003~2013年献血者抗-丙型肝炎病毒(HCV)抗体/病毒核酸检测(NAT)阳性检出情况。方法献血者经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快速试纸条初筛后,使用进口与国产两种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及血液病毒NAT方法检测抗-HCV抗体、HCV RNA,对11年来献血者抗-HCV抗体、NAT阳性率流行趋势进行统计分析比较。结果深圳地区2003~2013年献血人数逐年增长,抗-HCV抗体阳性率呈M型检出走势,于2013年达到最低。献血者抗-HCV抗体阳性/NAT阴性检出率与抗-HCV抗体走势一致,而真实感染HCV的指标抗-HCV抗体与NAT双阳性组检出率则缓慢下降;对抗-HCV抗体阳性献血者在不同分类组别比较发现,31~45岁献血者组、初次献血者组的抗-HCV抗体检出率分别高于其他年龄组与重复献血者(P0.05);抗-HCV抗体阴性/NAT阳性献血者有3例(检出率为1/134 518)。结论NAT检测为常规酶联免疫方法的补充检测手段,缺一不可,能大大降低输血风险,而NAT阴性献血者的抗-HCV抗体阳性占多数的检测结果应引起重视,避免因假阳性导致此类献血者资格淘汰。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再次或多次献血者HBsAg、梅毒感染状况。方法HBsAg、梅毒抗体初筛采用金标法HBsAg复检采用ELISA法,梅毒复检分别采用TRUST和ELISA法。结果2971名再次或多次献血者HBsAg、梅毒抗体初筛阳性率分别为0.10%和0.17%;与首次献血者比较,HBsAg阳性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梅毒抗体阳性率的差别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初筛合格再次或多次献血者中.HBsAg、梅毒抗体复检阳性率分别为0.03%和0。结论对献血间隔时间在2年之内的再次或多次献血者,进行HBsAg、梅毒抗体初筛意义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