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小儿肠套叠整复结果与病程及套叠部位的关系。方法在放射科先行钡剂灌肠检查,确诊为小儿肠套叠后即行空气灌肠整复治疗。用肠套叠整复器诊断档缓慢注气,逐档提高压力,压力范围6.0~13.0kPa,必要时适量使用解痉药并辅以手法按摩。结果410例小儿肠套叠整复成功344例,成功率83.9%。其中病程〈24h、24~48h、48h〈病程≤72h整复成功率分别为94.1%、77.6%、42.5%,不同病程整复成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套叠部位位于肝曲之前、横结肠、脾曲之后整复成功率分别为92%、75.5%、68.1%,套叠部位位于肝曲之前整复成功率明显高于套叠部位位于横结肠和脾曲之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病程短、套叠部位在肝曲之前的肠套叠患儿更易整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气钡灌肠对小儿肠套叠的诊断、治疗效果评估,提高肠套叠整复的可靠性和有效性以及操作的安全性。方法对我院2003年9月~2006年12月年龄在3岁以下的63例小儿肠套叠患儿资料分析,按照发病时间分为3个对照组。结果在发病时间小于24h的,整复成功率在96%,时间在24h~48h之间的成功率在85.6%,大于48h的整复成功率在67%;按其套叠部位,在肝区上者只有1例不成功,不说明问题;在横结肠者,整复成功率98%;在脾区以下者,整复成功率在50%。结论发病时间越短,套叠部位越浅,其成功率相对越高,出现的并发症就越少。若出现"嵌顿"、"绞窄"、"弹簧套"、"撕裂"现象时,整复应高度警惕。  相似文献   

3.
空气灌肠整复治疗小儿肠套叠21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影响小儿肠套叠整复治疗效果的相关因素。方法:对218例小儿肠套叠整复治疗成功率进行分析,并对其与病程、套叠部位及全身症状出现与否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218例小儿肠套叠空气灌肠整复成功194例(89.0%),其中病程≤24h、24~48h、48~72h的整复成功率分别为95.1%(135/142)、86.3%(44/51)、60.0%(15/25),三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套叠部位在脾曲以上及脾曲以下者分别为94.4%(184/194)、41.7%(10/24),两者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而无全身症状、单个全身症状及两个或两个以上全身症状者分别为97.6%(80/82)、90.6%(87/96)、67.5%(27/40),三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病程短,套叠部位在脾曲以上且无全身症状的肠套叠患儿更易整复。  相似文献   

4.
空气灌肠整复小儿急性肠套叠139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间歇性空气灌肠在小儿急性肠套叠的应用效果,探讨影响其整复成功率的因素。方法:对139例应用空气灌肠整复肠套叠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整复成功127例,不成功12例。一次整复成功113例,二次整复成功11例,三次整复成功7例,其中6例发生肠复套4例整复成功。病程24 h、24~48 h、48 h者整复率分别为96.55%、72.22%和2/5,套头位于肝曲近侧者、横结肠中段至脾曲者和降结肠至乙状结肠者的整复率分别97.56%、87.50%和70.5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空气灌肠是小儿急性肠套叠主要的诊治方法,疗效安全、可靠,整复成功率随病程的延长、套叠程度的加深而降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气钡灌肠对小儿肠套叠的诊断、治疗效果评估,提高肠套叠整复的可靠性和有效性以及操作的安全性。方法对我院2003年9月-2006年12月年龄在3岁以下的63例小儿肠套叠患儿资料分析,按照发病时间分为3个对照组。结果在发病时间小于24h的,整复成功率在96%,时间在24h-48h之间的成功率在85.6%,大于48h的整复成功率在67%;按其套叠部位,在肝区上者只有1例不成功,不说明问题;在横结肠者,整复成功率98%;在脾区以下者,整复成功率在50%。结论发病时间越短,套叠部位越浅,其成功率相对越高,出现的并发症就越少。若出现“嵌顿”、“绞窄”、“弹簧套”、“撕裂”现象时,整复应高度警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空气灌肠整复小儿急性肠套叠的临床分析。方法选取该院儿科2010年1月—2013年2月收治的小儿急性肠套叠患儿125例,采用空气灌肠整复术对其进行治疗。治疗后观察所有患儿整复成功率、不同套叠部位成功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125例患儿中,术后一次成功率、二次成功率、三次成功率、总成功率分别为:80.80%、7.20%、5.60%、93.60%;术后穿孔、肠管坏死、脱水、休克并发症发生率和总发生率分别为:2.40%、1.60%、0.80%、0.00%、4.80%;横结肠、脾曲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部位失败率与盲肠及肝区结肠失败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脾曲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部位失败率与横结肠失败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后3个部位的成功率均较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肠套叠的治疗,空气灌肠法具有经济、方便、设备要求低、成功率高,并发症相对较少等优点,临床效价较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应用自制简易装置空气灌肠整复儿童急性肠套叠的临床疗效,分析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我院自1999年1月至2008年1月收治的急性肠套叠患儿46例,应用自制简易装置空气灌肠整复方法治疗,分析其成功率及与患病时间、病变复杂程度的关系。结果46例患儿总体整复成功率89.1%(41/46例)。病程24h时内患儿成功率94.7%(36/38例)优于病程〉24h的成功率62.5%(5/8例)(P〈0.05);5例整复失败患儿经手术证实4例为混合套叠。结论自制简易装置空气灌肠整复儿童急性肠套叠成功率高,但对于病程较长、病变复杂的患儿应于早期选择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8.
黄聪雯  唐辉  郑兆华 《实用医技杂志》2005,12(21):3028-3030
目的:分析空气灌肠整复小儿肠套叠的影响因素,总结经验,提高整复成功率。方法:作者回顾性分析我院1999年至2004年50例肠套叠患儿行空气灌肠,并辅以手法按摩,就其整复成功率与病程、肠套叠类型及程度、套叠肠管周围结构及其病变、全身情况及方法进行分析和讨论。结果:本文50例肠套叠分3型,其中结肠型15例(30%),回结型21例(42%),小肠型14例(28%),空气灌肠整复成功率为82%。肠套叠整复成功率随病程的延长及套叠程度的加深而降低,整复成功与患儿全身情况、套叠肠管周围结构及其病变(5例)和整复方法有密切关系。结论:综合分析影响空气灌肠整复肠套叠的各种因素,掌握好适应证和注意事项,采用综合方法,才能提高小儿肠套叠的复位成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小儿肠套叠在X线电视监视下进行空气灌肠加压整复方法与钡剂灌肠加压整复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86例经临床、X线检查确诊的小儿肠套叠分别进行空气灌肠加压整复38例,钡剂灌肠加压整复48例。结果空气灌肠加压整复方法达到完全整复35例,不能整复3例,整复成功率为92.11%;钡剂灌肠加压整复达到完全整复48例,整复成功率为1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3,P〈0.05)。结论小儿肠套叠采用钡剂灌肠加压整复方法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李宏林  郑剑峰 《吉林医学》2010,31(31):5517-5518
目的:探讨空气灌肠整复术治疗小儿肠套叠在基层医院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08年12月临床诊断为急性肠套叠的78例患儿,均先行空气压力灌肠整复,整复未成功者,行外科手术治疗。结果:78例患儿中,整复成功66例,成功率为84.6%,其中12例因套叠程度深、水肿严重,复位失败改行手术治疗。结论:对病程在24h之内、无其他并发症的小儿肠套叠,在基层医院应首选空气灌肠整复,成功率可达84%以上,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空气灌肠治疗小儿肠套叠48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儿急性肠套叠采用空气灌肠的整复方法及治疗体会。方法对48例临床诊断为急性肠套叠患儿行空气灌肠诊断与整复,整复未成功者行外科手术。结果空气灌肠整复成功43例,整复成功率为90%,其中5例因套叠时间长,水肿严重,复位失败,改行手术治疗。结论小儿急性肠套叠,只要符合适应证,应首选空气灌肠整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空气灌肠整复小儿肠套叠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河南省周口市中医院83例空气灌肠整复小儿肠套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3例肠套叠患儿,经空气灌肠复位77例,成功率92.7%,整复失败6例。结论 小儿肠套叠空气灌肠治疗的选择及复位成功率的高低,关键在于早期诊断,套叠时间越短,肠坏死几率越低,整复成功率越高。空气灌肠整复小儿肠套叠具有操作方便,安全性高,创伤小,成功率高等优点,避免了一系列手术治疗并发症。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对小儿急性肠套叠病因、病理及其临床特点的研究,探讨肠套叠空气灌肠整复的影响因素,旨在推广应用该法和提高该法的成功率。方法借助于312例小儿急性肠套叠病例,分析起病病因、主要临床表现和治疗措施及效果的比较。结果 X线透视监控下利用XK20肠套叠整复仪作空气灌肠诊断和整复治疗,其中低压诊断逐渐提高压力整复102成功89例(87.25%),2例发生穿孔。直接应用高压诊治210例(其中23例先行B超明确诊断),成功206例,成功率98.10%(P〈0.005)。无穿孔病例(0.1〈P〈0.25)。结论小儿急性肠套叠正确诊断和恰当的治疗与患儿预后密切相关,直接高压空气灌肠较低压诊断逐渐提高压力整复提高了整复成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回顾性分析影响小儿肠套叠空气灌肠整复的因素,藉以提高临床工作中小儿肠套叠空气灌肠的整复率。方法分析我院自2008-2011年间小儿肠套叠空气灌肠整复124例次,复位不成功12例次。观察其中套头位置、套入时间及套头形状等因素对整复率的影响。结果确诊小儿肠套叠124例次,空气整复成功112例次(90.3%),整复率随套叠程度的加深而降低,随套叠时间的延长而降低。结论小儿肠套叠空气灌肠整复的成功率受多种因素影响,应当严格掌握适用指征,谨慎操作,力求提高整复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影响小儿肠套叠空气灌肠整复术的因素,提高整复成功率.方法 对153例小儿肠套叠患儿行空气灌肠,分析整复成功率与肠套叠发生的时间、套头部位及病理类型、空气灌肠中空气压力、手法按摩辅助及解痉药物合理使用的关系.空气灌肠复位成功142例,占92.8%,其中1次整复成功有118例,手术治疗11例,其中肠坏死6例,复杂型套叠4例(结肠均迂曲冗长),麦克尔憩室1例,无死亡病例.结论 及早采用空气灌肠整复术,适当手法按摩辅助、适当整复压力及合理应用解痉药物,能有效提高小儿肠套叠的整复成功率.  相似文献   

16.
小儿肠套叠是儿科常见病。我院自1987年2月 ̄2005年2月以来共整复200例,现将情况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整复的200例中,男104例,女96例,其中有5例整复失败而进行手术治疗。200例小儿肠套叠患者中,85%属回结肠型和回盲肠型套叠;15%属回回肠型、结结肠型和回回结肠型套叠。共有如下几种表现:临床检查无腹膜炎征象,体温38℃左右,白细胞在1.2×104/L,有肠绞痛、呕吐、黏液血便及腹部包块。发病24小时以内占40%,24 ̄48小时以内占45%,48 ̄72小时占15%。腹部透视可见充气的结肠框内,发现位于肠管中央的软组织块影,与腹部扪及肿块的部位相符,发现回肠…  相似文献   

17.
《陕西医学杂志》2016,(12):1588-1589
目的:观察小儿肠套叠空气灌肠整复与水肿肠壁厚度变化的临床关系。方法:选取肠套叠患儿82例,入选患儿均采用透视下检查,测量套叠外层肠壁厚度并记录,然后在透视引导下行空气灌肠整复,观察患儿整复成功率。结果:82例患儿镜超声测定65例水肿肠壁厚度<8mm,12例水肿肠壁厚度在8~12mm,5例肠壁厚度>12mm。82例患儿中,水肿肠壁<8mm整复成功率为98.0%,水肿肠壁8~12mm整复成功率为66.0%,水肿肠壁>12mm整复成功率为40.0%。结果:小儿肠套叠空气灌肠与水肿肠壁厚度呈反比;小儿肠套叠复位成功率为90.24%,首次复位成功率为55.4%,48h内复套率为9.8%,穿孔率为5.4%。结论:小儿肠套叠空气灌肠整复与水肿肠壁厚度关系密切,患儿整复前应该加强超声检查判断整复难度,提高小儿肠套叠整复安全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肠套叠空气灌肠整复成功与否的影响因素,提高整复成功率与安全性。方法 2001-2005年间108例肠套叠中103例经空气灌肠整复成功,5例未整复成功经手术治疗(其中2例整复时肠穿孔)。整复压力5.0-9.5kPa(37.5~71.25mmHg),平均压力约8.0kPa(60mmHg)。73例患儿肌肉注射654—2约5mg。未整复的5例中年龄l~儿个月。平均5个月,发病均超过48小时,其中2例超过72小时,整复时发生肠穿孔。结果 103例整复成功病例中,85例为回-盲-结型,18例为回-结-结型;5例手术病例,2例肠坏死行局部肠段切除,3例为复套,回-回-结-结型4例,回-盲-结-结型1例,4例套叠颈部较紧,3例套头大,呈分叶状。结论 95.4%的小儿肠套叠可经空气灌肠整复。影响整复的因素有:发病时间、套叠类型、注气压力、整复技术操作熟练程度、解痉药物、整复器类型。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空气灌肠整复小儿肠套叠的影响因素。方法:对106例小儿急性肠套叠行空气灌肠(压力60~100mmHg)并辅助手法按摩,分析整复成功率与肠套叠发生的时间、部位、体征的关系。结果:106例小儿急性肠套叠中,回结肠型87例(82.1%),盲结肠型11例(10.4%),结结肠型8例(7.5%);空气灌肠整复率84.9%(90/106)。整复率随肠套叠发病时间的延长而降低,24h以内为91.9%,25~48h为76.2%,49~72h为50.0%。整复率与患儿全身情况及按摩手法有关。结论:及早整复,合理控制整复压力并配合手法按摩,可提高小儿肠套叠的整复率。  相似文献   

20.
小儿肠套叠空气灌肠整复成功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景彦民  王利顺  闫春霞  金伟 《西部医学》2010,22(3):552-552,554
目的分析小儿肠套叠空气灌肠整复成功影响因素,提高空气灌肠整复小儿肠套叠的成功率。方法对328例小儿肠套叠惠儿行空气灌肠,分析整复成功率与肠套叠发生的时间、套头部位、空气灌肠中解痉药物的使用的关系。结果整复率与发病时间、套头部位、病理类型、整复压力的掌握及解痉药物的适时选用有关。结论早期诊断,及早采用空气灌肠的方法进行整复,合理控制空气灌肠的整复压力,必要时选用解痉药物,可提高小儿肠套叠的整复成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