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高胆固醇血症相关的基因多态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高胆固醇血症为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其与心血管疾病的并发症及病死率密切相关.高胆固醇血症与诸多基因的多态性相关.以下综述与高胆固醇血症密切相关的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载脂蛋白(apo)和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PCSK9)基因及其多态性与高胆固醇血症发生、发展及临床症状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我国部分地区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H)患者载脂蛋白E(ApoE)基因型分布情况及其对FH血脂变化水平的可能影响。方法 采用PCR—RFLP法检测载脂蛋白E基因型,比较其与普通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基因型分布情况。提取外周血基因组DNA,PCR扩增包含2个等位基因决定位点的DNA片段,PCR扩增产物经Hha Ⅰ酶切后进行聚丙烯酰胺电泳,银染后分析ApoE基因型。检测FH患者血脂变化。结果 FH患者和普通高胆固醇血症患者ApoE表型频率:E3/2分别为3.3%、11.0%,E3/3为56.7%、63.0%,E4/2为10.0%、15.1%,E4/3为30%、9.6%;ApoE等位基因频率:ε2分别为6.7%、14.4%,ε3为73.3%、73.3%,ε4为20.0%、12.4%。ApoE基因型对FH患者血脂变化的影响不显著。结论 在所调查的FH患者中,ApoE ε4等位基因有增高的趋势,但对血脂变化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胆固醇酯转运蛋白CETP基因TaqⅠB位点多态性与汉族人群高胆固醇血症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技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汉族人群464例高胆固醇血症(高胆固醇血症组)、852例边缘高胆固醇血症(边缘高胆固醇血症组)及1 309例正常血脂(正常对照组)人群CETP基因内含子1的TaqⅠB位点多态性。结果按TaqⅠ酶切位点存在与否分为B1B1、B1B2、B2B2 3种基因型和B1、B2 2种等位基因。高胆固醇血症组较边缘高胆固醇血症组、正常对照组LDL-C、CETP升高,HDL-C降低(P<0.05)。CETP基因TaqⅠB多态性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在3组人群中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高胆固醇血症组和边缘高胆固醇血症组的B1B1基因型及B1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CETP基因TaqⅠB多态性B1B1基因型者血清TC、LDL-C和CETP水平明显高于B1B2基因型和B2B2基因型(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ETP基因TaqⅠB B1B1基因型是高胆固醇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胆固醇酯转运蛋白基因TaqIB位点存在基因多态性,B1B1基因型及B1等位基因与高胆固醇血症有着密切的关系,可能是汉族人群高胆固醇血症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syndecan-3(SDC3)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C1330T在中国汉族农村人群中与高胆固醇血症,血脂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高胆固醇血症(HTC)定义为血清中总胆固醇水平≥200 mg/dL。本研究中男性336人(其中HTC161人,胆固醇正常者(NTC)175人),女性1491人(其中HTC935人,NTC556人)。研究对象中应用多聚酶链反应(PCR),限制性内切酶酶切进行基因分型,测定血清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葡萄糖(GLU)。结果在男性研究对象中SDC3基因C1330T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在HTC组和NTC组的分布有显著性差异(P<0.05),1330C与高胆固醇血症相关(OR=1.42,95%CI=1.040-1.926,P<0.03),在校正年龄,BMI和其他危险因素(吸烟饮酒等)后仍保持显著相关(OR=1.51,95%CI=1.06-2.14,P<0.03),而在女性研究对象中未发现明显相关(OR=1.06,95%CI=0.92-1.24,P=0.41),1330C与性别的交互作用呈临界统计学显著性(borderlin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742)。进一步应用显性模型分析C1330T与男性血脂水平(HDL-C,LDL-C)相关。结论SDC3基因C1330T多态性与男性高胆固醇血症及血脂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5(LRP5)基因第1330位由丙氨酸向颉氨酸突变(A1330V)的遗传多态性和高胆固醇血症的发病易感性之间的关系.方法 用聚合酶链反应(PCR)直接测序,对346例正常者和432例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A1330V基因多态性进行研究.结果 在高胆固醇血症患者中,1330V突变等位基因的发生频率为0.22,而在健康对照组中,1330V突变等位基因的频率为0.14.1 330 V等位基因的频率在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和健康对照组之间差异存在显著性(x2=16.24,P<0.01),并且此差异只存在于男性人群中,女性人群未见统计学差异.结论 LRP5的1330V等位基因是男性人群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的遗传易感因素.  相似文献   

6.
MATS对高胆固醇血症大鼠血脂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7.
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基因I334V突变与高胆固醇血症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检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基因第8外显子I334V突变,分析LDL-R基因多态性与高胆固醇血症的关系及意义.方法 应用PCR-RFLP技术,根据限制性内切酶ClaⅠ酶切位点存在与否,分为Ⅱ、Ⅳ、VV 3种基因型和I、V两种等位基因.共对620例高胆固醇血症、420例边缘高胆固醇血症及350例正常血脂人群(正常对照组)LDL-R基因第8外显子I334V突变的多态性进行了检测.结果 (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高胆固醇血症组、边缘高胆固醇血症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显著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显著降低(P均<0.05).(2)高胆固醇血症组的VV基因型频率及V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边缘高胆固醇血症组及正常对照组(P均<0.01).(3)Ⅱ、Ⅳ、VV基因型的受检者总胆固醇(TC)、LDL-C水平逐步升高,HDL-C水平逐步下降(P均<0.05).(4)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LDL-R基因VV基因型是高胆固醇血症的危险因素,HDL-C是高胆固醇血症的保护性因素(P均<0.05).结论 LDL-R基因第8外显子I334V位点存在基因多态性表达,该位点突变与高胆固醇血症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胆固醇7α-羟化酶(CYP7A1)基因多态性与儿童血脂水平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PCR-RFLP)对216例健康儿童CYP7A1基因的A-204C基因座进行Eco31Ⅰ酶切多态性分析,血脂测定在全自动化分析仪上进行。结果:研究人群中CYP7A1基因的三型频率分别为:AA型6.0%,AC型26.4%、CC型67.6%。AA基因型在LDL-C,TC,Lp(a)水平上均低于其他基因型,并且其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CC基因型在HDL-C水平上均高于其他基因型,且其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三型在ApoA上两两之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而在TG中无显著性差异。结论:CC基因型在研究人群中所占的比例最高,AA基因型所占的比例最小。CYP7A1的基因多态性与儿童的血脂水平存在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探讨胆固醇7α-羟化酶(cholesterol 7α-hydroxylase,CYP7A1)基因多态性与湖北儿童血脂水平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PCR-RFLP)对216例健康儿童CYP7A1基因的A-204C基因座进行Eco31I酶切多态性分析,血脂测定在全自动化分析仪上进行。结果:研究人群中CYP7A1基因的3型频率分别为:AA型6.0%,AC型26.4%、CC型67.6%。AA基因型在LDL-C,TC,Lp(a)水平上均低于其他基因型,并且其差异具有显著性。CC基因型在HDL-C水平上均高于其他基因型,并且其差异具有显著性。3型在ApoA上两两之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而在TG中无显著性差异。结论:CC基因型在研究人群中所占的比例最高,AA基因型所占的比例最小。CYP7A1的基因多态性与儿童的血脂水平存在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替米沙坦对糖尿病大鼠认知功能和大脑皮质Ghrelin受体GHSR的表达影响.方法 将40只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组、替米沙坦组.建立STZ糖尿病大鼠模型,替米沙坦干预12周,Morris水迷宫测试其认知能力.RT-PCR检测大脑皮质GHSR mRNA水平表达变化,免疫组化观察大鼠大脑皮质GHSR蛋白的表达.结果 替米沙坦组与糖尿病组比较,Morris水迷宫测试中潜伏期明显缩短(P<0.05),中心区停留时间百分比和通过原平台位置次数增加(P<0.05),免疫组化显示GHSR蛋白表达增加(P<0.05),RT-PCR显示GHSR在mRNA水平表达增加(P<0.05).结论 糖尿病引起大鼠认知功能下降和GHSR表达下降,GHSR下降可能与认知障碍有关.早期替米沙坦治疗可使糖尿病大鼠认知功能和海马GHSR表达接近正常.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中药血脂康、辛伐他汀(舒降之)治疗原发性高脂血症的调脂作用和安全性。方法80例原发性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血脂康组和舒降之组,各服药8周为1个疗程,治疗期间患者保持治疗前的饮食习惯,不用其他干扰血脂代谢的药物。8周后观察两组调脂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血脂康组:TC降低25.15%,TG降低21.22%,DL-C降低38.08%,TC-HDL-C/HDL-C降低44.03%。舒降之组:TC降低26.02%,TG降低22.62%,LDL-C降低38.50%,TC-HDL-C/HDL-C降低44.22%,两组各项指标治疗后的组内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间各项指标治疗后对应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不良反应轻微,不影响继续治疗,不良反应总发生率血脂康组较低(P<0.05)。结论血脂康和辛伐他汀均有强大的降低TC、TG、LDL-C和TC-HDL-C/HDL-C的作用,均为治疗原发性高脂血症有效和安全的药物,血脂康不良反应更低,提示中药血脂康具有更好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13.
酸性多糖治疗高胆固醇血症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估酸性多糖降低血总胆固醇 (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 -c)的效果。方法  (1)体外实验 :10ml血清加 0 .3ml 1‰酸性多糖溶液 ,混匀 ,观察吸附效果。 (2 )体内实验 :32只家兔随机分成两组 ,服药组基础饲料中加 1‰酸性多糖 ;对照组仅服用基础饲料。分别于 1周、3周抽血 ,以酶法和聚乙烯硫酸沉淀法查TC、LDL -c。结果 体外实验 :血清经酸性多糖吸附后上清液中TC下降 80 %以上。体内实验 :1周后服药组兔子血TC、LDL-c(分别为 0 .47± 0 .0 7mmol·L-1和 0 .2 5± 0 .0 3mmol·L-1)明显低于对照组 (0 .5 6± 0 .0 6mmol·L-1和 0 .32± 0 .0 2mmol·L-1) ,差异极显著 (P均 <0 .0 0 1)。服药组家兔TC值降低11% ,LDL -c降低 15 % ;3周后服药组家兔血TC、LDL -c(分别为 0 .41± 0 .0 6mmol·L-1和0 .18± 0 .0 1mmol·L-1)明显低于对照组 (TC、LDL -c分别为 0 .5 7± 0 .0 7mmol·L-1和 0 .34±0 .0 3mmol·L-1) ,差异极显著 (P值均 <0 .0 0 1) ,TC降低 2 1% ,LCL -c降低 39%。结论 酸性多糖有明显降低TC、LDL -c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动态观察高胆固醇血症鹌鹑血中一氧化氮 (NO)与抗氧化酶活性间的相互关系。方法 :分别于喂高脂饲料后的第 2 0、3 0、45和 60天测定血浆中NO和脂质过氧化物 (LPO)水平及红细胞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SH -px)比活性。结果 :血浆LPO含量从第 2 0天即显著升高 (P <0 0 5 ) ,血浆NO含量、红细胞SOD及GSH px比活性分别从第 2 0、3 0和 45天开始显著下降 (P <0 0 5、0 0 1和 0 0 5 )。结论 :高胆固醇血症有显著升高血浆LPO水平 ,降低血浆NO水平和显著降低红细胞SOD、GSH px比活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李佑明  罗健康 《中华医护杂志》2007,4(7):620-620,619
目的 探讨血清胆红素(1BIL)水平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 采用酶法对56例冠心病患者的TBIL.胆总固醇(HDL-C)进行测定。结果 冠心病患者血清胆红素越低,冠心病的检出率越高;56例冠心病与正常对照组TBIL、TC、TG/HDL-C、LDC-c/HDL-c比值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血清低胆红素与冠心病之间有密切关系,胆红素的降低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P选择素在高胆固醇血症小鼠肾脏的表达,探讨脂质肾毒性损伤的机制。方法:24只雌性C57/BL小鼠分为2组,普通膳食组(A组)和高胆固醇膳食组(B组),喂养15周,用生化酶法检测血脂;用PAS和HE染色观察肾脏组织学改变;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P选择素的表达。结果:B组血清总胆固醇(Tch)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浓度显著高于A组(P<0.05,P<0.01);肾小球细胞数及系膜区占肾小球面积比显著高于A组(P<0.05,P<0.01);P选择素表达明显增加(P<0.01)。结论:P选择素的明显表达可能与脂质引起的肾小管间质损害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攀枝花市某医院在岗职工血脂异常情况为心血管疾病防治制定合理策略。方法2013年3~4月对攀枝花市某医院在岗职工血脂情况进行调查,按年龄(≤39岁组、40~50岁组、≥51岁组)及工作性质(医护组及非医护组)进行分组,统计在岗职工血脂水平及血脂异常情况,根据《2007年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的标准判断血脂异常。结果(1)被调查人群血脂水平情况:总胆固醇(TC)为(3.91±0.81)mmol/L,甘油三酯(TG)为(1.31±0.87)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为(1.98±0.61)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为(1.25±0.37)mmol/L;(2)50岁之前男性TC水平高于女性,50岁之后女性TC水平高于男性;(3)总血脂异常率为21.3%,男性血脂异常率26%高于女性19%(P〈0.05),医护组为23.1%高于非医护组14.5%(P〈0.05)。结论医护人员血脂异常患病率较高,应当做好血脂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8.
目的以阿托伐他汀钙片10 mg为对照,评价国产匹伐他汀钙片1 mg、2 mg治疗高胆固醇血症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将筛选合格的58例高胆固醇血症患者随机分为匹伐他汀钙片1 mg组(A组,n=18),匹伐他汀钙片2 mg组(B组,n=19),阿托伐他汀钙片10 mg组(C组,n=21)。3组均每日服药1次,疗程共8周,观察降脂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8周末,A、B、C组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明显降低(P〈0.01);甘油三酯(TG)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3组间TC、LDL-C、TG、HDL-C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匹伐他汀钙片1 mg、2 mg均能明显降低TC、LDL-C,降脂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提高对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的认识,探讨诊治方法。方法分析解放军总医院心内科收治的1例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临床表现、各项检查及血管造影结果,并复习相关文献,总结诊治经验。结果患者为21岁男性,临床表现为黄色瘤、早发冠心病,根据其临床表现及血生化检查结果诊断为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结论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为罕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早期发现和预防很关键,可避免致死性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